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天空中飘溢着金秋的爽朗,大地上充满着收获的气息,在浓浓的秋意中,一个充满思念与感激的节日——教师节——正在向我们走来。
 
在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尊师传统的国度里,“老师”这个名字赋予我们的感觉的确太多太多。有人说,老师是缕阳光,开启我们蒙昧的心房,让我们的脚步跟着您,在知识的大海里远航;有人说,老师是盏灯,是茫茫黑夜里温馨的向往,您教会我们怎样面对风雨,怎样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怎样铭记历史,怎样书写人生的篇章;有人说,老师是颗铺路的石子,让我们踏着您的肩头,走向了未来,走出了自己的山高水长。我们说,老师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和感恩的人。
 
在人生的旅途中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有着自己的老师。不管是幼儿园时的咿咿学语,还是大学校园中的倾听教诲,老师所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有思想的传递和人生的感悟。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3万余名研究生在数千名导师的引导下,培养学术兴趣,走进科学前沿,获取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探索自然和社会的规律……
 
在第2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网特开展第六届“感念师恩”专题征文。请你们拿起手中的笔,或敲动自己的键盘,将对老师的感恩祝福用心浓缩成一串串文字,在每年一度的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为老师们送上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
 
【征文对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各教育基地、培养单位、集中教学园区的在校博士生、硕士生。
 
【征文内容】以“感念师恩”为主题,通过记述个人经历、抒发心路历程、追忆恩师点滴等,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为辛苦工作的老师们送上自己的祝福。内容不限,题目自拟。 
 
【征文体裁】体裁不限,诗歌、散文、小说均可。
 
【截止时间】2011年09月15日。
 
【征文要求】紧扣主题,联系实际,有真情实感; 字数在800字左右为宜;用word文档排版,注明自己的姓名、学号、培养单位、院系、联系方式等;以电子邮件方式投稿,邮件主题请注明:姓名+2011年教师节征文投稿,稿件采用附件形式传送,投稿邮箱: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各培养单位和院系,也可将经过初选的稿件通过在线投稿系统投递到新闻网;来稿将择优在中国科学院研究院新闻网(news.gucas.ac.cn),发表时编辑可进行适当修改。
 
 
 

报道校园新闻、传播科苑文化;提高写作技能、结交知心朋友

 

 

研究生记者团招新啦!

 

 

 

【简介】

l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记者团是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下,依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传播中心,学生自愿组织、参加的学生社团。

l 记者团的宗旨和方针:“反映、传递、沟通、协调”,即反映学校情况,沟通师生间交流,增强师生间的熟悉和了解,活跃校园文化氛围。

l 记者团是个有纪律、讲民主的社团,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与科学院名家大家接触交流的平台,还会聘请知名新闻专家和媒体记者对新成员进行培训。记者团每学期组织一次的出游及各种联欢活动也使大家彼此更加了解,成为朋友。

 

【组织机构】

 

Ø 编委会:由团长、副团长、团长助理、各部部长组成。编委会每周召开例会,总结并安排采编工作和各项活动。

Ø 要闻部:负责追踪校园热点,采写各类校内要闻、重大新闻事件,并负责专题报道和专题栏目的策划、采写。

Ø 文体部:文体部负责校内各种体育、文艺活动的采写、报道以及校内各学生社团活动的采写、报道。

Ø 学术部:学术部负责校园学术活动、讲座的采写、报道。追踪科研进展,负责新闻网“科技进展”栏目的更新维护工作。关注科研人物,展现全院广大师生的科研风采。

Ø 影像部:负责记者团各项活动的摄影和摄像以及海报制作、网络宣传等。

Ø 外联部:负责记者团与校内其他社团,培养单位及与校外单位的联络合作事宜,负责策划和组织记者团的内部交流活动。

 

【奖励措施】

 

l 每篇稿件以20元计稿费。学期末进行稿费统计并进行发放。

l 每学期从本学期的所有稿件中评选出十篇优秀稿件,颁发证书,并为每篇优秀稿件发放奖金100元。

l 每学年评选五位优秀记者,颁发“优秀记者”证书,并每人发放奖金200元。

 

【加入记者团你可以】

 

l 与路甬祥、周光召、白春礼、杨振宁、王大珩、刘嘉麒等科学界大师面对面,传播他们的科学理念……

l 参与一票难求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聆听郑必坚、曾培炎、陈至立、李肇星、王歧山、陈云林、李金华、李光耀、戈尔等政界名流……

l 接受专业的新闻采访训练,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媒体记者共同探讨新闻写作之道……

l 深入中科院各研究所,报道“知识创新工程中的研究生”,远赴祖国各地,报道“博士合唱团”东北行、西北行……

l 参与记者团春游秋游,以及年终联欢,结交各院所专业的朋友……

l 作品第一时间在学校主页发布,亲眼见证自己文字的传播……

 

【报名条件】

 

l 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关心时事,积极进取,工作认真负责。

l 热爱新闻写作,有较强的新闻敏锐性和洞察力,具备一定新闻写作能力。

 

【报名方式】

 

l 网上下载并填写下面的报名表,于9月16日前发送至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l 每位报名同学还需要同时提交两篇个人作品:一篇为在捕捉与校园相关新闻点采写的新闻稿件,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校园新闻、感念师恩、学习生活等;另一篇为个人的新闻或文学作品,报名影像部的同学也可以提交摄影作品;

l 93-4日中午在玉泉综合楼食堂门前招新,现场填写宣传单后附报名表格。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记者团报名表

