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知名咨询顾问公司——麦肯锡公司在对50多个国家的学校教育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后,发表了一篇美国教育改革政策建议报告——《缩小人才差距:吸引并留住成绩名列前1/3的大学毕业生担任教师》。

成功国家的“前1/3+”战略

麦肯锡公司在对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系统进行分析后,发现了一些共同特征,其中最重要一条就是:教育系统的质量不可能超越教师的质量。

优秀的教育系统,如新加坡、芬兰和韩国等,通常将“前1/3+”(top third+)战略作为国家的核心教育战略。其中,“前1/3”是指这些国家100%的教师都是从成绩名列前1/3的大学毕业生中挑选的,“+”代表其他一些重要策略。新加坡、芬兰和韩国都使用一套严格的挑选程序来选择教师,同时对教师的培训更倾向于使用“临床实践”的培训模式。新加坡还将教师的选择与严格的绩效管理体系结合起来。

研究发现,拥有优秀教育系统的国家在师资建设方面有如下共同特征:

——其教师培训课程都非常严格,大学生就读教师培训课程的门槛很高。

——一旦就读后,政府为学生提供学费及其他费用,并为他们接受培训和实习提供工资及生活补贴。

——政府密切监控教师需求量,同时控制教师供给,保证完成高选择性培训课程的教师能够获得工作。

——提供有竞争力的工资,以便在高度流动的劳动力市场中吸引并留住这些名列前1/3的大学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

——为教师提供各种晋升及专业发展机会,并赋予教师崇高的社会地位。

——政府将担任教师的出色年轻人视为国家最宝贵的财富。

美国教师中优秀生仅23%

麦肯锡公司的报告指出,通过提高教师工作效率来提高学生成绩已逐渐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美国的许多学区正积极寻找新的途径来评估、奖励、指导和复制高效教学。然而,以上这些努力不是强调提高现有教师的工作效率,就是强调留住最优秀的教师、解雇最差劲的教师,很少有人关注对现有教师结构的改变,吸引那些拥有良好学术背景的年轻人来担任教师。

当前,美国只有23%的教师来自成绩排名处于前1/3的大学毕业生,而在极端贫困的高需求学校,这一比例只有14%。美国缺乏一套全局性、系统性的办法来培育优秀教育人才。同时受劳动力市场趋势变化、大学经济状况、学区预算变化等困扰,美国没能吸引、培养、奖励或留住那些杰出的教育人才。

麦肯锡公司还对美国900名成绩处于前1/3的大学毕业生及525名具有相同背景的现任教师展开调查。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大学毕业生认为,教师行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发展机会、收入太低,对于他们而言缺乏吸引力。91%的大学毕业生表示“不准备进入教育行业”。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就业因素是职业声望和同辈团队的吸引力,同时工资差距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调查表明,提高教师工资水平、改善教师职业特征,同时伴随配套改革,如更高的领导管理水平、更好的工作条件等,可以大大增加前1/3大学毕业生的从教数量。

根本办法是提高教师收入

该报告指出,尽管没有哪项改革是解决所有教育问题的绝妙方案,但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系统取得的卓越成就表明,美国应该把“前1/3+”战略作为教育系统综合人力资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加以考虑。美国需要在吸引和留住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方面进行大胆尝试,让更多具备更强学术背景的教师在适宜的学校体系中工作。

麦肯锡公司计算了美国实施“前1/3+”战略的成本并提出改革方案,即在高需求学校,在不用提高教师工资水平的前提下,将名列前1/3的大学毕业生担任教师的比例从目前的14%提高到34%。具体做法包括:让教师免于支付最初的培训费用;为高需求学校配备高效率的校长,同时为教师提供能与最好的专业机构相媲美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学区积极改善陈旧的、不安全的工作条件;最优秀的教师将获得20%的绩效奖金;学区或州致力于提高教师地位。

当然,由于教师工资与优秀大学毕业生可以选择的其他职业薪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要想吸引大多数优秀毕业生来担任教师,还必须大幅提高教师工资。如果要将高需求学校招聘前1/3的大学毕业生比例从目前的14%提高到38%,新任教师的年薪应该达到15万美元。按照目前的生师比计算,其成本对于一个大型城市学区而言为每年1亿至2.9亿美元;对于一个州而言,其成本约每年6.3亿美元。这与现行的为改善薄弱学校所付出的成本相比要低廉很多。

