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技发展速度极快,中华民族只有看清世界发展的趋势,克服浮躁心理,切切实实地实施科技兴国的战略,才能稳固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些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等一系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风采。这一切归根到底体现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也要看到中国正迫切需要科技创新,这是因为中国在科学技术上落后的时间太长了;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中国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使社会发展比发达国家晚了200 多年。 科技创新现在引人注目,其实科技创新活动本身确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甚至可以说,一部人类社会史,也是一部科技创新史。社会的进步必然伴随科技的创新,社会的飞跃必然伴随重大的全局性科技创新。换言之,科技创新促进社会进步,是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源泉。正如英国科学家、科学哲学家贝尔纳所说“科学……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它起初是技术变革,不自觉地为经济和社会变革开路,后来它就成为社会变革本身更加自觉的和直接的动力了。” 科技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也是时代产生的责任。“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青年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作为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二十寒暑,春华秋实,在祖国和人民的培养和教育下,我们一步一步地健康成长,党的教育升华了我们的思想,科学的文化知识武装了我的大脑。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在科技创新如此迫切的时刻,作为一名祖国未来的科研工作者,我们更要深刻的认识到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立志成为一个奋发有为的,无愧于时代的中国青年。 “路漫漫兮而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以史为鉴,温故知新,牢记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往前看,更加深刻地认识什么叫历史使命:四大发明,永炳史册;两弹一星,光照千秋;可见华夏民族的血管里流淌着科技创新的血液。在这个国度,科技创新是个不老的话题——万户飞天起征程,神六腾空完夙愿,几千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实现我们的民族的科技梦,努力奋斗,勇于献身。一个民族,前人所付出的牺牲与贡献,为后人所铭记,并且坚定地继承他们的遗志与精神,实现他们的伟大理想,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洞察当今的世界局势,把握我们青年人面临的任务,我们会自然产生一种凝重感与使命感。现在,我国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处于攻坚阶段。改革开放,我们的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全面进步。我们知道科技强则国强,创新强则科技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的美好未来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科技创新就是这一切进步最原始的动力,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发展自己。我们也知道任何事业都不会一帆风顺,国内改革与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国际形势也使我们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凸显,非传统安全因素上升,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这个地球村并不安宁。我们必须有强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责任都是实实在在的:怎样使我们国家尽快富强起来,怎样迅速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军事方面的差距,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为之深思和奋斗。 “志当存高远,有志者事竟成”人得有志向,得有理想,只有这样,才能航海行舟有指针,才不会在人生的征途中迷失方向。我们正处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科技创新的号角已经吹响,可以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全新时代给青年人大显身手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和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基础和战略作用,越来越重视创新能力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成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对此,我作为一个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不仅感觉到自豪与骄傲,更加感觉到责任与压力!因为我们是科研的国家队,创新的生力军。比尔•盖茨认为,未来的社会将大量出现知识型工人和创造型人才。未来社会的英雄应当是科技创新英雄。这是一个知识就是力量,创新就是财富的时代。置身这样一个时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只要有真才实学,勇于创新,不管是身处天涯海角,不管是从事何种职业,主攻什么方向,都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成长成才,都能够在建设祖国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也许有人会说,科技发展也是把双刃剑啊!科技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现在这样,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它生产着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也没有哪个时代像现在这样,科技成为“第一破坏力”,它也生产着贫困、饥饿与死亡。我们该怎么办?当然不能因噎废食,要让科技真正为我所用,不受制于物,更不能受制于别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浪漫豪情,历史和现实都明确告诉我们只能靠我们中国人自己去实现。只有我们自主挥洒创新的自由,真正掌握它,科技发展才不会成为洪水猛兽。把握科技创新的生命线,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也就成了必然。我们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独立自主,奋发图强,具备真正的创新精神与自主意志。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们青年人始终是积极向上的,是朝气蓬勃的,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在上个世纪之初就提出要使中国成为青春之中国、少年之中国,就是为了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充满生机和活力,充满创新的生命力,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们每个青年都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共同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当然这个远大的志向不是立志作大官,而是要立志做大事,对民族有所贡献。