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科院研究生院“十一五”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研究生教育业务管理平台、协同学习服务平台和继续教育培训平台已开始在全院推广应用。为深入了解各平台在全院的具体应用,满足院所个性化技术支持服务需求,研究生院教育信息化项目组于10月19日走访了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上海生科院研究生部及所属研究所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各位老师对平台应用认真负责,尤其在研究生培养系统应用中成效突出,生科院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访问量和论文工作环节产生的数据都位列全院前列。项目组与上海生科院研究生部和所属研究所的教育业务管理人员就研究生教育业务管理平台系统的应用进行了交流。

    研究生院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教育信息化项目总师办负责人刘振清首先介绍了“院十一·五教育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历程、建设内容、平台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等情况。项目组开发工程师分别重点介绍了招生、学籍、培养系统的功能和应用情况并演示了系统的主要功能。上海生科院研究生部吕幼翔主任、负责信息化工作的顾培忠老师、负责培养和学位工作的王蔷老师等介绍了生科院研究生培养的特色、自有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和院教育业务管理平台各系统的应用情况,还提出了生科院对教育信息化平台应用的个性化需求。生科院所属神经所谢国扬老师、植生生态所王晴老师和计算生物所李淑琴老师等分别介绍了系统应用的感受和体会,计算生物所李淑琴老师还将收集的研究生使用培养指导系统有关模块的意见和建议提供给了项目组。

    在交流中,教育信息化项目组收到了许多有利于平台系统优化与完善的意见建议,并针对招生、学籍和培养等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实时在线技术支持,还并认真记录了其他相关问题。项目组表示,在后续平台系统完善和个性化服务中将重点解决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协调配合有关业务管理部门做好相关信息化技术支持工作。

    上海生科院研究生部对教育信息化项目组的现场走访表示感谢。在较全面地了解院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情况后,他们表示将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教育业务管理平台的应用范围,推动协同学习服务平台的应用,积极建设积累优势资源,为中科院研究生教育特色品牌创建做出贡献。

    中科院教育信息化三大平台通过院“十一五”教育信息化项目已建设完成并开始在全院应用,主要包括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教育业务管理平台、协同学习服务平台和面向全院职工的继续教育培训平台。项目组将根据全院用户的应用反馈进行系统优化,同时开展重点用户走访和现场技术支持服务。

 

 

 

 

       《苏堤漫步》演奏

专家们颇感兴趣

专家们上前询问
   
2010年10月20日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管弦乐队应“第十界散裂中子源材料技术国际研讨会”承办方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邀请,在翠明庄宾馆会议厅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献上了一场精彩的中国民族音乐会。
   
演出以一曲《苏堤漫步》开场,舒缓轻快的节奏把来宾们带到苏杭一带婉约的水乡,暖风夹着丝丝细雨扑面而来,游子的乡思与恋人的情思、心中的惆怅与热风细雨交织在一起,使中外观众久久沉浸在其中。随后的合奏《彩云追月》给人以开阔旷远,悠扬神秘的意境。
 
民乐队指导老师邓广惠老师改编配器并亲自指挥的《红楼梦组曲》成为演出的最大亮点。乐曲在三个乐章的迂回起承中前进,在沉淀了中国千年文化的国乐声中,诠释了交织在大观园中的凄清、悲凉、感慨与无奈等各种情感,令观众久久沉浸其中。
 
此外,民乐队还准备了各种组合形式的小节目,有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古筝与琵琶合奏《彝族舞曲》等。
 
最后,乐曲在一曲喜庆祥和的民乐合奏《喜洋洋》中结尾。但是,来宾们意犹未尽,在大家的邀请下,民乐队又即兴加演了外国名曲《友谊地久天长》,熟悉的旋律刚刚奏出,观众们就跟着节奏或轻声哼唱或拍手,整场演出在欢快友好的气氛中落下帷幕。曲终之际,外国来宾们迟迟不肯离去,掌声经久不息。当演奏者们走下舞台时,各国专家学者们纷纷上台询问同学们演奏的乐器和方法,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浓厚兴趣。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管弦乐队是由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不同院系(所)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在本次演出中,他们采用了民乐合奏、器乐组合、器乐独奏等不同艺术形式,为外宾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之美。
 
 
 
 
 
 
 
 

10月14日至15日,上海微系统所举办了为期二天的2010年度新生入所教育培训,共有80名新入所研究生参加了培训。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俞跃辉出席了培训并做所况专题介绍。培训由人才教育处副处长陈英主持。

    培训第一天,俞跃辉副书记介绍了微系统所的历史沿革、科研进展、发展规划,以及成立以来对国家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他鼓励新同学要抓住时机,在微系统所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为创建一流研究所而共同奋斗。

