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下午,由“百人学者论坛”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与光电技术学院共同主办的“国际化学年”科学系列讲座第六场报告在玉泉路教学园区教学楼举行。爱因斯坦讲席教授 Kim Dam-Johansen以“丹麦无碳排放能源系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为题,给到场的科学院学子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研究生院副院长苏刚教授主持了报告会,李静海院士给Kim Dam-Johansen教授颁发了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证书,“百人学者论坛”秘书长乔从丰教授向Kim Dam-Johansen赠送了“百人学者论坛”的纪念品。
 
围绕丹麦无碳排放能源系统研究,报告一开始,Kim Dam-Johansen教授就带领大家回顾了丹麦能源使用的历史,以及在全球能源危机的背景下,丹麦如何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排放量、开发新能源等手段构建无碳能源系统做出的努力。
 
Kim Dam-Johansen教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丹麦无碳排放能源系统的研究现状。风能(wind energy)作为21世纪人类清洁能源的首选,经历了从陆上风能利用到海上风能利用的革命,然而动力来源不稳定以及能量储存问题仍然是未来风能利用的一大挑战;热电连供(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可以显著提高能源利用率,这一点已为研究者通过实验论证证实并已实际应用于无碳排放系统的设计中;通过混燃(co-firing)可以提高混合燃料的利用率,燃烧产物的综合利用仍是亟待考虑的问题;燃烧和有害产物排放控制(combustion and harmful emission control, CHEC)涉及的脱硫,脱氨反应在无碳排放系统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报告中,结合在场学生的专业兴趣,Kim Dam-Johansen教授给大家详细讲述了生物质能源的利用问题。利用研究者设计的将植物秸秆实地转化为生物原油的一套设备,省去了传统生物质能源使用中收割、积累、运输等环节中耗费的人力物力,从而大大提高了生物质能源使用的效率。这也为研究替代能源指明了新的方向。
 
报告结束后,针对在场学生提出“中国相较于丹麦,建立无碳能源体系的阻力以及如何解决”、“丹麦的无碳能源系统为何不考虑核能”、“生物质能源转化为生物原油的实际操作”等问题,Kim Dam-Johansen教授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丹麦的国情做出了有针对性的回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7月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玉泉路园区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三届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路甬祥院士主持会议,副主席王恩哥院士、朱道本院士、黄荣辉院士、陈晓亚院士、李国杰院士及本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共24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听取了研究生院副院长兼学位办主任王颖教授关于研究生院2011年夏季学位授予、优博论文评选、学科培养点增列、学科管理等工作的汇报。
 
路甬祥充分肯定了学位评定委员会各位委员认真履行职责的负责精神。他从今年是化学年谈起,通过化学发展史上的人物与重大突破,结合近期对企业的调研和走访,围绕进一步提高我院研究生教育质量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
 
路甬祥指出,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不仅要根据中国科学院的实际,贯彻落实好国家学位委员会的各项政策,继续将工作重点从发展数量转移到提高质量、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上来,而且还要把提升研究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提高质量,不能够只停留在知识的灌输或者是一般知识的应用,而是要培养研究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于经历前人没有经历的理论。
 
路甬祥进一步指出,宏观上的质量往往是通过结构的变革来实现的。我国的学位类型正在发生结构性调整,科学本身也在不断通过学科交叉和融合进行着结构性的调整。因此,关注质量,不能仅限于质量保证体系和环境建设,还应重视教育观念的转变、培养模式的变革,以及与科技创新,特别是科技原创的紧密结合。在选人、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中国科学院的优势和特色,打破束缚青年人创新、创造的各种障碍,营造交叉、融合的氛围,并落实到我们的具体举措中,为青年人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
 
路甬祥强调了工程硕士、工程博士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的重要性。他指出,工程人才的培养,除原创外,更加重视系统集成创新,更加重视仪器跟装备方面的创新。我国的有些企业在市场的牵引下,已经开始走中端、高端的创新之路。因此,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不应只看到实验室,只接触导师,还应充分利用假期走进企业、走进社会,这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趋势。
 
 会议审议通过了113个培养单位的3777名博士学位申请人和3266名硕士学位申请人的学位申请;审议了通过了2个博士培养点,15个硕士培养点和23个工程硕士培养点。审议通过了2011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4篇等;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学科管理的相关办法。参会委员从促进学科发展,加强学科规范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中科院研究生院数学学院高年级学生党支部于7月3日组织同学们前往中华世纪坛参观 “一切为了人民”建党九十周年展览。此次活动是在七一前组织同学们观看《建党伟业》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在“看党的创建历史,感90年光辉历程”为主题的七一支部活动的第二个部分。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参观九十年的发展成就,更好地了解党的发展历程,直观地感受在党的领导下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达到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坚定党员共产主义信念,加强党支部对整个学院同学影响力的作用。
 
