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记者 赵广立】“磨盘上布下雄兵百万,土屋里奏响决战凯歌;农家院里打碎了旧世界,小山村走出来新中国。”这便是西柏坡。6月19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10级学子在所党委书记高玲瑜的带领下,走进革命圣地、新中国的起点——河北平山县西柏坡,追寻“两个务必”精神在这里留下的深深印记,接受一堂深刻的红色教育。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点,毛主席在这里提出了具有高度预见性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是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
 
同学们首先参观了“毛泽东生活展”。在讲解员的解说下,同学们惊叹于主席少年时的才略抱负;青年时对革命追求的热血沸腾;之后领导中国革命无往不胜,以至于周总理形象地称之为“中年得志(痣)”;晚年一句“我们的蒋委员长该不高兴了”犹让尼克松感佩不已。同学们一边聆听一边参展,仿佛见证了这位伟人真实而伟大的一生。
 
同学们跟随导游,来到了“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参观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同学们一一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同志的旧居,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中共中央军委作战室等。旧居陈设极其简朴,军委作战室更是“一部电话两张地图三张桌子四间平房”,让人对老一辈的革命家肃然起敬。在毛泽东旧居院落内,同学们纷纷在“布下百万雄兵”的磨盘旁留影纪念。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前,烟台海岸带所党员右手握拳,重温入党誓词。
 
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真实的再现了一个心系群众的政党和伟人们在西柏坡的历史功绩。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三大战役的打响、七届二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中国的命运从民主战争转向和平建设、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在三大战役展厅中,同学们看到了翻身群众踊跃支前的场景,一把小推车尤其引人注目——他们筹集粮食、支援前线,部队走到哪里,群众的小推车就把粮食送到哪里。陈毅元帅曾经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活动结束后,高玲瑜向同学们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从这次意义非凡的党课中,深刻体会到西柏坡精神之于当代、之于自身的意义,二是希望同学们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切实做好本职工作,真正为祖国科技进步作出应有贡献。
 
岁月可流逝,历史不容忘记。“两个务必”成为我党坚定不移的执政理念,要在一代代共产党人身上传承。海岸带所党员侯小凯说:“这是我第一次来西柏坡参观学习,让我近距离地领略了伟人们的领袖风范,作为共产党员,要切身传承优良的革命传统,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精神,6月18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工支部党员前往去天津参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缅怀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质。化学学院民主党派人士以及部分积极申请入党的同志一同前往参观。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位于天津风景秀丽的水上公园风景区,占地面积7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建于1998年2月28日周恩来诞辰百年纪念日前夕,是一座园林式的伟人纪念馆。纪念馆主要分为三大展区即主展厅、按1:1比例房间的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专题陈列厅和专机陈列厅。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首先参观了西花厅,看到了周总理的会客室、办公室和卧室,“简朴”是留给大家最先的感受。会客厅里日本友人为周总理和邓大姐画的油画,体现了国际友人对他们的敬重;办公室里毛主席送给周总理的沙发,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之间真挚的关怀;卧室里摆放在床上的小床桌,体现了周总理夜以继日的繁忙工作。随后的展厅中,更加详细地展出了他们那“伟大的情怀”:友情、亲情与爱情。邓大姐与宋庆龄的书信往来及其他人之间的礼物赠送,让参观者看到了他们对友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互爱、互敬、互勉、互助、互信、互谅、互让、互慰”的八互原则,让观众感受到他们伟大的夫妻情义;周总理与邓大姐的书信往来及立下的家规,更让观众领略了他们对亲属的严格要求。特别是那件凝聚了73个工人心血的丝质棉袄,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邓大姐的无比敬意;还有那件邓大姐穿了几十年的普通毛衣,都是她一生艰苦朴素的真实写照。
 
