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知识创新工程的不断深入,中科院各研究所的研究生队伍在不断扩大。导师缺乏师范背景或相关的知识、师生比例失调、教学经历少等问题,使研究生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注重研究生队伍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导师在各方面加强指导和管理,需要提高导师的主动性与责任心。 导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仅调查了中科院6个研究所的基本情况。虽然不能准确代表总体情况,但是可以反映一些突出的或共性的问题。 导师队伍的学历结构 在所调查的研究所中,导师队伍的学历结构从专科、本科、硕士到博士不等。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约占64.7%;具有硕士学位的导师占20.8%;具有学士学位的导师占14.1%;没有学位的导师仅占0.4%。具有研究生以上背景的导师占有绝对优势,约占85.5%。总体来看,中科院研究生导师队伍是一支具有高学历的科技人才队伍。 导师队伍的年龄结构 在研究生导师队伍中,年龄从不足35岁到60岁以上各年龄阶段均有分布。其中,36~40岁和41~45岁两个阶段的最多,分别占总数的30.2%和32.8%;其次是46~50岁阶段,约占10.9%;35岁以下和60岁以上两个阶段的比例相近,分别约为8.3%和8.6%;51~55岁和56~60岁两个阶段的比例相同,均为4.6%。总体来看,中科院研究生导师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6~50岁年龄段;而且35岁以下的青年导师队伍和60岁以上的老年导师队伍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51~60岁年龄段相对较少,这与整个国家缺乏这代人才相一致;且以50岁以下的导师占有绝对优势。 导师队伍的师范背景 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中科院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基本情况,为制定科学而有针对性的建设措施,本次问卷调研了导师队伍的师范背景。从总体情况看,具有师范背景的导师不足2%。因此,中科院导师队伍是一支缺乏师范背景的纯科研型队伍。 导师队伍的教学背景 中科院导师队伍中,参与研究生基础课与专业课授课(包括在研究生院和所内参与教学工作)的导师约占68.8%,而且参与授课导师年平均授课人均不足8次。从这个现象看,中科院的导师队伍参与教学的比例很低,缺乏相当的教学背景。 导师队伍与研究生队伍的比例 中科院导师与研究生的人数比是1∶6,但却是一个平均值。在实际调研中发现,有20%~30%的导师,其所培养的研究生总数超过了15人;而大家认为最合理的师生比例应该是2~3 名研究生 /导师/年,三年最多有在读研究生10~12名(其中包括5年制的硕博连读生)。 导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中科院研究生导师队伍是一支具有高学历、年富力强、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强劲发展潜力的人才队伍,但是存在缺乏师范背景或具备相关的知识、师生比例失调、教学经历少等问题。同时,在目前的考核机制和研究模式下,导师对学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偏颇,更多关注的是研究生的科研功能,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就中科院导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导师资格的认定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不断深入,科研任务不断增加,人才队伍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同时随着研究所用人制度的改革,流动人员的比例不断加大。在广大的流动人才队伍中,研究生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具有较高科研素质、具有一定科研需求的队伍。与此同时,过去有限的导师队伍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科学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随之过去严格的、条框式的导师资格认定体制也不能适应人才培养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导师资格的认定由原来通过教育部审批,直接下放至各研究所自主掌握。虽然各所均有完备的导师资格认定条例,但是在有些方面由于需求,其条件有所放松。例如,具备硕士导师资格者,应该具有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的经历(至少要完整指导一届学生);具备博士导师资格者,应该具有独立指导至少一届硕士研究生的经历。这些要求看似苛刻,但其中包含着对导师上岗前的资格培训。而目前更多注重科研的背景,对于培养学生的经历有所轻视,直接结果就是研究生导师队伍年轻化、培养学习的经历简单化。因此,目前对导师资格的认定需要进一步强调协助或独立培养研究生的经历。 此外,对于已经上岗的导师,没有有效的考核与监督机制,无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好坏都是具有终身的导师资格,导师队伍只进不出。就目前存在的导师资格认定体系,主要考虑导师资格的入口,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没有良好的“出口”,使得导师资格一旦获得就是终身的所有,没有对其资格的检查与考核,没有流动式的资格认定方式。 师生比例的失调 确保导师有时间、有精力对每个研究生都进行细心指导,确保每个研究生都能及时得到导师的教诲和培养,也要确保一支数量适中的流动科研队伍,最合理的师生比例是1∶6。但是,科研任务的重压,用人制度的改革,则造成具有大量科研任务和相当科研经费的导师超量招收研究生,将近三成的导师招生人数高达15名以上。结果造成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每个学生进行亲自指导,而由师兄、师姐来带师弟或师妹,这大大地降低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师范背景的缺乏 中科院的导师队伍重在科学研究,具有师范背景的导师比例非常低。但是,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师范院校的基础知识作指导。否则不懂得学生的心理活动,不掌握基本的传授、教学方法,将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虽然导师的背景不能选择,但是可以补上师范背景这一课。目前的导师队伍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与教学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 导师的言传与身教 一个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周围环境的熏陶和导师的言传与身教。目前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导师的言传与身教,导师的传、帮、带作用发挥得并不尽如人意。 导师队伍建设的思路 导师队伍的考核制度 在院内树立正确科学研究观的同时,加强对导师的考核,有助于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而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素质。对导师进行考核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导师不断提高其基本素质,促进导师教学和科研质量的提高。要注重研究生队伍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导师在各方面加强指导和管理,需要提高导师的主动性与责任心。因此,从管理制度上讲,需要对导师培养研究生的质量纳入导师队伍的考核,建立毕业生就业、成才跟踪制度,建立导师资格定期考核制度。一般认为,将导师开课、授课情况,培养研究生的论文发表情况(包括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平时对研究生学习与生活的培养情况等纳入导师年终绩效考核;并结合2~3年培养研究生的质量和就业率,审核导师的任职资格。没有达到要求的导师,建议停止1或2年的招生资格,以便导师具有足够的时间充实与发展自己,同时确保研究的培养质量。 影响学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是衡量导师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考核导师资格的重要依据。因此,科研人员作为导师身份进行考核时,研究生培养质量应该占较大比重,甚至可以是决定导师继续获得导师资格认证的重要评判标准。不但要注重研究生培养的成果(科研产出),还要注重培养的过程(个人的工作和导师的培养)。一个能做到因材施教的导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 新任导师的上岗培训 了解中科院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的宗旨和目标、导师的基本职责、与学生相处的经验、对学生的要求与责任、各种成功和失败事例、因材施教的经验等,对于新任导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中科院研究生院近几年每年都举办导师“教书育人”高级研讨班,大部分的研究所都能积极参加,坚持新任导师的上岗集中培训。从培训涉及内容来看,教育学与研究生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偏少。且从目前的现状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何加强新任导师的上岗培训,提高培训的效果呢?首先应将协助指导研究生(2年以上)的经历作为导师上岗的必要条件,也可作为新任导师集中培训的重要补充。其次,应该充分利用中科院的资源,进行集中培训,应该每年有1~2次培训,让导师真正明白研究生培养的宗旨、目标,做一个导师的责任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应增加学生与导师沟通方面的讲座。在集中培训中,必须强调对导师进行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培训与学习,进行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理论和规定的学习,以弥补中科院导师队伍缺乏师范背景、改善对教育规律和心理活动缺乏了解的现状。 导师的教学任务 导师的职责决定了他们必须参与研究生教学工作,除了负责各自的学生外,在条件允许时最好能开设一些研究生专业基础课,也可以报告的形式开展,在较大范围内让各个专业的学生有机会了解到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以及成果经验等,有利于开拓学生眼界,引入科研新思路,全面提高研究生素质;同时也促使导师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学生和导师双方受益。而且导师参与研究生教学的过程,是将科研和教学很好融合的过程,可以很好地启发研究生的科学思维;导师也能最直接与研究生接触,掌握学生的实际理论水平和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 从目前中科院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研究所都非常重视研究生专业课的安排,依照专业由不同研究生导师教授相关课程,且原则上依据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导师的专业特长来安排。能开设前沿讲座的导师适时安排前沿讲座;创造条件,充分调动离退休教师(导师)的授课积极性;在各尽所能的前提下,尽量领导带头;除了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目前的国内、国际最新研究动态,拓展知识面外,还要增加一些科技论文写作、计算机软件运用、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等方面的课程。但是,仅有一小部分导师参与授课。有些单位并没有总体安排,导师仅根据研究生的具体情况自己决定给学生不定时讲课,通常是在研究过程中结合实际讲解,没有具体的时间安排。因此,所里可以根据本所的研究特点、学科布局与培养方向来安排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可以依据导师自愿和指派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每个专业都有相应的教研组长,负责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任务的安排。同时,依据专业背景和经验,选择部分导师进行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 教和学是分不开的,教学相长;没有教学经验的导师是不完善的。导师是引路人,是在政治、思想、学术或某种知识上的指导者。因此,参与研究生教学工作是导师的职责,而且教学相长。一方面对学生由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到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思路转换非常有帮助;同时导师参与教学能够使导师明确了解研究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缺陷,结合研究课题充实专业理论;将导师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及学科前沿传授给学生,开拓学生视野,更有利于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培养和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从学习型转变为综合型。在发达国家,不参与教学的科研人员是不具备教授资格的。参与教学可以为导师提供更多的接触学生的机会,这也是了解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家发展动态的一个重要窗口。而且导师参与教学,可以督促导师提高自身水平,可谓教学相长。 导师队伍基本素质的提高 导师队伍基本素质的提高应该包括品德素养、教育学理念、专业水平、个人情操等几个方面。首先是师德的培养,导师应该是学生的道德楷模;其次应提高导师作为教育者这一神圣职业的责任心,协调好导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求知方面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悉心指导;再次是专业能力,这是导师的强项,但也需要持续学习;最后是对教育规律的掌握。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需要具备现代教育意识(包括敬业意识、超前意识、创新意识、求知意识、育人意识等等)。因此,增强学习,不但包括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而且还包括导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专业上要求导师要掌握目前专业的发展方向,需要广博的专业知识。具备实事求是、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自信、合作、谦逊的为人之道。导师教书育人,在品德修养、专业特长等方面都必然有过人之处,并且乐于传授给学生,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还能不断提高完善自身素质。同时导师应该研修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以改善因缺乏师范背景而对教育规律掌握不足的现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更好地塑造学生的工作能力,构建一个最优化的团队,都需要有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 研究生培养工作是造就高层次科研人才的重要途径。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的保证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未来学术队伍的水准。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充分了解科研院所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导师队伍建设,相信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定会全面提升素质,既成为高素质的科学家,又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家。 (来源:科学时报2006-02-14,本文系中科院党校九期班软课题,课题组成员为胡兴跃、乔格侠、熊博晖、叶彦、刘春杰、周先意、佘宇平、莫成钢、侯兴宇、卢燕宁)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中科院具有强大的高级人才队伍优势,有一流的科研平台,为培养造就高素质后备人才队伍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但教育也是一门科学,仅具备硬件条件不一定就能办好教育,尤其办成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本课题就拓宽学生知识面、鼓励自由探索和完善培育过程三个方面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思考并探讨解决途径。 一、夯实知识基础,拓宽学术视野 把知识的学习与未来的实践更好地联系起来,这是中科院研究生教育优于一般大学的突出特点。但是,由于科研院所教育体系的健全程度,尤其在各教学点(基地)的教学条件的制约,在课程覆盖面、学生选择度等方面相对一些名牌大学处于劣势。 无所不包的课程体系是没有的。一个好的课程体系不仅在于它所包含的内容的多少、质量的高低,更在于能否提供一种强有力的指导,即在指导教学、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智能结构体系的过程中,主动地去拓宽加深。大学里课程设置较全面,不同学生很容易选到自己需要补充加强的课程,大学庞大的专职教师队伍也完全能够满足这种教学需求,但科研院所则不然,在科研院所自主授课的单位决定课程设置的主导因素往往不是教学需求,而是以现有授课老师状况来决定。 这种“因人设庙”的课程设计,难免使课程设计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学生该学的或想学的课程开不了,有的课程长期无变化(包括教材和内容),有的课程与大学本科阶段重叠,无怪乎一些学生对上课没有兴趣,千方百计找理由旷课。 在认识到中科院研究生课程教育现状的不足之后,小组就如何改善研究生的理论知识教育方法和措施提出以下办法。 重视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 课程设置应以学科为主线,覆盖本学科的主要专业,同时充分考虑高新技术等应用学科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生的需要和选课的经纬性,增设学科交叉课程、前沿分析课程、方法论课程、创新能力培养类课程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类的课程。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是拓宽知识面的课程,可使研究生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不拘束在自己的研究方向内,这是当今科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以及各门学科相互渗透的客观要求。目前研究院所研究生课程设置相对大学明显不足使学生选修课太少,尤其是新型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研究生只有具备交叉学科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新技术、新进展,才能够充分借鉴相近领域的新成果和新方法,才能在能力结构、学术思想、科学思维上形成交叉复合效应,才会有更大的创造力,在专业领域内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融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不仅要培养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知识群体,这就要求大教育既给他们提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要给他们提供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特别强调过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他说:中国科学院主要是一个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研究所大多数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在社会、人文、管理等科学方面相对是比较弱的,需要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尤其是人文、管理、社会科学比较强的大学加强合作。 优化教育资源集中授课 各科研院所自主开课受条件制约,不利于学生的理论课学习,应尽量送到中科院研究生院进行。研究生院虽然建院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按照标准的教育体系建制,形成了特有的校园文化,在课程设置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也迅速赶超了国内的许多大学,当然与一流名校还有距离,还需要不断发展提高。在研究生院学习理论课,再回到研究院所进行毕业论文实践,这种“两段式”教育方式对解决研究院所学生理论学习的局限性是有益的,但由于在时空上割离了学习与实践的联系,尤其对非硕博连读的学生,后期的论文实践阶段显得有些仓促,这也是有些院所不愿送学生到研究生院进行课程学习的重要原因。处理好分段教育与实验实习的矛盾关系是有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与高校联合互补进行课程教育 对坚持自主开课的科研院所,课程设置局限性可以通过与当地大学的合作来弥补。各省市都有相对较好的大学,通过合作方式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解决研究院所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较好办法。与大学合作可分为全面合作和部分合作,前者是学生全部课程在大学上,研究院所的导师可以特聘教授身份讲授相关专业课,尤其根据专业特长,以学术专题报告形式传授最新领域前沿知识;后者是部分课程在大学上,即自己有条件上的专业课自己开,其他一些公共课、基础课在大学上。就近与大学合作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理论课学习上与大学研究生同步,又不影响学习期间与实验室的联系。 发挥研究院所优势,重视后续教育 在理论课修完进入实验室论文实践以后,仍然不能停止继续吸取知识养分。中科院学术交流频繁,要有意识安排一些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杰出成就的著名学者、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和指导研究生经验的知名专家作专题学术报告,让学生了解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了解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尽快了解掌握学科的最新动态以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国家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高、精、深的要求。有的导师对结束课程学习阶段的学生要求不定期在学科组内部作读书报告,鼓励学生自学新的理论知识,包括与毕业论文不同方向的专业理论知识,这种有助于学生不断吸取新知识、扩大知识面的做法值得提倡。 加强学术交流,激发创新思维。交流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习新的理论和新的观念,不应该是简单的埋头自学,应该善于与他人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常常能激发出新的思维、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 研究院所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学术氛围,经常举办各种研讨活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科学热点问题的讨论,积极与周围科学家及导师之间进行学术思想交流。学术报告是学习和交流学术思想的好形式。参加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对于研究生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研究经验都很有帮助。研究生不仅要尽量地多听学术报告,更要积极地作学术报告。通过作报告,锻炼研究生的思辨、组织和表达能力。 二、鼓励自由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研究生学习阶段与本科阶段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再是死记硬背已反复验证的非常成熟的知识,诸如定理、定律等等,而是要运用学到的知识开展科学研究实践,所谓研究就是探索未知,在前人基础上,对某一研究对象进一步深化认识找出其规律性,或验证某一假设是否正确,或对自己提出的学术见解进行论证等。总之,通过研究希望获得创新甚至原始创新的成果。研究生的任务就是通过研究来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独立工作能力,换言之,从研究中学会研究。 要鼓励和支持学生对科学问题敢于想象,大胆创新,深入探索。就“能否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给学生自由探索的研究机会”的问题,笔者随机询问了一些研究生导师,得到的答案普遍是:很难做到。 现在各研究院所的导师们都愿意招收研究生,重要动机之一是学生可以承担许多课题实验内容,有助于完成自己繁重的科研任务。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后的科研院所科研任务多、经费充裕,新的人事改革制度却硬性要求精简人员编制,在科研任务量增加、编制人员减少的现实情况下,研究生成为最适合的廉价劳动力。在这种招生动机和学习背景下,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自然一切围绕导师的课题任务开展实验工作,即使学生提出想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索导师一般也不会同意,一方面自由探索不能对导师完成自己课题任务作出直接“贡献”,另一方面自由探索不一定会获得预期正结果,对于没有把握的探索,在目前以早完成任务、快出文章、出成果为目的的功利时期,是很难得到导师们的认同。因此,研究院所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基本唯一的选择就是围绕导师的课题开展工作,而且,为了按时让研究生毕业,导师只能给研究生一些探索性不强、难度不大、安全系数较高的题目,一般都是在原有基础上做些延伸的工作。这种看似稳妥的指导思想与方法显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 要使学生自由探索在教育中成为现实,做起来比说起来要难得多。首先一时还改变不了学生作为导师完成研究课题任务的重要“劳动力”的现实;其次让学生自由探索是需要经费的,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招生导师并没因为招收学生获得一笔额外的学生实践专项经费支持,让导师自己拿出经费给学生做有风险的探索更是不现实。因此,为推进学生自由探索的实现,至少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改变观念,还原学生本来身份 学生围绕导师的研究方向开展工作无可厚非,但学生毕竟不同于雇佣人员,学知识、学技能、学方法是主要目的,不能以工代学。整个学习阶段限于导师的研究方向甚至限于导师某一个课题,会严重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的学生毕业离开实验室后,很难适应其他环境的需求。每一位研究生的兴趣和知识结构各不相同,因此,除了对每一位研究生因材施教外,导师要积极鼓励各位研究生在学术上自由发展,不必强调一个研究生死攻一个研究方向,一旦研究生在做学位论文时发现了更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或者对导师安排的研究方向有自己的想法,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倡导学生刻意创新求实。 配套教育培养专项经费 研究院所办好研究生教育,同样需要得到教育经费的保障。研究院所培养研究生过程中,有一种经济利益平衡关系必须得到维持,即教育付出的成本要与获得的报偿平衡。在没有足够专项教育经费支持下,研究院所用于一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成本只好由研究生本人通过付出劳动来补偿,这也是时下流行“老板”称谓的最根本原因。“老板”称谓本来是用于雇佣关系,现在将“老师”改称“老板”,其中的微秒关系变化引人深思。 为使自由探索有可行性,解决配套经费支持很重要。从目前的现实状况看,有两种途径可尝试:第一,研究院所从创新经费中用于领域前沿项目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专门支持研究生作自由探索。各单位领域前沿项目经费一般是分解到研究单元,到研究单元后的经费研究生很难再拿到,研究所可在分解经费之前提出一部分作为研究生自由探索专项基金。第二,既然科学院重视研究生教育事业,并把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工程的一部分,就应该加大投入,可以从创新总经费中切出一部分作为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对研究生自由探索的支持。 容许探索失败,提供宽松环境 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是具有能独立进行科研的高级人才,因此必须让他们通过在科学前沿的战斗中接受各种困难与磨练,力求获得创新甚至原始创新的成果。这必须给予一定的时间,允许他们有挫折、有失败。由于科研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研究生原来的基础与个人情况又各不相同,要提供一个有利于学生尝试的宽松环境,包括允许失败和取消严格的时间限制。目前硕博连读是五年,博士学习是三年。教育部虽有“研究生学习期限可以有弹性”的规定,但实际执行起来却不太容易。以博士学习只有三年来看,开始是修专业课学英文,这要花掉不少时间,论文实验部分结束以后又要写论文,并争取在答辩时有成果发表,这都需要时间,因此实际上真正进行论文实验的时间就很少。如果不能为学生提供宽松环境,学生为完成任务,只能在导师设置的保险箱里,按部就班地走完程序。 三、改革教育模式,重视培育过程 目前我们采取的是典型的学徒式研究生教育模式,师生关系是在科研活动和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简单的一对一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学生从招生报名,到考试、面试,学习指导、论文指导都是一师包到底,学生受教育过程受单一导师个人影响太大,从导师的知识结构到导师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以及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一个狭小的天地不利于培育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学生。因此,有必要改革我们的教育模式。这方面可以借鉴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研究生教育模式。 改一对一为多对多的招生对应关系 改变一对一的学徒式教育模式,首先在招生时就可以将以导师个人为招生主体变为以学科领域为招生主体。目前有的大学已经采用了以学科领域为主体的招生形式,以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为单元,在同领域若干导师以导师团队名义招收若干学生,形成多导师对多学生的关系,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基本一致,选修课由学生结合自己兴趣和志向选择,由于每个学生面对的是一群可选择的导师,在课程学习上不会过快陷于单个导师狭小的空间里。在理论课程学习期间或学习结束后每个学生在3~5个不同实验室进行短期(1~2个月)实习体验,在完成课程学习和正式开展学位论文科学实验之前,根据学生课程学习和实习体验的结果以双向选择方式确定论文选题方向和指导老师。 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学研究领域的招生为例,现在该研究领域的研究中心由7个学科组(每个学科组代表一个学科方向)组成,有硕博士研究生导师13人,目前以13个导师各自为阵方式招生,学生入学后一直在自己的导师指导下学习和研究,整个中心强大的教师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共享,这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也使学生在极好的条件下错过很多向大师级科学家学习的机会。 打破毕业论文一对一指导模式,试行导师指导小组制 在美国的研究生培养(主要是博士生培养),并不是采取单一导师制。在以课程为主的学习前期,由各系任命一名教授担任研究生顾问,履行指导学生选课、帮助学生适应学习计划或必要时调整学习计划、向研究生院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职责。除了常规的课程学习之外,还专门为博士生设置更高深的研究性课程。博士生应跟随某个教授进行名为“独立研究”课程的学习,必须获得有关研究性课程的学分。 我国研究院所的研究生培养可以借鉴美国的导师委员会做法,建立导师指导小组,每个学生由3至5位导师指导,其中组长负主要指导责任。中国科学院有些研究所试行研究生指导小组制度,已经形成为研究生培养的特色。发挥导师集体的优势,是对导师指导制的重要补充和监督。因此,建议中国科学院各所遵循客观规律,对具备条件(研究方向相近或相同的)的研究团队组建导师指导小组,进行研究生指导与培养工作;确保学生的复试、开题、中期考核和论文的指导工作,可有效发挥各个导师的协同效果,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取长补短。对学生而言,可以从不同的导师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获益良多;对导师而言,可从不同角度考察学生的学习、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工作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而且导师间也可以取长补短,避免个人主观意见对学生的影响。导师指导小组制使获得指导途径不再是一个导师,多方面的知识传递,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催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 基于学科或重大学科问题,以组长为中心,包括指导小组其他导师、其他科研工作人员,各年级博士、硕士组成互补的创新研究团队,各尽其能,发挥各自的专长,取得团队效益。通过团队内全体人员的交流,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既需要带头人的凝聚力和创新精神,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也可以充分发挥集体团队的力量,群策群力,争取更大的支持,获得更大的成果;团队内成员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可以引进外来优秀人才,提升现有团队人员的素质,站在国内外学科的前沿,开展具有原始创新的科学研究。 (来源:科学时报2006-02-07,本文系中科院党校九期班软课题,课题组成员为胡兴跃乔格侠,熊博晖,叶彦,刘春杰,周先意,佘宇平,莫成钢,侯兴宇,陆燕宁)

