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我荣幸地迈进了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大门,成为人文学院社科系科技哲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在学习期间,我又被支部党员推选为党支部书记,在院系领导和杨晓梅老师的支持与帮助下,我和支委们一起努力,组织党支部和积极分子们开展了各种活动,从中也使自己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通过做支部书记工作,使自己接触了许多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在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和谈话的过程中,我有许多的感受和触动。谈话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谈心的过程,党员和群众之间彼此更像朋友,谈人生、谈理想,谈生活、谈追求,谈学习、谈做人等等。其实,贯穿于整个谈话过程的一个中心点就是———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党员。

    关于信仰、入党动机和理想信念

    信仰是一个人的追求,也是一个人为之奋斗的动力和源泉。信仰不坚定或左右摇摆,就像人生失去了航标。有的人今天想做这个,过两天又想干那个,究竟自己想做什么也说不清楚,这种摇摆不定、无目标的做法,不仅造成在工作中的见异思迁,同样也会带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感。因此,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是一个人为之奋斗的不竭动力。在与同学们的交流谈话中,我也常常会受到鼓舞和教育,有的同学非常明确地表示:无论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对共产主义的信仰都不会泯灭,并将作为个人一生的追求。在谈到入党动机方面,也有两种看法:一是完完全全的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社会;二是从个人角度出发,希望能够提升自己、锻炼自己,使自己更优秀,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它的片面性,不符合做一名合格党员的要求。首先,在当今社会,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不少,但真正能做到的不多。作为一名在读的研究生,当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质的能力还不具备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时,理论与现实就有了脱节,所表的决心就过于空或大、不切实际了,到不如珍惜现在、踏踏实实的做好眼前的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为真实一些。实际上,当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就是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一份努力;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社会的价值也得以实现。

    其次,作为个体来讲,不断的提升自己、锻炼自己是应该的,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的要求就不仅仅是个人的进步和发展,而是一种责任,一种对社会、对国家、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一种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先人后已的精神。只有全面的提升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综合素质,才能正确理解党的宗旨、坚定党的信念,也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关于做人、做事和共产党员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做人,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的基本要求。有些同学可能会说:“我们都是研究生了还不会做人吗?”其实不然。会做人、做好人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认识、不断提升、不断积累的过程。做人,不仅仅是对共产党员的要求,也是对生存于现实社会中每个人的最基本要求。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能干的人,从个体上来讲,都很优秀,但为什么在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做人的问题。那么,如何去做?

    我认为除了个人自身的素质外,豁达、宽容、责任、坚持、理性是作为一个自然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一名党员所应具备的。人们常说,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许多事情有良好的愿望但往往却收不倒好的效果,委屈、误解的事也常有发生,这些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烦恼和困惑。也正因此,作为一个党员,豁达的心态、宽容的理性、坚持的品格以及勇于承担的责任感都将对解决问题起到积极帮助的作用。做事和做学问是一脉相承的,它更讲究的是一种方法和手段、一种过程,我们每个人除了具备良好的品质外,还应具有基本的知识能力和高效的做事方法与灵活的处事能力。

    回顾自己两年来的研究生院生活和担任支部书记的工作,我感到收获、锻炼很大,在杨晓梅老师言传身教的帮助下,在同学们的支持理解中,在人文学院社科系这个其乐融融充满人文气息的集体里,我成长了、成熟了,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在处理问题上也更加理性了。虽然,自己的能力和工作水平还有很多欠缺,但我愿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党支部工作,为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学提供更多的帮助。我认为:做人、做事以及如何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党员,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的话题,在此,愿以自己的点滴体会来与大家共勉。

    (人文学院社科系供稿 作者:人文学院社科系老生党支部书记 申丹娜)


     2006年3月21日,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在2006年院工作会议期间,接受了研究生院“研究生教育访谈录”的专题采访。在访谈中,白院长强调了研究生院应该承担的使命、责任以及在创新工程三期中的工作重点,介绍了我院在改革招考方式、实施成本分担等方面的考虑,同时也谈到了作为导师的责任和对研究生的建议与期望。

  研究生院要承担起历史使命,成为“三个中心”

    记者:您怎么看待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时期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工作?研究生院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中科院创新工程三期的推进中,应该承担怎样的使命和责任?

