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晚,中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合唱团成立三周年汇报演出在玉泉路园区举办。中科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邓勇,副院长隋红建、马石庄,巡视员远泽清,院长助理王艳芬、朱相彬,组织部部长沈永前、学生处处长赵宝奇等出席晚会。
 
星空下的歌
 
“因为你们的存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才以崭新的姿态、蓬勃的活力而存在。博士合唱团在传播中科院校园文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你们辛勤的付出,我代表各位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邓勇书记在致辞中说。
 
晚会开始前,礼堂里已经坐满了来观看的同学和老师。大家显得异常激动,还不忘记拿出自己发短信叫自己的同学和朋友来观看这场演出,有的同学安静的等着,似乎接下来要接受一场洗礼。
 
演出的方式有伴奏混声合唱,女生合唱,男生合唱,无伴奏混声合唱等。钢琴伴奏陶岸军和周洁, 指导老师林玉赤。经典剧目《乘着歌声的翅膀》《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欢乐的那达慕》《娄山关》等,掀起一阵阵高潮,掌声一阵高过一阵。
 
演唱《娄山关》时,马院长进行了《忆秦娥 娄山关》朗诵。整部合唱有一种苍凉的悲壮,它的震撼来自于声音的强弱对比,节奏的变化,和声的碰撞,音色烘托对比等,整个作品交响而气势磅礴,特别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三四个声部反复和轮扣,将晚会推向高潮。
 
晚会以《星空下的歌》这首博士合唱团第一首原创歌曲结束。该曲说明了这样一个意境,作为科学院的人,应无惧万籁俱寂的夜晚,勤奋求索,将光明留给全人类。
 
演出结束,全体博士合唱团的成员合影留念,以纪念该团三周年。
 
“感受到了音乐的真谛”
 
在异常热闹的礼堂里,中科院博士合唱团三周年专场汇报演出刚刚结束,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观众。
 
“真的没想到咱们合唱团唱得这么好,而且他们的舞台感觉也很专业,视觉效果也好,特别是那首《娄山关》更是妙,我几乎觉得自己感受到了音乐的真谛!”一个人文学院的女生对该晚上的演出一直赞不绝口,当记者表示要她说一下自己的感受时,她欣然接受。
 
一个来自资环学院的男同学说:“还有一周就要回所了,其中最舍不得的东西之一就是这个博士合唱团的演出了。平常有演出的时候,我是每场必看的,因为我感觉她真的具有专业的水平。。。”他眼睛下看,似乎触及到了他的伤心事。
 
“我们是合唱团的忠实听众呢,每场都得看。也去过几场专业的演唱会,但是门票太贵,再说我们这个外行也听不出跟咱们自己的合唱团好到哪里去,所以 ,以后有演出,我还会来看。” 两个女孩子高兴的说,眉眼带着笑。
 
“我们所在沈阳,听说博士合唱团今年要去东北,我把这个好消息给所里的师兄和师姐们说了,他们高兴的一塌糊涂,正盼着合唱团去呢。”另外一个女孩在旁边告诉记者。
 
看到演出结束已经10多分钟,依然有多名观众不忍离去,想着跟合唱团里的团员们合影留念,记者心中有一丝感动。
 

从近代科学的起源到李约瑟难题,从卡文迪什实验室的成功道路到贝尔实验室的成功经验,阎康年研究员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这是科学技术史十讲片段中精彩回眸的瞬间一瞥。
  
阎康年老师是中国著名的科技史专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多年来主要从事近代科学史的研究。主要著有《牛顿的科学发现与科学思想》、《卢瑟福与现代科学发展》、《热力学史》、《原子论与近代科学》、《通向新经济之路--工业试验研究是怎样托起美国经济的》、《贝尔实验室成功之道》、 《贝尔实验室——现代高科技的摇篮》等。曾多次到剑桥大学和贝尔实验室访问研究。
 
印象尤其深刻的是阎老师对贝尔实验室的深入分析。这是他亲身在美国贝尔实验室本部努力研究的结果。
 
贝尔实验室有一个让人神往的名字:“R&D的象牙之塔”。提起贝尔实验室,世界科技界人士都无比钦佩,无比向往。它是一个闻名世界的英才之地,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创造和创新之源。对于这样一个实验室,了解其起源和发展的历史,探究其内部的动力和活力,无疑是一项充满魅力而又艰难的研究工作。阎老师课上对他关于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为大家做了精彩的展示。
 