近日经过一夜的初雪,北京骤然降温,但这并没有影响赵芳一大早来到农展馆,参加“2006北京地区毕业研究生专场招聘见面会、双向选择招聘会”。  在招聘会现场来来回回两个多小时,面对近600家招聘单位,赵芳只投出了7份简历。  明年即将从首都经贸大学毕业的她,读的是国际贸易专业的硕士学位,而且还拥有化学工程与工艺、英语双学士学位,英语水平达到专业八级。  “3年前考研主要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份比较适合的工作,但现在看来,就业压力更大。”赵芳对记者表示,参加招聘会让她感受最深的就是,企业大都需要本科生,而高校和科研机构绝大多数要求博士学历。  在记者采访的20多名硕士研究生中,大多数人只投出了几份简历,只有3名同学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看好。  “当初,大学生70%左右的就业率,使部分本科生选择了读研,但许多学生读了研究生后,发现处于更尴尬的状况。”智联招聘职业顾问郝健认为,明年毕业的研究生们将“风光不再”。  有数据显示,明年毕业的大学生将达420万人,其中,包括2003年第一批扩招的26.89万名硕士生,也包括2004年全国高校纷纷推出“二年制”的硕士们。  企业更青睐本科生  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分析,在每周人才市场提供的几万个新职位中,专门提出招聘研究生学历的单位很少,而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的达58%,要求大专以上的是22%,还有一部分没有明确学历要求。  郝健分析,从社会需求来看,金融、证券、管理咨询、法律、人才、教育、医药、政府和公共事业等机构,对研究生的需求比较大,但现在市场上有用人需求的,包括销售、市场营销、物流、电子商务甚至IT业等比较热的行业,却没有明确的研究生需求。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采访了10家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他们都表示,招聘人才更看重能力和经验,学历只是一种参考。  北京同方万维科技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表示,只要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公司可以通过切实有效的培训,让员工在任何一个岗位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在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聘现场,记者发现,有的职位人员需求达几十名,但招聘的本科生和大专生人数比研究生更多。  北京爱立特立科技公司的王总经理认为,在一名研究生和一名有两年工作经验的大专生之间,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我们不看重员工的学历,只在乎他们的工作经历。”王总经理表示,在面试的时候不考虑是否是名牌院校毕业和学历的差别,“谁符合公司的职位要求,谁就会胜出”。  在招聘会现场,尽管有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重庆交通学院等几十家高校设了招聘展台,但对教学与科研人才的要求几乎全是“博士以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尽管有英语、日语、国际贸易等18个专业都需要人才,但只有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招收研究生以上的毕业生。  读研不是解决就业出路的“万能药”  针对研究生们的就业现状,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庞亮说,“学历越高越好”、“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这种观念现在行不通了。  郝健也认为,对就业来说,并不是学历越高越好,读研不是解决就业出路的万能药。  而在现实中,研究生对工作单位的待遇要求不仅比本科生高,对招聘职位和个人发展的期望更大。 郝健分析,研究生们的想法无可厚非,毕竟投入比本科生高,在专业和综合素质方面也可能比较高,但企业并没有那么多高职位的空缺,这种情况可能造成一些研究生“低就”,研究生得到的待遇可能就是本科生的待遇,工作也得从基层岗位做起。  华硕电脑中国业务事业群总经理许佑嘉就是从基层做起来的。他认为,现在很多研究生一毕业就想得到公司的高职位,这是不切合实际的。  在日前的雅虎中国校园行活动中,阿里巴巴的CEO马云更是直言不讳,“我更喜欢优秀的本科生”。他认为,优秀的本科生不仅年轻,而且学习能力、可塑性都比较强,对于专业水平,他认为可以通过公司的培训来完成。  是谁错位了  专家们认为,研究生们遭遇就业尴尬,还和当前研究生的培养“鱼龙混杂”有关。由于扩招,一些学校的研究生教育成了本科教育,一个导师带几十名研究生,根本无暇“因材施教”,致使研究生的含金量降低。  与研究生们的就业尴尬相对应的是,当前,很多高校都在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有的学校更是把人才培养定位于“研究型人才”,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已经超过了本科生。  根据最新数据,今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120多万人。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指出,研究生教育更多的是为了给教学和科研培养人才,他们的就业市场不是企业,或者说不是以适应企业的需求为标准,更多的应该是面对教学和科研。现在,那么多研究生进入劳动力市场,这给高校研究生培养一个提示,“就是招生计划如何跟用人市场结合起来。要更好地协调,不然的话,可能会造成部分人才的过剩,造成人才浪费”。  夏学銮认为,目前高校用人时基本都用博士生,硕士研究生们很难进入大学的教育和研究机构,从这方面的人才需求来说,研究生们应该进一步完成研究生教育,拿到博士学位,就业竞争力就会更大一些。“研究生的培养和企业的需求是脱节的。”郝健认为,这也是很多企业愿意招聘本科生的原因之一。  对于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们来说,眼前的就业尴尬是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庞亮认为,研究生们首先要转变择业观念,一定要找适合自己的岗位,而不是要找最好的岗位,“现在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一步到位是很难的,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再找更好的工作”;其次,在找工作时,还是要找和自己专业比较对口的工作,否则,对自己和国家都是一种浪费;第三,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6-02-10)