请于9月16日前,发送至: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培养单位

 

毕业院校

 

   

 

手机/宿舍电话

 

电子邮件

 

所在园区

 

竞聘职位

□团长 □部长(要闻部、外联部、评论部、文体部、影像部)

□秘书处 □部员(要闻部、外联部、评论部、影像部、文体部)

 

 

兴趣

爱好

特长

 

  

 

 

党委宣传部 制表  2011.8

 

 

8月30日上午八点半,生命学院在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大礼堂举行了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学院全体教师及808名新生参加了大会,会议由生命学院副院长钟良玮教授主持。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会议拉开了序幕,钟良玮教授首先对2011级新同学的到来表示诚挚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出席会议的学院领导和老师。

    生命学院党总支书记范虹老师首先代表学院老师欢迎新同学来到研究生院学习,接着介绍了学院的办学方针和师资队伍,研究生教学期间的管理机制及工作举措,学生党建的具体工作开展,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情况及科研成就获奖情况等。她还重点介绍了《党员联系宿舍制度》,提出“党员身边无事故”的口号,号召学生党员履行党员职责,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教师代表崔骁勇教授为同学们做了精彩的发言,他慷慨激昂的话语激励了大家的热情。崔老师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认为科研的最终目的在于求真、求实。他还对大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大家要学会做事,先要学会做人。

    学生代表赵清杰代表新生发言,号召同学们要感谢父母的付出,感谢老师的教诲,感激身边的朋友,要勤于思考,敢于承担,学会感恩;要把奋斗的足迹坚实地踏在前进的道路上,履行“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对自己负责,认真地过好每一天。

    教学秘书卢莎老师做了关于“课程学习及选课须知”的报告,报告清晰、详细,并针对以往选课中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着重做了说明,为同学们即将进行的选课起到了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最后,学生主管刘占良老师强调了学生管理安全条例,针对现在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重点强调,同时对学院的组织宣传工作进行了介绍。同时号召大家开展“一封家书”的活动,鼓励大家积极踊跃地参加学校及学院组织的各项文娱活动,让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更加精彩,在集中教学的这一年里留下宝贵的回忆。

    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闭幕。会议结束后,2011级全体新生还参加了心理健康测试。

 

 

 

8月3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党校2011年夏季校务委员会会议在院机关召开,会议由中科院党组副书记、院党校校长方新同志主持。 

    研究生院培训部主任霍国庆教授代表院党校办公室,向校务委员汇报了2011年上半年院党校工作总结与下半年工作计划。 

    会上,校务委员们充分肯定了院党校2011年上半年的工作,并就下半年工作计划与工作重点进行了详细而热烈地讨论。中科院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庭大、中科院副秘书长何岩、京区党委常务副书记马扬、人教局局长李和风、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苗建明等就会议各项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对党校拟举办的培训班次、培训定位、党校工作的目标和重点、中科院党务干部培训安排与部署等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指导性建议。 

    方新强调,中科院党校的培训工作要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突出中国科学院自己的特色;要坚持开放办学,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要突出品牌效应,所长上岗班、所局级干部特训班、科技管理骨干进修班等重点培训班要坚定不移地办下去;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增大案例教学的比重;要加强教学研究,探索科技管理干部培训规律;要加强学员管理,不断提升培训质量。

    院人教局领导干部处处长董伟峰、研究生院培训部总支书记谭红军列席了校委会。

 

 

【新闻网讯 记者陈印政、杨雯】8月27日、28日两天,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级新生入学报到的日子,5569名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共同汇聚到一起,开启一段崭新的学习生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除了前来报到的新生之外,还有陪同而来的父母和亲属。
 
来自安徽合肥的李师傅,提起自己的儿子保送了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生,一直合不拢嘴,而谈到自己这次的北京之行,他说:“其实孩子在大学四年生活都是自理,我们也没管过他的事。这次送他来,是因为我们也想到北京转一转,谁让这里是首都呢?”
 
来自陕西西安的陈同学,今年考取了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生,陪同她来报到的有父母和妹妹,提起这次的“全家出动”,她的父亲告诉记者:“我们带着她妹妹来报到,就是想让妹妹感受一下中科院的氛围,回去能够好好读书,争取将来考上一所好大学。”
 
来自山东枣庄的张师傅,两个女儿今年同时都考取了研究生,他一边帮着小女儿搬行李,一边笑着说:“看着孩子们都有出息了,我心里也痛快,送他们到北京来,我回去上班也有劲头。”
 
来自河南驻马店的李师傅,目前在北京的建筑工地打工。知道儿子今天报到,他特意起了个大早赶到火车站,然后一起到校报到。他偷偷告诉记者:“孩子报考中科院都是为了我,这里不收学费,他上大学全靠贷的款,他不想让我太累。”
 
在餐厅食堂里,过程工程研究所的于同学正在陪同自己的父母吃午餐,她们一家边吃边聊,甚是开心。“妈妈,还是你做的菜好吃,可我又要吃不上了。”
 
厦门城市研究所的胡同学,将自己的父母和弟弟送到地铁口,“爸,我们这里有补助,以后不用再给我寄钱了,弟弟明年就要高考了,还等着用钱呢。”简短的告别之后,她目送一家人消失在人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