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至9日,应丹麦科技创新部、丹麦高校联盟邀请,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兼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一行访问了丹麦科技创新部和丹麦高校。
 
邓勇先后会见了丹麦科技创新部常务副部长Uffe Toudal Pedersen先生,南丹麦大学校长兼丹麦大学联盟主席Jens Oddershede先生,哥本哈根大学Ralf Hemmingsen校长,奥胡斯大学Lauritz Broder Holm-Nielsen校长和丹麦科技大学Lars Pallesen校长。
 
会谈中,双方就中丹科教中心硕士项目的进展、中心的运行规划、科教合作的开展等共同关心的话题交换了意见。邓勇表示,中丹科教中心项目的成功实施,必将极大地促进中丹两国间教育科研的交流、合作与创新建设。丹方十分赞赏中方对中丹科教中心项目的重视、支持和投入,希望双方能以中丹科教中心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开展中丹科教合作,确保中丹科教中心的最终落成。双方均表示将精诚合作,在2012年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的基础上加快推动项目各项工作的进程。 
 
此次访问加深了双方理解互信,达成多项共识,更加明确了中丹科教中心的运行机制和模式,预示着中丹科教中心建设将平稳地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他是网络“红人”,在科学网博客中,研究生教育是他“常谈常新”的话题。最近的博文《博士毕业了,到哪里去?》发表后,推荐人数达68人,评论91条,好评声不绝于耳。
 
他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德华。他不仅是优秀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导师。
 
谈创新能力:直觉和悟性
 
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王德华强调首先要培养直觉。“同样一件事,比如在野外飞过一只鸟,有些人很敏感,马上就会注意到是什么鸟,除了观察到行为,还关注身体颜色、大小等等;但有些人可能半天才发现那里有一只鸟。”作为已经指导过30多名学生的导师,他非常清楚直觉对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大学做理科实验的时候,有些同学就很喜欢动手。这些同学是有过经历的,即使弄坏了设备或物品,他们以后再遇到相似问题或类似现象时,直觉就会比一般人高。所以,要有直觉,需要经历。”
 
王德华认为,直觉的培养跟个人的兴趣爱好有重要的关系。“很多学生的兴趣从小就被埋没掉了,各种功课和补习班,使孩子失去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他皱了一下眉头,脸上露出几分担忧,“国外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逐渐培养起自己的兴趣来。喜欢生物的孩子,家里自己的书架上生物学的书就多。兴趣是随年龄而变化的,但如果有一种兴趣能执著地保持下来,且不说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大科学家,成为一个专家是很自然的。”
 
悟性,是王德华强调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另一种核心能力。“从现象马上意识到重要的问题,这就是悟性。”他说道,“那悟性怎么来呢?一是要有生活经历,二是要有学习经历。你发现的一种现象,可能很普遍,但你突然间感悟到了不同的内涵。另外一个就是,看起来根本不相干的一些事情,你突然有想法把它们之间联系起来了,这都得益于你的经历和知识背景。”
 
谈科研选题:“重要”最重要
 
无论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都需要科研选题。那么如何选题呢?王德华的答案是:选重要的问题,选有意义的问题,选大众感兴趣(关注)的问题。
 
什么是重要的问题?“你要解决一个机理性的问题,如攻克艾滋病,那绝对是造福人类的事。”他认为只要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或有涉及这些相关内容的,都是很重要的问题。“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层次,我觉得,你可以从国家层面上,或者从你的学科理论层面上,或者更具体地从你看文献的角度来选择重要的科学问题。”
 
什么是大众感兴趣的问题?“那些与国家的重大问题或国计民生问题不是直接相关,完全由个人兴趣引发的科学问题。比如说,什么样的脸型漂亮、什么样的体型迷人等。”王德华津津有味地说,“关于嗅觉的研究,前几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那么多种气味同时通过鼻子,如何分辨是香的还是辣的?科学家通过对神经系统和嗅觉系统多年的严密研究,发现了信息综合的机理。这些大众感兴趣的问题,一旦有新的突破就是当前人们羡慕的Nature和Science的文章。”
 
谈培养指导:重视每个“第一次”
 
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要贯穿在研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作为导师,王德华非常重视学生的每一个“第一次”:第一次读文献、第一次写开题报告、第一个实验设计、第一篇文献综述、第一篇研究论文、第一次学术报告等。他指出,这是了解学生情况、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与学生交流的好机会,“第一次”往往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对以后的工作会有较大的影响。
 