“一切为了人民”展览是北京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特别展览,展览共分为“古都春晓”、“宏图初绘”、“改革新篇”、“科学发展”四部分。 “古都春晓”主要展示了从1919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北京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李大钊烈士英勇就义、“一二·九”运动等照片和场景,真实再现了这一时期共产党人广泛宣传、动员群众,浴血奋战,为国家和人民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峥嵘岁月。“宏图初绘”展厅记录了1949年至1978年党领导北京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资料。建设北京十大建筑和密云水库等图文资料以及物资供应紧张年代的各种粮票、布等各种票证。“改革新篇”部分生动再现了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北京普通家庭的生活场景,充分展现了首都经济社会巨大变化对市民生活的深刻影响。展览的第四部分“科学发展”集中展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丰硕成果,包括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阅兵等许多辉煌时刻的珍贵影片资料。紧邻的是“一针一线绣入党誓词”的宽大条幅,锦旗周边围满了专心绣誓词的参观者。展览的尾声是震撼人心的360度环幕视频——“凝心聚力,共创未来”,充分展现了建党90年以来取得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的不平凡历程与伟大成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从北京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为新中国诞生立下的不朽功勋,到接管城市政权、人民当家做主;从投身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到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展览充分利用珍贵照片和史料、实物展品以及电子留言墙等多媒体设备,一张张黑白老照片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解放事业献身的身影,一幕幕高科技真实场景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通过参观重温党的革命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在极其丰富的历史照片资料中,在气势恢弘的全景视震撼下,每个共产党员都由衷的感到自豪与骄傲,更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我们党的伟大与光荣。这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激发了大家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由中科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办的2011地球科学前沿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odern Computational Geoscience Fronitier,2011)于7月6日至7日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路园区的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会议室召开。 

    大会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石耀霖院士担任主席,他在开幕致辞中对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丹麦和中国台湾地区等国际专家参会表示交流欢迎,对国内科学院系统、中国地震局系统、中国地质科学院系统及中国科技大学等兄弟单位专家和领导参会交流表示感谢,对研讨会的筹备情况和具体日程情况做了介绍。石院士指出,今年研讨会与以前有所不同,在有更多国际一流专家学者参会的基础上,许多在各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年轻人也参会并做报告,这样的交流,不但有利于实验室把握国际最新研究进展,不断提高实验室国际开放程度,而且有利于为年轻人提供和国际一流科学家进行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实验室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条件。 

    中科院资环局周少平教授对研讨会顺利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自2003年实验室成立以来,每年都举行国际研讨会,这已经成为一个惯例,但每次来参会,感触都不同,研讨会的规模、参会国际一流专家的人数和学科领域都不断扩大,今年共有43位学者将做报告,将地球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给大家。他也祝参会的外国专家在北京期间,工作和生活愉快。 

   中科院国际合作局董琪教授指出,地球动力学实验室在基于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基础上对地球动力学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了很多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希望通过与国际上同行的交流,加深了解,从而为实验室的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议,最后对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同学表示感谢,并祝贺研讨会成功召开。 

   7月6日研讨会的四个专题报告分别由孙文科教授、Dave.A.Yune教授、Benjamin Fong Chao教授和Maarten V de Hoop教授主持,共有18名专家学者做了报告。 

   Yves.M.Leroy教授首先做了“极限理论在褶皱和冲断带与加积楔结构分析中应用”报告,报告中介绍了加积楔中流体过载作用,过载理论力学机理,动态/静态过载理论关系及其在地质构造中的应用;对于二维问题比较了各种锥度构造破坏的优先方向,以流体作用三角形区域为例,分析得到在压临界情况下推动块体变形;超临界情况下,使得块体分层变形。并对未来将要做的“三维加积楔的稳定性、流体孔隙压与温度耦合的演化问题做了介绍”。 

   刘嘉琪院士做了“当今世界火山活动的态势与发展趋势”报告。报告中,就火山喷发与地震密切关系、近年来火山喷发趋势、日本大地震后对我国火山带的影响、并对未来我国火山活动趋势做了预测。火山的喷发与地震有着密切关系,火山活动一定是由地震活动引起,但地震活动并一定引起火山喷发。目前世界出于地震活跃期间,火山活动和地震活动同样出于活跃期。全球性的火山出于一个活跃期,但黄石公园、长白山等其它活跃火山导致灾难性灾害的喷发不会在最近发生。 