同时,要想成功实施“前1/3+”战略,美国还需要重新审视教育领域的其他因素,包括生师比、教师工资的基础及结构、生均学校经费计算公式和水平等。调查显示,利用有威望的同辈群体来吸引前1/3的大学毕业生到高需求学校任教有助于节约成本。

该研究最后指出,美国与教育绩效最优国家之间的成绩差距主要源于低收入家庭和少数族裔学生,因此,美国可以通过学校系统、慈善机构及其他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在高需求学区或州进行“前1/3+”战略试验。对于地区及全国范围的人才储备,美国可以制定“全国教学人才计划”,由专家委员会提出分阶段实施招募、培养、留住及奖励优秀教师的改革措施及时间表。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上月23日在中国大陆地区举行的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由于考试方失误使用了旧题,导致24000名考生成绩作废,昨天(20日)举行了重考。但是,因重考所引起的相关事项还并没有妥善解决。 

    考试结束以后,有考生接受采访表示,这次考试更难。
  
    考生:我个人认为这一次比上一次要难,数学我认为比上一次增大了难度。
  
    同时,在考场外等候的考生家长很生气,因为重考事件让自己的孩子身心疲惫。
  
    考生家长:她是学医的,她每天要在科室转,写很多东西,她说,我总觉得心里有个事儿。让她这个月很不爽!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表示,除了免费重考,考生还可以转考明年的考试,也可以全额退费。报销相关交通费用。但是,考生和家长对此并不满意。
  
    考生:我觉得赔偿并不合理
  
    考生家长:我觉得谈不上满意吧。
  
    而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接受中国之声记者采访时表示,考生的相关申请不会有问题。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他们的申请仍旧会得到受理。
  
    但是,有考生表示,申请奖学金肯定会受到影响。(记者满朝旭 王宗英)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政府与外部关系总监Tom Ewing先生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政府与外部关系总监Tom Ewing先生

  10月28日,ETS关于10月23日中国大陆地区GRE普通考试错误重复使用先前旧试题的事件发表声明,为确保GRE考试成绩的效力,ETS艰难地决定取消所有参加2010年10月23日中国大陆地区GRE普通考试的考生成绩,学生可参加11月20日的免费重考或要求退费。

  此次重考事件对中国大陆的GRE考生造成重大影响,本周六GRE重考将进行,ETS和多所名校进行了最新回应。(点击查看2010年GRE重考事件专题)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政府与外部关系总监Tom Ewing先生于2010年11月19日上午发表官方声明,ETS已与全球3000多所研究生院和大学进行沟通,努力保证大部分学生的留学申请不会受到影响。

  已与3000所大学积极沟通

  在10月23日事件发生之后,ETS联系了全球超过3000家大学院校,向这些接受GRE成绩的院校通报了10月23日在中国大陆发生的GRE事件,并且因此参加10月23日考试的学生成绩会晚一个星期送达。同时,ETS在发放GRE的书面及CD格式成绩单时,会在邮件中附上一份信件,向有关接收成绩的学校说明10月23日的中国大陆GRE事件,并且通知他们,中国大陆考生如果参加补考的话,获得的成绩会晚一个星期抵达有关院校。ETS的GRE有关工作人员也和很多研究生院和系主任进行了沟通,向他们说明情况,并回答有关问题。各个收取GRE成绩的研究生院和有关大学都表示理解,他们能够明白10月23日的GRE成绩会因为此次事件而延迟一个星期送达有关院校。

  在面对广大考生的弥补措施方面,ETS对考生为参加10月23日考试所产生的合理的交通费用可以报销,对想要取消考试的学生也会提供退款。同时ETS会加快成绩递送的步伐,尽可能的减少对广大考生所带来的不便。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声明

  致中国大陆参加2010年10月23日GRE 考试的所有考生:我们已获悉此次GRE考试成绩已被ETS取消。ETS将会联系受此决定影响的考生并安排参加11月的重考。普林斯顿大学将会及时接收11月中国大陆考生的GRE成绩以备筛选,所有受影响考生无需再次联系我方。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网站声明

