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北京,天气酷热,中科院研究生院为期五周的夏季学期也正火热地进行着。我校夏季学期的各大系列讲座吸引着广大渴求知识的学子。

    夏季学期的课程,具有与其他课程显著不同的特点:覆盖面宽,涉及各学科的研究热点领域;各个讲座的主讲老师都紧密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讲述自己的科研发现的过程;系列讲座最突出的特点是讲座的内容为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和前沿。

    在夏季学期的课程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院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畅谈科学人生,讲述科研思想及科研经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多元化思想在此交融,不同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在此碰撞。

    纵观近代以来的科技创新,我们就会发现:大多数重要的科学进展,都是在多学科、多领域的思想交融与碰撞下,在众多领域的科学家们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取得重大的突破的。在这个意义上讲,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前沿系列讲座的学习,可以使我们广大研究生在不同交叉学科思想交融的影响下,开拓视野,创新思维,树立“大科学”的思想,这对今后的科研选题和实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网讯  黄志蓓、刘星报道】6月15日和22日,在中关村教学楼S101教室,信息学院开设了“通信工程与电子技术系列讲座”,邀请了中科院电子所李德毅院士、吴一戎研究员、夏善红研究员和罗积润研究员给同学们作了精彩报告。

    李德毅院士:要冲破传统思维的约束

    网络化数据挖掘是当今世界研究的前沿,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李院士以“复杂网络与网络数据挖掘”为题,从复杂网络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学科发展中的重大变革,鼓励大家勇于冲破传统思维的约束,积极发展创新思维,真正站在世界科技的前沿。

    李德毅是中国工程院士、博士生导师,目前任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研究组副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机语言信息工程中心首席科学顾问。李院士长期从事计算机工程和人工智能学术研究,在国际上第一次提出控制流—数据流图对方法。

    吴一戎研究员:深入浅出 耐心作答

    吴一戎研究员作了“合成孔径雷达原理与国外星载SAR的发展”的讲座。吴一戎研究员为大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此外,吴一戎研究员还辅以大量丰富的雷达的实物照片和遥感图片,让大家在合成孔径雷达的历史进程、当今国际和国内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获得了深刻和立体认识。课后,吴一戎研究员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详细而耐心的解答。

    吴一戎现任中科院电子所副所长、微波成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8年起任国家“863”计划信息获取与处理主题专家组成员,是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他一直从事大型遥感地面信息系统的研制,参与国家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方向战略研究。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星载/机载SAR信号处理;遥感图像几何与辐射校正;大型计算机信息处理与管理系统(包括高速网络、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大型存储设备、系统软件、数据库、存储迁移软件);机载InSAR系统。

    夏善红研究员:内容丰富 拓展视野

    夏善红研究员作了“微纳传感器系统及其应用”的讲座。夏善红研究员分别以制作工艺、关键技术、涉及的科学问题等方面,系统地、详尽地介绍了传感器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和主要应用。之后,夏善红研究员以自己科研小组的研究成果和正在进行中的项目为背景,阐述了在传感器领域内已有的各种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进程,以及在此研究领域内中国的技术水平和在国际中所处位置等。讲座内容丰富多彩,极大拓展了在座所有人的眼界。

    夏善红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委员、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并担任国家863计划微机电系统(MEMS)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理事、IEEE 电子器件学会北京分部副主席。作为项目负责人,她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等十余项研究课题。发表论文一百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三项。199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夏善红研究员主要从事微光机电系统(MEMS)技术、微传感器及其系统、新型真空微电子器件研究。


    罗积润研究员:催化知识与应用间的反应

    罗积润研究员作了“微波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沿”的报告。通过对传统方法与微波加热的效果的比较,罗积润研究员给同学展现了微波在材料工程中的长足发展。同时他还介绍了微波在军事、医疗、能源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同学们体会到发展微波技术有着重大的军事意义、科学意义明显且产业前景广泛,真正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了起来。

    罗积润研究员在国内首先建立了一套毫米波处理材料系统,开展高性能功能和结构陶瓷的烧结、功能材料的固相化学合成以及特殊材料的表面改性等工作,所获成果论文应邀在 2000年第25届国际红外与毫米波会议作特邀报告。通过对传统方法与微波加热的效果的比较,给同学展现了微波在材料工程中的长足发展。


     【新闻网讯 周玉琴报道】6月16日下午3点半,在中关村教学园区S301教室,来自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赵红胜教授作了题为“非牛顿引力的天文检验”的学术报告,这是第二期“李政道讲座”的第二个报告。

