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把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年来中央提出的加强宏观调控的一系列举措,从根本上来讲,都是要求尽快地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全面提高。我国有13亿人口,这是一个基本国情。这么多的人口,如果素质低,那是沉重的人口负担;如果素质高,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从沉重的人口负担到巨大的人力财富,要有一个转化条件,就是实现教育的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发展。我们深信,科学发展观在各条战线的全面落实,必然转化为对于教育和人才的强大需求。教育系统应当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更加主动地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推动教育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紧密结合,在贯彻和服务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站在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认清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大力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8年左右,在近94%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在过去短短的6年中,高等教育规模翻了两番,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规模达到世界第一,用较少的投入办了规模最大、质量较高的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近几年来,我们以农村教育和德育为工作重点,进一步推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并将继续作出巨大贡献。 同时,我们也更加清醒地看到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困难和问题。一方面,人民群众对现代化教育有着强烈的需求;另一方面,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这就构成了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基本矛盾。从教育外部来看,一些地方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还没有得到根本落实,教育投入还存在很大差距。从教育内部来看,既有长期存在的老问题,又有在教育大发展、大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还有一些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如,农村教育还比较薄弱,德育工作亟待加强,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需要加快发展,贫困家庭学生需要扶持,等等。从未来的发展看,必须进一步改革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我们必须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大力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这个方针已经写入中央批转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已经被实践证明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实事求是的好方针。贯彻这个方针,就是在全面分析教育形势的基础上,抓准教育工作的主要矛盾,把握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节奏,调整好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加快落实中央确定的发展教育的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这个方针的重点,一是持续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提高质量,坚决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三是巩固成果、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教育体制的生机活力;四是从严治教、强化管理,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这四个方面,归结起来,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教育工作的“两个为本”,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要发展必须依靠人,这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以人为本的指导方针,必须鲜明地、全面地体现在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 第一,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育人为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育人为本,要坚持德育为先。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重要文件,教育系统的干部教师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中央精神,增强德育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抓紧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育人为本,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教材、考试评价等制度改革,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青少年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育人为本,还要重视学生的健康和安全。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学生的安全第一,健康第一,教育者的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切实改进学校管理,推动各方面共同营造学生健康发展的环境。 第二,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人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人民教师这支队伍,坚定不移地建设人民教师这支队伍。一方面,要大力提高教师素质,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经过多年的努力,应该说,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正在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在教师队伍中涌现出大批优秀人才。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倡导尊师重教的风尚,维护好教师的形象,教育的形象;同时,继续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特别是要切实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化改革,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改革的重点是调动教师的内在积极性,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用人方面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倡导学术自由,鼓励学术创新;改革和完善教师教育体系;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快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民教师队伍。 第三,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使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教育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满足好、引导好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独子和少子女时代的到来,使教育成为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我们要紧紧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努力克服一切困难,满足人民群众“子女有学上”这一基本需求;同时,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满足人民群众“子女有好学上”这一强烈愿望,使教育事业发展得又快又好。我们还要对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加以科学引导,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把群众的需要与教育的实际供给能力有机统一起来。二是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努力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现阶段,宏观上应当大力统筹城乡和区域教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同时,高度重视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热点问题,如贫困家庭学生问题、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留守子女教育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学校招生收费问题等等。当前,我们正在大力落实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各项政策,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在义务教育阶段,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完成义务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要进一步完善以助学贷款为主体的资助体系,确保占学生总数20%的高等学校在校生得到国家助学贷款,5%的学生享受到助学奖学金,辅之以勤工俭学、特别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社会资助,使高校学生都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三、坚持教育工作的“四个统筹”,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统筹兼顾和突出重点相结合,形成全面协调的发展局面,必须科学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这里最重要的是处理好规模和质量的关系。