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远程教育理事会2005大学校长常务会议上,信息通讯技术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哪些创新潜力,又遇到了怎样的挑战,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热点话题,数字世界的大学:创新潜力与挑战。 当前,世界各国的大学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世界的双重挑战,一方面,需要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另一方面,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院校已经开始尝试通过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手段来达到增大教育容量,加强教学过程,实现自主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目的。这是国际远程教育理事会执行总裁ReiderRoll先生在2005年远程开放教育大学校长常务会议开幕式致辞中指出的。 日前在德国古城科隆举行的此次会议旨在为全球化信息技术时代的远程开放大学决策者提供一个独特的交流平台,就远程开放教育院校的当前形势和发展前景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数字世界的大学:创新潜力与挑战”。有来自25个国家的44位代表出席会议,共安排11场学术报告。 潜力与挑战 从本次会议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当前国际远程开放教育院校关心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如何充分发挥新兴信息通讯技术的创新潜力为远程教育服务;如何通过更广泛地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的条件和可能在最大范围内为更多学生服务;如何在技术设施发展极不均衡的今天,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如何应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化给远程教育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开展区域性远程教育合作项目等。 人们一方面关注远程教育为学习者提供了哪些条件和机会,另一方面也开始注重教育技术在远程教育落实过程中的作用究竟发挥得如何,其成功性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让更多的学习者有机会接受远程教育便成为很多国家、很多远程教育机构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当信息通讯技术使更大范围内更多的人群参加学习成为可能的时候,如何发挥这些新兴技术的创新潜力,如何解决技术先进与落后地区的差异问题,如何将技术创新与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就成为远程教育从业者必须考虑并探寻行之有效解决办法的新的研究课题。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远程教育的重心将由原来为更多人群提供教育转变成一方面继续探索为更多人群提供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另一方面加强为个性化的特色需求服务,并注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以及社会经济成本效益。针对不同学习者群体或个体,远程教育提供者将量身定做、量体裁衣,为学习者设计制作具有鲜明个性、满足个性化需求、并能真正有助于学习者自主化学习的教学资源。 与会多数校长认为,区域性的远程教育合作即将或者说已经成为全球远程教育发展的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大家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充分发挥合作伙伴各自的优势,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教学资源、课程资源、技术资源等,为学习者提供适合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 启示与思考 很多人曾憧憬着信息通讯技术能为高等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减少教师工作量,将教师从繁多的课程教学中解脱出来;解决高等教育师资队伍严重不足的状况;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创建终身开放灵活学习模式,等等。今天,信息通讯技术依然在迅速地发展着,但人们似乎冷静了许多。实践者与研究者已经更加切实地关注有效应用信息通讯技术为教育服务这一根本性的课题,在试图更加深入地探讨机会、潜力与困难、挑战中的诸多问题,进行理论与政策的反思,做出实践中的多元探索。毫无疑问,围绕“创新潜力与挑战”这一主题所作的探讨,也能给我国的远程教育实践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切忌神化信息通讯技术的功能和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任何学科和专业的教学要求都在不断变化发展。但是,从教学的根本目的来看,除了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技能要求外,其本质并没有大的变化。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技术或媒体,教学的根本目的还是要落实在学生是否学会和掌握了专业或课程教学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新兴信息通讯技术并不是一把万能的钥匙,高等教育教与学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仅仅靠技术解决不了的实际问题。运用信息通讯技术,发挥网络的作用,终极目的是为教学和学习服务。我们不能成为技术或手段的奴隶。 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探索者们可能依然需要很好地回答这样一系列问题:使用教育技术的目的和意义究竟何在?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都有哪些优势?什么样的教育技术在哪些教学环境下最能发挥其作用?如何保证网络学习资源或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受教育群体中的网络基础设施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等等。比如,在实践研究过程中,除了问卷调查和学生的考试情况以外,研究者需要更深入地观察远程学习者使用网络资源和参加网络课程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到底在网络实践中学到了多少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 尽快走出所有资源“必须自己建设”的误区 不同院校或远程教育项目合作伙伴之间存在着学科或资源方面的差异,在学科优势、教学资源优势、师资队伍优势、网络技术优势等方面,都可能如此。一个优秀的远程教育项目在竭尽所能挖掘自身潜力的同时,应该考虑吸收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其他院校的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来构建出自己的学科体系和专业体系。 远程教育项目合作的理想方式是,充分发挥不同合作方在各个方面已有的优势,扬长避短,共同构建专业资源或教学包资源。需要避免的是,远程教育提供者故步自封,或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固执地坚持所有教学资源“必须自己建设”。不摆脱这个误区,不仅难以提供适合远程学习者需求的精品课程,也会使资源的共建共享徘徊不前,远程教育的发展不可能取得真正的突破。 