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10月31日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逝世一周年纪念日,过去的一年里,“钱学森之问”一直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昨天,学习纪念钱学森座谈会在其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举行,钱学森昔日的同学、学生及交大师生从钱老的一言一行上,求解“钱学森之问”。
  
    学生眼里的钱学森
  
    做学问,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交大原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声教授曾经在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学习,钱学森曾是他的老师。他亲眼见证了钱老做学问的严谨态度。
  
    “钱学森对做学问极其认真,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留情面。”何友声说。1957年钱学森在京参加第一届全国力学学术会议时,一位留德归来著名教授在会上介绍了一个复杂课题的推导过程,钱老与学生边听边探讨,在现场讨论时,用一个简单的办法把这位教授的推导否决了。最后总结时,那位教授坦陈:“看来我们探究学问,没有那么仔细、没有那么认真。” 
  
    同学眼里的钱学森
  
    跨学科探究各种未知领域
  
    上海交大原校长、航空航天专家范绪箕教授,是钱学森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时的同学,在他眼里,钱学森的研究领域十分广阔:“一位科学家在一门学科上有突出贡献是很多的,但是在多学科有贡献的人就不那么多了。”
  
    范绪箕说,钱学森进入加州理工头一年,就跨行参加了火箭研究小组。“在1936年的时候,火箭这个概念在航空领域里面还没有。”范绪箕说,这个实验小组是由三个研究生自发组成的,专搞火箭试验。对探究各种未知领域的兴趣,成为他孜孜不倦地攀登科学高峰的动力。
  
    “钱学森之问”求解
  
    光会死记硬背不是好学生
  
    上海市教育功臣、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史烈说,高校办学一定要像加州理工学院那样,培养有科技创新精神,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么多年,我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大学。培养的学生都是人家说过的他说,没有说过的不敢说。”翁史烈说,钱学森讲过的一句话——没有创新,光会死记硬背,即使你考试成绩很好也不是优秀的学生。这一人才培养理念对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破解“钱学森之问”有很大的启发。

 

 

 

 

目前正值2011年研究生招生报名阶段。当众多考生努力争取这一深造机会的时候,却有一些已被录取的考生主动放弃。日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发出通知,拟取消今年已录取却未按时报到注册的29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 
  
    据了解,今年该校共录取了1700余名研究生新生。开学一个多月了,有29人仍未办理入学手续,其中有4名博士研究生,其他都是硕士研究生。
  
    该校研究生院办公室负责人刘老师介绍,研究生放弃入学原因有多种,如找到合适工作、出国或考上公务员等。由于今年的录取工作已结束,也不可能进行补录来填补空缺名额。政法学院的一位老师介绍,该院有三名学生未报到,他们均是从外校调剂而来的,其中两人是法律硕士,联系后得知,有两人已就业,还有一人在考公务员。
  
    记者联系上某学院的弃学新生雷同学,她告诉记者,自己是2008届地大的毕业生,当时被保送为本校自费研究生,由于经济原因,选择推迟两年入学,先工作再读研。“可这两年的变化太大了,先是结了婚,今年6月底又有了孩子,家里经济压力大,虽然曾想到回校读研的时间到了,但8月底时孩子又病了,根本抽不开身。”雷同学说,她目前在十堰的地质行业工作,工作稳定,并不知道自己已被列入拟取消入学资格名单,即使还有机会,也不可能再回到学校读研了。
  
    资源学院也有同学与雷同学情况类似,2008年保送自费研究生后推迟入学,如今因工作稳定而弃学。
  
    该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蒋洪池分析,学生本科毕业时的选择非常多元化,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归结到一点都是为了就业。当几种可能性都摆在面前时,学生最终弃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研究生教育缺乏竞争力。“一些人觉得读研并没有学到多少东西。特别是硕士生定位的摇摆不定,最终造成硕士生的‘高不成低不就’,一些学子就担心硕士毕业后找到的工作还没本科毕业时找到的好。”
  
    蒋洪池还提醒奋力备战的广大考生们,考研一定要理性。对于个人而言,要想清楚读研的目的和发展方向;对他人而言,考上后弃学也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10月23日,中国第一个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迎来建系100周年。作为最直接传承本国语言文化的科系,“百年中文”的纪念,被赋予了很多的意味。而人文学科的时代价值在哪里,人文学者该如何保持气质,也再次被审视。

北大中文系系主任陈平原教授最近接受了本报专访,就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提到的“中文系师生有责任介入当下的社会改革及思想文化建设”,认为人文学者不能丢掉“三气”——志气、意气和豪气,尤其发人深思。

北大中文系系主任:人文学者不可丢“三气”

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 陈平原

大学需要留存一种学术志向、一种学术传统

记者:参加北大中文系百年庆典,有个细节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庆典简朴但学术味儿很浓,但听说,你们有规定,出版的前辈著作,每本书不能超过300页。这样做,是想传递什么理念吗?

