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就知道中国科学院的鼎鼎大名,但从未想过自己能走进中科院的大门,真正了解中科院。不过,现在一切都已经变成了现实。非常感谢中科院研究生院能给我们这些学子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

开营的第一天,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苏刚副院长给我们做了题为“细推物理”的主题报告,让我们对中国科学院的整体架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苏刚副院长在报告中特别提到中科院严谨、求实、创新的院风。必须承认,正是中科院的一批又一批的院士、研究员和研究生的不懈努力、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才得以有中科院今天的辉煌。正是中科院严谨求实的学风,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学子来到这里求学,最后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了物理研究所参观。在报告厅外的展厅里,摆放着一幅建所80周年的纪念合影。照片上的人数之多,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物理研究所的两位研究员分别向我们做了两场报告,内容极为丰富,极大地开拓了自己的视野。随后,研究生部老师在答疑的过程中提到,在国外的著名高校学习的研究生,平均每周要工作80小时左右,中科院的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能达到相当的工作强度。听到这些,着实让自己大为震惊。平均每周80小时,便意味着每天11小时,而这就是许多中科院研究生的日常生活。想象着自己如果有幸能来到这里学习工作,过的是这种生活,有些害怕,但更多的是一种期待。

下午,我们来到声学研究所参观。研究所副所长为我们介绍了声学所的整体情况,接着,声学所四个方向的老师分别就自己的方向做了更为详细的介绍。虽然自己的本科专业与老师的研究方向并无太大关联,但通过老师的介绍,对声学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的扩展,收获了很多的知识。

夏令营才开营两天,我已经收获了许多知识,视野有了很大的扩展。相信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我能有更多的收获!

 

为期十天的全国大学生物理学科夏令营在今天迎来了第二天的活动日,全体营员在参观完物理所之后,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来到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展开对声学所的参观了解,并就有关研究生报考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咨询。

在声学所短短几个小时的参观过程中,营员们首先聆听了马晓川副所长关于声学所整体情况的介绍。马晓川副所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同学们展示了声学研究所在声学和信号处理领域的发展情况、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结合自身特点和声学所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更加准确的定位。接下来刘纪元、杨军、张海澜和邓浩江等各位老师、研究人员对水声学、音频声学、超声学和信号与信息处理这四个学科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得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有关声学和信号处理方面的具体研究内容。老师们通俗的语言、幽默的风格常常引来全场同学的热烈鼓掌。

听完讲座之后,全体营员又参观了声学所的各个实验室。在声学所历史展厅里,讲解员向营员们介绍了汪德昭院士创立声学所时的艰难历程以及几十年来声学所在声学和信号处理领域所取得辉煌成就。那一枚枚奖章,一座座金杯记载了每一个光荣的瞬间,也是对有志于到声学所进行研究生学习的同学的一种鼓励与鞭策。在参观水声科学水下消声实验室时,同学们了解了水下消声的原理以及如何在水下进行消声实验的过程,并对声波在水中传播有了一个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在网络新媒体展厅,讲解员带领营员们进入了一个三维立体世界。在那里,同学们观看了3D电影短片,尽情地享受空间的美妙与奇幻。所有这些,都得益于先进的三维视频播放技术。此外,同学们还近距离地了解了实时高清视频点播技术,体验到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给未来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在音频声学消声室,同学们置身于六面消声的环境中,现场感受无反射条件下的声音传播,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会场、剧院的结构设计有了全新的理解。

晚饭之后,营员们又参加了与实验室老师的见面活动,进一步全面地了解了各实验室的科研内容和研究方向,并就有关考研、保研、工作的相关事宜进行了咨询。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声学所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也对自己将来的人生选择有了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

【新闻网讯 记者陈印政报道】7月24日上午,参加地球科学学院夏令营的110余名营员赴中国地质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以此促进大家对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变化、岩石分类和化石形成机理的了解,增强对地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对地球科学学习的兴趣。地学院退休教授潘云唐先生为大家进行全程讲解。
 
“大家看,这块化石是我在四川首先发现的,后来国际上也是用我的名字命名的。”在一块腹足动物化石前,潘云唐为同学们介绍了一块化石发现的过程和化石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之后还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各种岩石、化石的形成机理,以及各种玉石、水晶的鉴定方法。虽然先生已经70余高龄,但两个多小时的讲解没有停下一步。
 
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地球物理专业的李军红是第一次参观地质类博物馆,看到馆内陈列的丰富展品,她不停地在各种展品前拍照,“虽然地球物理专业与地质专业有较大的不同,但是了解一些岩石分类学和古生物学的知识,对于将来自己专业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地质勘探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同时也是非常有趣的工作。”
 
李政同学来自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自己学校里面也有一所地质博物馆,但从展厅里面走出来之后,仍然感到不解渴,“这里的展品太丰富了,很多想见但见不到的标本,这里都有收藏,而且老师的讲解也非常详细到位,把看标本与听专业讲解结合在一起,收获真是非常大。”

中国地质博物馆创建于1916年,是国内建馆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常设展览包括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石厅和史前生物厅等几部分。该馆以历史悠久,典藏丰富、珍品率高,陈列精美、科研成果丰硕称雄于亚洲地学博物馆。不仅具不仅具备典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三大传统功能,而且富有时代特色,融科普、教学、学术交流、观赏、休闲于一体,社会影响日益广泛。

 

 

7月23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科学前沿技术”暑期学校开始了第一天的日程,行程是参观研究生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在简短但热烈的开学典礼之后,学员们开始了信息学院各个实验室的参观之旅。上午,暑期学校的学员们陆续参观了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传感网络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生物信息处理实验室和智能网络社会计算实验室。
 