    白院长:在正在召开的中国科学院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我院发布了《中国科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规划纲要》中明确写进了胡锦涛总书记对中科院的要求“四个一流”,即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而且胡锦涛总书记当时的原话是“更要出一流的人才”,所以,培育一流的人才是中国科学院的重要历史使命。

    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是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这次院工作会议和《规划纲要》中,我们提出了要继续加强“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结合知识创新工程三期的建设,发挥高水平科研和高水平教育紧密结合的优势,坚持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的宗旨,完善研究生教育的体制与机制,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

    在创新工程三期的建设中,研究生院要发挥对除中国科大外的全院研究生教育的指导、管理和服务作用,成为教学中心、管理中心和服务中心。研究生院在三期创新建设中的工作重点,是建立和实施统一的质量保障体系、统一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统一的教学管理体系,为我院研究生提供高质量的综合性课程,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坚实、综合的知识基础。

    同时,研究生院还要充分发挥“两段式”培养机制的优势,促进各研究所和研究生院更紧密地结合。例如,鼓励和支持各研究所和分院领导在研究生院担任一些兼职,为落实“三统一、四结合”的办学方针提供组织保障;此外,研究生院还要促进全院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推进我院研究生教育的品牌建设。

    在创新工程三期的建设中,研究生院的工作将会非常繁重。研究生院更名成立5年以来,在院党组的关怀下,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四个一流”的要求、与知识创新工程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希望能在知识创新工程三期中迅速缩小。研究生院要总结过去的经验,找出不足,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措施,进一步提升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尤其是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更好地承担起研究生院的责任和义务。

    记者:由您牵头的“中国科学院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组”已经开展了为期半年多的工作,您能否首先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

    白院长:根据院党组的部署,我院在2005年下半年组织开展了中科院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立了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组,5个小组分别进行了专题研究并赴全院有关培养单位进行调研,又召开了4次研究组全体会议,完成了《中国科学院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并向院党组提交了《促进科研教育紧密结合,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报告。报告总结了我院发展教育事业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我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了我院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提出了推进我院教育事业新发展的战略举措。

    这些报告中的一些主要内容,将用于指导日后我院研究生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同时一些内容也已经被吸纳到研究生院创新三期建设的规划当中。

  各培养单位须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记者:我院目前有100多家研究生培养单位,您认为对科研机构来说,如何更好地处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生教育” 在研究所中应该处于什么地位?

    白院长:对于大学而言,她主要是以教学和科研结合。对中科院这样的国家科研机构来说,则要将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通过科技创新实践,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理论素养高、实践能力强、思想活跃、学风严谨、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人才。同时要根据我院的科技布局,及时调整教育布局,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各个研究所是我院研究生培养教育的主体。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充分发挥研究所的作用。各所的领导班子必须要重视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同时也要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入到党政班子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规范制度,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研究所要加强研究生导师和专兼职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落实有关制度和工作条例,强化导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重要作用和职责要求,定期进行导师的经验交流和表彰,使研究生的业务素质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除此之外,各个培养单位的领导班子也要重视和加强教育干部的培养。现在全院教育干部的比例还是偏小,素质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研究生院近年来研究生数量增长很快,如果讲大数,目前中科院在职在岗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队伍、离退休人员比例大致是1:1:1。目前,全院在读研究生有三万多人,因此也要适应规模的增长,相应加强专职教育管理干部的队伍建设。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要着力开展四方面工作

    记者:在创新工程三期中,我院研究生教育的工作重点将从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方面转移。我们将有哪些新的举措,来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白院长:根据创新工程的需要,研究生院更名成立5年间招生规模大约是以每年22%的速度递增,现在已经开始稳定规模,我院2006年的招生规模与2005年的招生规模已经基本持平。这是我们由扩大规模向提升质量转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提升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就要努力完善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培养体系、管理体系、监督体系和反馈体系四个方面。

    第一个是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体系。它涉及到课程、论文研究、导师、支撑条件和文化氛围等。从我们历年的生源质量来看,应当说是在稳步提高。在生源质量稳步提高的基础之上,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研究生质量的根本措施。所以,首先在观念上,无论是研究生院还是各个培养单位,无论是导师还是研究生本身,必须明确培养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其次,我们必须做好课程教学与论文研究的统筹安排,重点提高博士论文的质量要求,加强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再次,我们要健全课程教学,健全研究生科研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的支撑体系。研究生院更名成立以来,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校园文化的氛围较开始阶段浓厚了许多。各种讲座、书法艺术类比赛、科苑星空BBS,都给校园增色不少;还有我们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经过几年努力,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品牌。第四,要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制度化管理,探索可行的分流淘汰机制;最后,要建立起新的招生考录制度和三助制度。三助制度,我院提出的很早,但实际上落实不是很理想。

    第二,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管理体系。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我们要在招生录取、课程考试、实验室实习、学术讨论、中期考核、论文开题、论文撰写、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学位申请评审等各环节建立质量标准及考核方法,为分流、淘汰机制的建立打下科学有效、公正公开的制度基础,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起激励研究生们努力向上的竞争机制。

    第三,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监督体系。这方面工作的重点要放在招生录取质量、学位课质量、论文质量、导师质量、学位授予质量五个方面的监督上,其过程要体现法制性、民主性与服务性,要有制度的保证,要有师生的参与,要能真正服务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第四,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反馈体系。上述几个体系的效果,我们需要有有效的渠道反馈回来,以便根据反馈的信息改进工作。这种反馈应当是一种多信号的反馈。比如开展教育评估,就要公布评估结果,要建立表彰激励的机制,并且要和资源配置包括经费、招生指标、学位点增设、学位授予等挂钩,要和研究所的整体评估相挂钩。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要成为知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之一。

    中科院将逐步推进招生、学制等方面的改革

    记者:目前国内部分高校正在酝酿或尝试在招考方式、弹性学制、成本分担等方面的改革。您能否谈谈我院在这些方面的考虑?