陈平原:是的。我们把这次庆典的主旨定为:以学术为本,赓续传统;以友情为重,凝聚人心。

对大学来说,学问是最重要的,热闹的庆典背后,必须有坚实的精神支持与学术追求。所以,今年一年,我们组织了10个专业性很强的学术会议,系庆期间也有“中文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研讨会,以及“众声喧哗的中国文学——首届两岸三地博士生中文论坛”,还编辑出版了20册的“北大中文文库”。

值得一提的是,出版前辈著作,不是几十万字的“文存”或几百万字的“全集”,而是规定每本书不超过300页。不是因为没钱印,更不是学术实力不够,而是希望择其精要,让老先生的文章走向年轻人——起码本专业研究生(论坛) 必读。

在我看来,所谓“纪念”,不是记住一个口号,或供奉几个名人,而是让大家通过阅读和体味,实现学术上的薪火相传。我们更看重的是著作的分量,而不是世俗的名声。中文系历史上名师辈出,这一回只选1952年院系调整后在北大工作的;因为,新中国成立前的教授流动性很强,且在好多大学兼课,我们不能把半部学术史揽入怀中。比如,大学者陈寅恪也在北大中文系讲课,但那时他是清华的教授,我们不能为了撑门面去争抢。

以学术为本,是为了给当下的老师们留存一种学术志向,一种学术传统,一种学术热情。这样做,看似不太张扬,却能给人以精神的震撼。

中文系师生应介入社会改革及思想文化建设

记者:“百年”之后,您认为人文学科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陈平原:我做过西南联大的研究。看那时的老照片,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在天地间,着实让人感动。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多了,但是否还有那么一股志气、意气、豪气?因为,只有具备了这“三气”,人文学才可能做得有滋有味。

任何国家的本国语言文学系师生,所从事的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活,而是包含着价值、立场和责任。

我以为,中文系师生有责任介入当下的社会改革以及思想文化建设。不是不要专业,而是在专注专业的同时,保留社会关怀、思想批判、文化重建的趣味与能力。说到底,人文学是和一个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或“知识”,更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怀。

这么说,不等于让所有老师都关注当下,也应该鼓励闭门读书、不闻窗外事的,应该允许不同文化立场及学术趣味的教授各自独立发展,不强求一律。你整天上电视,名声显赫;我闭门读书,十年磨一剑:各有各的舞台,也各有各的听众。有骨有筋,有雅有俗,有内有外,这样的话,中文系才能比较大气。

至于人们经常谈论的“人文学”如何被边缘化,这是目前中国教育过分市场化的结果。现在,我们的教育走进了一个误区,即把大学当成职业学校、培训中心来经营,宣扬“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忘却了大学的责任。大学教育,是为你一辈子的知识及精神打底子,而不是职业培训。当然,学校性质不同,完全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总的来说,我以为中国“人文学”(包括中文系)最低潮的时刻已经过去,若调整适当,是应该“贞下起元”了。

大学或院系,要有意识地培养几条“大鱼”

记者:但要做到您说的“大气”,允许和鼓励人文学者以不同的方式做学问,势必与当下的学者评估标准冲突。比如论文指标……

陈平原:学问不是评出来,而是做出来的,是经过20年、30年、40年,心甘情愿坐冷板凳、呕心沥血做出来的。你说10篇论文,就一定比1篇论文价值更高?未必。所以,我们一直强调,不争一时之短长。大家现在被各种评比、评奖、评估搞得鸡飞狗跳,根本无法静下心来潜心学问。这很可惜。

作为系主任,我的基本原则是:为中才立规划,为天才留空间。好的教授视学术为生命,根本用不着催促;有的老师,或因能力限制或因健康原因,或对学术根本不感兴趣,再催也没用。但中间这一大块,若有合理的评估体系及奖励机制,能做出更大的业绩。所以,最重要的是调动中间这部分老师的积极性。

同时必须记住,一所大学或一个院系,要有意识地培养几条“大鱼”。对于那些有个性、有才华、有脾气的好学者,要让其山高水长自由发展。暂时看,会损失一些评比所需要的“指标”,但若干年后,如果真的出现一两个大师级人物,那就值得了。作为一个院系的领导,也应该有这种容忍度。因为,神奇的灵感以及创造力,是很脆弱的,甚至稍纵即逝,需要有心人格外呵护。这方面,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肯定是不行的。

随着民生的逐步改善,中国人对于本国语言文学的兴趣会迅速提升;而综合国力的增强,也使得文化交流与对话的天平,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认为中文系的价值应该有更新的体现。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国家行政学院共同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研讨班结业式22日在国家行政学院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结业式并讲话。她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对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和民生性的认识,把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不断引向深入,努力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刘延东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全会精神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坚决落实全会关于“十二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部署,使横跨十年的教育规划纲要在头一个五年圆满完成既定任务。要牢牢把握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做到规划优先、财政资金优先、公共资源优先,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向“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坚持教育科学发展,合理调整结构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管理模式,使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更加适应扩大内需、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战略任务的新要求。要把教育摆在改善民生、做好群众工作的突出位置,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协调城乡区域发展,抓紧制定完善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加强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注重顶层设计,突出重点领域,抓住长期困扰教育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集中突破。