     专科和高职的就业落实率上升 本科、硕士和博士落实率略降

    大学生就业难,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调查表明,形势并非一年比一年差,反而有所好转。大学生毕业时真正签约者虽然只有337%,但比2003年同期上升了18个百分点。

    为更具体、准确地反映大学生毕业时的状况,本次调查将毕业生被调查时的状况分为11类,包括:1已经签约(337%);2已确定单位,等待签约(135%);3虽有接收单位,但自己不想去(50%);4等待接收单位的最后答复(41%);5尚未找到接收单位(133%);6准备从事自由职业或自主创业(36%);7保送研究生(48%);8考取研究生,已经获得录取通知(12%);9准备出国(23%);10申请不就业,包括准备考研(48%);11其他(30%)。

    如果将上述第1、2、6、7、8、9、10项均视为“确定去向”,则大学生毕业时的“落实率”达到了745%,比2003年同期上升了129个百分点。需要说明的是,2005年的调查数据中,专科生的比例明显少于2003年。

    岳昌君认为,在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的情况下,2005年的就业率能达到这一比例,很不容易。

    课题组进一步分析发现,毕业生的落实率有以下几大差异:

    一是不同学历之间的差异依然显著。专科和高职为591%,本科为776%,硕士和博士分别为841%和793%,与2003年同期相比,本科、硕士和博士的落实率都略有下降,而专科和高职的落实率却上升了244个百分点。在岳昌君看来,这是因为“高职办学的市场定位比较明确,市场的需求旺盛。”

    二是各地区之间差异明显。东、中、西部地区落实率分别为:788%、751%和650%。

    三是各类型学校之间差异明显:“211工程”大学的落实率为848%;普通本科院校的落实率为709%;而专科学校的落实率为589%。

    四是性别之间存在差异:男性的落实率为771%,女性为712%。其中,女性继续攻读研究生或出国的比例达到213%,比男性高出38个百分点。

    学校是就业最重要的信息来源

    “在国外,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很重要,如美国的高校为了争取更好的生源,会千方百计保证就业率,他们在就业指导上更加细致入微、效率更高。”岳昌君说,最有效的、最能节省就业成本的信息渠道就是学校和院系。

    岳昌君发现,2005年毕业的大学生在就业中,更多地是依赖学校。有473%的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求职信息来源于学校(包括院系)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

    从毕业生对各方面提供的就业信息的满意程度看,只有38%的毕业生认为求职信息完全能满足需要,594%认为基本能满足,有368%认为不能满足需求。尽管如此,这与2003年相比情况已经有较大的改善,不满意程度下降了121个百分点。岳昌君认为这主要得益于高校加强了就业指导工作。

    尽管,各类人才招聘会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但这次调查显示,人才招聘会的信息作用在加强,有164%的毕业生从中获得了就业信息,高出两年前的88%,仅次于学校这一信息渠道。而亲戚、朋友或熟人介绍的信息影响在减弱,比重由2003年105%下降到了62%。

    另外,调查发现,2005年高校毕业生为求职而花费的相关费用人均为1100元,比2003年增加了大约300元。(记者 李斌)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6年02月13日)

     目录(略)

    党的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要求制定国家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国务院据此制定本纲要。

    一、序言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有待提高。在扩大劳动就业、理顺分配关系、提供健康保障和确保国家安全等方面,有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从国际上看,我国也将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有优势的巨大压力。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包括统筹全局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健全民主法制,加强社会管理等。与此同时,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信息科学和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依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将为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学和技术重新升温,为解决世界性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开辟新的途径;纳米科学和技术新突破接踵而至,将带来深刻的技术革命。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为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了新的前景。科学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造就新的追赶和跨越机会。因此,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以世界眼光,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纵观全球,许多国家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并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面对国际新形势,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在一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技术水平仍比较落后;科学研究质量不够高,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同时,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目前,我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创新能力薄弱。