    赵教授从我们所在的星系以及邻近星系的结构、形成和演化开始谈起,然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星系中有数量级为N~10的十字方那么多的星星,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描述它们的运动?紧接着,赵教授介绍了常用的两个方法:多体方法和流体方法(N很大的情况)。随后,赵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现代天文学的两个主要假说:(1)假设星系当中存在暗物质,(2)假设牛顿引力可以准确地描述天体的运动。赵教授指出,由于到目前为止暗物质仍未被观察到,如果假设暗物质不存在,那么,取而代之,我们可以用改进的牛顿动力学(MOND: modify Newton dynamics)来研究天体的运动。MOND理论可以不必假设暗物质的存在,而用改正后的牛顿引力来解释天体的运动。最后,赵教授着重地讨论了MOND理论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报告结束后,同学们仍兴趣盎然,对暗物质的存在和探测充满了兴趣,围着赵教授争先恐后地提问。通过这次报告,同学们觉得收获很大。

    赵红胜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9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从1994年到2003年先后在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和剑桥的天文研究所(Institute of Astronomy, Cambridge)做访问研究。现在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工作。

     【新闻网讯】6月20日,应管理学院邀请,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福荣教授,为管理学院MBA和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作了题为“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学术讲座。

    讲座中,韩教授着重介绍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产生的背景、管理思想和内容概要,尤其对现代质量观念、领导、战略、绩效评价等内容作了精辟论述 。韩教授的讲演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体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管理思想,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管理学院薛承会老师主持了讲座。报告后,同学们就该标准的应用推广问题与韩教授进行了深入讨论。

    韩福荣教授是国内质量管理学界的知名学者,现任国家教委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并兼任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认证认可技术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学会委员,国家注册高级审核员,《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中国质量》杂志编委、顾问。主要研究方向是现代质量管理、国际企业管理、组织生态理论等。


     【新闻网讯 赵朝、鹿盟报道】在夏季学期,管理学院抓住学科热点问题,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邀请了国内外在管理学界和企业界深具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授课,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课程设置上,管理学院主要以系列讲座为主,交叉学科和学科发展为重点。公共选修课11门和企业家、金融、科技创新管理与决策、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与管理科学进展四大系列讲座,将近40门课程。这些报告的特点是,覆盖面宽,涉及管理学科的研究热点领域;学术水平高,报告人有来自国内外的著名学者、院士,他们将传授学科最新动态、发展与展望;实践性强,请到的国内著名企业的领导,他们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能够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解决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启迪他们的思维,扩展他们的全球化视野。

    在企业家系列讲座中,讲题包括“21世纪企业无形资产的发展战略”、“电子商务中的信任和信誉问题”、“论企业发展的十大关系 ”,“草根工业与生态药业”“战略管理让我们和美标公司分道扬镳”等,主讲人包括天津无形资产研究开发中心主任蔡吉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管理学院教授张晗、信息产业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罗文等。

    该系列讲座6月14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深圳亚太无形资产研究中心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研究员、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南财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蔡吉祥先生在教学楼S206教室作了题为《21世纪企业无形资产发展战略》的讲座。蔡先生结合案例重点介绍了无形资产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无形资产的基本理论,无形资产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无形资产的管理。他指出,21世纪是无形资产的世纪,无形资产是企业获得利润的主要途径之一,没有无形资产的企业将难以生存。无形资产是一种时空要素兼备的多维资源,有了无形资产资源就能较长时间的控制市场。

    通过蔡教授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述,同学们更加清楚了人力资源是无形资产的源泉,而无形资产又反映人力资源的素质;更加明确了无形资产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之间;了解了企业有效管理无形资产必须克服组织结构、管理机制以及信息系统的瓶颈等。最后,蔡先生还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管理学院霍国庆教授主持讲座并作了总结。

    6月16日下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管理学院张晗教授在教学楼S206教室作了题为《电子商务中的信任和信誉问题》的讲座。

    张教授首先提出电子商务中的信任问题源于过程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信息安全问题;并利用具体案例,分别介绍大公司和小公司在电子商务中的优势和劣势,并重点介绍了小公司如何引入第三方服务,解决信任和信誉问题。此外,张教授还介绍了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过程,包括1995年-2000年间的风险投资主导阶段和2001年至今的各大公司的主导的 “鼠标加混凝土”阶段。张教授指出,所有能够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都将在电子商务中大有发展。对于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张教授认为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来自社会机制、结构以及付款方式等方面的差距。张教授还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美国的信用卡和信用机制问题。与我国的信用卡制度与美国相比,存在着基本理念的不同,在我国,风险的承担者是个人,而在美国,风险由信用公司承担。最后,张教授还详细的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管理学院霍国庆教授主持讲座并作了总结。

    到目前为止,系列报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余场,学生反响热烈,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