加强对远程教育实际成效的研究 尽管近年来我国远程教育项目的发展一直呈现方兴未艾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跻身于网络远程教育的行列,但在实际上,人们对通过网络技术实现的远程学习的实际效果及网络对学生的影响依旧缺乏更深入的了解,研究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更多的研究倾向于远程教育的理论层面,有些实证研究较多关注学生和老师对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的喜欢程度或满意程度,而缺乏更深层次的对学生学习效果、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实际上,学生喜欢某些远程教育课程、资源或网络平台提供的服务并不一定意味着就能提高学习效果,也许他们喜欢的只是新兴技术提供的新鲜感。此外,对当前远程教育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成本效益等方面的情况,我们实际上还是处于知之甚少的阶段。 推进更加密切的合作与交流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教育发展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即远程高等院校之间、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根据自己学科和课程的优势,以及企业自身对人才的理解和需求,逐渐形成或组建协作性的组织,共同提供社会适应性较强的、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远程教育项目。 这样的合作可能发生于一个国家内部的高等院校之间,可能出现在不同国家之间,也可能会在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形成。这可以充分发挥不同机构的最大优势。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差异相当复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极不平衡,这就要求远程教育提供者能够迅速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推进各个层面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出社会与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总之,新的信息通讯技术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很多创新潜力,同时,高等教育决策者和从业者也在将信息通讯技术运用于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新的信息通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正如同黑板、收音机、录音机和电视机出现之初一样,人们需要经过一定的阶段,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这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实践与研究,作出正确决策与选择。(刘占荣) 链接·报告1 数字技术实施中的内在矛盾 一、不同类型高等院校发挥数字技术潜力的基础设施及使用的积极性。在技术设备条件上具备有效使用信息通讯技术的高等院校,在其教学过程中,或者不愿意或者不需要广泛地使用新兴数字技术;而可能从数字技术中获得巨大教学效益的高等院校却往往不具备广泛应用数字技术的设备条件。 二、学习环境中“传统”远程教育技术和“新兴”数字技术代替教学过程的程度。“传统”远程教育技术简单方便,可以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而新兴信息通讯技术相对复杂,使用方式多种多样,更多地被用来锦上添花,而非代替传统校园或远程教育大学的教学实践。 三、利用新兴数字技术时存在的现实问题、阻力和障碍。“传统”远程教育方法仍然被用来克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阻力和障碍,解决教学中的现实问题。而数字技术真正能够帮助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哪些问题或困难(主要指在传统校园大学内)还很模糊,并没有被业内完全理解。 四、数字技术对学生群体的影响。新兴技术为更多的学生群体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可能条件;而再次获得学习机会的学生以及那些并没有完全准备好学习条件的学生使用信息通讯技术来学习的能力相对更差一些(主要指本科以下的学生和远程教育环境下的学生)。 五、高等教育中的信息获取与知识建构问题。互联网为获取信息和技术培训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条件,但是信息并不等同于知识,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和专业人员才能指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和信息流建构成有意义的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 六、成本的顾虑。远程教育之所以备受推崇,主要原因是所谓的成本效益和巨大规模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然而,高等教育院校使用信息通讯技术的众多事例表明,这样做跟传统的面授辅导相比,实际上不是降低而是增加了成本。 七、人类在面临技术快速变革时适应新的学习方式的能力。新兴技术发展迅猛,而人类适应新的习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能力却比较缓慢。研究表明,人类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反思来适应这样的变化。 八、教育界和企业界机构内部文化的碰撞等。开发和运用新技术的巨额成本要求学术界和企业界进行紧密的合作;而学术界和企业界两大阵营的文化差异巨大,往往容易导致此类合作项目以失败告终。 对于大学和高等教育的决策者而言,准确地理解数字技术实施过程中的这些内在矛盾,提出全方位的战略性对策,会有助于将数字技术更加有效地运用于高等教育。 ——摘自以色列开放大学SaraGuri-Rosenblit所作的《高等教育中的数字技术:实施过程中的内在矛盾》的报告 链接·报告2 挑战既创造机会也隐藏危机 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不断面临新的挑战。这些挑战来自下列方面:全球化大趋势的影响、推动社会发展的知识经济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信息通讯技术的变革。这些新的挑战既创造了机会也隐藏着危机。 从积极方面来看,高等教育在构建知识经济和民主社会中的作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既是创造社会知识财富的核心推动力,也是知识产业化并付诸实践应用的基础所在;同时,高等教育也是推进终身学习社会形成的根本动力。另外,可喜的是,高等教育新形式的出现,虚拟大学和开放大学的不断发展壮大,也促使传统校园改变原来的操作模式和传输模式,开始考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提供的可能和机会。 遗憾的是,信息通讯技术的变革同时也造成国家与国家之间、甚至一个国家之内不同地域之间的“数字化鸿沟”。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或过渡时期的国家仍然挣扎在高等教育容量不足所造成的困难与挑战之中,这些挑战包括以下方面:高等教育的可持续扩张,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教育结果的不平等状况,教育质量和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以及更加高效的管理结构和管理机制的引入等。 ——摘自世界银行教育部执行董事Jamil Salmi所作的《数字世界的远程开放大学:发展中国家的机会与挑战》的报告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5年10月24日第5版 刘占荣)

