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1日),美国《科学》杂志主编BruceAlberts博士率团访汉,这是他继北京、上海之后,近年出访的第3个中国城市。在首站与华中农业大学师生交流的过程中,Alberts博士在肯定中国所取得科研成果的同时,也不客气地指出:中国青年学者和学生需要更多的创新精神。

中国学者论文常被退稿

作为全球顶级科学杂志的主编,Alberts每年都会收到万余篇申请发表的专业论文,但他表示其中只有约8%能够被采用。“中国学者的论文退稿率比较高。”他说。

据他介绍,《科学》杂志更青睐研究方向较广、视角新颖的创新型论文,但中国学者的不少文章不太符合要求。“一些中国科学家做研究的时候总显得很保密,不喜欢与他人交流。”Alberts说,在这点上国外学者的开放态度值得学习。“适当的学术探讨不仅能启发新思路,也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研究。”他也表示,在《科学》上发表论文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能力,“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也曾收过退稿信,在《科学》上发不了,也许更适合其他权威杂志。”

实验室老师带学生不宜多

怎样的科研人员配比才能取得最高效的成果?Alberts认为,一个实验室里的老师和学生人数不应超过12人。“如果一个老师同时带太多学生,很多时间就会被‘管人’占去,根本没时间来做研究。”他说,自己做教授时,每周至少会进行两天的科研工作。

对于中国的研究生培养体制,Alberts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中国,刚入学的研究生就得决定跟随哪个导师学习。但在国外,研究生第一年一般会被安排3个导师,参与3个不同科研项目。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不仅能和其他学科背景的同学进行交流,也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有利于专业研究方向的正确选择。”

青年学者要敢于质疑

作为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Alberts博士对农作物转基因技术有不少研究。他表示,美国目前过半农作物均为转基因产品。到2050年,在减少用水和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要实现世界粮食供给翻番,的确需要转基因技术。“也有科学家表示质疑,但这种质疑是为了确保科学的正确性,科学也在质疑中得到了普及。”他说。

但谈到中国青年学者和学生的质疑精神时,Alberts表示稍感欠缺。“在亚洲特别是中国,青年学者对老教授太过敬畏,以至于不愿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质疑并不针对个人,而是针对科学问题。“只有这样,科学才能不断创新。”

 

 

 

 

中新网10月11日电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消息,2011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报名时间定于2010年10月15日至24日。公共科目笔试定于2010年12月5日在全国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和部分较大的城市同时举行。 

    共有137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计划招考1.6万余人。本次招考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进一步加大从基层和生产一线考录公务员的力度。招考政策继续向基层倾斜: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录用计划中,用于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计划数达到计划总数的85%以上,比去年提高15个百分点;明确中央机关(不含省级以下直属机构)专门设置100个录用计划,用于招收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积极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人员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在海关、国税、铁路公安等直属机构县级以下职位进行试点。
  
    二是进一步提高考录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适应主要考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报考人员有关国情社情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的测查,增强考试的针对性;根据不同机关不同职位对人员的不同素质和能力要求,进一步探索分类分级考试,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在综合考虑报考人员的笔试、面试、专业科目考试、体检和考察情况的基础上,择优录用,做到人岗相适。
  
    三是进一步加强录用考试安全管理。加强公务员录用考试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公务员录用笔试考务工作。建立公务员主管部门牵头,公安、教育等部门分工负责的考试联动机制。提高考试的安全保障水平,配备先进的技术设备,保证对网络报名、试卷运送、考试实施、阅卷等过程的监控。优化考录环境,严厉打击破坏考录工作的行为。
  
    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假借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考试教材编委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权培训机构等名义举办的有关2011年考试辅导班、辅导网站或发行的出版物等,均与本次考试无关。 

 

 

 

 

近来,论文抄袭,买卖论文、学位屡屡不绝,本报从9月15日起开辟“规范学术端正学风”专栏,刊发系列报道,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学术道德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主要是惩治力度不够,学术不端和腐败一样,如果惩治力度不够就没有冲击力了。许多最初抄袭、剽窃论文的原因主要是觉得不会被发现,即使发现了也不会有很大的惩罚。”北京师范大学生科院牛登科教授指出,学术道德教育缺失,监管惩处不力,学术评价失当等是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泛滥的重要诱因。我们要在学习开始的时候强调,一方面用道德约束,另一方面得用一定的惩戒手段。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学院一位老师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对于大学教师学术能力的考核体系存在问题,只能通过文章课题数量来衡量一个在校教师的学术水平。科学研究本身就会存在很大风险,一方面面临风险,一方面又要急着出成果、出文章,所以在这种两面夹击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篡改研究数据、夸大研究成果等不端行为。所以我们的考核体制一定要转变,将研究的质量作为考核的首要标准,但是这一标准的建立还需要不断的摸索,更需要强有力的贯彻和执行。