   石耀霖院士做了“紫坪铺水库是否触发了汶川地震”的报告。他认为,汶川地震不可能由人为的水库引起,因汶川地震为构造型地震,由于水库蓄水引起的弹性应变能变化与地震总能量相比可以忽略。但水库蓄水对库伦应力起到增加作用(弹性载荷、孔隙弹性载荷,和孔隙流体压力扩散)。如果断层渗透率足够高,库伦应力会增加但增加的大小在千帕量级;如果想得到紫坪铺水库触发汶川地震的证据,我们就需要得到更详细的断层信息及渗透率信息,根据目前结果还不能得到水库触发地震的证据。构造应力在汶川地震的增加量大约为2.5KPa/a,因此从应力角度分析,即使没有水库影响,汶川地震也应在几年内发生而不是几千年以后。 

   郑永飞院士做了“大陆俯冲带的化学动力学过程“的报告。地球动力学包括物理地球动力学、构造地球动力学、化学地球动力学、观察地球动力学、实验地球动力学和计算地球动力学几个部分。化学动力学在宏观上包括结构、材料的化学运动学过程及演化,在微观上包括化学组分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微观尺度的物质扩散运动和宏观尺度各向异性地球动力学过程共同构成了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大洋俯冲带和岛弧的岩浆活动是化学动力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他以中国大陆为例,从岩石化学角度详细介绍了中国大陆的演化过程。 

   马瑾院士做了“地震主题地区与分析现今构造运动的新方法”报告。大陆地震的成丛性和成块性;大陆地震主体地区的时空分布;现今构造活动的新方法和提前发现地震主体地区的可能性,提出块体假设。人为地表温度场包含了现今构造活动的信息,成组地震发生事,主体地区发生了整体性的活动,利用已有研究方法,增加卫星新方法,有可能提前识别主体地区。 

   范天佑教授做了“断裂理论与块体动力学关系”的报告,丛断裂理论方面对马瑾院士提出的块体假设的正确性与否进行了探讨。 

   其它教授和年轻学者也各自做了精彩报告,报告中讨论积极热烈,70人的会议室座无虚席,会议室后面的服务区也被学校同学和外单位的老师和同学站得满满的,正式参会人员及旁听的人员超过150余人,10余名外籍国际专家与几十位国内著名学者的精彩回答,使整个会场中不断爆发出会心的笑声。整个会议的报告、提问回答环节全部为英文,在提高和交流学术知识的同时,也大大锻炼了同学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7月7日,有25位国内外学者做精彩报告。会前,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彭颍处长及研究生院候泉林副院长分别为明尼苏达大学Dave.A.Yuen教授及法国巴黎高师Yves.M.Leroy教授颁发了中国科学院特聘教授证书。四个专题报告分别由石耀霖院士、候泉林教授、Yves教授和吴忠良教授主持。 

   Dave.A.Yuen教授首先做了“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的近场模拟研究进展”的报告。报告中介绍了海洋层流引起灾害的机理、层流平均深度和双曲方程、GEOCLAW软件及自适应网格技术、日本海啸模型及日本海啸与日本地震的关系。高分辨率的海岸线地图对于海啸的模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利用离海岸线50km范围内的分辨率50x80m数据对海啸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测结果吻合良好。如果能得到沿海城市的更高分辨率地图,则可利用本方法进行海啸预警工作的研究。 

   候泉林教授做了“朝鲜半岛中生代造山代研究最新进展”的报告。报告中指出,朝鲜半岛的板块构造由临津江构造带、沃川构造带、亲华北Nangnim 地块、亲华南的Gyeonggi地块及Yeongnam地块组成。对大别-苏鲁构造带东移机理是什么? Yongnam地块与华北地台属性为什么相近?朝鲜半岛的构造年代学证据等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做了详细讲解。最后对朝鲜中心构造带的演化过程进行了讨论。造山初期(早中三叠世):扬子板块俯冲到华北板块下面,这一俯冲碰撞带对应于朝鲜半岛的沃川构造带,形成了超高压变质岩,变质年龄分别约为230万百万年和220~260百万年,变质年龄略早于大别构造带(220~240百万年)。造山期(晚三叠到晚侏罗世):持续造山,华北板块仰冲并叠覆到扬子板块,平行造山带形成了逆冲和走滑剪切带,例如沃川剪切带,临津江剪切带, Honam剪切带;超高压变质岩折返。造山后伸展期(早晚白垩世):造山挤压转换为伸展,伴随着岩浆和拆沉作用,晚中生代岩浆侵入,造山带中部隆升和拆离。此时华北板块叠覆到扬子板块之上,使得Yeongnam地块和Gyeonggi地块混有华北与扬子板块的信息。 

   孙文科教授做了“冰川均衡作用引起的东南阿拉斯加负重力梯度测量最新研究进展报告”;吴忠良教授做了“中国Kokoxili(200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最新研究进展”;Bertrand Maillot教授做了“基于挤压构造带物理模型的反演问题研究”;Yosuke Aoki教授做了2011Tohoku-Oki地震破裂变形研究报告。 