    进入21世纪,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需要较长时期的艰苦努力,同时也有着诸多有利条件。一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对科技发展提出巨大需求,也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部分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具备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基础和能力。三是坚持对外开放,日趋活跃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使我们能分享新科技革命成果。四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和发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起来,为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五是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更有利于形成独特的创新文化。只要我们增强民族自信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奋起直追、迎头赶上,经过15年乃至更长时间坚韧不拔的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科技成就。

    二、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1.指导方针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立足国情,以人为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

    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和倡导自主创新。在对外开放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认真学习和充分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引进了大量技术和装备,对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只引进而不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势必削弱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拉大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事实告诉我们,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总之,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要把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努力建设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相适应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2.发展目标

    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经过15年的努力,在我国科学技术的若干重要方面实现以下目标:一是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二是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有效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三是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四是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五是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显著提高,艾滋病、肝炎等重大疾病得到遏制,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制取得突破,具备产业发展的技术能力。六是国防科技基本满足现代武器装备自主研制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保障。七是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在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信息、生物、材料和航天等领域的前沿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八是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和大学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3.总体部署

    未来15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部署:一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和需求,确定若干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本纲要确定11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并从中选择任务明确、有可能在近期获得技术突破的68项优先主题进行重点安排。二是瞄准国家目标,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实现跨越式发展,填补空白。本纲要共安排16个重大专项。三是应对未来挑战,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本纲要重点安排8个技术领域的27项前沿技术,18个基础科学问题,并提出实施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四是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可靠保障。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需求、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国力,必须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二是抓住未来若干年内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和新材料技术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把获取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三是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加强生物技术在农业、工业、人口与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四是加快发展空天和海洋技术。五是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研究。

    三、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

    我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要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对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进行规划和布局,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紧迫问题提供全面有力支撑。

    重点领域,是指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中重点发展、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和行业。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突破的技术群。确定优先主题的原则:一是有利于突破瓶颈制约,提高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有利于掌握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有利于解决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四是有利于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提高国家安全保障能力。

    1.能源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目前能源供需矛盾尖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一次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化石能的大量消费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今后15年,满足持续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对能源科技发展提出重大挑战。

    发展思路:(1)坚持节能优先,降低能耗。攻克主要耗能领域的节能关键技术,积极发展建筑节能技术,大力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和终端用能效率。(2)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增加能源供应。在提高油气开发利用及水电技术水平的同时,大力发展核能技术,形成核电系统技术自主开发能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取得突破并实现规模化应用。(3)促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大力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安全开发和利用技术,并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加强对能源装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攻克先进煤电、核电等重大装备制造核心技术。(5)提高能源区域优化配置的技术能力。重点开发安全可靠的先进电力输配技术,实现大容量、远距离、高效率的电力输配。

    优先主题:

    (1)工业节能

    重点研究开发冶金、化工等流程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主要高耗能领域的节能技术与装备,机电产品节能技术,高效节能、长寿命的半导体照明产品,能源梯级综合利用技术。

    (2)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

    重点研究开发煤炭高效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重型燃气轮机,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高参数超超临界

    机组,超临界大型循环流化床等高效发电技术与装备,大力开发煤液化以及煤气化、煤化工等转化技术,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技术,燃煤污染物综合控制和利用的技术与装备等。

    (3)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

    重点开发复杂环境与岩性地层类油气资源勘探技术,大规模低品位油气资源高效开发技术,大幅度提高老油田采收率的技术,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采技术。

    (4)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

    重点研究开发大型风力发电设备,沿海与陆地风电场和西部风能资源密集区建设技术与装备,高性价比太阳光伏电池及利用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开发利用技术。

    (5)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

    重点研究开发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技术和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与装备,间歇式电源并网及输配技术,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大规模互联电网的安全保障技术,西电东输工程中的重大关键技术,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高效配电和供电管理信息技术和系统。

    2.水和矿产资源

    水和矿产等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水和矿产等资源严重紧缺;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矿山资源综合利用率、农业灌溉水利用率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资源勘探地质条件复杂,难度不断加大。急需大力加强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提高资源利用率。

    发展思路:(1)坚持资源节约优先。重点研究农业高效节水和城市水循环利用技术,发展跨流域调水、雨洪利用和海水淡化等水资源开发技术。(2)突破复杂地质条件限制,扩大现有资源储量。重点研究地质成矿规律,发展矿山深边部评价与高效勘探技术、青藏高原等复杂条件矿产快速勘查技术,努力发现一批大型后备资源基地,增加资源供给量;开发矿产资源高效开采和综合利用技术,提高水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3)积极开发利用非传统资源。攻克煤层气和海洋矿产等新型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提高新型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4)加强资源勘探开发装备的创新。积极开发高精度勘探与钻井设备、大型矿山机械、海洋开发平台等技术,使资源勘探开发重大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优先主题:

    (6)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

    重点研究开发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机制和优化配置技术,污水、雨洪资源化利用技术,人工增雨技术,长江、黄河等重大江河综合治理及南水北调等跨流域重大水利工程治理开发的关键技术等。

    (7)综合节水

    重点研究开发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技术和节水型生产工艺;开发灌溉节水、旱作节水与生物节水综合配套技术,重点突破精量灌溉技术、智能化农业用水管理技术及设备;加强生活节水技术及器具开发。

    (8)海水淡化

    重点研究开发海水预处理技术,核能耦合和电水联产热法、膜法低成本淡化技术及关键材料,浓盐水综合利用技术等;开发可规模化应用的海水淡化热能设备、海水淡化装备和多联体耦合关键设备。

    (9)资源勘探增储

    重点研究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和预测技术,发展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开发三维高分辨率地震、高精度地磁以及地球化学等快速、综合和大深度勘探技术。

    (10)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重点研究深层和复杂矿体采矿技术及无废开采综合技术,开发高效自动化选冶新工艺和大型装备,发展低品位与复杂难处理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11)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重点研究开发浅海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和稠油油田提高采收率综合技术,开发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技术,发展海水直接利用技术和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12)综合资源区划

    重点研究水土资源与农业生产、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综合优化配置技术,开展针对我国水土资源区域空间分布匹配的多变量、大区域资源配置优化分析技术,建立不同区域水土资源优化发展的技术预测决策模型。

    3.环境

    改善生态与环境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问题。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加剧;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能力低;全球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亟待提高我国参与全球环境变化合作能力。在要求整体环境状况有所好转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环境科技创新提出重大战略需求。

    发展思路:(1)引导和支撑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开发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强化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与安全处置,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共性技术研究。(2)实施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开展流域水环境和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典型生态功能退化区综合整治的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以及生态和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大幅度提高改善环境质量的科技支撑能力。(3)促进环保产业发展。重点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大环保装备及仪器设备,加大国产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环保装备技术水平。(4)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加强全球环境公约履约对策与气候变化科学不确定性及其影响研究,开发全球环境变化监测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提升应对环境变化及履约能力。

    优先主题:

    (13)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

    重点开发区域环境质量监测预警技术,突破城市群大气污染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发非常规污染物控制技术,废弃物等资源化利用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示范模式。

    (14)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

    重点开发岩溶地区、青藏高原、长江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荒漠及荒漠化地区、农牧交错带和矿产开采区等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技术,草原退化与鼠害防治技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沿线和复杂矿区生态保护及恢复技术,建立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持续改善的技术支持模式,构建生态系统功能综合评估及技术评价体系。

    (15)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

    重点开发海洋生态与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加强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发展近海海域生态与环境保护、修复及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开发高精度海洋动态环境数值预报技术。

    (16)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对策

    重点研究开发大尺度环境变化准确监测技术,主要行业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置利用技术,生物固碳技术及固碳工程技术,以及开展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臭氧层保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等对策研究。

    4.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自然资源的硬约束不断增强,人均耕地、水资源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呈刚性增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农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发展水平及农产品附加值低;生态与环境状况依然严峻,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食物安全、生态安全问题突出。我国的基本国情及面临的严峻挑战,决定了必须把科技进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突破资源约束,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步伐。

    发展思路:(1)以高新技术带动常规农业技术升级,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开展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加强农业技术集成和配套,突破主要农作物育种和高效生产、畜牧水产育种及健康养殖和疫病控制关键技术,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和复合经营,在确保持续增加产量的同时,提高农产品质量。(2)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的全面提高。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后减损和绿色供应链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农产品加工先进技术装备及安全监测技术,发展以健康食品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流通业,拓展农民增收空间。(3)综合开发农林生态技术,保障农林生态安全。重点开发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技术及精准作业技术装备,发展农林剩余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以及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促进农业新兴产业发展,提高农林生态环境质量。(4)积极发展工厂化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重点研究农业环境调控、超高产高效栽培等设施农业技术,开发现代多功能复式农业机械,加快农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

    优先主题:

    (17)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

    重点研究开发主要农作物、林草、畜禽与水产优良种质资源发掘与构建技术,种质资源分子评价技术,动植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定向杂交育种技术,规模化制种、繁育技术和种子综合加工技术。

    (18)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

    重点研究开发安全优质高效饲料和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及设施,创制高效特异性疫苗、高效安全型兽药及器械,开发动物疫病及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病学预警监测、检疫诊断、免疫防治、区域净化与根除技术,突破近海滩涂、浅海水域养殖和淡水养殖技术,发展远洋渔业和海上贮藏加工技术与设备。

    (19)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

    重点研究开发主要农产品和农林特产资源精深及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设备,粮油产后减损及绿色储运技术与设施,鲜活农产品保鲜与物流配送及相应的冷链运输系统技术。

    (20)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

    重点研究开发高效、低成本、大规模农林生物质的培育、收集与转化关键技术,沼气、固化与液化燃料等生物质能以及生物基新材料和化工产品等生产关键技术,农村垃圾和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沼气电站设备、生物基新材料装备等。

    (21)农林生态安全与现代林业

    重点研究开发农林生态系统构建技术,林草生态系统综合调控技术,森林与草原火灾、农林病虫害特别是外来生物入侵等生态灾害及气象灾害的监测与防治技术,生态型林产经济可持续经营技术,人工草地高效建植技术和优质草生产技术,开发环保型竹木基复合材料技术。

    (22)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

    重点研究开发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关键技术,专用复(混)型缓释、控释肥料及施肥技术与相关设备,综合、高效、持久、安全的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建立有害生物检测预警及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体系;发展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和退化草场功能恢复为主的生态农业技术。

    (23)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

    重点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农业特点的多功能作业关键装备,经济型农林动力机械,定位变量作业智能机械和健康养殖设施技术与装备,保护性耕作机械和技术,温室设施及配套技术装备。

    (24)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

    重点研究开发动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信息数字化采集技术,实时土壤水肥光热探测技术,精准作业和管理技术系统,农村远程数字化、可视化信息服务技术及设备,农林生态系统监测技术及虚拟农业技术。