对教育事业来说,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也是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一方面,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基本的质量;另一方面,没有质量的数量,本质上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要从根本上满足现代化建设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强烈需求,教育规模还要进一步发展,但应该是一个高质量的发展。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今后一个时期,提高教育质量应该作为工作的重心。这个工作重心的转移,既是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内在需要,也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把提高质量摆在突出位置。高等教育首先要实现这个工作重心的转移。今后高等教育的规模还要持续发展,但在经过连续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正在逐步激化,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又十分紧迫地要求我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我们要抓紧实施高等教育的“质量工程”,要求各地各高校切实加大对教育教学环节的投入,加强质量监督和评估机制的完善,加紧落实在课程、教材、教师、实习与实践等各个环节提高教育质量的各项政策。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严格招生计划,尤其是要坚决控制住专科层次的招生规模。同时,要切实提高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质量。前几年,普通高中的规模扩张很快,现在要集中精力抓教学、抓管理。职业学校要坚决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培养模式、学制、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用人单位满意不满意、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家长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质量的标准。 第二,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必须把握好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重点、节奏,既要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又要促进各类教育内部的协调发展;既要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又要进一步加快民办教育的发展;既要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突出战略重点,又要兼顾全面带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各级教育中,办好义务教育始终是我们的首要责任,必须坚持政府投入为主,不断巩固和完善义务教育的投入体制、管理体制。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切实做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大体相当、协调发展。要着眼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把高等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中突出重要的位置。高水平大学是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对于我国立足于21世纪世界科技、经济竞争的大格局具有战略意义,必须适当集中资源,建设这样一支高水平的国家队;同时,带动全局发展,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 促进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有较大较快的发展,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必须强化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业化国家的实践证明,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越高,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越是迫切。当前,我国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急需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致富、学技术”成为广大农民奔小康的热切期盼;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出现了从过去“读完初中、出外打工”向“要打工、读职中”的转变。2004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虽然保持增长的势头,但无论是与普通高中招生人数相比,还是同实际的社会需求相比,仍然是需要大力加强、加快发展的方面。为此,我们提出把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规模发展的重点,2005年招生要增加100万人;同时,加快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紧缺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以及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 第三,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关键是要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胡锦涛同志指出,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趋向。我国农村教育本来就比较薄弱,在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暴露出来了。只有长期坚持加强农村教育,才能实现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贡献。按照中央把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方针,我国农村教育的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本届政府提出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实现到2007年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为此,在已经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一步完善了“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机制。2003年,全国财政预算内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拨款达到了1094亿元,比1999年的533亿元增加了一倍多,占当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的80%。2004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各类专项资金达到100亿元,比2003年的58亿元增长了72%。可以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已经实现了从主要由农民办到主要由政府办的转变,投入体制和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统筹区域教育,重点是扶持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努力缩小东中西部的差距。除了已经开始实施的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之外,还将加快落实教育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如,教育部和西部每个省区重点共建一所大学;支持每一个地级市建设一所高职院校;大力推进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的教育对口支援以及职业教育的对口协作。同时,积极推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教育振兴,促进中部教育崛起,加快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另外,要促进区域内部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是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从2005年开始,我们将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平的义务教育机会,并创造条件逐步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 第四,统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一是坚持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改革创新求发展。我们仍然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发展的资源有限,必须坚定不移地向深化改革要发展空间。在切实巩固前一个时期改革成果的同时,根据国家经济、科技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把农村教育改革、教育教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民办教育发展作为当前改革的重点。二是不断促进和扩大教育开放,以开放促改革发展。加强全方位、高层次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和规范中外合作办学;同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三是坚持从严治教、强化管理,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发展需要规范,规范是为了发展。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招生收费问题,教育部会同有关部委,连续三年召开了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会议,并采取有力措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义务教育“一费制”,制定高中阶段择校的“三限”(限分数、人数、钱数)政策,继续稳定高校收费标准,推行收费听证、公示和校务公开制度,并将在2005年开始实行高校招生录取的“阳光工程”等等。要切实加强学校经费管理,坚持勤俭办学,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四是维护教育稳定,营造和谐氛围。十几年来,教育稳定为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当前,教育领域仍然潜伏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关注、及时解决广大学生和教师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建立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把教育稳定工作做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原载求是杂志2005年第8期)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05年4月18日第1版)