    其它10余位国内外教授和年轻学者也各自做了精彩报告。会后,部分国外专家将继续在地球动力学实验室进行科研合作研究。 

亡、口、月、贝、凡——构成“赢”字。
 
亡——危机感。小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机会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和机会相反,危机是给那些没有准备的人的。人的天性是要过安逸富足的生活,没人喜欢劳碌奔波,更没人喜欢危机。但是,很有讽刺性的是,当忘记危机的时候,危机也就到来了。
 
我们做科研时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是“抢发”,就是说某个人的工作被同行抢先发表了。科研世界里只有第一,没有“之一”。这种“不兼容”性导致了残酷的竞争:这个实验要做得更快一点;这个想法要设计得更新一点;这篇文章要投的杂志影响力更高一点。
 
口——通畅的交流。科研工作不仅仅是要和实验小鼠打交道,更重要的是和人打交道。古汉语里面有一句“亲其师信其道”。进入科学院的研究生素质相差无几,得到导师指点多的自然就会进步快一点。那时候我们刚刚大学毕业,进入研究所,对前途充满了热切的渴望,同时也为不确定的因素所困扰。我们向“过来人”取经,希望少走弯路,不走错路,最好是有“捷径”。这个时候,我的导师秦莹教授告诉我:什么是捷径?科研世界里哪有什么捷径?如果一定说有,那么捷径就是不去追求捷径,脚踏实地地走路,按质按量地完成科研任务;不漂浮,不幻想;科研是未知世界,走了弯路错路,怎么办?要“退思”。想清楚了自己错在哪里,自己有哪些资源可以弥补,可以纠正。然后“勇进”,集中全部力量,不遗余力地去完成自己的目标。“退思”、“勇进”这两个词让我受益无穷。
 
除了导师,还有同学。研究所的圈子很小,所以平时通过做实验、听报告、上课和开会接触的机会就很多。大家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正好形成互补。在自己的工作中,正是这些朋友提供了无私而热情的帮助,有时候他们自己不能解决的还帮我向他们的朋友寻求帮助。朋友、朋友的朋友……身处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一般的网络里,我们享受到了太多无形的便利和关怀。我真心地感谢这些人:他们曾经借给过我两三微升的质粒,也可能是给过我一两只实验小鼠,或者是一盘细胞,可能是一微克抗体,或许是一段使用离心机的时间。正是这点点滴滴,成就了一个科研项目,正是这无私的帮助和扶持扫清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所以,无名英雄和幕后工作者们更值得我们去感恩。
 
月——经年累月的工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科研是探索,既然是探索,这个过程就充满了风险和挫折。结果出来以前,我们可以给它做十几种可能性分析,每一种预测看上去都是那么合理,都像是正确的。但是只有实验结果出来以后,我们才能确认一种猜测,并且通过反复实验加以验证。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时间,离不开长期的坚持。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一篇优秀的论文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贝——科研资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事科学研究就像做一桌丰盛的宴席,离不开相应的科研资源。在发明统一的货币以前,贝壳也曾经作为一种交换等价物。所以,“贝”字含有“钱”的意思。科研经费的申请是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也曾经帮助导师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科研经费标书的写作,要说明我们所从事的研究的临床医学意义和基础研究意义,并且有一定的初步试验结果的支持。当然,在科学研究中,贝并不仅仅代表钱;这个字还代表其他的资源。
 
凡——平凡的工作,平凡的心态。科研工作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博弈,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想象一个精致的科学模型是一件很陶醉的事,但是完美的科学模型不一定存在于现实中,其正确与否还要经受大量平凡工作的验证。验证的过程中必须有一颗平常心。科研世界里,只有少数人有惊人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凡人,想出来的模型不能被实验所证实。放弃一个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但同时也是一种智慧。果断地结束一个错误的设想,开始一段新的探索,这是一种痛苦但必须尽早接受的科研哲学。从平凡人到大师的成长道路上,可能会经历无数的放弃和重新开始,可能需要积累数不尽的“舍”与“得”的智慧。
 
科研世界就像是装满宝藏的宫殿,里面有无数的财富和奥秘,我们才刚刚走进它的大门,胸中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向往。我们前面有很多优秀的科学家已经走在探索的路上了,我们后面也有很多刚刚学习做实验的师弟师妹们。在这条长龙一般的科研队伍里,我们是承前启后的一环。我们传承,我们开拓,我们承担,我们前进。最后,我愿意和同龄的年轻同学一起共勉: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营养研究所)
 
《科学时报》 (2011-07-05 A2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