采访:刘艳萍 胡荣堃 本报记者 温新红 受访:杨振宁 物理学家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没有建国以后几代用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所教育出来的毕业生,今天中国能像现在这个样子吗?根本不可能!今天中国的这些变化,大家都是公认的。 ◆中国的教育政策适合平均水平的学生,美国的教育政策更针对于特别好的学生。但中国目前更需要的是让大多数人能够在中国急速发展的这个社会状态之下做出贡献来。所以中国的教育政策对于中国现有的社会状态基本上是好的,但应对有天才的学生多给自由发展的机会。 两个原则 《大学周刊》:清华是1997年成立的高等研究中心,当初为什么要建立这样的中心? 杨振宁:成立中心是当时的王大中校长和梁尤能副校长提出来的。他们邀请我来清华访问,其间我们多次交流,他们说清华要想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研究工作。他们认为普林斯顿(Princeton)的高等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是非常成功的一个研究机构,所以也想在清华建立一个类似的研究中心。因为我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中心工作了17年,所以希望我能到清华来办一个类似的研究中心,这是原因之一。其二,我的少年时代是在清华度过的,感情因素让我义不容辞,就答应了。 研究所的名字命名也和普林斯顿的有点关系,名字是从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译过来的,只改Institute为中心。 《大学周刊》:清华的高等研究中心与国外的研究中心,如普林斯顿的研究中心有什么区别? 杨振宁:现在我们还只是刚开始,而且普林斯顿先天有很多有利的条件是我们不能达到的,所以现在还不能作比较。 但中心有许多地方是同Princeton 的研究中心是相同的。比如我们建立这个研究中心有两个政策:第一点是要小而精;第二点就是我们要向什么方向走,要看我们能不能找到这方面的真正第一流的人来,假如能找着真正第一流的几个人愿意来的话,我们就向这个方向发展。 这是从Princeton研究中心学来的。Princeto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是在1930年成立的。它的第一任所长叫做Flexner,他在后来的自传上讲他是如何发展这个研究中心的,最重要的就是先找人。他找到了爱因斯坦,就发展理论物理;找到了Von Neumann和Hermann Weyl,就发展理论数学;后来Erwin Panofsky来了,他是当时研究欧洲艺术史的权威,所以就发展欧洲艺术史。Institute只有二十个左右的教授和一两百个博士后以及访问学者,没有研究生。现在它成为世界上著名的研究机构,和它当初的发展方向有很大的关系。 《大学周刊》:现在高等研究中心有多少位教授,都是什么研究方向? 杨振宁:在物理方面,中心目前只有一个教授,叫翁征宇,他是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毕业到美国去读博士学位后回来的,他在凝聚态物理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好。 在计算机科学方面,请到了姚期智教授,他是一年多以前从普林斯顿大学回来的。同时因为他的关系中心又找到一位年轻的王小云教授,她在密码学上有一个石破天惊的贡献,在国际上是非常有名的。 也许有人误会我们只发展数学、物理,不是这样的,我们也请到了方闻教授,他是研究中国艺术史的,如果要列举现在世界上最重要的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三位学者,方闻一定是其中之一。30多年来方闻改变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国艺术收藏部分,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方闻还将在清华组建中国艺术史研究所。 中心现在的规模虽然非常小,但有了很好的开端,就是有这几位优秀的教授,赢得了国际学术界对清华有这么一个小而精的研究中心的普遍认识,这对于研究工作和我们再找优秀的人很有帮助。 《大学周刊》:国内大学的观念是以教授多而自豪。 杨振宁:是的,清华很多系都有一百多位教授,国内许多大学也是如此。这也是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遍的问题,和历史背景有关,因为当初有这个需要,要教育很多的学生。 现在的大学要转型,从教育学生为主转到主要做研究工作,转型想要成功,就必须改变人员过多的局面。我想搞这个高等研究中心的目的之一,也是要向这方面跨出来第一步。因为一个好的研究单位,人员过多是不利的。如果机构臃肿,整个研究所的空气和环境就会变得不好,所以要想达到高等研究的目的,就必须像Princeton的研究中心这样做到小而精。 资金支持 《大学周刊》:中心成立8年来,您认为除了找世界第一流的学者,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 杨振宁:筹集资金。要成立一个研究中心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有经济的支援。目前,国家拨给清华的经费很多,但能够用于研究中心的钱却少而又少。 所以,中心第一步就是筹集资金,而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帮清华大学成立一个在国外的基金会。一个在美国,一个在中国香港。之所以要成立两个,是两个地方的税务不一样,香港人捐钱就可以放在香港的基金会,美国人捐钱就可以放在美国的基金会。现在两地的基金会都已经成立,目前已收到的捐款有700万美元,另外认捐的至少还有300万美元,这样中心至少有1000万美元。我们基本上不用这个本钱,而是把这些钱存进银行,只用它的利息。我希望最后能够达到捐款1500万美元,这个数目的利息足够中心运转,我相信几年后可以达到。 《大学周刊》:国外大学的研究中心的情况也是如此吗? 杨振宁:是的。哈佛大学的研究中心办得很成功,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有个完全由自己支配的基金。这个基金去年拥有180亿美元的资金。年利息恐怕都有20亿美元。仅靠利息,就可以做很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大学周刊》:您提到了大学的经济支援是非常重要的。您也说过,如果李嘉诚先生为清华高等研究中心捐十亿元,您就主张将中心以他的名字命名,但是现在国外的大学对捐款人的态度是非常慎重的,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杨振宁:这件事的起因是李嘉诚当时捐了十亿元给港大医学院,但港大有人反对以他的名字命名。有记者来问我这件事情,我说如果李嘉诚给我们研究中心捐十亿元的话,我会立刻主张以他的名字命名中心。但我没有去找李嘉诚。 假如这件事发生在美国的任何一所大学,我不相信以十亿元的捐款来命名一个系会有人反对,我不相信。当然假如要把学校整个名字改掉,可能学校会反对,不过港大并不是要把整个学校变成李嘉诚学校,只是把其中的医学院改了。 中美不同的教育哲学 《大学周刊》:这一段时间大家都很关注您和丘成桐先生对中国大学的不同评价,您自己怎么看待此事? 杨振宁:评价中国大学是非常复杂的事情。正如苏轼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想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丘成桐的着眼点和我的着眼点不同,所以讲出来的话让人听起来是不一样的。可是关于中国的大学教育评价的问题,我与丘成桐的很多意见是相同的,而且我也希望全国各个部门、各所学校的人对于这些批评多些注意。 《大学周刊》:您认为从教育年轻人的角度讲,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非常成功,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世界一流。现在对此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能否进一步解释一下您的观点? 杨振宁: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说,没有建国以后几代用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所教育出来的毕业生,今天中国能像现在这个样子吗?根本不可能!今天中国的这些变化,大家都是公认的。没有这几代大学教育教育出来的毕业生,这些变化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怎么能说中国的大学教育不成功呢? 我知道国内很多人认为,因为大学学费高涨,而教育出来的孩子好像也不太成功,所以就有诸多埋怨。现在忽然有人来说中国大学办得很成功,当然会站出来反对。 不要忘了,中国处在一个急速转型的状态,过去中国人什么都不会做,所以需要训练出来很多人来做事。训练得极成功。这点不能忽略,但也不能引以为自满,不能因此觉得中国大学比美国的大学100%的好了。 今天中国的大学教育的确是有些缺点,这是我不否认的,但是不能因为这些缺点而把成绩一笔抹杀。