4月15日,世界物理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4月15日,由中国科协、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物理学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世界物理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由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主持。 周光召在致辞中说,科技界应当通过爱因斯坦成才的道路,分析产生这样杰出人物的条件,努力为中国青年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使中国科学能够早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邓楠、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中国物理学会会长杨国桢等领导参加了纪念大会。物理学家代表杨振宁、李政道、彭桓武、冯端、张杰等分别在会上作了精彩报告,介绍了爱因斯坦的成才道路和学术成就。出席会议的还有相关单位负责人,美国、德国、以色列等国家外交使节,以及来自科研院所的代表,参会人数约700人。 据悉,为了纪念“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和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国际物理学界从2000年开始,一致倡议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在2004年6月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上,这个倡议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与会各国的支持。 (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大学理念是大学发展中的一个永恒话题。诸多大学理念的不断形成、确立、碰撞和互补,导致了现代大学教育制度、政策和模式的重大转变。
21世纪是以知识为轴心快速发展的时代,现代大学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确立新的价值取向,不断完善和发展大学理念。

    高等教育价值观是大学理念的“内核”

    高等教育价值观是“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以高等教育价值主要在于个人还是在于知识或在于社会作为分界,形成了个人本位、知识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价值观。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关注促进个人知识与理智的发展,使之达到个性完善;知识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关注文化传承、知识创新、学术探求和科学研究;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则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侧重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无论是从个人、知识、社会视角还是从认识论、政治论的视角来考察大学的发展,都可以说明大学发展的历程与大学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一致的: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由教育到近代大学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经典大学理念,再到现代大学威斯康星思想、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教育创新思想,大学经历了从古代大学到现代大学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大学理念体系,而高等教育价值观在大学理念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高等教育价值观主导着大学理念的发展,大学理念的演变又体现了在不同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环境下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

    经典大学理念及其价值取向考察   

    大学理念是随着大学产生而形成,并随大学发展而成熟的。在大学理念形成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价值观就一直作为大学理念的“核心”,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有关大学的理论和实践。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大学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史中扮演了奠基者的角色。柏拉图认为高等教育是培养具有理智和智慧的国家统治者。亚里士多德倡导发展学生理性的“博雅教育”,提出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性和国家办学的理念。两位哲人的教育理念都表明了他们的教育价值观是社会本位的。   

    中世纪的大学理念最突出地表现在对知识发展和对无功利学术目的的追求上,这是整个中世纪的文化传统决定的。因此,在中世纪,大学理念中所包含的价值观是一种知识本位的价值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批人文主义者提出了新的高等教育理念,确立了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商业等领域的资产阶级活动家的教育目标,推行了反映科学成果、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教育内容,采取具有直观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这些都反映了以个人本位价值观为主导、社会本位价值观逐渐兴起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大学历年的表达形式和内容有所区别,也可以说是逐步演进或发展的。洪堡和纽曼对经典大学理念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思想成为经典大学理念的主体。洪堡大学理念的着眼点是科学,核心内容为三大原则:第一,独立、自由、合作相统一的原则;第二,“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原则;第三,科学统一的原则。基于此,洪堡确立了“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统一”的理念。这一“大学理念”对以后的大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大学科学研究发展科学的第二大职能。洪堡崇尚纯理论的基础研究,特别是哲学思维的训练,知识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在洪堡的大学理念中占主导地位。纽曼对大学理念进行系统论述,著有《大学的理念》,他认为:第一,大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理智,自然科学由于其知识的狭隘和专门性,难以适应这种需要。而古典人文学科却具有较强的人文价值,有利于理智的培养。第二,知识本身就是教育的全部目的,尽管古典人文学科不能给学生以功利价值和实用价值,但它能使人得到一种“自由教育”,是一种精神的教育。可见,纽曼和洪堡都基于不同的知识观来阐述大学的目的、任务和追求,都认为大学不应该为某种实用目的而设,其任务是促进人的精神的发展。这突显出古典大学理念中知识价值的取向。   

    美国的高等教育最初完全承袭了英国传统模式,南北战争后迎来了高等教育的革命。1862年美国颁布《莫雷尔法》后,开设了大量的“赠地学院”。这一时期的大学理念以康乃尔大学校长安德鲁。怀特的“通用课程”和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提出的“威斯康星思想”最为著名。前者的信条是“让任何人获得任何学科的教育”,体现了高等教育价值的人文性;后者认为“大学要忠实地为社会需要服务”,创立了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第三职能,高等教育价值的社会性得到了张扬。任哈佛大学校长达40年的艾略特所进行的改革也是一个范例,他把“发展广博而高深的学术”作为目标,把学术自由作为立校之本,使得新型的美国大学既“植根于美国社会和政治传统”,又体现了“高尚目的和崇高理想”。可见,19世纪美国大学的理念,对个体包含了促进其精神和理智发展的价值观;对社会则希望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至此,高等教育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和社会本位价值观得到了较完整的结合。   