    白院长:关于招考方式的改革。可以说,现行的研究生招生考录制度源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现在确实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招考管理及指标配置的高度行政集权化,考试科目的刻板性及内容的离散性,录取中重分数、轻能力,轻视专家意见,考录中的人才综合选拔标准失衡等等。我院在招考方式上也将进行一些改革,比如说要扩大导师选择和面试在录取中的权重,要建立起一种机制,杜绝社会上不正之风对录取的干扰,确保在能力面前人人机会平等。还有,要改革考试科目。除外语、数学、学科基础、专业基础课考试

  
    虽然年过70,头发已花白,但林群院士看起来精神很好,说起来话来铿锵有力。他几乎每天都会来所里,早上9点到12点,下午3点到6点,每天差不多6小时的工作,不问假日。“最近事情比较多,我就简单谈一些别人也都有的看法吧。”林群院士略带歉意地说。

    “研究生教材要改进,课题不要落后国际”

    林院士的办公室,书柜、办公桌、电脑桌都靠墙摆放,整个办公室显的宽敞而有序。一个博士生在帮林院士处理邮件。现在林院士带四个研究生。我们就从研究生教育谈开了。

    “拿数学这个领域来说,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教材过时。”林院士直言不讳地说。现在数学专业的学生使用的大多是四、五十年代苏联编写的教材,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有些应用学科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显然以前的教材不全适合当今数学发展的现状。其他学科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教材为研究生进入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平台,因此要取得研究生教育的进展,不改进这个平台肯定不行。”林院士强调。此外,他还表示,现在国内研究生做的课题有些还是落后于国际,“很多是国际上做剩下的,我们拿来做得津津有味。这就不符合创新的要求。”但林院士也不否认,近几年来,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方向终归是好的。”

    “创新需要宽松的环境,脚踏实地的干劲”

    谈到当下的科技自主创新,林院士表示,“创新需要宽松的环境。压力太大并不是好事。”他给我们举了几个例子。意大利有位计算数学家就是在游泳池里突然想到了一个点子,爬到岸上写下了著名的“BB”理论。他说他认识的几位数学家,生活都很悠闲,每天很有规律的工作,休息,一到假期就去旅行,真正用来搞科研的时间不见得很长,但这不影响他们的创新能力,很多人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最高科技奖得主吴文俊院士,也并不是每天都在“埋头苦干”,他介绍说,吴文俊院士关心国家大事,经常看报、看电视,外出时必看风景。当然,陈景润院士是个例外。

    “人们多在放松的心态下爆发创造力。”因此,他并不主张自己的学生一定要整天呆在屋里“死抠”书本,而是鼓励他们出去多跟人交流。林院士曾经介绍过 “俱乐部文化”,也是基于这个意思。“数学或科学太难了,如果没有轻松的讨论和交流,一个人很难看到大局,容易钻牛角尖。”

    对于当下一些人倡导的“竞争文化”,林院士表示,许多人忙于发文章、中奖、提职、涨工资、买房子,这样的文化也许只会产生许多牛角尖的成果。科学创新基本上是一种探索,需要传统和积累,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不能靠突击靠侥幸。现在有一些舆论要搞教授浮动制,几年一评,上岗下岗,表面上轰轰烈烈,实在很不利于创造稳定自由的创新环境。前一段有人提出过“千篇(论文)工程”的口号,这是急功近利的典型表现。虽然受到多方面的抵制,但影响犹在。

    面对这些不好风气的影响,他强调“脚踏实地”很重要。他经常教育自己的研究生,不要总想着中奖,升职,找个好工作,一定要脚踏实地,一心一意搞科研,国家不会亏待你的。“吴文俊院士就从不拉关系,不登门拜访,也没想过拿什么奖,升什么职,最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进步奖还不是落在他头上吗?”