    (25)现代奶业

    重点研究开发优质种公牛培育与奶牛胚胎产业化快繁技术,奶牛专用饲料、牧草种植与高效利用、疾病防治及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开发奶制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

    5.制造业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我国是世界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制造技术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以低端为主;制造过程资源、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

    发展思路:(1)提高装备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为突破口,通过技术攻关,基本实现高档数控机床、工作母机、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关键材料与关键零部件的自主设计制造。(2)积极发展绿色制造。加快相关技术在材料与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制造、销售服务及回收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形成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型制造工艺。制造业资源消耗、环境负荷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3)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积极发展基础原材料,大幅度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全面提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

    优先主题:

    (26)基础件和通用部件

    重点研究开发重大装备所需的关键基础件和通用部件的设计、制造和批量生产的关键技术,开发大型及特殊零部件成形及加工技术、通用部件设计制造技术和高精度检测仪器。

    (27)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

    重点研究数字化设计制造集成技术,建立若干行业的产品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平台。开发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设计方法及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与工艺设计技术,设计、制造和管理的集成技术。

    (28)流程工业的绿色化、自动化及装备

    重点研究开发绿色流程制造技术,高效清洁并充分利用资源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相应的工艺流程放大技术,基于生态工业概念的系统集成和自动化技术,流程工业需要的传感器、智能化检测控制技术、装备和调控系统。开发大型裂解炉技术、大型蒸汽裂解乙烯生产成套技术及装备,大型化肥生产节能工艺流程与装备。

    (29)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与装备

    重点研究开发以熔融还原和资源优化利用为基础,集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和社会废弃物再资源化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作为循环经济的典型示范。开发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冶金过程煤气发电和低热值蒸汽梯级利用技术,高效率、低成本洁净钢生产技术,非粘连煤炼焦技术,大型板材连铸机、连轧机组的集成设计、制造和系统耦合技术等。

    (30)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

    (31)基础原材料

    重点研究开发满足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大型、超大型复合结构部件的制备技术,高性能工程塑料,轻质高强金属和无机非金属结构材料,高纯材料,稀土材料,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及催化、分离材料,轻纺材料及应用技术,具有环保和健康功能的绿色材料。

    (32)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

    (33)军工配套关键材料及工程化

    6.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当前,我国主要运输装备及核心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运输供给能力不足;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滞后,各种交通方式缺乏综合协调;交通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严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交通运输提出更高要求,交通科技面临重大战略需求。

    发展思路:(1)提高飞机、汽车、船舶、轨道交通装备等的自主创新能力。(2)以提供顺畅、便捷的人性化交通运输服务为核心,加强统筹规划,发展交通系统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安全高速的交通运输技术,提高运网能力和运输效率,实现交通信息共享和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提升交通运营管理的技术水平,发展综合交通运输。(3)促进交通运输向节能、环保和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交通运输安全保障、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得到广泛应用。(4)围绕国家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建设和养护关键技术,提高建设质量,降低全寿命成本。

    优先主题:

    (34)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技术及装备

    重点研究开发轨道交通、跨海湾通道、离岸深水港、大型航空港、大型桥梁和隧道、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深海油气管线等高难度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关键技术及装备。

    (35)高速轨道交通系统

    重点研究开发高速轨道交通控制和调速系统、车辆制造、线路建设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形成系统成套技术。开展工程化运行试验,掌握运行控制、线路建设和系统集成技术。

    (36)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

    重点研究开发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整车设计、集成和制造技术,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汽车计算平台技术,高效低排放内燃机、燃料电池发动机、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部件技术,新能源汽车实验测试及基础设施技术等。

    (37)高效运输技术与装备

    重点研究开发重载列车、大马力机车、特种重型车辆、城市轨道交通、大型高技术船舶、大型远洋渔业船舶以及海洋科考船等,低空多用途通用航空飞行器、高黏原油及多相流管道输送系统等新型运载工具。

    (38)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重点开发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技术,现代物流技术,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汽车智能技术和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

    (39)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

    重点开发交通事故预防预警、应急处理技术,开发运输工具主动与被动安全技术,交通运输事故再现技术,交通应急反应系统和快速搜救等技术。

    7.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

    发展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和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对信息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展思路:(1)突破制约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掌握集成电路及关键元器件、大型软件、高性能计算、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等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2)加强信息技术产品的集成创新,提高设计制造水平,重点解决信息技术产品的可扩展性、易用性和低成本问题,培育新技术和新业务,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3)以应用需求为导向,重视和加强集成创新,开发支撑和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和关键产品,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技术升级。(4)以发展高可信网络为重点,开发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及相关产品,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具备防范各种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技术能力。

    优先主题:

    (40)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

    重点研究开发金融、物流、网络教育、传媒、医疗、旅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所需的高可信网络软件平台及大型应用支撑软件、中间件、嵌入式软件、网格计算平台与基础设施,软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41)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与服务

    重点开发高性能的核心网络设备与传输设备、接入设备,以及在可扩展、安全、移动、服务质量、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建立可信的网络管理体系,开发智能终端和家庭网络等设备和系统,支持多媒体、网络计算等宽带、安全、泛在的多种新业务与应用。

    (42)高效能可信计算机

    重点开发具有先进概念的计算方法和理论,发展以新概念为基础的、具有每秒千万亿次以上浮点运算能力和高效可信的超级计算机系统、新一代服务器系统,开发新体系结构、海量存储、系统容错等关键技术。

    (43)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

    重点开发多种新型传感器及先进条码自动识别、射频标签、基于多种传感信息的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发展低成本的传感器网络和实时信息处理系统,提供更方便、功能更强大的信息服务平台和环境。

    (44)数字媒体内容平台

    重点开发面向文化娱乐消费市场和广播电视事业,以视、音频信息服务为主体的数字媒体内容处理关键技术,开发易于交互和交换、具有版权保护功能和便于管理的现代传媒信息综合内容平台。

    (45)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显示

    重点发展高清晰度大屏幕显示产品,开发有机发光显示、场致发射显示、激光显示等各种平板和投影显示技术,建立平板显示材料与器件产业链。

    (46)面向核心应用的信息安全

    重点研究开发国家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中的安全保障技术,开发复杂大系统下的网络生存、主动实时防护、安全存储、网络病毒防范、恶意攻击防范、网络信任体系与新的密码技术等。

    8.人口与健康

    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防治重大疾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和全民健康水平,迫切需要科技提供强有力支撑。

    发展思路:(1)控制人口出生数量,提高出生人口质量。重点发展生育监测、生殖健康等关键技术,开发系列生殖医药、器械和保健产品,为人口数量控制在15亿以内、出生缺陷率低于3%提供有效科技保障。(2)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研究预防和早期诊断关键技术,显著提高重大疾病诊断和防治能力。(3)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中医药理论传承和发展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4)研制重大新药和先进医疗设备。攻克新药、大型医疗器械、医用材料和释药系统创制关键技术,加快建立并完善国家医药创制技术平台,推进重大新药和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

    优先主题:

    (47)安全避孕节育与出生缺陷防治

    重点开发安全、有效避孕节育新技术和产品以及兼顾预防性传播疾病的节育新技术,高效无创出生缺陷早期筛查、检测及诊断技术,遗传疾病生物治疗技术等。

    (48)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

    重点研究开发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疾病早期预警和诊断、疾病危险因素早期干预等关键技术,研究规范化、个性化和综合治疗关键技术与方案。

    (49)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

    重点研究开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监控、预防、诊疗和康复技术,小型诊疗和移动式医疗服务装备,远程诊疗和技术服务系统。

    (50)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重点开展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及中医经验传承与挖掘,研究中医药诊疗、评价技术与标准,发展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技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和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51)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

    重点开发新型治疗和常规诊疗设备,数字化医疗技术、个体化医疗工程技术及设备,研究纳米生物药物释放系统和组织工程等技术,开发人体组织器官替代等新型生物医用材料。

    9.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我国已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实现城镇化和城市协调发展,对科技提出迫切需求。

    发展思路:(1)以城镇区域科学规划为重点,促进城乡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发展现代城镇区域规划关键技术及动态监控技术,实现城镇发展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的有机结合、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相互协调。(2)以节能和节水为先导,发展资源节约型城市。突破城市综合节能和新能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开发资源节约型、高耐久性绿色建材,提高城市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3)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开发城市数字一体化管理技术,建立城市高效、多功能、一体化综合管理技术体系。(4)发展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和绿色建筑。发展城市污水、垃圾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城市居住区和室内环境改善技术,显著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优先主题:

    (52)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

    重点研究开发各类区域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和系统设计技术,城镇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一体化配置与共享技术,城镇区域规划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互动模拟预测和动态监测等技术。

    (53)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

    重点研究开发城市综合交通、城市公交优先智能管理、市政基础设施、防灾减灾等综合功能提升技术,城市“热岛”效应形成机制与人工调控技术,土地勘测和资源节约利用技术,城市发展和空间形态变化模拟预测技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等。

    (54)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重点研究开发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精致建造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装备,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建筑节能技术标准。

    (55)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

    重点研究开发室内污染物监测与净化技术,发展城市环境生态调控技术,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城市水循环利用技术与设备,城市与城镇群污染防控技术,居住区最小排放集成技术,生态居住区智能化管理技术。

    (56)城市信息平台

    重点研究开发城市网络化基础信息共享技术,城市基础数据获取与更新技术,城市多元数据整合与挖掘技术,城市多维建模与模拟技术,城市动态监测与应用关键技术,城市网络信息共享标准规范,城市应急和联动服务关键技术。

    10.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我国公共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对科技提出重大战略需求。

    发展思路:(1)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的技术支持。以信息、智能化技术应用为先导,发展国家公共安全多功能、一体化应急保障技术,形成科学预测、有效防控与高效应急的公共安全技术体系。(2)提高早期发现与防范能力。重点研究煤矿等生产事故、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和自然灾害、核安全及生物安全等的监测、预警、预防技术。(3)增强应急救护综合能力。重点研究煤矿灾害、重大火灾、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危险化学品泄漏、群体性中毒等应急救援技术。(4)加快公共安全装备现代化。开发保障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及社会安全等公共安全重大装备和系列防护产品,促进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优先主题:

    (57)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

    重点研究全方位无障碍危险源探测监测、精确定位和信息获取技术,多尺度动态信息分析处理和优化决策技术,国家一体化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指挥平台集成技术等,构建国家公共安全早期监测、快速预警与高效处置一体化应急决策指挥平台。

    (58)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

    重点研究开发矿井瓦斯、突水、动力性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开发燃烧、爆炸、毒物泄漏等重大工业事故防控与救援技术及相关设备。

    (59)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

    重点研究食品安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风险评估、污染物溯源、安全标准制定、有效监测检测等关键技术,开发食物污染防控智能化技术和高通量检验检疫安全监控技术。