总体说来,我认为中国的一流大学对中国社会的贡献,比美国的一流大学对美国社会的贡献大。中国的二流大学对中国社会的贡献,比美国的二流大学对美国社会的贡献大。 另外,我想强调的是,有很多的讨论说中国整个的教育哲学不好,应该去学美国的办法。关于中美两国的教育哲学,我曾经想过很多,也看过一些书。我的结论是,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哲学是注重训导,但美国的教育哲学是注重启发。 至于说哪种更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能说哪个比哪个好,而应该问这种方法到底是针对哪种学生。 我认为中国的教育哲学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就是对于90分以下的学生比较好。为什么说对于90分以下的学生比较好呢?这是训导的政策,把90分以下的学生引到了成才的道路,让他将来可以在某个方向发展他的才能,变成对社会有用的成员,而且增加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而对于90分以上的学生,我认为美国的方法更好。90分以上的学生不需要训导,如果准许他自由发展,他可以海阔天空,发展出别人所没有的事业,美国教育的着重点就是这些学生,这有它成功的一面。但是这种政策也许只能在美国才可以,像比尔。盖茨,不只是在中国不容易产生,就是在其他国家也很难产生,如德国、日本、英国等等。 这是美国教育政策成功的地方。但我认为有一点,是极力主张美国教育哲学的人所没有注意到的,就是美国的教育政策中的一个放任特点,即让成绩平均的学生随波逐流,这样就会浪费了很多人才,而且制造出来很多悲剧。而在中国的教育哲学之下,这种悲剧是可以避免发生的。 所以,不能因为看到美国的教育政策成功的一面就认为中国应该大举向这个方向走,因为中国整个的社会跟美国的社会是处于不同的阶段,两国的需要是不一样的。 中国所需要的是很多能够称职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换句话说,中国所需要的是平均水平的学生,美国所需要的是特别好的学生。 中国目前更需要的是大多数人能够在中国急速发展的这个社会状态之下做出贡献来。所以我认为中国的教育政策对于中国现有的社会状态是好的。 它是有一些缺点,可是这些缺点也不是通过一个教育改革委员写一本报告能够改过来的,而是要慢慢改过来。而对于美国的教育政策,我们要吸取好的经验,就是对于一些特别好的学生,让他们在小学、中学、大学,都能给他们一个发展的空间。 《大学周刊》:您所说的这个90分以上和90分以下,是怎样一个标准? 杨振宁:这个当然是很难讲了。是90分还是85分,这是大概的说法,总而言之的意思就是对于大多数的不是最有天才的学生,我认为中国的教育政策比较好。可以使他们成才,有自信,有责任感。我在清华教了大一物理,在美国也教了两年大一物理,我对两者作了一个对比,两个教育哲学所培养出的学生是截然不同的。我刚才讲的是我总结的一个经验。 尖端研究和尖端人才 《大学周刊》:您认为,目前全世界对大学的责任看法已达成共识,即大学有教育年轻人、 做尖端研究、为社会服务三项重任。您认为中国大学对这三个任务完成得如何? 杨振宁:近年来国家在最前沿的科技发展上出现投了很多钱,但并没有多少成绩,对此许多人都很不满甚至还表现出很悲观的态度。关于这点,我觉得有许多事情是大家没有注意到的,科学的发展,科研的发展要有一个传统,这个传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建立起来的,所以不能着急。 分析原因,主要还是经济支援不够。比起先进的国家,中国在这方面还是差了很多,而这个经济支援不够的影响是很大的。拿我自己来说,三十多岁到五十多岁是我做研究工作的最佳时期,而我那时候没有后顾之忧,整天做的就是研究工作,既不用上街去买菜,也不用因为孩子病了去医院挂号,所有这些问题,收入不够所带来的烦扰我都没有。但中国的知识分子,即使是在今天,这些困扰还是非常之多。 《大学周刊》:在过去的时代,中国的训导教育哲学是对整个社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您曾经说过“中国会在21世纪成为科技大国”,也曾经说过“中国本土出生、成长、出成果的科技工作者要获得诺贝尔奖,从现在算起二十年已经足够”。但是很多学者认为这种训导的教育哲学培养的学生没有创新能力。那么您为什么有信心说出这样的话呢。 杨振宁:对于中国科技的前途,我的看法是非常乐观的。国内聪明的年轻人非常之多,他们即是人才。而这些人已经或者将在以后,会对中国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而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注重忠诚、注重人伦关系、注重个人勤奋和忍耐、注重子女教育,这些文化特征曾经而且将继续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勤奋而有纪律的青年。与此相反,西方文化,尤其是当代美国文化,不幸太不看重纪律,影响了青年教育,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另外,儒家文化的保守性是最近三个世纪中国抗拒吸取西方科学思想的最大原因。但是这种抗拒在今天已经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科技重要性的全民共识。 我也了解到,自1978年起,中国经济猛增,每年都有超过9%的增长,一些经济学家相信中国会在2010年变成国民生产总值最大的国家。即使这个推测过于乐观,中国也会在那时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我认为这些才是长距离、最重要的因素。许多反对我观点的人只考虑到一些短期的问题,因此结论和我完全不同。从这些人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好像中国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希望了。我是不同意这个观点的。 教育改革 《大学周刊》:现在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和文科是分开的,您认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 杨振宁:现在所有的世界上的国家,包括俄国,都认为前苏联将文理科分开的方法是错误的。中国教育界的人士和政府,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最近十五年,也在努力改正这点。如今,清华也成立了艺术学院,目的就是要把清华变成一个全方位的教育机构。 并且,近代社会的发展是非常复杂的。人文和科学有很多互相影响的地方,所以必须要放弃掉从前太过分开的局面。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中需要改进的一点,就是“太专”。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学校会很快把学生领到其中一个专业里。 在这个专业里,学生会越走越深,这样不是不好,可是不适应目前整个国家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会对物理系的研究生再三强调“你们受到很好的专业训练这是有好处的,可是不能错误地以为一头栽进自己的研究领域就不理别的方向,因为现在前沿的方向多得很,而且交叉研究也多得很。所以一方面要学习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对别的方面多浏览、多注意”。 《大学周刊》:您认为现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杨振宁:现在的孩子都比较着急考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所以就需要赶紧做习题,多做数学题,那当然就少了学习别的重要知识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的时间。我觉得这是一个大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不止中国有,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都有这些问题存在。 《大学周刊》: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杨振宁:我想还是因为一个经济发展的问题。比如在美国,因为国家富强,所以美国孩子只是中学毕业,生活就可以过得不坏。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个中学毕业生的平均生活水平在美国、欧洲还是相当好的。所以美国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收入比中学生的平均收入高出的这个比例并没有中国大,也没有亚洲这些国家大。 