赵志军曾是王德华的博士生,获得过中科院研究生院“优秀毕业生”称号。他现在已是山东聊城大学的副教授。
 
“最让我感动的是导师第一次指导论文写作,我的英文比较差,王老师耐心批阅、反复指导修改,前后修改八次,直至第八稿才算基本可以。可想而知第一稿有多么的差,但老师没半句批评,而是在写作的一些方面给予肯定,指出缺点和不足,并鼓励我继续修改。通过那次经历,我初步学会并掌握了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方法和要领,写作水平从此有了很大提高,为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这个经历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赵志军回忆说。
 
谈未来发展: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些
 
凭着对科研的兴趣和热情,赵志军义无反顾地坚持了下去。他自豪地说:“当我坐在实验室,才会有充实感,才会体会到实验带给我的乐趣,这才是真正的我。我希望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些。”
 
“他做事情很执著。有些事情我很佩服他。刚开始,在地方上没有多少科研条件,他那养老鼠的笼子,就是在单位的地下室里自己动手编织成的。后来做出了成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申请到了。在地方上做点事情不容易,能坚持下来更不容易,所以我很欣赏他的执著和毅力。”谈到这里,王德华既感到心疼,又倍感欣慰。
 
王德华语重心长地送给当代研究生这样一段话:“如果你真想读研究生,就是说你希望走科研这条路的话,一定要拍拍胸脯,问问自己的内心,是不是能够坚持不懈走下去。如果走下去,就是两条:一个兴趣,一个激情。如果说这两条做不到,那还是选其他路走好一点,毕竟做科学家不是唯一的路。”
 
(作者为中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记者团成员)
 
 
《科学时报》 (2011-08-18 A2 综合)

8月2日,第六届清华大学环境友好科技竞赛终审答辩会在清华大学中意环境节能楼举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室强志民研究组博士生李梦凯同学的作品“基于荧光微探头的紫外消毒设备运行监测系统”,由于创新性显著,荣获实物类一等奖。
 
环境友好科技竞赛鼓励学生以其独创的科技理念或发明制造参与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建设中来,参赛作品按照性质分成实物类和理念类两个类别,每个类别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若干。本届竞赛共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29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参加,生态中心为首次参赛。组委会共收到参赛作品191件,经过初审后,有30件入围答辩。专家组通过综合评审作品的原创性、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参赛者的现场答辩表现,来确定获奖名次。
 
李梦凯同学利用荧光微探头体积小、稳定性好、响应快等独特优势,开发出一种紫外消毒设备运行状况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紫外灯输出功率、石英套管污染状况和水体紫外透过率,然后根据监测结果可计算出消毒系统的有效紫外辐射剂量并调节消毒模块的运行数量,实现在线监控,提高了饮用水消毒的安全性和节能效果。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现有的各种紫外消毒设备还无法达到三参数的同步监测。该监测系统将首先安装于高层住宅小区二次供水的封闭式紫外消毒器中,并逐步推广至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开放式明渠流紫外消毒设施中。

一走进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王飞跃的办公室,目光不由得被那占了整整一面墙的书柜吸引过去:书柜倚墙而立,从地板到天花板,满满当当,全是书。书柜前面办公桌上,除一台电脑外,摆放着各种资料。靠近窗户的位置,是一张小会议桌,挨着会议桌是两盆落地植物,伞叶宽厚碧绿欲滴。房间的另一头摆放着两张沙发,一张茶几。墙上挂着几幅书法作品,有著名学者题写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室静兰香”,还有学生为了纪念他归国执教十周年所写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上有近百名毕业学生的签名。整个办公室明亮大气,墨香涌动。
 
王飞跃和他的三名学生已经等候多时。他身着一身米色的毛衫西裤,笑盈盈地请笔者坐下喝茶。“我前两天在美国开会,时差还没倒过来,如果我声音低下去你们听不见记得提醒我。”王飞跃解释说。
 
强调创新的时候不要忘记基础
 
王飞跃指出,正确的科研方式应当是带着问题找方法,而不是带着方法找问题。他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有些人就像手里握着锤子,硬要造出一个问题做钉子好用锤子去敲它,结果看什么东西都成了钉子,都想去敲。很遗憾今天大多数论文都是这么硬写出来的。而带着问题去寻找方法,首先需要判断是否有现成的方法可用,如果没有就由你来创造,而不是单纯地应用方法。可悲的是现在大多数人还是在寻找适合自己锤子的钉子,而不是去创造”。
 
王飞跃反复强调基础的重要性:“创新对我来说就是要加强基础能力的培养,只有基本功扎实才能谈到创新。”
 
“有的导师认为研究生院的第一年集中教学没有用,我坚决反对。”王飞跃语气坚定地说,“学生与雇员不同,招学生不能只是让他干活。研究生第一年就是应该从从容容地读一些书。学好最基本的东西,是为了锻炼思维,学会如何一步步规划、想问题。”
 