  对于论文拼凑、抄袭,在学生中也是见怪不怪。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张华杰提到,文科研究生每个月大概要写一万字的论文,大部分文章还是自己认真写的,能够保证质量,但是有时候任务积压多了,每篇要求3000—5000字,涉及的问题自己以前也很少了解,到要交的时间只好东拼西凑。好的老师应该是善于引导学生自我学习的,比如将任务分成容易、普通、难度三个阶段,让学生循序渐进。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告诉记者,我们很少有机会可以接触到规范系统的相关指导,我们很希望得到关于研究基本功的正规教育。光明日报《学术的天空需要净化》一文当中提到的科学道德教育列为专业课程,这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将学术研究基本能力培养,学术规范教育等内容也专门开设相关全校性必选课程,对我们的实际学术研究也可起到切实的提高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施扬灵认为,学术对于我们学生来讲,是一个很神圣很严谨的词汇,能跟着一位学术大师做学问,心里是很踏实的。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学术严谨的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能给我们很多启发。但是,在报纸上看到过一些学术不端的行为,这种不劳而获的盗窃行为,于学生于老师都是可耻的。学术的环境需要得到净化,这是社会的共识。学校首先应该肩负起学术规范和学术监督制度的建设大任,同时也要依靠媒体的监督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学风的清正和学术的良性发展。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需要正确把握和坚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满足好基本公共服务与多元选择服务两类需求。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需求可大致划分为基本公共教育需求和选择性教育需求两大类。基本公共教育是人民群众必须享有并得到保障的基本教育权益,具有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民性等特征。满足这一根本性需求,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要以公办教育机构为主,以全民为服务对象,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率先实现县(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选择性教育需求,要依靠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鼓励通过市场开发和提供多元的教育产品与服务,不断增强教育供给能力,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正确区别这两种需求并处理好二者关系,有助于我们对政府职责和市场功能进行科学定位,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运用好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两种手段。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要坚持加强宏观调控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策高效、组织有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同时尊重市场规律,千方百计激活教育市场,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加强宏观调控就是要提高教育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教育投入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在大幅度增加财政性教育支出,保持适当的教育投资规模的同时,要把优化教育投入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央政府教育投入应主要面向公共教育领域,注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布局,把资金投向最需要的领域、最关键的环节、最困难的群体,把钱花在刀刃上。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更多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兼顾好促进公平与提高质量两大主题。一谈公平,就会提及效益。用有限的财力办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不讲效益不行,但只讲效益不顾公平也不行,必须始终把握正确导向,努力实现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益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育公平关键是机会公平。现阶段保障教育公平的着力点是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重点是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等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现阶段要尽快改变“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苦,家长管得苦”的应试教育倾向,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教育改革和发展已进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阶段,中央政府要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宏观把握,提高政策和决策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对困难地区财政支持力度。地方政府要从大局出发,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的实际出发,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地制宜,确保中央的决策和部署落到实处。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和优化布局,组织实施好《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和重大改革试点。

 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确保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审定会日前在京结束,共有100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目前,此次评选活动进入公示异议期。异议期自公示之日起为期60天。 

    本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继1999年首届评选后的第十二次评选,评选对象为全国所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间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论文,2003年9月至2007年8月间的少量论文也参加了评选。经过学位授予单位推荐、省级学位委员会或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初选、同行专家通讯评议三个阶段,由专家审定会最后确定入选论文名单。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异议期的设立是为了更好地保证所评选出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提高评选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和维护科学道德。入选论文名单自公示之日起60日内,有发现入选论文存在学术失范行为,或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不能成立等严重问题者,可以书面方式向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提出异议。提出异议的书面材料应包括异议论文的题目、作者姓名、学位授予单位名称、异议内容,支持异议的具体证据或科学依据,以及提起异议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如需保密,请注明)。有关材料请直接寄送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地址: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邮政编码:100816)。
异议期结束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 

    入选论文的简要情况如下(点击相关论文题目,可查看其中英文摘要):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名称