  紧急通知:我们刚刚收到ETS方面的通知,2010年10月23日在中国大陆地区举行的GRE普通考试存在行政异常。ETS将联系所有受此次决定影响的考生,并为所有受此决定影响的考生提供以下弥补措施(每生限选一项):参加于2010年11月20日举行的免费重考;或转考2011年6月11日举行的GRE普通考试;或全额退还10月23日GRE普通考试的考费。所有申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考生必须参加11月20日的重考,此次重考成绩将会于12月10日送至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该决定将不会严重推迟考生的申请。

  不会影响考生申请奖学金  

  ETS工作人员称,大部分研究生院和大学都已经了解这次GRE重考事件,并表示可以接收这次成绩,而且大部分的研究生院奖学金申请截至日期是12月中旬或明年2月1日,所以ETS在12月10日送达的考试成绩不会影响奖学金的申请。对于那些有提前申请最后期限的要求的学校,ETS在寄发考试成绩时也会提供一个ETS的证明函,通知有关院校成绩会晚寄一个星期,并告知校方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的,所以对于大多数的奖学金申请人来说应该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希望学生以放松正常心态参加考试

  ETS再次为此次重考事件而给广大考生造成的不便以及对他们申请所带来的麻烦表示真诚的道歉,并尽一切努力弥补此次重考事件所带来的麻烦和不便。

  对于明天的考试准备,考生要放松心情,在考前复习一下数学和语文技能,以最好的状态去迎接考试。考试时心态要放松,不要紧张。

  GRE考试形式将改革

  从2011年8月开始,在全球GRE都将采用新的考试形式,新的GRE考试和过去的考试相比有一些重大变化,具体到中国的情况而言,过去GRE考试并不是同一天完成的,考生会需要提前完成写作部分的考试,然后过一段时间再来参加语文、数学的考试。

  明年八月份之后,GRE就完全实现机考,语文、数学、写作部分都在同一天完成。

  考试频率也有很大的改进,今后GRE考试频次会增加很多,明年八月份全球新考推出之后,在中国至少每一个月都有一次考试机会。在考试内容方面也有发生一些变化:今后比较注重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题型方面也将有些变化。在考试过程中,还增强了考试的考生友好程度,比如说在新的GRE考试中考生可以直接跳到后面的题目去看,或者是做一些标记,然后再回翻到前面的题目,如果想要更改答案也是可以实现的,这些都是有别于现在的考试的新的地方。

  此外,ETS针对GRE考试会给考生提供免费的备考资料,无论是在现在的GRE考试还是在新GRE考试当中,考生都可以去GRE考试网站上下载样题,来进行模拟考试,而且在样题当中还有非常详尽的关于考试的说明。

 

 

昨(21)日获悉,教育部为有效保障博士学位授予质量,今后将加大博士学位论文的抽检力度:多篇论文抽检不合格者,面临取消博士学位授予权危险。
  
    相比以往,日前启动的新一轮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不再要求学位授予单位上报论文材料;而由主管部门按相应规则抽取后,直接从国家图书馆调取。对于抽检结果,除以文件形式反馈给相关学位授予单位外,还将在互联网公布。对于多篇论文抽检不合格的学科,暂停或取消其博士学位授予权。
  
    有些在职博士生基本不上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规定
    ——博导不能全招在职博士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年博士生招生简章近日发布,该校明确:博导不能全招在职博士生,每年招收的博士生中至少有1名脱产学习(已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除外)。简章同时明确,“不接收同等学力者报考”,这一要求很是少见。
  
    昨日,该校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副校长、博导陈小君介绍,学校现有博导113名,每年博士生招生计划20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每年招不到2人。要求博导招的博士生至少一名脱产学习,目的是为了强化导师责任,提高博士培养质量。
  
    该校这一政策从2009年开始施行。作为该政策的主要推动者,陈小君在自己的招生简章中明确仅招全脱产博士生。有高级职称者读博本可以不脱产,但陈小君还是要求她指导的一名高校教授,到校脱产学习一年,并要求其以后每月至少来校交流一次。
  
    陈小君坦陈,校方此举确实把一部分想不脱产读博的人拒之门外,其中不乏官员。她本人就婉拒了一名正厅级干部报考其博士生的要求:“工作那么忙,不可能有时间来脱产读书,来了也可能难以毕业。”
  