主展厅中,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下,大家进一步参观了周总理及邓大姐的生平展览。展览集中展现了周总理与邓大姐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一件件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与文物展现在大家面前:有个展柜罗列了周总理所签约的文件,数量之多已经让所有观众感慨,但是讲解员说这仅仅是一小部分;病后的周总理消瘦了许多,但是依然忙碌在工作岗位上,有一个表格记录了他患病期间的工作量,看着简单的几个数字却让参观者强烈感受了他为了祖国、为了人民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
 
通过展厅的大荧幕,大家观看了新闻纪录片《十里长街送总理》。站在那里,播音员的解说以及那些感人的画面把观众带回到1976年,人们情真意切的悲痛与不舍也同样涌荡在大家的心中,大家仍禁不住热泪盈眶!先后装过周总理与邓大姐骨灰的骨灰盒,让参观者又一次感受到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伟大情怀,他们为子孙后代留下了绚烂辉煌的事业,自己带走的却是一身忠骨!
 
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文献与照片,在讲解员生动的讲解下变成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使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周总理、邓大姐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了解了他们艰苦朴素、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崇高情怀。大家由衷地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更加努力,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学习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情操和高尚品格,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者按]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与《科学时报》联合举办的“给力科技创新·谱写青春乐章——知识创新工程中的研究生纪事”征文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了各培养单位、各院系的大力支持和广大研究生的积极参与,组委会办公室陆续收到了大量稿件。其中,绝大部分参评稿件真实记述了作者研究生期间的科研经历,内容紧扣主题,文笔流畅,寓情于事,真实感人,富有启发性、引导性和示范性。本报从今日起特辟专栏,陆续刊出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征文,同时,刊出部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记者团“创新1+1”的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选择光机所,只因这里是光学科技人才的摇篮,走出了众多名声如雷贯耳的学界泰斗。5年之前,初来偏居上海一隅的嘉定,不同于上海大都市的奢华与新潮,这里有的只是小城镇的宁静与淡定。那时的我,和当年一群有梦想的年轻人一样,简单而执著,满怀着对科研的追求和对前辈的敬仰。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从一名20岁出头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其间的苦闷与欢畅,彷徨与希望,将永远被珍藏进岁月的百宝箱。抚今追昔,一纸一纸的论文上,记录着在实验室里奋进的青春影像;渐行渐远的时光里,总有太多的留恋和感伤。
 
艰难的开始,痛并快乐着
 
刚进实验室,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各种各样的激光器激发着让人眼花缭乱的光线,晶莹剔透的光学元件折射出令人着迷的色彩……我的导师程亚研究员也是在这一年回国工作的,他的言行举止都洋溢着一股激情,我被这种科研情怀深深感染着。我像个学徒一般,从拧一个螺丝开始,在导师的指引下一点一点地成长,一步一步地前进。
 
很快,我们就有了重要的结果发表在《光学快报》上,并马上被国际光电领域著名杂志专栏报道,这件事对我鼓舞很大。导师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同样是自己的研究工作成果被媒体和杂志报道,先前在日本的时候,报道中的成果获得者称谓是‘Scientists in Japan’,心里很不是滋味。而如今在国内取得的成就,报道中的称呼就变成‘Researchers in China’,我心里倍感自豪!”导师的一番话触动了我,能为自己的国家增添荣耀,付出再多辛苦也是值得的。
 
之后不久我便开始了独立的课题。实验初期,系统不怎么稳定,经常需要值夜班,我便在实验室的一角备了一张折叠式行军床,常在那里睡觉休息。放假后我还将400兆的文献资料拷回家,整个寒假都在作调研和写报告,几乎没出过家门。从搭建平台到实验运行,虽然大小问题一直不断,但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会让我兴奋不已。
 
忙过了近一年,实验并无实质性进展,成功似乎离我很遥远,我也开始有些迷茫了。很快导师也察觉到我情绪的微妙变化,于是鼓励我不要轻易“缴枪”:“即使不可行也要找到不可行的证据。”
 
