要构建后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文的双重良性互动。要利用传统的农业理念,即天、人、地合一的思想,把非良性模式转为良性的模式。怎么能够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循环,技术上要从现在依靠资源、破坏环境、与环境不友好的技术体系,全面升级转入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环境和谐友好的技术体系。同时,不仅要依靠科学技术本身,而且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好的人文环境。

    工业文明时期农业科技和生产与自然的非和谐模式,以及人类中心主义,城乡二元、价格剪刀差等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使得环境问题凸显,出现农产品的食用安全问题,也使得中国的三农问题非常突出。“解决的出路在于构建后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文的双重良性互动,大力发展生物质产业,变传统农业与工业界限为生物性产业和非生物性产业的界限。如果在我们国家大地上星罗棋布地出现各种各样的生物质企业,这绝对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三农问题,也就没有必要非得把农民都要转到城里来了!”

    这是日前举行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教授,所做《从农业发展历史看科学与人文的互动》讲演中的内容。石元春院士的精彩讲演赢得场内听众阵阵掌声,并“带给大家一种思想解放”!

    石元春回顾说,农业文明早期,是敬畏自然的人文环境,低科技和低生产力水平良性的互动、和谐发展。

    正式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文之间是双重的良性互动。不存在人与自然矛盾的问题,也不存在环境问题。

    但人口爆炸使得传统农业出现危机,全球特别是中国,18世纪开始出现了人口爆炸。在原有循环的基础上满足不了人口对农产品的需要,所以出现了第三个阶段的问题,就是工业革命,这个时期出现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文的双重非良性互动。

    他以中国为例说明,1949年到1999年,化肥增加了720倍,农药原来是没有的,现在是131万吨,地膜有1.5亿亩,机械动力增长了6125倍,灌溉面积增长了325倍。高投入,高产出,也出现了高成本,还有高资源环境的代价,农民的收入不高,而且是不可持续的。这些物质的投入,还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比如我国五大淡水湖已经有4个富营养化了,其中化肥的污染起了四到五成的作用。另外还有农药的污染,白色塑料污染等等。

    问题也在于近代农业工业的人文环境不好,即人类中心主义。工业化发展初期,把神赶下神坛以后,人成了中心,进一步发展就是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战地斗天。

    而且在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和激烈竞争中,农业始终处在一个弱势的地位。这样的人文环境对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相当不利。

    石元春认为,希望所在就是要构建后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文的双重良性互动。而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全球兴起,将使得农业科技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我国科学工作者正在通过基因工程尝试生物制钢,而生物塑料现在已经慢慢取得了重大突破,每年在全球造成大约1.5亿吨污染的塑料现在正被生物塑料替代,生物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产业,会给农业、工业都带来非常大的突破。

    石元春比较认同世界观察研究所布朗最近几年所写的《B模式》一书的思想,布朗认为工业发展的模式就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A模式,布朗很有魄力地认为,今后的生态经济将是驾驭一切经济之上的经济。

    要利用传统的农业理念,即天、人、地合一的思想,把非良性模式转为良性的模式。石元春院士觉得最难的就是人文环境的转变。当然情况正在变化,例如,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出现,另外还有《京都议定书》的动议,同时我们国家从上世纪90年代提出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我国的战略,包括最近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今年所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所有这些都从人文的价值方面讲,都是顶级的概念,都是会长时间起作用的概念。当然有了概念不等于现实,现实还有很多路要走。

    怎么能够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循环,技术上要从现在依靠资源、破坏环境、与环境不友好的技术体系,全面升级转入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环境和谐友好的技术体系。同时,不仅要依靠科学技术本身,而且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好的人文环境。石元春希望大家跟他一起树立信心,一起来改变我们这个农业大国、农业古国的八九亿农民现在生活的状况,希望大家共同关心农业,关心农业科技,关心农业成长的人文环境。

    (来源:科学时报2005-05-13 11:02:59 记者 王卉)

     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坐落在北京玉泉路中科院研究生院的软件系大楼里。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依托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参与共建。

    “实验室的定位是应用基础研究,不仅做软件的开发,同时也有对硬件的研究。” 实验室副主任荆继武教授向记者介绍,“说到信息安全,肯定很多人都会想到黑客。但是实验室所作的研究并不与黑客有直接的冲突,我们主要是在系统设计中和防火墙中减少和防止漏洞的数量和危害。”

    据了解,实验室筹建于1989年,1991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密码发展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等近200项,在密码理论与技术、信息安全特种芯片集成、PKI技术、网络安全关键技术、安全协议理论与技术、入侵检测与监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主要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荆继武介绍,实验室不仅是研究基地,也是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设有信息安全学科的硕士、博士点,同时依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软件研究所设有应用数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的硕士、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信息安全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截至2004年7月,实验室已培养博士生88人,培养硕士生154人;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培养博士后39人。

    此外,作为应用基础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实验室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专利申请、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省部级一等奖4项,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0多篇、出版著作50多部;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4项、转让成果7项;已培养出200多名信息安全高级专业人才。

    “目前,实验室与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多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都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国内30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积极推进与地方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荆继武说。

     (来源:科学时报2005511 记者潘希)

     当经久不息的掌声在话剧《哥本哈根》落下帷幕那刻响起时,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礼堂里观赏的每一位师生心里涌起的是感动、是激动、是震动。在那一刻,科学与道德、技术与伦理、感情与理智、责任与良知、民族与人类、科学家与未来,这些人文哲理的交锋也带给了他们无尽的思考。