作者
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论文题目

学位授予单位名称

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巫强

刘志彪

进口引致型出口:中国出口成长的实现机制研究

南京大学

应用经济学

王义中

金雪军

论人民币汇率波动、失衡与升值

浙江大学

欧阳志刚

王少平

阈值协整及其对我国的应用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法学

法学

高飞

陈小君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教育学

教育学

程天君

吴康宁

"接班人"的诞生--学校中的政治仪式考察

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

陈安涛

李红

人工类别学习的神经机制

西南大学

体育学

方千华

黄汉升

竞技运动表演论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韩小荆

张涌泉

《可洪音义》研究-----以文字为中心

浙江大学

冷川

杨义

20世纪20年代的外交事件与中国现代文学民族话语的发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外国语言文学

段枫

申丹

历史话语的挑战者——库切四部开放性和对话性的小说研究

北京大学

高方

许钧

《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翻译和接受》

南京大学

新闻传播学

薛文婷

赵玉明

中国近代体育新闻传播历史研究(1840-1949)

中国传媒大学

历史学

历史学

陈志坚

刘新成

情与理的交锋--英国财产继承研究1200-1800

首都师范大学

杨煜达

邹逸麟

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

复旦大学

理学

数学

葛颢

钱敏

随机过程在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和系统生物学建模中的应用

北京大学

纪奎

蒋春澜

全纯曲线的相似分类和Elliott不变量

河北师范大学

刘卫东

林正炎

一类平稳过程的极限性质

浙江大学

李新

陈发来

T样条和T网格上的样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尹万科

黄孝军

实流形在复流形中的全纯不变量

武汉大学

张世华

章祥荪

生物分子网络及复杂网络中模式结构识别问题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物理学

刘锴

范守善

多壁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机理和可控生长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张翼

孙弘

轻元素共价材料理想强度和储氢功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徐平

祝世宁

光学超晶格中光散射效应和光子纠缠研究

南京大学

孙方稳

郭光灿

多光子态的干涉和区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柳延辉

汪卫华

块体金属玻璃的室温变形机制与超大塑性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张毅

胡红波

利用羊八井 AS γ实验研究Multi-TeV宇宙线各向异性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化学

田娜

孙世刚

高指数晶面结构Pt、Pd纳米催化剂的电化学制备与性能

厦门大学

狄重安

朱道本

有机光电器件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陈小华

龚流柱

基于氢键活化的不对称有机催化碳碳键形成反应研究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车丽

杨学明

F(2P)+H2/HD/D2体系中非绝热效应及反应共振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陈为

包信和

碳纳米管限域的金属纳米粒子的催化行为

地理学

杨元合

方精云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储量

北京大学

大气科学

王林

陈文

东亚大槽变异及其与东亚冬季风的关系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地球物理学

何建森

涂传诒

太阳风起源的研究--源区观测分析与磁重联驱动模型初探

北京大学

地质学

王博

舒良树

西天山伊犁地块古生代地球动力学演化

南京大学

张少兵

郑永飞

扬子陆核古老地壳及其深熔产物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生物学

王连荣

邓子新

dnd 基因簇对细菌 DNA 骨架的磷硫酰化硫修饰

上海交通大学

唐茹琦

贺林

精神分裂症相关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功能研究

王强

陈建群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插入/缺失与突变热点关系的研究

南京大学

丁新华

王石平

水稻抗病相关基因的分离克隆和功能鉴定

华中农业大学

毛颖波

陈晓亚

棉酚诱导的棉铃虫P450 GIP的分离鉴定和功能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张柯

郭爱克

果蝇中基于目标突显程度的视觉抉择机制研究

周钢桥

贺福初

中国人群SNP的大规模发掘和慢性乙型肝炎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军事医学科学院

工学

力学

吴坚

黄克智

基于原子势的碳纳米管有限变形壳体理论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高鹏

陆夕云

壁面吹吸和表面活性剂作用下的流动稳定性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兴义

周又和

高温超导悬浮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电磁力实验研究

兰州大学

机械工程

吴军

汪劲松

四自由度冗余混联机床的分析、辨识及控制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朱增伟

朱荻

磨擦辅助精密电铸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光学工程

董建绩

黄德修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和光学滤波器的高速全光信号处理

华中科技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胡春光

胡小唐

快速全光谱反射差分光谱仪的研究

天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何春年

赵乃勤

化学气相沉积法原位合成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天津大学

陆海鸣

蒋青

尺寸依赖的界面能

吉林大学

卢明辉

陈延峰

声子晶体及其物理效应的研究

南京大学

钟向丽

周益春

存储器用BIT基无铅铁电薄膜及纳米线的制备与改性

湘潭大学

许运华

彭俊彪

高性能白光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的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陈群