我们科研工作者要立志作大事,就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科研工作。只有把远大的志向与脚踏实地的作风结合起来,才不会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在我们日常的科研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怕,要勇敢地向困难进军。工作中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挫折面前低头。我们既要敢于拼搏、敢于创新,又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为了我们的事业,为了我们的民族,我们就是要富有勇于自主创新的英雄气概,同时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突破妨碍自主创新的藩篱,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 我们华夏儿女肩负两个伟大历史责任,第一个伟大历史责任是在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反动统治,建立和建设新中国而奋斗。这个历史责任已经完成。第二个伟大历史责任,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祖国现代化的美好蓝图,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这个伟大目标的实现,这个历史责任,客观地落到了我们的身上。新世纪期待着我们施展才华,在自主创新的征途上有所作为。我们生长在这个时代,是幸运的,我们深感自豪,也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我们必须认清这个形势,认清这样的历史责任,更加发愤地学习与工作,更加努力去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让青春因自主创新而闪光,让自主创新因青春而辉煌。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为了我们伟大的事业,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应加倍努力! (作者:吴鸣,中科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乃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四大发明及千百项重要发明创造的故乡。二三百年前的历史时期里,无数能工巧匠(创新工程师)奉献血汗与智慧,使中国的生产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勤劳聪慧的中国人民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经历清末1930年后的内忧外患,中国的工业总产量开始落后于英国,并迅速衰落下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中国经济在内忧外患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已经基本丧失了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的活力。 今日,从科技发展综合水平来看,“一超”(即超级大国美国)和“多强”(即欧盟、日本及俄罗斯等直追美国的强国)仍旧引领着当前世界科技的发展。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主要发展中国家都认识到,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科技在推动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则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以,各国围绕国家目标积极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及重点,着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也是“单极”和“多极”之争在科技领域内的反映。 提高我国创新能力的重要关键在于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具有创新才智的年轻工程师脱颖而出。而人才的关键在教育,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比较迅速、比较突出地开始形成科研创新能力,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它们较早地注意到有关创造性教育问题。而且目前相当多的工程师、科研人员和大学生对创新方法的了解不够深入,更谈不上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因此,很难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迅速发展时代对高水平创新型工程师人才的要求。 一个工程师要具备有好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要学生细心的观察、学习、领悟、直觉与想像力的发挥。且要有发散与联想、想像及形象思维并存又要有收敛的思维,让思路从众多繁杂方向中向单一方向发展最终到达成功创新的彼岸。要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够独立自主创新,持有批评与怀疑态度不轻信权威而是尊重事实,富于冒险精神,有着坚定的毅力和责任感,同时兴趣广泛知识面宽,不过于偏执刻板盲目从众。 创新的基本步骤就是:发现目标,分析目标关确定创新任务,提出新设想,进行实验和试制,评价并确定有价值的设计方案,办理申请专利手续,实施发明,开拓市场等。首先就是目标,“需求是发明之母”,需求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出发点也是所有技术创新的归宿。其来源的:幻想与愿望、解决问题、消除缺点、增进功能、降低成本等。其次是创新构思的技巧:创新任务的表达与思路,观察、分析与联想,活用科学技术原理,组合法,变化法,转换观察问题的角度,转用法,类比法等。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对抗德国空军改进过的歼击机,前苏联必须大大提高原来雅克型飞机的速度。按照常理做法,这就需要改用更大功率的航空发动机。但是时间紧迫,而且这样做会增加飞机的重量,又要求增加机翼面积,引起阻力变大,反过妨碍飞机速度。工程师雅可夫列夫却从反面来考虑这一难题,他首先设法减轻飞机重量和机翼面积,由于阻力减小,即使利用原有发动机,飞机速度也明显增加又使机翼升力增加,埋设了飞机载重能力有利于增强武器火力和增长航程。这样,他在不使用新型发动机和基本上不改变生产流水线的情况下生产大批新型的战斗机,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还有,要懂得捕捉灵感,不放过每一个机遇。 新世纪下的科技自主创新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原始性创新,在科学技术领域努力获得更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集成创新,使得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进行吸收和再创新。我们都必须做好这几个方面。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作者:陈东钦,中科院研究生院生物系05级硕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儿时的经历,让我认定了模仿的好处,从此安于这样的生活。一起长大的好友,却死死认定了创新的必要性。于是,我们选择了不同的人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可是,随着科研生活的展开,随着科技创新工程的深入,我无奈地看清模仿不是灵丹妙药,唯有创新才是唯一的出路!