课堂上,关于贝尔实验室的研发、人才培养和激励性很强的治学环境与管理思想等方面的探索和分析,以及它得以持续成功的原因等等,阎老师都一一娓娓道来,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
 
科学计量学的奠基人D·普赖斯曾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科学和技术是一对舞伴,尽管是在同一乐曲下起舞,但是各自按着各自步伐来跳。著名的科技政策专家C·弗瑞曼(C·Freeman)补充说,这个比喻很好,但是到19世纪后期,又有了新的乐曲,一对舞伴开始“面对面”贴得越来越近,越来越亲密。正是阎老师的独到见解使我们对以上的认识更上一层楼。
 
阎康年老师对贝尔实验室惟妙惟肖的分析讲解,使大家感同身受,受益颇丰。此外,他还勉励我们年轻人做学问要少一些空谈,多做一些实事。做研究就是需要积累,需要耐力,需要持之以恒。言语朴素而发人深省。
 
 “大学不在于有高楼,而在于有大师”。聆听了大师的教诲,我们在炎热的夏季享受了一场精神盛宴。余味无穷!
 

 
7月13日,信息学院夏季学期系列讲座《安全信息系统概论专题讲座》在吕述望教授的《密码素书》之后正式落下帷幕。通过五场系列讲座,同学们不仅了解了信息系统安全的最前沿研究,更是有机会耳濡目染了大师们的风采。
 
屈延文教授,这位“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的六十五岁老头”,带领大家一同感叹“信息安全的过去与未来二十年”。通过回顾信息安全1985-2005这20年间的发展历程,屈教授指出信息安全将实现从脆弱性安全到结构性安全,从局域网安全到超大规模网络安全,从安全性要求到可信性要求的转变。屈教授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信息安全产业的历史现状,极具前瞻性的指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屈教授指点江山的气概让同学们热血沸腾,接下来南相浩教授的“网际安全与信任逻辑”则要大家静下心来从密码算法开始学习。
 
南湘浩教授指出信息安全的重点在建造基于公众网的可信系统,并提出了“网际安全”(cyber security)的概念。在比较了认证的两种逻辑——相信逻辑与信任逻辑间的区别之后,南教授重点介绍了构建可信逻辑的三种主要的密码算法: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IBE(Identity based Encryption),以及CPK(Combined Public Key)。
 
卿斯汉教授用短短的一个小时时间给简要介绍了TCG--可信计算组织。(TCG)是一个非赢利性组织,该组织的成立目标是开发和推广通过硬件实现的信任计算和安全技术的开放标准,其中包括跨多个平台、外设和设备的硬件模块和软件接口。该组织的基本目标是帮助用户保护他们的数据、密码和密钥等信息资产的安全,免遭软件攻击和物理盗窃。1999年由康柏、惠普、IBM、英特尔和微软发起成立的可信计算平台联盟(TCPA)是这个组织的前身, TCG采纳了现有的TCPA规范,其中包括主要规范(TPM 1.1)和PC专用实施规范。 2003年9月15日TSS(TCG 软件栈)规范正式出台,2003年11月5日TPM 1.2规范出台,现在又成立了服务器、存储器和手机实施规范工作组。
 
最后一场讲座,吕述望教授通过他的“密码素书”,和大家一起探讨密码学的本原问题:一种美,两肋函数,三种假设,四项操作,五大属性,六难问题,七例应用。吕教授带领同学们遨游密码学之美的世界,介绍了密码需要物理、数学两个乱源产生随机数以及确保信息安全的数学、物理、计算假设基本前提。吕教授还指出设计精良的密码体制、密码协议,是加密、解密、压缩、扩展思想操作的巧妙交替使用。在简单介绍了密码机制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认证行后,吕教授又和大家讨论了目前密码学面连的困难问题以及实际应用。
 