    4月11日~13日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玉泉园区的礼堂里迎来了国家话剧院的几位优秀演员,他们在这里上演科学名剧《哥本哈根》。《哥本哈根》是著名编剧迈克·弗雷恩创作的一部话剧,取材自现代科学史上发生于1941年的“哥本哈根会见”。该剧在欧美一经上演,就引起广泛轰动,连获普利策、托尼两项大奖。国家话剧院把《哥本哈根》搬上了中国舞台后在首都演了40余场。

    这次《哥本哈根》走进大学校园,走进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导演王晓鹰称这次的观众是“一群真正理解这出科学剧的人”,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也把这次科学剧进校园誉为是艺术与科学的高层对接。

    人文素养尤为重要

    在研究生院稍显简单的礼堂里迎来国家一流艺术家们的表演,在学校上演高雅、严肃的艺术,这样的形式并不多见,但这并非偶然。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说,关注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一直是研究生院所注重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一个理工科为主的学校,学术氛围颇浓而人文环境相对较弱,所以需要扬长“补”短。而且,中科院研究生院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研究生院,研究生总人数达到29000人,其中博士占到了全国博士总人数的近1/10,理学博士则达1/3。中科院研究生院是未来的科学家、国家的栋梁之材的摇篮,培养他们的使命感、责任心尤为关键。

    人文素养对于科技工作者极其重要。马石庄说,如果科学技能是身体的话,人文素养则是翅膀,没有身体固然不能存在,但如果没有翅膀则永远不能高飞。这就是为什么杨振宁在耄耋之年依然要回到祖国,这就是为什么郭永怀在飞机坠毁时能和警卫员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让那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安然无损地夹在他们胸前。马石庄特别提到了今年1月17日至18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在会议上强调要使大学生们(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马石庄说,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高度概括,也是研究生院培养学生的目标所在。

    改变从一点一滴开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处处长赵宝奇说,中科院研究生院作为全国一个特殊的高等教育机构,一直积极地推进文化建设。单是学校社团就成立了话剧团、博士合唱团等40多个。这学期的课余活动有4月底召开的中科院研究生院学生会成立大会、科学文化艺术节等,而像邀请《哥本哈根》这样级别的艺术团体走进校园,以后也会积极尝试。马石庄在谈到这出话剧的意义时,他说,话剧虽是英国人创作的,但实际上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是把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人民、热爱和平当作一种崇高的追求,这一点是相通的。学校并不希望一剧、一戏能够在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改变什么,但恰恰很多改变就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

    观看这次《哥本哈根》的话剧不是免费的,票价为5元。马石庄说学校不是缺那点儿钱,引进这出戏3场大约花费3万余元,所以学生买票的那部分是极有限的。之所以不免费,是因为“免费了大家不容易珍惜”。付出了参与和不付出参与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且付费更能体现对艺术家劳动的尊重。学生们在网上也评议5元钱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数额,《哥本哈根》完全是一份值得的精神大餐。特别是该剧在4月11日上演一场后,校园的BBS上已经出现了倒票的帖子。

    不要期待在剧中找到答案

    1941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来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看望他的同行兼师长玻尔,他们谈战争,谈9月的那个雨夜,纳粹德国的核反应堆,同盟国正在研制的原子弹……他们不断叙述着会见的“真实”,结果却依旧不定。这就是话剧《哥本哈根》讲述的内容。对于海森堡和玻尔两个情同父子却又处于不同阵营的人在那个尴尬的时刻会面,人们有着种种猜测:海森堡的目的何在?他们的会面对原子弹的研究到底意味着什么?会面的破裂和人们面对核威胁的今天,到底是一个偶然,还是一种宿命?这就是科学史上的“哥本哈根之谜”,也是人们的困惑和猜测所在。就像话剧结束后,不少学生仍在问,海森堡没造出原子弹是主观上的不愿意还是因为他能力的局限?

    该剧导演王晓鹰称,全剧无意揭破这个历史上的悬案,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没人知道。马石庄说,我们不要企图在任何一个戏里找到生活的答案,它们更多是提出问题,提出生活问题。这或许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尖锐地提出问题,它带来是元素,是思考。

    而在种种的不确定性中一句话却清晰地突显出来,“作为一名有良知的科学家,是否可以从事核武器爆炸阶段的实验?”这句话虽然时代不一样了,背景不一样了,但它依然存在于科学家灵魂的深处,依然守护着科学家的责任、良心、道德,依然鞭策着科学家担负着造福人类的职责。“我觉得这个话剧对我的心灵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很多人认为搞科学的人只有狂热,没有责任感,而该剧却向我们展现了科学家的责任感,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每个人来剖析自我。”感动了所有的同学,也博得了热烈的掌声。这或许是该剧最完美的答案。

    (科学时报2005-04-15 作者:李芸)

本报讯 中科院研究生院5月份将推出项目管理高级培训,全部课程均实行案例研讨制。培训邀请国际著名专家主讲,包括两届美国总统顾问班底成员、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项目计划经理Dr. Wells等人。 据了解,近年来,中科院研究生院致力于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项目管理普及与推广,大力引进国际最新成果,在国内率先突破传统项目管理框架,发展了比较完备的课程体系,将培训重点放在了组织级项目管理上,项目管理战略规划、组织管理成熟度、项目管理办公室、国际项目管理最佳实践等专题为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者提供了开阔眼界的机会。中科院研究生院已经陆续走出了200多名项目经理,学员遍布海内外。 (来源:2005-05-11科学时报 作者:易蓉蓉)

东京大学校长小宫山宏博士受聘担任中科院研究生院名誉教授的仪式日前在京举行。小宫山宏于1972年在东京大学化学系统工程系获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东京大学校长,其主要研究领域是化学工程、高级材料工程和全球环境工程。 出席聘任仪式的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表示,中科院和东京大学此次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并联合举办学术论坛标志着双方的交流与合作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来源:2005-05-10 文汇报 作者:贾宝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