我沉迷于跟各种困难作斗争,仿佛每天都是“痛”并快乐着。当显微镜底下终于出现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的结果时,我知道实验有了重要的突破,剩下的任务只是把结果做得更细致和完善。这次没有过多的惊喜,一切似乎都在预料之中,因为我们对方案的可行性深信不疑,同时也付诸了许多个日日夜夜的反复尝试与探索。
 
科研就像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微光学与微流控技术的结合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一直以来,这种制备技术都是借用成熟的半导体光刻工艺。然而,这种工艺对全三维立体结构却无能为力,将飞秒激光三维微纳加工应用于光流控芯片的加工是一项重大挑战,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所制备的微结构表面粗糙度高,无法满足光学应用的需求。
 
在一次江南古镇旅游的过程中,我路过一家雕刻印章的铺子,发现师傅在刻完字后,会将印面在火焰上烤一烤。我便好奇地向他请教此举的奥妙,师傅告诉我这是为了使刻槽边缘平滑光亮。似乎是灵光一现,我顿受启发,回到实验室后即刻购买仪器搭建平台,在多次调整参数条件之后,我们取得了令人欣慰的初步结果。科研也不是深锁于象牙塔的,有时候灵感就蕴育于日常生活不经意的琐事之中。
 
此项工作极大地拓展了飞秒激光微加工技术在光流控技术领域的应用。很快,美国佛蒙特州一家大型微纳系统公司的CTO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对此技术表现出极大兴趣,并先后3次探访位于实验大楼底层的那套简陋的仪器平台。科学是无国界的,我们迅速建立起交流合作项目。
 
创新与机遇,一个也不能少
 
导师非常注重研究的创新性。他经常对我说:“很多人喜欢用同一种技术做出甲、乙、丙……科研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你们一定要做高度原创性的工作,开辟一个新的领域!”我对此十分赞同,并深感原创性研究的乐趣所在。
 
将激光束聚焦后,光束的纵向瑞利长度大于横向的艾里斑尺寸,这是传统的空间域光束聚焦的一个本质特性,这使得仅用单一透镜聚焦很难实现三维各向同性微纳加工分辨率。该领域发展近20年来,这一问题从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导师凭借其在强场激光领域渊博的学识,指导我将超短脉冲时间域聚焦引入飞秒激光三维微纳加工。该想法非常巧妙,我不仅暗自佩服导师前瞻性的思维,也隐隐感觉找到非常好的切入口。
 
理论和实验结果很快被《光学快报》刊登,审稿人一致给出高度评价。该成果刊出短短半年,先后被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加州大学的研究小组重点引用,他们也在自己相关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欧洲著名研究小组也在激光与光子学著名期刊的长篇综述文章中重点介绍该工作,认为该方法是飞秒激光微纳加工领域关于加工分辨率改善的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
 
我很庆幸能和一群志同道合,亦师亦友的年轻人一起度过了5年的科研生涯。我无法忘怀为了解决一个个棘手的难题,深夜仍在实验室奋战的身影;无法忘记实验成功的那一刻,我们一起欢呼的喜悦;无法忘记导师和我一起反复修改论文,直到凌晨……青春就这样化作一纸一纸的论文,定格在图书馆的文献档案里,定格在英特网的数据库中。
 
在成果面前,导师时刻提醒我们:永远不要止步不前,以前的业绩统统清零。正如毕业典礼在西方语言里叫commencement,而这个词又有“开端”的意思,博士生涯的完结仅是人生的一个里程碑,我将心怀最美的憧憬,踏上崭新的征程,演绎更精彩的人生!
 