    (60)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

    重点研究开发个体生物特征识别、物证溯源、快速筛查与证实技术以及模拟预测技术,远程定位跟踪、实时监控、隔物辨识与快速处置技术及装备,高层和地下建筑消防技术与设备,爆炸物、毒品等违禁品与核生化恐怖源的远程探测技术与装备,以及现场处置防护技术与装备。

    (61)生物安全保障

    重点研究快速、灵敏、特异监测与探测技术,化学毒剂在体内代谢产物检测技术,新型高效消毒剂和快速消毒技术,滤毒防护技术,危险传播媒介鉴别与防治技术,生物入侵防控技术,用于应对突发生物事件的疫苗及免疫佐剂、抗毒素与药物等。

    (62)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

    重点研究开发地震、台风、暴雨、洪水、地质灾害等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关键技术,森林火灾、溃坝、决堤险情等重大灾害的监测预警技术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析评估技术。

    11.国防

    四、重大专项

    历史上,我国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等为代表的若干重大项目的实施,对整体提升综合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都把围绕国家目标组织实施重大专项计划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本纲要在重点领域中确定一批优先主题的同时,围绕国家目标,进一步突出重点,筛选出若干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或重大工程作为重大专项,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力争取得突破,努力实现以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发展,并填补国家战略空白。确定重大专项的基本原则:一是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培育能形成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战略性产业;二是突出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三是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四是体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对保障国家安全和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五是切合我国国情,国力能够承受。根据上述原则,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瓶颈问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确定了一批重大专项。重大专项的实施,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实施条件的成熟程度,逐项论证启动。同时,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发展形势的变化,对重大专项进行动态调整,分步实施。对于以战略产品为目标的重大专项,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研究开发和投入中的主体作用,以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切入点,更有效地利用市场机制配置科技资源,国家的引导性投入主要用于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

    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规划纲要》确定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大型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大专项,涉及信息、生物等战略产业领域,能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等重大紧迫问题,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和国防技术。

    五、前沿技术

    前沿技术是指高技术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术,是未来高技术更新换代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高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选择前沿技术的主要原则:一是代表世界高技术前沿的发展方向。二是对国家未来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三是有利于产业技术的更新换代,实现跨越发展。四是具备较好的人才队伍和研究开发基础。根据以上原则,要超前部署一批前沿技术,发挥科技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提高我国高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将成为21世纪引发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正在引领生物技术向系统化研究方向发展。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基因结构分析已转向功能基因组研究以及功能基因的发现和应用;药物及动植物品种的分子定向设计与构建已成为种质和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生物芯片、干细胞和组织工程等前沿技术研究与应用,孕育着诊断、治疗及再生医学的重大突破。必须在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干细胞与治疗性克隆、组织工程、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等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

    前沿技术:

    (1)靶标发现技术

    靶标的发现对发展创新药物、生物诊断和生物治疗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重点研究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关键基因功能及其调控网络的规模化识别,突破疾病相关基因的功能识别、表达调控及靶标筛查和确证技术,“从基因到药物”的新药创制技术。

    (2)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

    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是基于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分子对接、分子模拟以及分子设计技术。重点研究蛋白质与细胞动态过程生物信息分析、整合、模拟技术,动植物品种与药物虚拟设计技术,动植物品种生长与药物代谢工程模拟技术,计算机辅助组合化合物库设计、合成和筛选等技术。

    (3)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

    基因操作技术是基因资源利用的关键技术。蛋白质工程是高效利用基因产物的重要途径。重点研究基因的高效表达及其调控技术、染色体结构与定位整合技术、编码蛋白基因的人工设计与改造技术、蛋白质肽链的修饰及改构技术、蛋白质结构解析技术、蛋白质规模化分离纯化技术。

    (4)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技术

    干细胞技术可在体外培养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供临床所需,也可在体外构建出人体器官,用于替代与修复性治疗。重点研究治疗性克隆技术,干细胞体外建系和定向诱导技术,人体结构组织体外构建与规模化生产技术,人体多细胞复杂结构组织构建与缺损修复技术和生物制造技术。

    (5)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

    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是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主体。重点研究功能菌株大规模筛选技术,生物催化剂定向改造技术,规模化工业生产的生物催化技术系统,清洁转化介质创制技术及工业化成套转化技术。

    2.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将继续向高性能、低成本、普适计算和智能化等主要方向发展,寻求新的计算与处理方式和物理实现是未来信息技术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纳米科技、生物技术与认知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将促进基于生物特征的、以图像和自然语言理解为基础的“以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发展,推动多领域的创新。重点研究低成本的自组织网络,个性化的智能机器人和人机交互系统、高柔性免受攻击的数据网络和先进的信息安全系统。

    前沿技术:

    (6)智能感知技术

    重点研究基于生物特征、以自然语言和动态图像的理解为基础的“以人为中心”的智能信息处理和控制技术,中文信息处理;研究生物特征识别、智能交通等相关领域的系统技术。

    (7)自组织网络技术

    重点研究自组织移动网、自组织计算网、自组织存储网、自组织传感器网等技术,低成本的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多传感信息融合技术、个性化人机交互界面技术,以及高柔性免受攻击的数据网络和先进的信息安全系统;研究自组织智能系统和个人智能系统。

    (8)虚拟现实技术

    重点研究电子学、心理学、控制学、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设计、实时分布系统和多媒体技术等多学科融合的技术,研究医学、娱乐、艺术与教育、军事及工业制造管理等多个相关领域的虚拟现实技术和系统。

    3.新材料技术

    新材料技术将向材料的结构功能复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与器件集成化、制备和使用过程绿色化发展。突破现代材料设计、评价、表征与先进制备加工技术,在纳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纳米材料与器件,开发超导材料、智能材料、能源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开发超级结构材料、新一代光电信息材料等新材料。

    前沿技术:

    (9)智能材料与结构技术

    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是集传感、控制、驱动(执行)等功能于一体的机敏或智能结构系统。重点研究智能材料制备加工技术,智能结构的设计与制备技术,关键设备装置的监控与失效控制技术等。

    (10)高温超导技术

    重点研究新型高温超导材料及制备技术,超导电缆、超导电机、高效超导电力器件;研究超导生物医学器件、高温超导滤波器、高温超导无损检测装置和扫描磁显微镜等灵敏探测器件。

    (11)高效能源材料技术

    重点研究太阳能电池相关材料及其关键技术、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技术、高容量储氢材料技术、高效二次电池材料及关键技术、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发展高效能量转换与储能材料体系。

    4.先进制造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将向信息化、极限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成为未来制造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重点突破极端制造、系统集成和协同技术、智能制造与应用技术、成套装备与系统的设计验证技术、基于高可靠性的大型复杂系统和装备的系统设计技术。

    前沿技术:

    (12)极端制造技术

    极端制造是指在极端条件或环境下,制造极端尺度(特大或特小尺度)或极高功能的器件和功能系统。重点研究微纳机电系统、微纳制造、超精密制造、巨系统制造和强场制造相关的设计、制造工艺和检测技术。

    (13)智能服务机器人

    智能服务机器人是在非结构环境下为人类提供必要服务的多种高技术集成的智能化装备。以服务机器人和危险作业机器人应用需求为重点,研究设计方法、制造工艺、智能控制和应用系统集成等共性基础技术。

    (14)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寿命预测技术

    重大产品和重大设施寿命预测技术是提高运行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的关键技术。研究零部件材料的成分设计及成形加工的预测控制和优化技术,基于知识的成形制造过程建模与仿真技术,制造过程在线检测与评估技术,零部件寿命预测技术,重大产品、复杂系统和重大设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寿命预测技术。

    5.先进能源技术

    未来能源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经济、高效、清洁利用和新型能源开发。第四代核能系统、先进核燃料循环以及聚变能等技术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关注;氢作为可从多种途径获取的理想能源载体,将为能源的清洁利用带来新的变革;具有清洁、灵活特征的燃料电池动力和分布式供能系统,将为终端能源利用提供新的重要形式。重点研究规模化的氢能利用和分布式供能系统,先进核能及核燃料循环技术,开发高效、清洁和二氧化碳近零排放的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低成本、高效率的可再生能源新技术。

    前沿技术:

    (15)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

    重点研究高效低成本的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经济高效氢储存和输配技术,燃料电池基础关键部件制备和电堆集成技术,燃料电池发电及车用动力系统集成技术,形成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规范与标准。

    (16)分布式供能技术

    分布式供能系统是为终端用户提供灵活、节能型的综合能源服务的重要途径。重点突破基于化石能源的微小型燃气轮机及新型热力循环等终端的能源转换技术、储能技术、热电冷系统综合技术,形成基于可再生能源和化石能源互补、微小型燃气轮机与燃料电池混合的分布式终端能源供给系统。

    (17)快中子堆技术

    快中子堆是由快中子引起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并可实现核燃料增殖的核反应堆,能够使铀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能处理热堆核电站生产的长寿命放射性废弃物。研究并掌握快堆设计及核心技术,相关核燃料和结构材料技术,突破钠循环等关键技术,建成65MW实验快堆,实现临界及并网发电。

    (18)磁约束核聚变

    以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建设和研究为契机,重点研究大型超导磁体技术、微波加热和驱动技术、中性束注入加热技术、包层技术、氚的大规模实时分离提纯技术、偏滤器技术、数值模拟、等离子体控制和诊断技术、示范堆所需关键材料技术,以及深化高温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和某些以能源为目标的非托克马克途径的探索研究。

    6.海洋技术

    重视发展多功能、多参数和作业长期化的海洋综合开发技术,以提高深海作业的综合技术能力。重点研究开发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大洋金属矿产资源海底集输技术、现场高效提取技术和大型海洋工程技术。

    前沿技术:

    (19)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技术是在空中、岸站、水面、水中对海洋环境要素进行同步监测的技术。重点研究海洋遥感技术、声学探测技术、浮标技术、岸基远程雷达技术,发展海洋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

    (20)大洋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

    大洋海底多参数快速探测技术是对海底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生物化学等特征的多参量进行同步探测并实现实时信息传输的技术。重点研究异常环境条件下的传感器技术,传感器自动标定技术,海底信息传输技术等。

    (21)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

    天然气水合物是蕴藏于海洋深水底和地下的碳氢化合物。重点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理论与开发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勘探和评价技术,突破天然气水合物钻井技术和安全开采技术。

    (22)深海作业技术

    深海作业技术是支撑深海海底工程作业和矿产开采的水下技术。重点研究大深度水下运载技术,生命维持系统技术,高比能量动力装置技术,高保真采样和信息远程传输技术,深海作业装备制造技术和深海空间站技术。

    7.激光技术

    8.空天技术

    六、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以深刻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等为基本使命,是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是未来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发展基础研究要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重视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突出科学的长远价值,稳定支持,超前部署,并根据科学发展的新动向,进行动态调整。本纲要从学科发展、科学前沿问题、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四个方面进行部署。

    1.学科发展

    根据基础研究厚积薄发、探索性强、进展往往难以预测的特点,对基础学科进行全面布局,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通过长期、深厚的学术研究积累,促进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