在中国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大学毕业生的生活水平要普遍高于中学毕业生的生活水平。在这种情形下,家长都希望孩子将来过得比较好就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就要孩子们考重点中学、重点大学。韩国、日本也和中国一样,小孩子必须要补习,为将来打基础。但社会上对这个现状不满,与教育界吵来吵去,可是没有结果,因为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没有达到一个水准,所以就出现了这个现象。 我国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院长李远哲,曾设计了一个教育改革,他花了大量的时间来推动改革,到现在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结果却是彻底失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教育改革不是一个委员会的事情,是和整个社会的传统、与整个社会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我想这个应该引以为戒。 《大学周刊》:您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哪一段教育对您来说是最重要的? 杨振宁:教育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事实上一个人最重要的教育是无形的教育。儒家的注重人伦、注重子女教育、注重勤俭,都不是在学校里面学的,不是老师所能教授的,而是整个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而这个无形的教育,在小学中学大学都有。在人生不同的阶段,都可以吸收不同的传统对个人的要求。 至于有形教育,对我来说就是在西南联大和美国,这与我的专业有关系。我在西南联大先念了四年本科,又念了两年研究生,又在联大附中教了一年书,这个附中就在大学附近,所以我教课之余还是经常在大学的讨论会里活动,所以前后七年,这七年对于我吸取近代物理学的知识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时刻。后来我又到美国去,进了芝加哥大学的研究院,在那里面又从另外一个方向了解到了学习物理学的方法。所以你如果问我哪段有形教育对我影响大,我想是在西南联大的七年和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三年。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5-10-24)

     人民网10月17日北京消息:中国当代文学巨匠巴金于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27年至1928年在法国留学,开始文学创作,

    1929年《灭亡》发表并引起轰动,使他正式走上文学创作道路。1949年以后,历任中国文联常务委员、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和作协上海分会主席。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他的作品经历了几个变化,上世纪30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以激烈的情感喷发来倾吐对不合理社会的痛恨和对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而后对现实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开始关注小人物的生存悲剧,发表了《慈园》、《寒夜》等感情更蕴藉、思想更深刻的作品,为后来的研究界更为推崇。

    “文革”后,拷问自我和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的《随想录》1989年获全国优秀散文(集)、杂文(集)荣誉奖。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90年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当今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载人航天更能充分展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科研能力,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强劲的经济能力,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能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的。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和成功,不但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还将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国科学院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应用系统的任务 开展空间应用是载人飞船工程四项基本任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载人飞船工程应用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空间对地观测、空间科学及技术实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阶段)应用系统的目标是大力推进和发展我国空间科学与空间应用技术,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有重要价值的贡献,同时为今后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打下基础,体现了我国发展载人航天的根本目的。 1)对地观测任务 以与国际同步发展先进空间遥感器及开拓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为目的,确定了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器、多模态微波遥感器(包括微波高度计、辐射计和散射计)、地球环境监测和遥感应用研究等在轨试验和应用任务。配合微波遥感器安排了精密定轨任务。地球环境监测包括太阳常数监测、太阳和地球紫外辐射监测以及地球辐射收支探测。 遥感器应用研究主要开展对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多模态微波遥感器等新一代先进遥感器的指标分析、研制跟踪、评价方法研究和示范应用,为我国遥感应用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开展成像光谱技术和微波遥感技术在海洋、陆地和大气方面的应用研究和应用示范。 2)空间科学研究 空间科学实验方面安排了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科学(包括空间材料科学项目,微重力流体物理研究项目),还有空间天文项目、空间环境预报和监测任务。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我国空间科学水平。具体项目有: 微重力流体物理:研制了通用流体实验装置,开展液滴动力学空间实验,同时开展液桥、多相流体、燃烧等多项地基研究。 空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制了多种空间实验设备(通用生物培养箱、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空间生物反应器、空间自由流电泳仪、细胞电融合仪),开展空间生物学效应研究、空间蛋白质结晶、空间细胞培养、空间细胞电融合以及空间蛋白质和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等研究。 空间材料科学研究:研制多工位晶体生长炉和晶体生长观测装置,开展二元和三元半导体光电子材料、透明氧化物晶体、金属和合金等材料研究和空间生长,研究空间晶体生长动力学。 配合微重力研究研制了微重力测量仪,对飞船的微重力环境进行测量。 空间天文和空间物理:研制了宽谱段空间高能辐射谱仪,研究宇宙γ射线暴和太阳耀斑高能辐射,在地面研究空间物理主动试验方法、电波传播的广义射线理论和双频GPS转发技术。 