数字媒体实验室由黄庆明教授领导,长期致力于视觉信息处理、多媒体数据压缩、计算机视觉等方面的研究。在参观实验室期间,研究生学长学姐为学员们展示了一个个精彩的研究成果,如个性化视频情感分析,海量图片检索等。学员们纷纷驻足观看,交流学习。在吴健康教授领导的传感器网络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研究生学长们亲自为学员们演示了精彩的人体运动捕获系统。通过传感器,可将直接记录人们全身的运动状况,且时延小,动作相似度高。看似一个微小的传感器便可完成如此之大的功能,让学员们不得不感慨科学的伟大。在朱廷劭教授领导的智能网络社会计算实验室,很多学员们第一次接触到计算网络心理学这个交叉学科,倍感好奇。在生物信息学处理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孙应飞教授热情地介绍了实验室的研究情况及招生情况。这些实验室的研究方向都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技术,也是未来需要学员们掌握并将其更深入发展的,看着勤奋好学的学员,相信那一天其实并不遥远。
 
午休过后,学员们继续着他们的参观之旅,目的地是玉泉路园区。在通信实验室,凃国防教授自豪地介绍了自己的实验室,并欢迎学员们日后报考通信实验室。物联网与无线传感网络实验室的易卫东教授十分热情地介绍了实验室的各个研究成果,让学员们倍受鼓舞。在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员们被实验室获得的大大小小的奖励所震撼,深深感受到了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雄厚的技术实力。在国家计算机网络入侵防范中心实验室,研究生学长为学员们展示了一个个网络攻防案例。在信息动态学和工程应用实验室,研究生学长精彩的技术介绍,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观的这些实验室,学员们领略了陌生的概念,深入的专业话题,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以及强大的师资队伍和勤奋的同学。这一切都是学员们之前不曾接触但又渴望了解的,学员们希望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专业定位,找到自己未来的专业之路,希望所有学员都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未来几天的参观学习,必定让学员们获益良多,衷心的希望暑期学校的学员们都能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之光。

【新闻网讯 记者陈印政报道】7月20日下午,吴春明教授应邀与参加2011年地球科学学院夏令营的学员进行交流,并做题为“科研随想”的报告,与学员畅谈自己的求学经历、科研体会、为师心得,同时寄语青年学子,提出殷切希望。报告会由张怀教授主持。
 
做学问就是把不明白的学术问题弄明白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做学问是为了什么?对这一问题的答案可能有延迟就业、跟风、混日子、发财、升官、评院士等等,但是要想把学问做好,更应该拥有对学术研究的浓厚兴趣。”吴春明的开场白结合同学们的实际,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迅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对于什么是做学问,吴春明认为做学问就是“把不明白的学术问题弄明白”,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并不容易,需要具备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逻辑。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到,自2001年以来不断地读书、教书、搞科研,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不少于6小时,阅读了至少3000篇以上的中英文文献,比高考时勤奋得多,目的是做出像样的学问,现状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提起自己做学问的方法,吴春明认为自己的秘诀只有三条:一是尽可能大量地阅读中外文文献,整个研究生阶段至少应该研读本专业经典著作2-3部,硕士生阶段至少精读50篇外文文献,博士生阶段则至少要精读300篇外文文献;二是多做具体研究工作,做研究就像谈恋爱,要达到对研究内容朝思暮想的程度;三是多参加学术会议,向专家们学习,向同行们学习,甚至向自己的研究生们学习。
 
学位论文至少应该是没有错别字的论文
 
“大家要做的是理科或者工科的学位论文,与文科论文相比,咱们必须要讲‘理’。”接下来,吴春明就学位论文的撰写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一篇好的理工科学位论文,我认为至少应该具备如下特点:选题必须理论依据充分,而且必需做具体的研究工作;技术路线必须合理、得当;实验要方案周密、操作精准,结果可重复;论文撰写要符合科学逻辑,最好能旁征博引。”
 
“我所就读的中小学都是河南山区里面最差的学校,但老师们严格要求,所以我现在不会出现标点符号使用的错误。而对于现在的很多论文来说,错别字连篇,标点符号乱用的现象非常普遍,更不用说断句合理和文笔简洁流畅了。想做好一篇好的学位论文,应该具备扎实的文字基本功。”
 
对于一名合格博士研究生的标准,吴春明认为首先应该知道本专业最前沿的代表人物是谁?代表科研机构有哪些?他们都做出了哪些成绩?其次应该知道本专业现在存在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是什么?再次应该能够随口给出印象深刻的至少10篇文献的名称和主要内容,并熟知国际国内各期刊的情况。
 
导师成功的标志是尽早培养出比自己优秀的一些学生
 
“有人认为现在的师生关系就是老板与打工者的关系,因为师生之间强势与弱势对比非常明显。但我个人认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还是应该通过具体的课题来完成,事实上许多国外的研究生培养也是通过这条途径。所以对于导师来说,应该是学术引路人的角色,并为学生提供研究经费,指明研究方向,但也不能耽误学生的发展;而对于学生来说,是科研的探索人,但也不能耽误导师的课题研究。”对于当前的师生关系,吴春明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对于一名好导师的标准,吴春明认为应该包括“做学问”和“做人”两方面,“做学问”首先要达到与自己职称几乎相当的学术水准,其次应该具备近乎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再次应该做学生合格的学术引路人;而对于“做人”来说就应该“人品近乎周正”。
 
“一名导师成功的标志就是尽早培养出比自己优秀的一些学生。而学生成功的标志除了学术上尽早超过导师,并且在国际上出类拔萃以外,还应该有实质性的学术贡献,或对经济建设和人类社会有益。”
 
谈到做为一名导师最深的体会,吴春明认为“成功的研究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自己悟出来的。”

吴春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研究领域包括变质地质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地质年代学。学术专长为变质作用演化、岩石热力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部分研究成果被美国、德国岩石学教科书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