    (1)基础学科

    重视基本理论和学科建设,全面协调地发展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

    (2)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往往导致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兴学科的产生,是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要给予高度关注和重点部署。

    2.科学前沿问题

    微观与宇观的统一,还原论与整体论的结合,多学科的相互交叉,数学等基础科学向各领域的渗透,先进技术和手段的运用,是当代科学发展前沿的主要特征,孕育着科学上的重大突破,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地超越和深化。遴选科学前沿问题的原则为:对基础科学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具有良好基础,能充分体现我国优势与特色,有利于大幅度提升我国基础科学的国际地位。

    (1)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

    主要研究方向:基因语言及调控,功能基因组学,模式生物学,表观遗传学及非编码核糖核酸,生命体结构功能及其调控网络,生命体重构,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系统生物学,极端环境中的生命特征,生命起源和演化,系统发育与进化生物学等。

    (2)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

    主要研究方向:强关联体系、软凝聚态物质,新量子特性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自相似协同生长、巨开放系统和复杂系统问题,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超流超导机制,极端条件下凝聚态物质的结构相变、电子结构和多种原激发过程等。

    (3)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

    主要研究方向:微观和宇观尺度以及高能、高密、超高压、超强磁场等极端状态下的物质结构与物理规律,探索统一所有物理规律的理论,粒子物理学前沿基本问题,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黑洞及各种天体和结构的形成及演化,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和灾害的影响及其预报等。

    (4)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核心数学中的重大问题,数学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及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产生的新的数学问题,如离散问题、随机问题、量子问题以及大量非线性问题中的数学理论和方法等。

    (5)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

    主要研究方向:地球系统各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地核)的相互作用,地球深部钻探,地球系统中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及其资源、环境与灾害效应,海陆相成藏理论,地基、海基、空基、天基地球观测与探测系统及地球模拟系统,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等。

    (6)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

    主要研究方向:新的特定结构功能分子、凝聚态和聚集态分子功能体系的设计、可控合成、制备和转化,环境友好的新化学体系的建立,不同时空尺度物质形成与转化过程以及在生命过程和生态环境等复杂体系中的化学本质、性能与结构的关系和转化规律等。

    (7)脑科学与认知科学

    主要研究方向:脑功能的细胞和分子机理,脑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脑发育、可塑性与人类智力的关系,学习记忆和思维等脑高级认知功能的过程及其神经基础,脑信息表达与脑式信息处理系统,人脑与计算机对话等。

    (8)科学实验与观测方法、技术和设备的创新

    主要研究方向:具有动态、适时、无损、灵敏、高分辨等特征的生命科学检测、成像、分析与操纵方法,物质组成、功能和结构信息获取新分析及表征技术,地球科学与空间科学研究中新观测手段和信息获取新方法等。

    3.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

    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对科学发展提出了强烈需求,综合国力的竞争已前移到基础研究,而且愈加激烈。我国作为快速发展中的国家,更要强调基础研究服务于国家目标,通过基础研究解决未来发展中的关键、瓶颈问题。遴选研究方向的原则为: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长远性意义;虽暂时还薄弱,但对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能有力带动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结合,引领未来高新技术发展。

    (1)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

    重点研究重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干预的分子与细胞基础,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在健康与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病原体传播、变异规律和致病机制,药物在分子、细胞与整体调节水平上的作用机理,环境对生理过程的干扰,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等。

    (2)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

    重点研究重要农业生物基因和功能基因组及相关“组”学,生物多样性与新品种培育的遗传学基础,植物抗逆性及水分养分和光能高效利用机理,农业生物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农业生物安全与主要病虫害控制原理等。

    (3)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

    重点研究资源勘探与开发过程的灾害风险预测,重点流域大规模人类活动的生态影响、适应性和区域生态安全,重要生态系统能量物质循环规律与调控,生物多样性保育模式,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流域、区域需水规律与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形成机理与控制原理,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

    (4)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

    重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大尺度水文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以及全球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人类活动与季风系统的相互作用,海-陆-气相互作用与亚洲季风系统变异及其预测,中国近海-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青藏高原和极地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气候和环境效应,气候系统模式的建立及其模拟和预测,温室效应的机理,气溶胶形成、演变机制及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控制等。

    (5)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

    重点研究工程、自然和社会经济复杂系统中微观机理与宏观现象之间的关系,复杂系统中结构形成的机理和演变规律、结构与系统行为的关系,复杂系统运动规律,系统突变及其调控等,研究复杂系统不同尺度行为间的相关性,发展复杂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等。

    (6)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重点研究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的物理化学基础,高性能热功转换及高效节能储能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原理和新途径,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理论,大规模核能基本技术和氢能技术的科学基础等。

    (7)材料设计与制备的新原理与新方法

    重点研究基础材料改性优化的理化基础、相变和组织控制机制、复合强韧化原理,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人工结构化和小尺度化、多功能集成化等物理新机制、新效应和新材料设计,材料制备新原理、新工艺以及结构、性能表征新原理,材料服役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性能演变、失效机制及寿命预测原理等。

    (8)极端环境条件下制造的科学基础

    重点研究深层次物质与能量交互作用规律,高密度能量和物质的微尺度输运,微结构形态的精确表达与计量,制造体成形、成性与系统集成的尺度效应和界面科学,复杂制造系统平稳运动的确定性与制造体的唯一性规律等。

    (9)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

    重点研究高超声速推进系统及超高速碰撞力学问题,多维动力系统及复杂运动控制理论,可压缩湍流理论,高温气体热力学,磁流体及等离子体动力学,微流体与微系统动力学,新材料结构力学等。

    (10)支撑信息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

    重点研究新算法与软件基础理论,虚拟计算环境的机理,海量信息处理及知识挖掘的理论与方法,人机交互理论,网络安全与可信可控的信息安全理论等。

    4.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根据世界科学发展趋势和我国重大战略需求,选择能引领未来发展,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可促进我国持续创新能力迅速提高,同时具有优秀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重点部署四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这些方向的突破,可显著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重点跨越。

    (1)蛋白质研究

    蛋白质是最主要的生命活动载体和功能执行者。对蛋白质复杂多样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和动态变化的深入研究,将在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等多个层次上全面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是后基因组时代的主要任务。同时,蛋白质科学研究成果将催生一系列新的生物技术,带动医药、农业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引领未来生物经济。因此,蛋白质科学是目前发达国家激烈争夺的生命科学制高点。

    重点研究重要生物体系的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结构生物学、蛋白质生物学功能及其相互作用、蛋白质相关的计算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学,蛋白质研究的方法学,相关应用基础研究等。

    (2)量子调控研究

    以微电子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将达到物理极限,对信息科技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类必须寻求新出路,而以量子效应为基础的新的信息手段初露端倪,并正在成为发达国家激烈竞争的焦点。量子调控就是探索新的量子现象,发展量子信息学、关联电子学、量子通信、受限小量子体系及人工带隙系统,构建未来信息技术理论基础,具有明显的前瞻性,有可能在20~30年后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重点研究量子通信的载体和调控原理及方法,量子计算,电荷-自旋-相位-轨道等关联规律以及新的量子调控方法,受限小量子体系的新量子效应,人工带隙材料的宏观量子效应,量子调控表征和测量的新原理和新技术基础等。

    (3)纳米研究

    物质在纳米尺度下表现出的奇异现象和规律将改变相关理论的现有框架,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进入到崭新的阶段,孕育着新的技术革命,给材料、信息、绿色制造、生物和医学等领域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纳米科技已成为许多国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国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领域之一。

    重点研究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自组装和功能化,纳米材料的结构、优异特性及其调控机制,纳加工与集成原理,概念性和原理性纳器件,纳电子学,纳米生物学和纳米医学,分子聚集体和生物分子的光、电、磁学性质及信息传递,单分子行为与操纵,分子机器的设计组装与调控,纳米尺度表征与度量学,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在能源、环境、信息、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4)发育与生殖研究

    动物克隆、干细胞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生命科学与医学的未来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然而这些成果大多还不能直接造福于人类,主要原因是对生殖与发育过程及其机理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我国人口增长量大,出生缺陷多,移植器官严重短缺,老龄化高峰即将到来,迫切需要生殖与发育科学理论的突破和技术创新。

    重点研究干细胞增殖、分化和调控,生殖细胞发生、成熟与受精,胚胎发育的调控机制,体细胞去分化和动物克隆机理,人体生殖功能的衰退与退行性病变的机制,辅助生殖与干细胞技术的安全和伦理等。

    七、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以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以调整结构、转换机制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实质性进展。同时,必须清楚地看到,我国现行科技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经济、科技大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诸多不相适应之处。一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二是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整体运行效率不高,社会公益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尤其薄弱。三是科技宏观管理各自为政,科技资源配置方式、评价制度等不能适应科技发展新形势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四是激励优秀人才、鼓励创新创业的机制还不完善。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国家目标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是:

    1.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市场竞争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根本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一要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加快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转制科研机构或大企业,集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组建国家工程实验室和行业工程中心。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合组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二要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国家科技计划要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纳企业参与。在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建立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三要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向企业扩大开放。四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把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国有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坚持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方向,深化企业化转制科研机构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之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行业技术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五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富有创新活力但承受创新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群体。要为中小企业创造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在市场准入、反不正当竞争等方面,起草和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积极发展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和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加快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

    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建设一支稳定服务于国家目标、献身科技事业的高水平研究队伍,是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希望所在。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和人才分流等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精干的科研机构,国家要给予稳定支持。充分发挥这些科研机构的重要作用,必须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健全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一要按照国家赋予的职责定位加强科研机构建设。要切实改变目前部分科研机构职责定位不清、力量分散、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形成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基地。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要发挥行业技术优势,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解决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基础科学、前沿技术科研机构要发挥学科优势,提高研究水平,取得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二要建立稳定支持科研机构创新活动的科技投入机制。学科和队伍建设、重大创新成果是长期持续努力的结果。对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国家财政给予相对稳定支持。根据科研机构的不同情况,提高人均事业经费标准,支持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建设、基础性工作和队伍建设。三要建立有利于科研机构原始创新的运行机制。自主选题研究对科研机构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培养人才队伍非常重要。加强对科研机构开展自主选题研究的支持。完善科研院所长负责制,进一步扩大科研院所在科技经费、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决策自主权,提高科研机构内部创新活动的协调集成能力。四要建立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在科研成果质量、人才队伍建设、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对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促进科研机构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五要建立科研机构开放合作的有效机制。实行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科研和管理人才。通过建立有效机制,促进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大学之间多种形式的联合,促进知识流动、人才培养和科技资源共享。