为期四周的安全信息系统概论专题讲座已经结束,同学们对信息系统安全方面的研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自己今后研究目标也更加清晰。诸位大师谦逊的治学态度,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参加讲座的同学。除了在学术上对同学们的帮助,大师们更加是同学们在治学态度、为人处事方面应该追随的好榜样。
                                     
 

 
7月13日下午,由数学科学学院组织的夏季学期院士系列讲座第五讲在中关村教学楼S204教室举行,本次报告邀请的主讲人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攀登项目“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石钟慈。
 
石钟慈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计算数学家,他1933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家数学系。1956年首批赴苏联攻读计算数学。1960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1965~1986年任教于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1987~1991年任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研究员,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1991年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本次讲座石院士针对夏季学期的课程特点,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数学学习与研究的亲身体会,为参加讲座的师生详细介绍了他的求学经历。首先,他从自己小学阶段讲起,饶有兴趣地回味了那段艰苦的岁月,并且指出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兴趣,同时也强调正是那段时期艰苦的锻炼培养出了他坚强的性格。然后,他又带领大家回忆起自己的三年中学生活,当他提到因为住在寺庙里而养成与和尚共同的生活习惯时,教室里爆发出爽朗的笑声。中学毕业之后,石院士选择了当时被称为不受欢迎的数学,考取了浙江大学数学系,并在一年之后随着1952年全国范围的院系调整来到复旦大学,在上海完成了自己的大学。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中科院数学所从事计算数学方面的研究,当讲到这段情节的时候,石院士还特别提到了华罗庚先生对他的教诲,强调正是华先生的鼓励让他坚定了从事计算数学的决心。但是,当时中国的计算数学还几乎是一片空白,为了能够更好的从事研究,他随后来到了前苏联科学院数学所攻读计算数学,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有幸认识了索伯列夫、盖尔芳德等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学成回国之后,他先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后来又来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且在那里一直工作到1987年。在此期间,虽然也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被称为“修正主义苗子”,但是始终没有改变他对未来坚强的信心。拨乱反正之后,他受洪堡基金资助来到德国,此时的他已经是48岁了,不仅要重新捡起停滞了十年的数学研究,同时还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面对这被他称为“一生中最后的转折点”,他毅然咬紧牙关,艰苦奋斗,在两年的时间里做出了骄人的成果,得到导师的认可与赞扬。在讲到这段经历时,石院士还特别提到了自己学习外语的心得:外语只要精通一门,再学习第二外语就会很容易了。更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在整个的学习以及工作过程中石院士一直保持着对音乐的强烈兴趣,或许正是这种对音乐的热爱使得他能够更擅长理性思维,更能静下心来从事科研工作。
 
介绍完自己的人生经历之后,石院士还指出兴趣、奋斗与机遇是个人成功的关键,并且强调从事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工作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而不仅仅是写论文,同时他还流露出了对学生以及对教师工作的热爱。讲座的最后,石院士还认真回答了部分同学的提问,并再三强调从事数学研究一定要专心、坚持、刻苦。通过聆听这次讲座,相信一定会对大家未来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7月12日,化学所借50周年所庆的契机来到青年公寓,向来自中科院各个院所的研究生宣传本所50年发展建设的成就。来自科学院不同专业的老师以及同学参观了化学所50年来的成果展示,并留下了真挚的祝福。
 
中科院化学所成立于1956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五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的一流研究机构。在国家有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方面走在了科研机构的前列。分子反应动力学、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高分子无力与化学等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
 
化学所的成就不仅仅激励着本所的同学以及科研人员,同样,也应该成为其他专业了解中科院迅速发展的一个窗口。这正是化学所同学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化学所学生会主席姜凯一直在强调这样一个理念:“科苑是一家”。虽然,中科院的各个研究所遍布全国各地,但是,我们同属于中国科学院这样一个大的集体。因此,我们需要以此类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我们不仅仅是研究所的成员,我们同是一名科苑人。
 
在展览期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分校机械系及航空系教授、台湾籍的访问学者叶先扬教授也来到了同学们中间,欣然为化学所题词:“向多年来振兴中华、促进民生的化学所师生表示最大的敬意!让我们继续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立新功、创大业!”短短的几句话,使得在场的每一位同学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