    “搞科普影响大,我会坚持下去”

    说起林院士在搞科研,带研究生之外的工作,他最津津乐道的是他的科普工作。最近他正在校对一本为青少年读者纂写的科普书。学习数学要掌握一些“窍门”,他想把前人发明过的简单有用的概念和方法写出来,让更多青少年感到学数学有道可循。

    他说:“中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要把数学变得简单透明些,要把学生从单纯的解题技巧和复杂推理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感到数学可操作。”为了让孩子们能读懂、爱读他的书,他可谓是字斟句酌,几易其稿。一家出版社将出版该书,认为该书是“无痛微积分”,是献给青少年朋友的“轻松的礼物”。

    搞科普,林院士可是有好几个年头了。早在几年前,他就出版了《画中漫游微积分——著名科学家谈微积分》等书,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此外,他还经常去各地讲学。最近,他把自己的演讲稿提前发给了北京四中、五中等的200多个中学生,有一位中学生给他写信说:“您写的我们看不懂。我来帮你修改。”这件事对林院士的触动很大,“一定要把中学生能读懂、听懂作为写书、演讲的标准。”最后林群院士把这位中学生“拉”了进来。“有时我不讲,拉他去讲,这样效果更好。”至今说起自己的这一“创新”,林院士都很得意。

    最后林院士表示,他搞科普无意创造新概念和新定理,如能将前人的创造变成众人掌握的真理,也是一项很有影响的事业。他矢志不渝地将科普进行到底!

    人物简介:

    林群,男,1935年6月生于福建连江。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研究工作方面的主要贡献有:将有限元分析建立在积分恒等式、最优剖分以及"超收敛形函数"的基础之上,使各种方程各类算法的分析走向统一化、精确化和表格化。建立了包括超收敛、校正和外推在内的高精度算法的系统理论,改变了过去以复杂算法换取高精度的技术路线,给出了以最优剖分获取高精度的技术路线,这些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推崇。他对数学的普及、传播和教育工作十分关注,著有"微积分连环画"等书。

    1989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9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999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国际数学家大会财务委员会主任。2003年再次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1年获捷克科学院"数学科学成就荣誉奖章"。

    (作者:姜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社科系2005年科技传播专业硕士生,研究生记者团记者)

     【新闻网讯】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规划纲要》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总体部署以及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增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调动广大师生投身科技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生院于2006年2月27日--3月24日举办了“我与科技自主创新”有奖征文活动。

    征文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了全院师生员工的积极响应,先后有65人次投稿参与。根据征文规则,学校组织了有关领导、教授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征文评审委员会,对所有应征稿件进行无记名投票,产生了各类奖项。评选结果是:

    一等奖(2名):

    朱传庆 地球科学学院  《热血奔赴塔里木 科技创新献石油》
    李醒民 人文学院社科系  《学术创新是学术的生命》

    二等奖(6名):

    杨 洋 生物系  《真正的中国世纪》
    吴 鸣 近代物理所  《情动三江源》
    王文钦 电子所  《科技自主创新:支撑我们民族崛起的脊梁》
    熊志建 山西煤炭化学所 《为中国煤制油事业添砖加瓦》
    杜彦君 华南植物园  《满怀信心踏上科研之路》
    沙颂阳 生物系  《我看二十一世纪的生物工程》

    三等奖(12名):

    肖  媛 水生生物所  《该选择怎样的道路?》
    孙亚梅 生态环境中心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科技创新》
    吴剑煌 沈阳自动化所 《浅谈导师在激发研究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
    谭艳微 武汉病毒所  《科技创新始于足下》
    尹 捷 微生物所  《我对科技创新的浅见》
    谷海涛 沈阳自动化所 《谈如何提高沈阳自动化所的科技创新能力》
    戴 岳 武汉病毒所  《创新,在你我身边》
    张 帆 电子所  《自主创新的时代要求》
    张运良 声学所  《为争夺国际中文信息处理话语权奋斗》
    李志红 人文学院社科系《自主创新关键在人的创新》
    任勇毛  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我是一名研究生,中科院的研究生》
    林美英 动物所  《分类学:“冷门”的创新断想》

    组织奖(3名):

    武汉教育基地
    沈阳自动化所
    生物系

    对上述获奖的个人和单位,学校将根据征文规则进行表彰,颁发奖金和证书。另外设鼓励奖20名,颁发纪念品。学校将对优秀征文作品汇编成文集。部分参赛文章,读者可进入研究生新闻网"我与科技自主创新"专题阅读。


  裴钢,
19531211日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院长。1981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获学士学位,1984年获硕士学位。1985年在比利时Ghent国立大学UNIDO/WHO学习班进修药物学。 1986年在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临床药理系进行访问研究。1991年获美国北卡大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杜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5年中科院上海细胞所在世界范围内公开招聘学术带头人,裴钢博士应聘担任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成立了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组,开展对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的调控以及与其它信号转导体系间相互作用(cross-talk)的研究。近年来,其研究组对阿片类药物毒品成瘾的分子、细胞及神经机制进行了广泛系统地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裴钢研究员现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和国际麻醉品研究会议(IN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