    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加速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规模适当、学科综合和人才汇聚的高水平大学,要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支持大学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领域的原始创新。鼓励、推动大学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全面合作,加大为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力度。加快大学重点学科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支学风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校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快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优化大学内部的教育结构和科技组织结构,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3.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针对当前我国科技宏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努力消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加强部门之间、地方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军民之间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一要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决策议事程序,形成规范的咨询和决策机制。强化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宏观管理,加强对重大科技政策制定、重大科技计划实施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二要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宏观协调机制。确立科技政策作为国家公共政策的基础地位,按照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形成国家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协调互动的政策体系。建立部门之间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加快国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推进依法行政,提高宏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改进计划管理方式,充分发挥部门、地方在计划管理和项目实施管理中的作用。三要改革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科技项目的评审要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和鼓励创新的原则,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重大项目评审要体现国家目标。完善同行专家评审机制,建立评审专家信用制度,建立国际同行专家参与评议的机制,加强对评审过程的监督,扩大评审活动的公开化程度和被评审人的知情范围。对创新性强的小项目、非共识项目以及学科交叉项目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注重对科技人员和团队素质、能力和研究水平的评价,鼓励原始创新。建立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知识创新工程、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计划等实施情况的独立评估制度。四要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要根据科技创新活动的不同特点,按照公开公正、科学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改变评价过多过繁的现象,避免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面向市场的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等创新活动,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及其对产业竞争力的贡献为评价重点;公益科研活动以满足公众需求和产生的社会效益为评价重点;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探索以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为评价重点。建立适应不同性质科技工作的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减少奖励数量和奖励层次,突出政府科技奖励的重点,在实行对项目奖励的同时,注重对人才的奖励。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奖。

    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的力量,切实增强国家竞争力。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更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并使企业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必须在大幅度提高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建立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积极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促进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加强社会公益科研体系建设。发展研究型大学。努力形成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基地。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从宏观管理、发展战略和计划、研究开发活动、科技产业化等多个方面,促进军民科技的紧密结合,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形成全国优秀科技力量服务国防科技创新、国防科技成果迅速向民用转化的良好格局。四是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充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统筹规划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深化地方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中央与地方科技力量的有机结合。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加强中、西部区域科技发展能力建设。切实加强县(市)等基层科技体系建设。五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针对科技中介服务行业规模小、功能单一、服务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社团在科技中介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八、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

    为确保本纲要各项任务的落实,不仅要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还必须制定和完善更加有效的政策与措施。所有政策和措施都必须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有利于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本纲要确定的科技政策和措施,是针对当前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而制定的,随着形势发展和本纲要实施进展情况,将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

    1.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

    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将企业购置的设备已征税款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在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设备更新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加大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企业所得税和企业财务制度改革,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专项资金制度。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的折旧。对购买先进科学研究仪器和设备给予必要税收扶持政策。加大对企业设立海外研究开发机构的外汇和融资支持力度,提供对外投资便利和优质服务。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支持创办各种性质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对加快创新成果转化给予政策扶持。制定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2.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完善和调整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制定鼓励自主创新、限制盲目重复引进的政策。

    通过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和重点,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支持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采取积极政策措施,多渠道增加投入,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开展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把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通过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的实施,消化吸收一批先进技术,攻克一批事关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技术,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和关键产品。

    3.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鼓励和保护自主创新。建立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协调机制。对国内企业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政府实施首购政策。对企业采购国产高新技术设备提供政策支持。通过政府采购,支持形成技术标准。

    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

    保护知识产权,维护权利人利益,不仅是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自主创新的需要,也是树立国际信用、开展国际合作的需要。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知识产权制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促进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和国家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同时,要建立对企业并购、技术交易等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流失。防止滥用知识产权而对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造成不正当的限制,阻碍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管理全过程,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强化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推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从业资格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要求,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产生一批对经济、社会和科技等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创造。组织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攻关,并在专利申请、标准制定、国际贸易和合作等方面予以支持。

    将形成技术标准作为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目标。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要加强对重要技术标准制定的指导协调,并优先采用。推动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促使标准制定与科研、开发、设计、制造相结合,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效能性。引导产、学、研各方面共同推进国家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及优先采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我国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

    5.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

    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起草和制定促进创业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建立加速科技产业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高科技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努力为高科技中小企业在海外上市创造便利条件。为高科技创业风险投资企业跨境资金运作创造更加宽松的金融、外汇政策环境。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开展对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流通的试点工作。逐步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探索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资金投入为主的方式,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更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市场。建立全国性的科技创业风险投资行业自律组织。鼓励金融机构对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建立健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和其他信用担保制度,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政府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鼓励金融机构改善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

    6.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把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点。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

    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继续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产业化基地建设。制定有利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政策。构建技术交流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给予政策扶持。

    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建立面向农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新机制。把农业科技推广成就作为科技奖励的重要内容,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激励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推广活动。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专项资金,促进农村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支持农村各类人才的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国家对农业科技推广实行分类指导,分类支持,鼓励和支持多种模式的、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支持面向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产业竞争前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重点加大电子信息、生物、制造业信息化、新材料、环保、节能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加强技术工程化平台、产业化示范基地和中间试验基地建设。

    7.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机制

    加强军民结合的统筹和协调。改革军民分离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军民结合的新的科技管理体制。鼓励军口科研机构承担民用科技任务;国防研究开发工作向民口科研机构和企业开放;扩大军品采购向民口科研机构和企业采购的范围。改革相关管理体制和制度,保障非军工科研企事业单位平等参与军事装备科研和生产的竞争。建立军民结合、军民共用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建立适应国防科研和军民两用科研活动特点的新机制。统筹部署和协调军民基础研究,加强军民高技术研究开发力量的集成,建立军民有效互动的协作机制,实现军用产品与民用产品研制生产的协调,促进军民科技各环节的有机结合。

    8.扩大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

    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

    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海外研究开发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开发中心。支持在双边、多边科技合作协议框架下,实施国际合作项目。建立内地与港、澳、台的科技合作机制,加强沟通与交流。

    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扩大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出口,鼓励和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或产业化基地。

    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和国际学术组织。支持我国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大科学工程。建立培训制度,提高我国科学家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支持我国科学家在重要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提供优惠条件,在我国设立重要的国际学术组织或办事机构。

    9.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加强农村科普工作,逐步建立提高农民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和系统性的校内外科学探索和科学体验活动,加强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能力。加强各级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技培训。

    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合理布局并切实加强科普场馆建设,提高科普场馆运营质量。建立科研院所、大学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制度。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加强与公众沟通交流。繁荣科普创作,打造优秀科普品牌。鼓励著名科学家及其他专家学者参与科普创作。制定重大科普作品选题规划,扶持原创性科普作品。在高校设立科技传播专业,加强对科普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培养专业化科普人才。

    建立科普事业的良性运行机制。加强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大型企业等各方面的优势集成,促进科技界、教育界和大众媒体之间的协作。鼓励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放宽民间和海外资金发展科普产业的准入限制,制定优惠政策,形成科普事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公益性科普事业体制与机制改革,激发活力,提高服务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九、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科技投入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今天的科技投入,就是对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长,但与我国科技事业的大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需求相比,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投入的总量和强度仍显不足,投入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基础条件薄弱。当今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把增加科技投入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我国必须审时度势,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出发,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为完成本纲要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提供必要的保障。

    1.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在投入中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直接投入、税收优惠等多种财政投入方式,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国家财政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动,并引导企业和全社会的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要求,在编制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分配时,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要结合国家财力情况,统筹安排规划实施所需经费,切实保障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国家继续加强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中央和地方建设投资中作为重点予以支持。在政府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强化企业科技投入主体的地位。总之,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使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10年达到2%,到2020年达到2.5%以上。

    2.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

    加强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和科学技术普及的支持。合理安排科研机构(基地)正常运转经费、科研项目经费、科技基础条件经费等的比例,加大对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稳定投入力度,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建立和完善适应科学研究规律和科技工作特点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按照国家预算管理的规定,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公开性、透明度和公正性,逐步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估和监督管理机制。

    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在信息、网络等技术支撑下,由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设施和仪器装备、科学数据与信息、自然科技资源等组成,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是:

    国家研究实验基地。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具有我国特色和优势的领域,主要依托国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建设若干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国家实验室和其他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断提高其运行和管理的整体水平。构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网络体系。

    大型科学工程和设施。重视科学仪器与设备对科学研究的作用,加强科学仪器设备及检测技术的自主研究开发。建设若干大型科学工程和基础设施,包括在高性能计算、大型空气动力研究试验和极端条件下进行科学实验等方面的大科学工程或大型基础设施。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的共享与建设,逐步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

    科学数据与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基于科技条件资源信息化的数字科技平台,促进科学数据与文献资源的共享,构建网络科研环境,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推动科学研究手段、方式的变革。

    自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建立完备的植物、动物种质资源,微生物菌种和人类遗传资源,以及实验材料,标本、岩矿化石等自然科技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

    国家标准、计量和检测技术体系。研究制定高精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和标准物质体系,以及重点领域的技术标准,完善检测实验室体系、认证认可体系及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4.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机制

    建立有效的共享制度和机制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和前提。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制定各类科技资源的标准规范,建立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科技条件资源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打破当前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

    十、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本纲要提供人才保障。

    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

    要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注重发现和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管理专家。对核心技术领域的高级专家要实行特殊政策。进一步破除科学研究中的论资排辈和急功近利现象,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改进和完善职称制度、院士制度、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博士后制度等高层次人才制度,进一步形成培养选拔高级专家的制度体系,使大批优秀拔尖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鼓励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支持研究生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高等院校要适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及时合理地设置一些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并调整专业结构。加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培训,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实用技术专业人才。要深化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

    国家鼓励企业聘用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并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允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进行技术开发。引导高等院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技术人才。多方式、多渠道培养企业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允许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支持企业吸引和招聘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

    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制定和实施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计划,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采取多种方式,建立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才机制。加大对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的资助力度。大力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建设。健全留学人才为国服务的政策措施。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公开招聘力度。实验室主任、重点科研机构学术带头人以及其他高级科研岗位,逐步实行海内外公开招聘。实行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吸引海外高层次优秀科技人才和团队来华工作。

    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鼓励敢于探索、勇于冒尖,大胆提出新的理论和学说。激发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遏制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良风气。

    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要求很高,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一是加强本纲要与“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为增强纲要的可操作性,当前要将纲要的有关内容按照轻重缓急,做好与“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包括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基础研究、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等,从中遴选出需要立即起步或在“十一五”期间急需解决的重点任务,抓紧在“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做出具体安排和部署。二是制定若干配套政策。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政策措施,是带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需要制定若干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包括: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政策,促进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政策,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政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促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政策等。上述政策要责成有关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使科技政策与产业、金融、财税等经济政策相互协调、紧密结合,并抓紧出台实施。三是建立纲要实施的动态调整机制。鉴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要在经济社会分析、技术预测和定期评估的基础上,建立纲要实施的动态调整机制。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要根据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突破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进行及时的、必要的调整,有的要充实加强,有的要适当调整。四是加强对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地方、各部门、各社会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协同,共同推动纲要的组织实施。特别是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等综合管理部门要紧密配合,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具体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结合本地实际,贯彻落实纲要。

    本纲要的实施,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奋发图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宏伟蓝图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