    随后进行的是专题讲座。宋志棠研究员以“我的人生与科研探索之路”为题,向大家讲述了他如何通过读书改变人生,在科研方向上正确选择与定位,并寄语青年人要树立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要有责任心并与社会相融合。胡宏林研究员介绍了他从事科研工作的一些体会,并详细解读了目前开展的前沿领域——谱域通信5G的相关知识。程建功研究员以“耕耘和收获“为题,讲述了他在学习和工作中如何通过艰辛的付出,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告诉大家在做科研时要耐得住寂寞,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苦干加巧干才能事半功倍。邱云周副研究员介绍了他在微系统所的所学所想、作为微系统所培养的博士生留所工作并成为骨干的经历和感想。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胡娟教授也通过案例分析、现场催眠体验,给各位学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心理健康讲座。

    培训首日,各位老师、科研骨干代表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切身经历与感悟,使大家收获颇丰,为今后顺利地开展工作和学习指引了方向。

    培训第二天,新同学们接受了研究生管理、培养和有关规章制度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大家还参观了所陈列室,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微系统所的发展历程。

    通过系统培训,新入所的研究生们对微系统所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并增强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力量、为微系统所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决心和信心。

10月21日下午,应中科院研究生院生命科学学院的邀请,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Frances Separovic教授为研究生院的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Resolving antimicrobial and amyloid peptides in membranes”的报告。

    报告中,Separovic教授介绍了应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Solid-state NMR),来测定与生物膜作用的多肽结构和动力学机制,以确定他们的活动机理。之后,她还详细介绍了自己在阿尔茨海默症分子机制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并展示了大量的实验结果,在分子水平阐述了阿尔茨海默症治症的致病机理:β -淀粉样多肽主要组成结构是β -片段,其在细胞膜表面大量聚集,破坏膜磷脂层的稳定结构,从而在细胞膜上形成孔洞,破坏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Separovic教授的精彩报告使广大师生收获良多。她在研究中所采用的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在对脂质与多肽相互作用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助于听众对于膜表面多肽和与疾病相关蛋白的生物物理化学性质的认识,发现潜在的治疗手段。

    报告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踊跃提问,Separovic教授也耐心地一一解答。Separovic教授的报告拓展了对阿尔茨海默症分子机制研究的理解,给现场的老师和学生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Frances Separovic教授于199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并在后期对生物物理学产生兴趣,致力于阿尔茨海默症中淀粉样肽链的相关研究。

 

 

 

 

【新闻网讯 记者李林】10月21日晚七点,第47场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迎来了内蒙正蓝旗乌兰牧骑艺术团。在这寒冷的天气里,带着马头琴的悠扬、马奶酒的清香为科苑师生送上一场别具异域风情的歌舞晚会,来自内蒙古草原原生态的民间艺术魅力感染了到场的近700名师生。 
  
    歌舞《传奇正蓝旗》拉开了晚会的序幕。舞者身穿蓝色、红色藏袍,手舞洁白哈达,欢快起舞;歌者嘹亮的嗓音,犹如从草原深处传来,深情地诉说着草原儿女幸福的新生活。《马背雄鹰》讲述着勇敢善良的马背民族的传奇故事,豪迈的舞步、雄壮的歌曲,坚实的臂膀如雄鹰般,展现了蒙古男儿的健美,精彩之处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马头琴,在草原人的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和割舍不断的依恋。带着它的独特魅力,马头琴二重奏《草原连着北京》、《茉莉花》顿时征服全场,表演者孟克、图亚手中的马头琴,旋律时而奔腾激昂,时而细腻抒情,带给同学壮阔与悠远、清新与唯美的震撼力。 
  
     欣赏罢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颂》,神奇的喉音演唱艺术呼麦让同学眼前一亮。表演者呼格吉勒图用喉音演绎的《故乡》获得观众们掌声连连。呼麦是一种神奇的喉音演唱艺术,纯粹用人体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这在人类歌唱艺术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作为蒙古族的瑰宝,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犹如一幅历史的长卷,男声独唱《忽必烈汗》、《赞歌》诉说着中国历史上卓越非凡的一代帝王忽必烈的丰功伟绩,男女声二重唱《敖包相会》轻吟着情人间的婉转恋歌,民乐合奏《阿斯尔》展现元朝宫廷音乐的辉煌,《东归英雄》的片尾《鸿雁》重温18世纪悲壮长征土尔扈特东归精神……整台晚会17个节目犹如历史画卷的音符,将蒙古的历史与人民的生活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让科苑学子品味草原文化的芬芳。 
     
    内蒙正蓝旗乌兰牧骑艺术团的演出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歌曲、舞蹈、长调、呼麦,各种形式交相呼应,带给科苑学子的不仅仅是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更为科苑师生织就了一幅蒙古人民壮美的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