    就整个经典大学理念及其价值观而言,高等教育的个人本位主义价值取向、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和知识本位价值取向始终是处于一种此消彼涨、相互交织的状态。对大学理念和高等教育价值观要采用辨证的方法来考察,既需要确认其存在的合理性也要有批判和反思的精神,以利于反观其局限性,从而更好地协调个人-知识-社会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得高等教育能够健康向前发展。   

    现代大学理念与大学发展   

    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和多样化的大学理念,将是21世纪大学思想的一个鲜明特征,追求个人、知识、社会的和谐发展将成为21世纪大学理念的价值取向。20世纪末产生了许多全新的大学新理念,如创新教育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国际化理念、终身教育理念等等,其中创新教育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是21世纪大学的核心理念。   

    (一)创新教育理念。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地位和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作为知识生产的主体,大学不仅要一般地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更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及追求知识创新。知识经济以“创新”为灵魂,大学教育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应以“创新”为首要理念。因此,从本质观上说,大学要确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大学只有培养使人的潜能和智慧得到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并实施“知识创新”,才能适应并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与完善。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是迄今为止人类对社会发展认识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它既尊重人的权利,也尊重自然的权利,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1998年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强调“我们重申,应保持、加强和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重要作用,特别是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使命。”这是贯穿报告的一条主线,也是21世纪世界各国共同的大学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大学教育如何有力地推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大学教育如何有效地使自身获得可持续发展。为此,大学要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才,自觉担负起向社会各界群众普及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知识的义务和职责;利用雄厚的学术力量和学科优势,通过知识传播教学、知识创新科研和知识应用产业,大力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主动为政府部门和有关职能机构提供有关的专业知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文化、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05-04-11   作者:李继兵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

  
     举办物理年的意义

   “世界物理年”是欧洲物理学会首先提出,后来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去年610日联合国大会58次会议通过了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的决议。我国举办“世界物理年”活动有两层意思:一是物理在上个世纪经历了几次革命性的发展,作为现代科学的基石、作为高新技术的先导,物理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要进一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以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改变物理学对现代的年轻人吸引力有所下降的情况。过去中国有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的年轻人可不是了,现在是热衷于学经济、管理、法律,对物理的热情不如以前了,所以希望通过物理年活动重新引起社会对物理学的理解、关心、支持,特别是吸引年轻人来投身于物理世界。今年1月,我到法国巴黎参加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世界物理年”启动会议。这个会议开得很好,讨论的内容不光是回顾了物理在20世纪的成就,展望了物理在新世纪的发展,同时很重要的是把物理的发展与解决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结合起来。比如,怎么样通过物理的发展解决好能源、资源与环境问题、人口健康问题、物理教育问题以及减少贫富差距问题等等。大家相信,只有这样的办法才能使得整个社会理解物理、支持物理,使得物理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我作为中国代表在会上发言,主要讲现代的物理虽然不在中国产生,但是物理的思想、特别是哲学思想,中国早就有了,效果很好。巴黎科学院院长在总结中说:“中国在几千年之前的屈原就向自然界提出了127个问题,今天我们的物理学该向自然界提出多少问题呢?”500年之前中国的物理是发达的,只不过因为种种复杂的原因,使我们现在和西方国家拉大了差距,但是我想,通过“世界物理年”活动,在我国不仅对物理学,而且对整个科学技术都会有一个大的推动。  