    该校2008年曾一次性清退9名“超学时”博士生(详见本报9月7日报道),其中包括校内外一些教师和官员。陈小君表示,在职博士生中有些人基本不上课,很少参加讨论会。另一方面,在职博士生的一些行为,也让部分全日制博士生觉得努力没有意义甚至不公平,无益于建立良好学风。
  
    希望不脱产拿到博士学位的现象,在社会上较为普遍。陈小君认为,博士的培养,很重要是仰赖于导师的责任心,如果导师对学生“放养”不管,博士的培养质量就不会高。她介绍,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已经开始限制招收在职博士生了,中国人民大学招一个在职博士生也必须获得特批。他们在着力培养拔尖人才,“我们当然要迎头赶上”。
  
    陈小君介绍,新政策实施1年多来情况良好,但仍有一些博士生不按规定到校学习。她透露,今年会再次大清理;对违反脱产学习规定的,给予黄牌警告,“实在没法到校学习,或保留资格,或直接退学。”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二学生艾士微说,考取博士不容易,无论如何都有必要脱产学习1年。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教授别敦荣认为,博士生培养质量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博士生学习不能三心二意,脱产集中学习十分有必要。

 

 

 

 

据美国使馆消息,2010年11月15日,根据2010开放门户报告,2009/10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的中国学生人数从98235增至127628,比上年增加29.9%。中国现在已在领先来源国 中位居第一。

  该报告是在美国国务部教育和文化事务局的支持下,由国际教育协会(IIE)所发表的年度国际学术流动性报告。

  今年的开放门户报告显示,在2009/10学年中,美国学院和大学的国际学生总数增加了3%至690923人。这代表了一个创纪录的在美国际学生人数。今年的增长主要由30%的在美华人在校生的增长所驱动,达到将近12.8万的学生总数,超过国际学生总人数的18%,使中国成为领先的派出国。来自印度的学生增加了2%,接近10.5万名。印度学生占所有在美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学生的15%。

  2010开放门户报告称,2009/10年度的招生受到了美国及世界各地许多国家于经济低迷时期所作决定的影响。该数据揭示了美国学院和大学国际学生招收的复杂图景,招生规律根据来源地和学术水平而有很大差异。来自少数几个国家的学生人数有强劲增长,但逾半数的前25名输出国显示下滑,导致一个比(我们)近年来所看到的整体增长率较低的增长。美国五大东道州中的每一个州,加利福尼亚、纽约、得克萨斯、马萨诸塞和伊利诺伊,都看到他们所吸收的国际学生人数的增加。

  据美国驻北京使馆负责公共事务的公使衔参赞Thomas Skipper称,“美国仍然是来自中国的想要到海外学习的学生所青睐的目的地,原因是与美国学位相联的质量和声誉。为了应对中国学生及其家庭对留学美国的更准确信息的强劲需求,美国驻北京大使馆成立了美国教育咨询中心,一个权威的提供在线和移动学生咨询服务的资源。此外,此增长还受到了美国学院和大学加紧的中国学生招聘活动的带动。”

  据位于纽约的国际教育学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艾伦E·古德曼说,“美国继续吸收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多的国际学生,”国际教育学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阿兰·古德曼说。 “美国与国际学生在美国课堂的积极参与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技能,这些技能将使他们跨文化和跨边界合作以应对未来全球共同的挑战。”

  “2010开放门户”报告称,与2008年秋季入学的新生人数相比,2009年秋季的新生入学人数增加了1%;但是对各学院和大学而言,前三年新生入学人数快速增长,高达两位数的增长百分比态势不再。尽管就读非学历类英语强化课程的学生人数下降了3%,但国际学生就读非学历类课程的人数增长了6%,达到总人数54,803名。以上数据表明更多学生赴美就读短期证书类课程及学校间的交换项目,而选择就读英语语言培训的学生人数有所下降。

  “开放门户”报告中还显示,2008/09学年度共有13,674名美国学生在中国留学,同比增长3.9%。中国是美国的第五大留学目的地,同时也是进入前十名的唯一亚洲国家。2008/09学年为修学分前往国外留学的美国人总数为260,327,该数字与上一学年的总人数262,416相比,略微下降0.8%。该报告还发现,前往非传统热门留学目的地国家学习的美国学生人数呈显著上涨趋势。排名前25位的留学目的地中有15个国家不是西欧国家,同时有19个国家为非英语母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