空间环境预报和监测:监测空间环境的重离子辐射、高能质子辐射、高能电子辐射、低能辐射、大气成分和密度以及飞船电位和单粒子事件。建立空间环境预报中心,发布长期、中期、短期空间环境预报和警报,进行效应预测,保障航天员、载人航天器和空间设备安全。 空间科学方面安排了科学研究、地基和模拟实验、样品研究等60多个科研课题。 3)技术支持系统 应用系统技术支持系统的天上部分包括有效载荷提供数据管理、专用下行数据传输设备,并对有效载荷进行统一配电;地面建成了“有效载荷应用中心”,包括专用数据接收站、监控管理系统和数据预处理系统。 2、应用系统研制概况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受中国科学院委托,具体组织实施应用系统工程并作为工程总体单位。参加应用系统任务的有中国科学院的30余个研究所和航天科工集团、中电集团、国家海洋局、国家气象局、总参气象局等的10余个单位。全新研制空间设备185余件,完成科学与应用研究项目80余个,建设了有效载荷应用中心和其他必要的研制试验条件。 载人航天工程分为方案设计、初样研制、正样研制和发射运行三个阶段。 在方案阶段,应用系统攻克了70余项关键技术,完成了全部有效载荷模样机的研制,开展了各艘飞船应用有效载荷的系统集成测试,验证并确定了总体和各分系统方案,完成了地面系统的建设方案和施工。 神舟1号于1999年11月20日发射,21日返回,该实验飞船进行了应用系统部分设备在轨试验考核以及天地数据传输接收试验。 神舟2号飞船2001年1月10日发射,1月16日返回,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自主阶段开展空间生命实验和空间材料科学实验,留轨段进行了空间天文探测和空间环境监测,有效载荷10项,共64件设备。 神舟3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发射,4月1日返回,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自主阶段开展空间生命和材料科学实验,留轨阶段进行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卷云探测仪试验和地球环境监测,同时开展高层大气环境监测研究。有效载荷共计9项,44件设备。 神舟4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发射,2003年1月5日返回,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自主阶段主要开展空间微重力流体和生命科学实验,留轨阶段进行多模态模态微波遥感器、综合精密定轨试验以及综合性空间环境监测。共14项有效载荷,52件设备。 神舟5号飞船2003年10月15日发射,2003年10月16日返回,轨道舱留轨运行阶段进行了空间环境监测。有效载荷3项,19件设备。 在五次飞行试验中,应用系统全部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10余年时间,应用系统上千名参研人员和各部门各单位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完成了大量研究试验任务,终于实现了全部预定的科学与应用目标,出色地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一阶段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 3、应用系统取得的科学与应用成果 1)空间对地观测 应用系统成功地研制出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多模态微波遥感器等一批先进空间遥感仪器,使我国可见光和近红外遥感技术已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微波遥感技术水平取得重大突破。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是新一代“图谱合一”的光学遥感仪器,具有获取地球目标(海洋、大气和陆地)详细光谱景象和快速全球覆盖的能力,在神舟三号上试验,在飞船轨道寿命期间工作正常,取得圆满成功。利用在轨运期间获得的大量多光谱图像数据,处理出近千幅图像,图像质量清晰,光谱分辨率好。应用部门利用这些资料对我国江、河、湖、海的滩涂、悬浮泥沙、水质污染,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地面生态环境、土地沙化、植被分布、地质结构等开展了试验性应用研究。 神舟3号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是继美国2000年发射的MODIS之后进入空间的第二台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通过空间试验验证其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全球环境探测、国防建设都有十分重大意义。正式评价意见中写道:“标志着我国可见光和近红外遥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国可见光和近红外遥感技术已跨入美国和欧共体等国际上先进行列”。 通过研制和试验,突破了红外焦平面组件、斯特林制冷技术、可见近红外探测器及光栅部件、均匀性校正技术、光谱辐射定标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取得若干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专利与关键技术,为开发新一代空间光谱遥感设备,促进卫星应用奠定了基础。 多模态微波遥感器 微波遥感是当今国际上的新型全天候遥感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在微波遥感应用技术开发上起步较晚,载人航天工程的多模态微波遥感器把微波辐射计、微波高度计和微波散射计三类设备进行集成,实现综合微波遥感探测。研制过程中攻克了行波管放大器、线性调频用声表面波色散延迟线技术、天线设计与加工等若干关键技术。在神舟四号上进行了多模态微波遥感器试验和初步应用探测,微波辐射计和微波高度计获圆满成功,微波散射计的技术体制性试验也获成功。系统的创新点是:将三种模态进行集成,实现航天综合微波遥感探测,在轨试验取得成功,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 通过地面试验比对,专家组的正式评价意见认为:“辐射模态和高度模态功能正常,性能稳定;散射模态验证了系统工作原理,脉冲行波管放大器、极化开关、多普勒跟踪、接收和数据处理通道均正常,散射模态部分海区的数据能反演出海洋风场,表明系统工作原理正确。多模态微波遥感器是我国第一个进行在轨运行的微波遥感器,运行结果表明我国在该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多模态微波遥感器的研制突破了若干关键技术,积累了我国研制空间微波遥感设备和应用处理技术的宝贵经验,为我国发展空间微波遥感技术以及研制应用型航天微波遥感器奠定了基础。 为了满足微波高度计精确测量海面拓扑高度和有效波高的要求,对飞船的轨道确定精度,特别是径向高度的精度要求很高,应用系统总体专门安排了综合精密定轨专项任务,经过反复论证,确定采用激光跟踪测距定位、单频GPS定位和USB测速的综合精密定轨技术,实测验证精度,达到径向误差为2米,使我国精密定轨技术有很大提高,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地球环境监测 该系统包括太阳常数监测器、太阳紫外光谱监视器、地球辐射收支仪等三项有效载荷,用于定量监测太阳常数与太阳紫外光谱绝对辐照度、地球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反辐射、地气系统自身的长波热辐射、大气臭氧总浓度分布及其垂直结构变化等,对影响地球环境的重要参数进行绝对量测量。这是我国首次开拓的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方向——进行全球环境及其长期变化的探测研究。三台探测设备装载在神舟三号飞船上,获圆满成功。测量结果与国际探测数据吻合,得到国际认同和一致好评。太阳常数监测器经过世界辐射中心(WRC)世界辐射基准(WRR)国际比对(IPC),其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在0.08%以内;所测得的太阳紫外光谱辐照度与国际地外太阳紫外光谱辐照度观测平均值相比,在测量误差±10%范围内一致。目前我国研制的太阳常数监测器已被世界辐射中心(WRC)列为比对标准设备。应用系统在神舟三号上进行的地球环境监测是我国首次进行的成功的系统性探测, 对与国际接轨,持续发展我国的地球系统科学有重要意义。 