(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科学时报》 (2011-06-21 A1 要闻)

6月17日上午,在热烈而庄严的气氛中,中科院武汉教育基地2011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昌华奖学金”颁奖仪式隆重举行。武汉病毒研究所共50余名毕业生及导师和部分家属参加了毕业典礼。
 
中科院武汉分院党组书记陈平平主持毕业典礼。礼堂内,毕业研究生们身着整齐庄严的学位服齐聚一堂,接受导师和家长的祝福。导师代表和毕业生代表分别上台讲话。武汉病毒研究所2008级博士研究生门冬作为毕业生代表做了演讲,表达了对这个播撒了多年青春汗水的母校的喜爱与不舍,并且也为今后的人生道路找到了奋斗的目标。
 
毕业典礼上,中科院武汉分院院长朱耀仲宣读了“昌华奖学金”及“优秀毕业生”奖获得者名单,对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研究生进行奖励。中科院武汉教育基地“昌华奖学金”由武汉昌华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设立,以奖励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在学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在学研究生,激励更多研究生在科研中勇于创新,为建立良好的研究生科研竞争环境推波助澜。武汉病毒研究所胡杨波同学以优异的成绩和表现获得“昌华奖学金”特别奖,另有9名研究生获得优秀奖;门冬等7名同学获得“武汉教育基地优秀毕业生”称号。
 
最为隆重的是拨穗仪式。在热烈的音乐声中,2011届毕业生怀着激动的心情走上主席台接受导师代表的拨穗。导师们轻轻将毕业生们学位帽上的流苏由右边拨到左边,表示他们已学有所成,从此可以展翅高飞。回想数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毕业研究生们的心中百感交集,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典礼结束后,毕业生们纷纷表示对导师和家人的感谢,并与他们合影。
 
“海阔任鱼跃,天空任鸟飞”。领导和毕业生导师对2011届毕业研究生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和衷心的祝福。这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梦想从此启程。在导师们的亲切目光中,2011届毕业生们从此开始新的征程。祝愿他们自强不息,勤勤恳恳,在自己的岗位上勇于创新、追求卓越。
 
 
 

【新闻网讯 记者杨雯】“做学术要有一颗平常心,要在平淡的生活中安下心来做事情做学问。”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伯聪教授在致辞中这样说到。6月18日,全国首届科技哲学应届毕业研究生论坛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路礼堂报告厅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主办,北京地区科技哲学专业相关教学科研单位协办。

    开幕式由肖显静教授主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刘孝廷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李伯聪教授和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总支书尚智丛教授致辞。本次论坛共分四个时段共计十五名应届毕业研究生发言,其中博士研究生七人,硕士研究生八人。参加发言的应届毕业研究生生分别来自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等北京地区高校,代表了科技哲学专业领域优秀应届毕业研究生的学术水平。

    第一时段的报告由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刘二中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的陈天嘉博士是第一名报告的学生,报告题目是《中国传统博戏中对蟋蟀习性的观察和认识》。在报告中,陈天嘉把斗蟋蟀这样一件人们熟悉的传统游戏项目通过动物行为学的概念框架进行了新的发掘和探究,将科学的发现和知识的创新结合起来。中国古人不是以做出科学发展为目的,也没有受控实验的概念,但是却不自觉地对蟋蟀采取了受控实验的操作。

    受到这一启发,陈天嘉从一个新的思维角度思考中国传统科学思维方式的特点,他遵从科技史的概念,在学术的框架下得出了规范的认识。谈到关于这一选题的学科定位,陈天嘉说道:“这个选题的研究确实不是传统的科技史范式研究,而是包含了很多地方性的知识。”他紧接着举例说道,“例如在中国古代的文字记载中,有很多关于捉蟋蟀的地点的记载,寺庙佛像后、墙角等地点,都是可以捉蟋蟀的地点。”

    之后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王曼博士做题为《当代西方集体意向性理论研究述评》的报告,中央党校的丁太顺博士做题为《科技特派员创新系统思想》的报告。第二时段由北京交通大学的林建成教授主持,来自北京工大的王正为硕士等三人做了报告。
下午的第三、第四时段分别由北京大学的周程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徐治立教授主持。来自清华大学的董丽丽、来自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毕勋磊等9名同学作了报告。
在四个时段15名应届毕业生报告之后,本次论坛的闭幕式如期举行,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执行院长任定成教授发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肖显静教授总结,本次论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