     物理在创新中发展

   上个世纪物理学确实发展得非常辉煌,从时间观念、空间观念、运动观念、物质观念、能量观念和力的观念,都有革命性的变化。但是这些观念怎么来的?如果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没有正确的哲学的指导,能做到吗?我们看历史,最早的科学中心在哪里?在英国,因为牛顿最早系统地总结了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的规律,得到完整的反映物理因果关系的理性的逻辑体系,发展为机械唯物论,很伟大。但是后来为什么这个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呢?因为德国古典哲学兴起,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得到发展,在僵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缺口。20世纪的物理很伟大,原因在于不停留在原有的理论上,而是不断地前进,几个物理学的发展都突破了原有的假设、原有的理论。最重要的是对过去的权威说了“不”。过去认为能量是连续的,普朗克说“不”;过去把时空是隔离开的,爱因斯坦说“不”;过去认为电子绕着原子核的轨道运动会辐射的,玻尔说“不”。对于过去原有的理论、权威敢于挑战,这不是简单的事情,敢于说“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阻力,甚至于为了追求真理牺牲生命,布鲁诺就被教会活活烧死。那时的科学家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勇气?因为要追求真理。追求真理要有动力,动力来自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非常重要。现在有这么辉煌的成绩,我们还要发展,发展靠什么?靠正确的世界观、正确的思维方式。  

  最近大家都注意到新诺贝尔奖得主提出了25个问题。比如,相对论还能不能发展?我相信相对论还会发展,不会停留在这里。广义的相对论是不是在所有的程度上都正确?每进入一个新的尺度层面总有新的规律出来。好多新的东西,比如原子激光、原子相干束流到底什么特性现在还不清楚。中国这么一个大国,我们要跨越,我们要创新,就要敢于在巨人的肩膀上向上再攀登,敢于向过去的东西说“不”,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过去曾经有过一个时期大搞超声波,认为科学不值钱,搞搞超声波就可以搞出新东西来,这是不科学的,违反科学要受到惩罚。  

  为什么自然科学界和哲学社会科学界一起研讨?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科学,中国是分开管理,国外是不分的。建议今后社会科学界和自然科学界继续一起合作。  

   物理学寄希望于年轻人

   整个物理史是不断跨越的历史,而且是人才辈出的历史。爱因斯坦26岁提出光量子理论,玻尔28岁提出原子量子论,我们要鼓励年轻人从事基础科学研究。我们中国的年轻人应该在物理学上崭露头角,寄希望于年轻人。

      陈佳洱 核物理学家,现任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学学院院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致力于粒子加速器的研究与教学,是我国低能加速器物理与技术方面的学科带头人。

   (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 日期: 2005年4月14日)

    
    华中科技大学近日明文规定,在校博士生发表论文,署名时必须把导师排在第一位。这个做法引起了学生们的质疑。

    学校以明文规定的方式逼迫学生放弃署名权,这种做法与学校作为教书育人单位的形象相差甚远。公然强迫学生放弃自己的权利,以达到导师和学校的一己之利,为个人以及个别人的前途创造发展的机会,这种做法,属于组织性剽窃。而对于博士生们研究成果的公然掠夺并且振振有词,则无疑体现出当前教育腐败的程度之深,是一种缺乏应有良知的表现。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禁要问:就是这样的一批人,如何为人师表?在学生的面前,导师们如何才能做到不面红耳赤?!

    毫无疑问,强迫学生放弃自己的署名权绝对不仅仅是华东科技大学才有。通过各地报刊零零碎碎的报道我们可以知道,论文腐败、教育腐败在一些高校已经是心照不宣的秘密。华中科技大学的与众不同在于,他们把一向流行于学校内部的潜规则搬到了前台。他们把别人一直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的事情拿出来公开并且示众了。这种做法,不应仅仅看作是一种普遍的教育腐败,更应该理解为知识分子学术良心的沦丧和学风的败坏。

    除此之外,学校公然要求学生放弃自己的署名权,实际上是强迫学生放弃自己的研究成果。这种做法,除了会导致学校学风不正之外,更必然导致学校长远发展中出现“肠梗阻”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就长远的观点来看,最终决定学校影响和发展潜力的,绝对不是发表了多少论文,而在于学校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风气,学校是否在前沿学术研究领域创立了良好的环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校的学术水准,保证学校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这其中,制度建设作为一种保证应该被视作第一位的资源。眼下华中科技大学公然剥夺学生署名的权利,毫无疑问则是对制度建设的公然破坏。这种做法,如何能够谈得上进行学术研究和公平竞争?

    学校要求学生放弃第一位的排名,本身更是一种违法行为。学生的研究成果,其所有权益都应该是学生的,任何其他人都不能贸然染指。否则,就违反了国家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精神。

    (来源:市场报 时间:2005-04-13 作者:冯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