卷云探测 卷云探测对全球气候变化预测和中期数值天气预报十分重要,应用系统研制的卷云探测仪建立了我国自己的探测技术体制,可提供高空卷云分布图、云相态分析图、云顶高度、云光学厚度及其它资料,为大气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卷云探测仪装载在神舟三号飞船轨道舱上,在寿命期内工作全部正常,探测结果超出预期目标,能从反射率、偏振状态、云顶高度和光学厚度四条途径探测卷云。具备检测大面积卷云甚至零星薄卷云的能力,验证了该气象探测设备的技术体制,其设备性能和数据反演方法研究均受到用户的好评,为我国气象探测增添了重要支持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 遥感应用研究 应用系统的遥感应用研究配合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和多模态微波遥感器研制,开展了两种新型遥感器在海洋、陆地和大气遥感应用多个领域的研究,设置了“对地观测应用基础研究”、“海洋水色水温遥感探测研究”、“海洋动力环境遥感监测研究”、“生态、水文和固体地球遥感研究”、“云、水汽和气溶胶探测研究”、“神舟三号飞船主载荷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海洋技术研究”等6个方面的22项专题研究,建立了八个应用示范系统,在配合对地观测遥感器在轨测试的地面同步测量中圆满完成任务,取得了若干项研究成果并直接投入到相关应用领域,产生了显著效益,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有显著提高,如在国际上领先提出了自然综合信噪比的概念,建立了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应用效果模拟仿真技术系统,为开展需求技术论证和资料处理起到关键作用,并已经推广到国际上应用。 2)空间科学实验和探测 微重力流体物理研究 以空间材料加工为应用背景,对半浮区热毛细对流、Benard-Maragoni对流、界面现象、多相流体、液滴迁移和动力学、微重力燃烧等微重力流体条件下的基本规律开展研究,开展了大量地面实验研究、空间搭载实验、短时间微重力实验和数值模拟;研制了飞船上的通用流体实验装置,包括20×20×20mm3液池,子液储存和注液系统,等厚干涉仪、液滴轨迹光学成像、示踪粒子测量、温度场测量等光学诊断设备,能完成多种物理量的同步测量,通过CCD摄像获取实时图象数据,实验数据和图像(部分)可实时下传。 在神舟四号上进行的微重力流体物理实验是国际上同类实验最成功的一次,空间实验装置装载在SZ-4飞船返回舱上,进行了微重力条件下的液滴热毛细迁移实验,实验取得圆满成功,实验内容丰富,成功地获取到大量的科学实验数据,获得的实时流场和干涉图像完整、清晰,为微重力流体物理科学研究提供了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自行设计和研制的实验装置方案合理、性能良好,完全达到预期要求,标志着我国在微重力科学实验水平已提升到一个新台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创新点是: 成功地解决了国外科学家曾经失败过的液滴注入过程中液滴大小控制和液滴分离技术,选取的液体系统新颖巧妙,使得这次实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空间材料科学研究 开展空间材料制备及其工艺有关的规律性研究;特别是在重力消失后,某些次级效应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如扩散、表面张力对流、浸润、非均匀成核和形核触发、亚稳相的获得、深过冷等;安排了近20个课题的基础性研究,进行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三元/二元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材料和金属合金/复合材料近20个样品开展了大量的地面研究;攻克多项关键技术,研制成功开展空间材料科学实验的重要设备——多工位晶体生长装置以及空间晶体生长观察装置,在神舟二号飞船多工位晶体生长炉和空间晶体生长观察装置进行了实验,在神舟三号飞船安排了多工位晶体生长炉进行实验,共进行了三元/二元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材料、金属合金/复合材料近20个样品的空间熔融再结晶的单晶生长实验、材料湿润性、扩散性研究实验以及定向凝固实验等一系列科学研究。两次在轨实验过程均正常,取得了完整的工程参数和科学数据,表明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实验装置性能优良、满足实验要求,达到国外同类设备的水平,为我国开展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提供了硬件条件,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 铝-镁硅(Al-Mg2Si)空间凝固样品中的共晶团比地面的粗大,定向生长效果比地面样品差,但片层厚度没有显示出明显差异,而空间样品中平均片层间距比地面样品小,这表明重力对共晶合金生长过程的影响可能比以往人们已认识的要复杂。 钯镍铜磷(Pd40Ni10Cu30P20)新型非晶态合金材料空间凝固小球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由宽化的非晶峰及一条狭窄的晶化峰所组成,和地面样品有较大差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是由均匀的单相非晶所组成,而地面凝固的样品均是由晶化相所组成,这说明微重力、无容器条件下凝固的钯镍铜磷样品,比地面上凝固的对应样品获得了更大的过冷度。 铝-铝镍(Al-Al3Ni)共晶合金相间距分析发现,地面样品组织成标准的正态分布,空间则明显向大间距一侧延伸。由于空间组织中出现较多的大间距,使得空间组织平均相间距及相间距分布范围大于地面组织,这表明重力对流对稳态共晶间距容许范围有重大影响。 铝-铋(Al-Bi)偏晶合金空间凝固的组织中Bi粒子分布呈明显的流场花样,这一发现对揭示微重力、无容器条件下对流对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 神舟2号上实验的锑化镓(GaSb)发现晶粒间界和枝蔓晶体的弯曲变形,这是过去多次空间生长的砷化镓晶体中没有发现的现象。 对硅酸铋(BSO)空间实验样品进行X-射线摇摆曲线测量和晶体的位错比较,发现空间生长晶体的衍射峰强度明显高于地面生长晶体的强度;位错也比地面小,这表明微重力条件下生长晶体的结构完整性明显高于地面生长的晶体;位错分布较地面均匀。 对掺铈(Ce)硅酸铋(BSO) 吸收曲线测量发现,少量掺Ce可以提高BSO晶体蓝光段的吸收,空间生长晶体比地面生长晶体提高的更显著;进行高分辨率χ-射线衍射测试和氩离子激光器观察空间晶体的干涉条纹,均发现空间生长的晶体具有较高的均匀性。 空间晶体生长实时观察实验在神舟2号飞船进行了成功的实验,在轨实验正常,完整地接收到了4个工位的实验图像。装置采用了在线显微摄像、工位切换、自动调焦、炉丝温控等先进技术,为我国空间科学实验开拓了新方法,设备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空间生命科学研究 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至今国际上开展实验最多的空间科学研究领域, 应用系统安排了五方面的研究工作,研制了五套空间实验装置,进行了6次空间实验,开展了生物学效应和生物技术15个课题的研究。 空间蛋白质结晶:研制了我国第三代具有双温度控制、气相扩散和液-液扩散两种结晶方式的蛋白质结晶装置,在神舟二、三号飞船任务中均取得在轨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从神舟三号空间实验所取得的蛋白质晶体说明,实验装置完全满足生物学要求,具有先进性。空间实验生长出了能够提高蛋白质结构测定精度的晶体,结晶率达到70%、晶体质量是我国自1989年开展空间蛋白质结晶实验以来最好的一次,通过国际合作研究已取得了精确的分子结构测量结果,其水平达到国际前列,受到国外相关单位和研究人员的高度评价。 空间细胞培养: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空间细胞培养装置,在神舟三号上取得在轨实验的圆满成功。