  刘延东指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深入学习领会,确保认识到位;落实配套政策,确保措施到位;扎实推进试点,确保改革到位;加大教育投入,确保保障到位;加强科学统筹,确保管理到位;完善体制机制,确保组织领导到位。要真抓实干,勇于创新,把教育改革发展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管教育工作的负责同志,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研讨班结业式。

 

 

留在城市?还是回农村?这是一个费思量的选择题。对西北师范大学的同学们来说更是如此。
 
    他们的校友胡建强研究生毕业回农村老家创业却遭到家里激烈反对的事情经本报报道(10月22日《一农村大学生自述:回家创业路走得很艰辛》)后,在西北师范大学校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在采访中,不少来自农村的同学都表示陷入纠结之中:一方面他们对胡建强实践教育梦想之举表示钦佩,另一方面比照自己,坦言回农村就业创业,依然阻力重重。

    来自甘肃永登县农村的董存辉说,“从农村出来,亲戚朋友都希望我们留在城市。如果再回到农村,亲朋好友根本无法接受。”

    在这位大学生看来,要不要回农村,关键在于看回农村有没有好的项目,有没有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相比于东部地区,不得不承认,在广袤的西部,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农村物质生活依然相对贫乏,生存条件相对艰苦。在这个问题上,东西部之间也出现了迥然不同的态势。比如,浙江义乌日前出台《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户口“非转农”实施办法》,引发了一股大学生“非转农”的热潮,媒体也乐观地预测“农村的魅力开始显现”。因为回到农村,除普遍具有的土地承包、征地补偿、申请宅基地、生育第二胎等待遇外,在东部有些集体经济较好的村,大学生们还能享受养老保险、医药费报销等待遇。

    今年大四的包敏也曾经动过回家乡的念头。不过,他回家乡一考察,才发现根本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包敏学的是金融,可在家乡临夏市,除了银行,适合自己发挥所长的证券公司仅一家。这导致他最后决定,无论多难,还是要留在城市打拼。
 
    上大学期间,蒲文虎密切注视着农村的变化。就在他上学的这几年间,他的家乡张掖高台县经过土地流转,不少农民开始大规模租地,种植洋葱,年收入可以达十几万元。看到家乡可喜的变化,蒲文虎也动了回乡创业的念头。但他很快发现,大学刚毕业的自己,甚至连创业的启动资金都难以筹集,何谈创业。

    “要是政府能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或许我可以考虑回乡创业。”蒲文虎说。

    采访中,大多数农村大学生都相继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凭借自己的努力,他们从土地中走出来,对那片养育他们的土地深深眷恋,“乡土情结”挥之不去。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改造乡村的愿望。不少大学生都希望能用自己在大学的所学,回报家乡,建设家乡,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我学的是师范专业,必须先报恩。”21岁的胡刚刚说。他就打算先回到静宁农村当一名物理老师。此外,他还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在当老师的五六年里,一边为自己募集创业资金,一边考察静宁当地的苹果产业,然后经商,发展当地的苹果产业。10年后,创业成功,再做回老师,更好地改善农村孩子的学习环境。

    22岁的女孩王金艳并不打算回到农村。理由是,学法律的她回农村教书,“专业不对口,人才浪费”。

    要不要回农村?在她看来,关键是地方政府能为大学生提供什么?“如果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解决不了,像浮萍一样,还不如留在城市。”王金艳说。

    学经济管理专业的陈学文的选择是,先留在城市证明自己,“堵亲戚朋友们的嘴”。不过,他的志向不会改变,“立足西部,扎根甘肃”。

    和很多仍在犹豫、观望的大学生不同,来自岷县农村的大学生雷天明已经立志回乡当一名村官,“从基层做起,既实现了自我价值,也带动了家乡的社会发展。”
  
    “社会浮躁的氛围、家庭的压力成为农村大学生回乡的最大阻碍。大学生就业创业,只有和时代同步发展,了解社会的需要,判断社会发展的方向,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雷天明说。

    西北师范大学团委书记雷鸣认为,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至少要跨越家人亲友盼望“跳农门”的“亲情坎”,城乡之间文化落差的“文化坎”,回乡创业困难重重的“政策坎”。

    “如果我们将大学生比作一滴水,很多大学生之所以宁愿选择苦守城市,是因为在开放的城市体系中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发达的人才‘管网’,可以实现较为充分的自我发展和人才流动。而回边远偏僻的农村,如果人才制度僵化,一滴水可能很快就干涸了。”雷鸣比喻说。

    他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人才,从乡土走出去的大学生对农村有着天然的纽带和情结。雷鸣建议,政府应该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合理配置城乡人力资源,实现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多铺设农村大学生回农村就业创业的“管道”。比如,可以参照城市产业园区的思路,建立大学生农村创业园,为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铺好政策通道,引更多的“源头活水”滋润那片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