过增元

对流传递过程的不可逆性及其优化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吕友军

郭烈锦

生物质超临界水流化床气化系统的研制与气化制氢特性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

王东

马伟明

多相整流感应发电机系统的研究

海军工程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陈长鑫

张亚非

碳纳米管多沟道场效应晶体管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薄列峰

焦李成

大规模核机器学习研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义理林

胡卫生

光分组交换网中的光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汪小我

李衍达

microRNA相关问题的计算分析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叶丹

杨光红

基于LMI技术的自适应容错控制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东北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来煜坤

胡事民

特征敏感几何处理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孙海龙

怀进鹏

服务网格资源管理技术与系统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土木工程

周燕国

陈云敏

土结构性的剪切波速表征及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浙江大学

水利工程

吴志勇

陆桂华

定量降雨与实时洪水预报研究

河海大学

测绘科学与技术

高为广

杨元喜

GPS/INS自适应组合导航算法研究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方云明

胡浩权

多级孔道沸石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催化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

汪怀远

陆小华

聚合物基动密封材料耐磨性及寿命预测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

巨晓洁

褚良银

温敏及离子响应型智能材料的制备及构效关系研究

四川大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王文峰

秦勇

煤中有害元素溶出分配规律及其地球化学控制

中国矿业大学

矿业工程

陆菜平

窦林名

组合煤岩的强度弱化减冲原理及其应用

中国矿业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王荣武

王善元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苎麻和棉纤维纵向全自动识别系统

东华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任俊莉

孙润仓

蔗渣和麦草半纤维素分离、改性及其应用

华南理工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吴建军

高自友

城市交通网络拓扑结构复杂性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罗亚中

唐国金

空间最优交会路径规划策略研究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吴云

李应红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及其扩大压气机稳定性的原理研究

空军工程大学

兵器科学与技术

张浩

杨裕生

电化学电容器用碳纳米管阵列及其复合电极的制备与性能

防化研究院

林业工程

潘明珠

周定国

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制造工艺与性能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赵瑜

郝吉明

中国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及环境影响研究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生物医学工程

孙剑飞

顾宁

电磁控制的几种纳米颗粒的组装研究

东南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彭池方

金征宇

食品中化学残留物高通量、高灵敏检测技术的研究

江南大学

农学

作物学

余柏胜

孙传清

水稻分蘖角度基因TAC1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

园艺学

徐强

邓秀新

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抗白粉病的分子机制

华中农业大学

农业资源利用

王玉军

周东美

Cu/Zn在土/液界面上的基本能量参数及其环境化学行为研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植物保护

刘星月

杨定

中国广翅目系统分类研究(昆虫纲:脉翅总目)

中国农业大学

畜牧学

吴正理

向仲怀

家蚕微孢子虫 (Nosema bombycis) 孢壁蛋白的研究

西南大学

兽医学

于海

童光志

中国部分地区猪流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

医学

基础医学

钱程

曹雪涛

Fas信号和TLR信号促进调节性树突状细胞负向调控CD4+ T细胞反应及相关机制研究

第二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高强

樊嘉

免疫微环境与肝细胞癌复发转移及"免疫微环境分子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复旦大学

吕慧霞

张运

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血管再生的实验研究

山东大学

梁洁

樊代明

朊蛋白促进胃癌增殖的分子机制

第四军医大学

口腔医学

刘钧

赵志河

压应力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早期阶段成骨和破骨生成能力的影响

四川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张志杰

姜庆五

湖沼地区血吸虫病高风险区域的空间分析及重点钉螺孳生地的探测

复旦大学

药学

杨俊

秦勇

(±)-Communesin F 的全合成

四川大学

中药学

高伟

黄璐琦

丹参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吴俊杰

陈剑

考虑数据分布的K-均值聚类研究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工商管理

杨俊

张玉利

社会资本、创业机会与新企业初期绩效——基于关键要素互动过程视角的实证研究

南开大学

农林经济管理

郑晶

温思美

中国农业增长及其效率评价——基于要素配置视角的实证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