无用之用,众用之基
 
王飞跃1990年在美国伦塞利尔理工学院获计算机与系统工程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任教,1998年作为海外杰出人才引进回国工作。王飞跃现在身兼数职,同时担任中科院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社会计算与平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以及其他国内国际的社会职务,而且是多家杂志的主编。笔者不禁好奇他是如何管理自己时间的。
 
王飞跃的回答令人意外:“我从来不刻意管理时间。”
 
“该工作就工作,有时间就读东西。”“你们看,我到哪里都会提这个包。”王飞跃从写字台边拎来一个白色的布袋。“这本是人工智能的期刊,” 王飞跃边介绍,边把包里的东西一件一件向外掏,“这是与研究项目有关的社会学书,这是论文、‘973’项目立项书、《人民日报》、Times、The Economist、……”王飞跃随身携带的布袋里竟装有不下十余种资料,涉及学术、经济、政治方方面面。
 
“读书,不要只读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因为真正有用的东西往往是现在认为没用的,徐光启曾说:‘无用之用,众用之基。’我现在做社会计算,跟以前读的好多没用的东西有关,如果不读就无法把计算机和社会学联系起来。”
 
谈到时下十分引人关注的学科交叉问题,王飞跃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我相信学科交叉出成绩,但不否认单学科也能出成绩,单学科都学不好又如何去做交叉呢。以后的学科交叉更应该是以团队的形式协作,比如物理专家和信息专家合作,这样叫‘交叉’,而不是一个人既懂物理、又懂信息。在新领域的开创阶段或许需要这种天才,一旦这个领域进入平稳发展期,就更需要有团队合作来推进科研的进展,也就是由创新变成常规。”
 
以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待问题
 
王飞跃曾换过两次专业,本科学化工,研究生读力学,又在美国拿到计算机与系统工程博士学位。王飞跃是如何完成不同专业之间的过渡的?他讲述了读书期间的故事。
 
“我在念硕士期间,基本上力学相关的专业书都读了。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我们连电影也不看。” “我印象最深的是去美国读书,一下子从力学专业转到计算机专业,心理负担很重,所以有时自信心很重要。我在美国的第一年时间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很多晚上就睡在机房。力学里数学多,思维逻辑性强,而在人工智能领域多是启发性的理念和方法,之间的差别很大,我甚至都想重新去搞力学。我转专业有两点优势,一是数学基础好,二是做事比较逻辑化,一步步来。我干什么事都以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对待,专业是无所谓的,所有专业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在王飞跃看来,学习也是一样,解决问题既是学习的目的,也是方法。“学生往往觉得不懂,要等到自己哪天学好了再去干,可哪天才能学完呢?可能学习完了,机会也已错过了,这在信息领域十分突出。其实抱着这种心态的人可能永远都不会真正去学。”
 
王飞跃因在智能控制领域作出的开拓性贡献成为国际知名学者,也是国际研究热点“平行理论”的创始人。面对所取得的一系列杰出成绩,当笔者问到“您如何评价您自己、您觉得您是不是典型的科技工作者时”,王飞跃说:“我只反省自己,不评价自己。我只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做自己该做的能做的,典型不典型与我无关。”
 
(作者为中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记者团成员)
 
《科学时报》 (2011-08-15 A2 综合)

815,由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与美国光学学会(OSA)首次联合举办的国际科技暑期夏令营在长春光机所举行。本次夏令营以激光及其应用为主题,特邀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挪威科技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Federico CapassoDavid Miller9位著名教授围绕激光及相关技术的原理和前沿进展进行授课,来自中、美、英、德等11个国家的270余位学生和青年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夏令营。

本次夏令营的成功举办,不仅落实了国家科技部和美国光学学会代表团关于建立中美等各国光学领域科研人员暑期交流的方案,而且加强了中美等各国光学领域科研人员学术沟通,促进了各国科研单位对光学领域前沿科技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长春光机所的研究生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术交流机会。课上积极参与提问,细心记录笔记,课下还不时地与各国教授和学生探讨相关问题,同学们对激光学原理及其前沿进展有了更深的认识,开阔了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科研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素养。

夏令营期间,长春光机所的研究生在生活上为外国学生提供着悉心的照顾,课余时间带他们参观长春旅游胜地,这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缩短了他们对新环境适应时间,而且加深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这次夏令营圆满闭幕,不仅加深了长春光机所与其他科研单位之间的相互认识,而且为日后长春光机所与国际上顶尖的科研单位之间更深刻的学术交流打造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