空间细胞培养装置采用了灌流式渗透培养技术和空间实时固化技术,性能指标先进,标志着我国空间细胞实验技术与在轨运行的动态控制技术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空间细胞培养回收样品开展后续研究结果表明:空间特殊的环境对免疫细胞的杀伤功能有一定影响,这进一步从细胞水平证明了航天员的免疫功能在进入空间后会有所下降;动物细胞对力的作用很敏感,空间微重力条件影响细胞的结构和装配,使细胞骨架松散;空间细胞能耗减弱,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下降;运用基因组学分析方法,发现空间条件对涉及细胞功能的所有基因表达有明显影响,并与蛋白质合成有关,从而说明可能对细胞抗体产生有影响,这对空间生物制药等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空间细胞融合:这是一项国际前沿研究课题,研制了空间细胞电融合仪,在神舟四号上实验圆满成功,取得满意的结果,实验装置设计合理,在一套装置中同时进行了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二项融合实验:黄花烟草和革新一号烟草两种植物细胞空间实验融合率为18.8%,比地面实验提高10倍以上。植物细胞融合后经过162小时在轨存贮及回收转运,获得53.6%成活率。后续研究已由空间融合细胞培养出组织块,并开始进行杂种苗培育;小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SP2/o细胞两种动物细胞空间实验融合率约为11%,比地面提高2倍以上。后续研究结果表明在微重力条件下,植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融合均能够提显著高杂种细胞得率,具有发展前景。 生物大分子及细胞分离纯化:研制了连续自由流电泳仪,在神舟四号飞船上我国首次成功地进行了空间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实验,取得了完整的工程参数和科学实验数据。科学实验结果分析表明牛血红蛋白(Hb)和细胞色素C(Cyt.C)两峰值距离,比地面提高约38%,说明在微重力条件下比地面分离得好,有明显优势;Hb条带比地面窄;尖峰高度比地面高2.65%,表明样品扩散小,分辨率高;30个收集管都有液体,没有空管。电泳仪实验装置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成功的第一台空间生物分离纯化实验设备,性能良好,满足实验要求,填补了国内空白。 空间生物学效应实验:研制成功空间通用生物培养箱,具有光照、温控、节律控制、1g离心机重力模拟以及多样品实验能力,在轨运行工作正常,技术状态良好。在神舟二号飞船上进行了十六种生物样品的空间实验,促进了动物、植物、微生物、水生生物、细胞和细胞组织等多种生物体在不同层次上空间效应的研究深度。使我国空间生物学效应实验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空间天文探测和研究 空间天文的研究着重于宇宙高能天体γ暴辐射的辐射特性、起源和产生机制研究以及太阳耀斑爆发的x射线和γ射线瞬变现象和能谱特性。攻克多项关键技术,研制成功由超软x射线探测器、x射线探测器和γ射线探测器组成的宽波段、高时间测量精度、较高能量分辨率的高能电磁辐射探测系统。在神舟三号上进行的探测,我国高能天文探测首次突破,设备工作完全正常,取得圆满成功。 空间天文探测设备在轨试验期间观测到多组宇宙γ暴事例和太阳耀斑高能辐射事例,包括近年来最大的太阳耀斑事件,为我国在高能天体物理研究方面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这是我国在该前沿领域空间观测的首次突破,也是填补了国内在空间天文探测方面的空白。,并取得了国际公认的重要探测成果。 微重力测量 微重力测量设备在神舟1~5号飞船上圆满完成了飞船微重力水平测量任务,为空间材料、生命、流体等科学实验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微重力环境参数;准确监测了飞船自主飞行期间的重要事件,如变轨和轨道维持发动机的工作时间和速度增量、轨道舱泄压引起的结构响应、调姿、轨返分离、制动以及通用生物培养箱的1g回转器工作、蛋白质结晶室的开启与关闭、电泳仪工作、细胞融合仪工作、材料实验的换位、提拉等以及流体实验过程的微重力状态;表明我国的微重力测量已形成技术先进的成熟产品。 空间环境预报和监测 在921工程需求的牵引下,建立了空间环境预报中心,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各个实施阶段提供了空间环境预报保障,在任务研制阶段为飞船设计和有效载荷研制提供了空间环境设计条件和环境适应建议,在各艘飞船发射和在轨运行阶段提供了远、中、近期预报,保障飞行试验的安全。特别是是神舟1号发射期间,空间环境预报中心提供了准确的狮子座流星雨事件预报,在工程总指挥决策下推迟了发射日期,有效地保障了神舟飞船的顺利发射和成功运行。为了提高空间环境预报的准确性,分系统开展了大量环境预报方法研究,实时监测研究以及开展国内外交流,采用各种探测手段搜集数据,建立了丰富的空间环境数据库。推动了空间环境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研究发展,使得空间环境预报中心成为一个国内外关注的重要航天支持系统,使我国在这一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研制的各类空间环境探测器,在各艘飞船上试验均获圆满成功。丰富了空间环境数据库,取得了飞船环境运行期间的空间环境实测数据,为飞船的轨道调整、安全防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飞船应用系统是我国空间任务中规模最大、涉及领域最广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任务。在我国载人航天一期工程中,应用系统以创新的精神,严谨求实的作风,突破了70余项重大关键技术,全新研制了185台航天有效载荷,开展了80余项科学研究,全面完成了28项飞行试验任务,取得了100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十年间发表论文近500篇,取得专利40余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实现了全部预定的应用目标。 应用系统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空间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发展。空间科学方面,应用系统不仅获得了一大批科学成果,有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掌握了关键和重要的实验技术,形成了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的方法和规范,为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对地观测技术方面实现了跨越发展,有些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掌握了许多核心技术,而且大多数应用成果很快转入卫星应用主战场,如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地球辐射收支仪、太阳紫外探测器,太阳常数仪、微波辐射计、微波高度计和散射计的主要技术为我国业务卫星所采用,或成为计划中的业务卫星的重要基础,等等。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先进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益。这是应用系统在全体同志的十余年的心血浇灌的胜利果实。 应用系统总体设计研究工作也取得丰硕成果。应用系统总体成功地解决了多任务、多因素的综合优化设计问题,在工程实践中解决了严格的工程化要求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建立了具有特点的载人航天应用总体设计与集成模式,建立了先进的天-地一体化的技术支持系统,开拓了载人航天应用工程总体设计的新思路,将为进一步开展载人航天科学研究和应用,繁荣和发展我国的空间科学与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将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法三位科学家,他们因为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而获奖。 据诺贝尔官方网站消息,这三位科学家是:法国科学家耶维茨·沙文(Yves Chauvin,1930出生),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H·格鲁布斯(Robert H. Grubbs ,1942年出生)及里查德·R·施洛克(Richard R. Schrock ,1945年出生)。 烯烃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物较少。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例证。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