  抛弃了对模仿的推崇,克服了自身的惰性,我和好友又再次瞄准了一个方向。今后的创新之路上,我们将会携手并肩地共同前进!


    大学时代选修过一门名为《生物技术药物》的课程,课上老师谈到中国到目前为止可以说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药物,而多半是靠仿制国外的药物时,显得非常地痛心。这时坐在旁边的哲用手捅了捅我,说:“你看,国内的环境就是这样,从来不想要创新,只是一味模仿。”

    哲是我从小到大的好友,我们的交情应该是从幼儿园算起的。记得幼儿园开学的第一天,老师叫我们画雨。老师在黑板上演示的雨是几缕斜斜的细线,大概只占用了整个画面三分之一的地方。可是在我看来,雨明明就是铺天盖地的,怎么可能只有几缕呢?于是,我把整张纸都画满了细细密密的雨丝。谁知,我这自以为聪明的创举,却遭到了老师的批评——被要求放学后留下来重画。同样被留下来的,还有哲。不同的是,我很快的按老师的意思重画了,而哲却一直坚持她的画法是正确的。这个不同,并没有妨碍我们的友谊的快速发展,却让我们在老师的眼里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形象——我是聪明懂事的,而哲是调皮难教的。

    后来我们又一起上了小学和中学。儿时的形象就像影子一样牢牢跟随着我们:我是一只精准的钟表,按着大人们安排的轨迹分秒不差的走着;而哲,总不时有些惊人之举,比如把家里的收音机拆了只是为了看看声音从哪里出来,又或者硬不相信书上指明是公理的东西而非要老师给她证明之类。虽然我们的成绩都很好,可是老师们每每谈起哲都要感叹这个孩子太“奇怪”,什么都要跟别人逆着来,将来迟早是要吃亏的。

    高考结束后,我们又一起上了大学,读的是同一个专业。我们仍像小时候那样形影不离,但是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给自己规划了完全不同的人生。哲总说国内的教育就是为了扼杀人们的想象力的,所以像她这样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幸存下来的人是无论如何不能再在国内呆下去了。她是打定了主意要出国的,一入学就过上了有“寄托”(GRE、TOFEL)的生活。对于我来说,自打小时候顺从了老师对我的关于雨的改造起,就已经全盘接受了这样的生活——永远有榜样在前面竖立着,只要模仿就好了。这样的生活似乎也并没什么不好的,就像是踩着别人的足迹前进,为我省去了许多摸索的艰辛。

    关于模仿是好是坏,我们争论过很多次。哲总说模仿固然轻松,在短期内可能也会有很好的效果,但始终不是长久之计,不可能永远好用的。而我则认为,中国这么多年都这么过了,大人们更是把模仿作为一种经验之谈教给了我们,那就表明它一定是好的,是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的。

    到最后,我们也没能说服对方。所以,我们俩终于分开了——哲如愿以偿的出国了,我则留在国内继续读研。

    刚开始时,哲会写信向我倾诉国外生活的不易,而我在安慰她的同时更加惋惜于她的固执——为什么非要去追求那种自由呢,就留在国内,像我这样读完研再找个稳定的工作不是很好吗?既然很多事情模仿一下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花那个大力气去搞什么创新呢?

    我以为,这是个证明我的观点正确的大好机会,甚至还想象着哲大概会回国来过和我一样的舒适的生活了。可是渐渐的,信里的牢骚少了,更多的是哲对新生活的满意以及一股熊熊燃烧的斗志。我的生活还是像以前一般,每天跟着师兄师姐做实验,应该也能算得上是一种模仿吧。这样的日子我已经过得得心应手了,而且认为会一直这么过下去。

    可是,当导师把我的开题报告退回来并要求重写的时候,我意识到生活已经开始变得不同了。

    这份开题报告花了我很多心血,是我在查阅了很多文献的基础上仿造出来的,应该是很不错的阿。谁知道竟然被导师用四个字给全盘否定了——毫无新意!我不明白,从小到大受过的教育不都是让我们跟着别人学吗,为什么现在行不通了呢?

    我难过得写信向哲倾诉,她的回信却大大的出乎我的意料——没有只字片语的安慰,也没有想象中的愤愤不平,竟然更多的是惊喜?!她反复强调我遇上了一个好老板,一个意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的好老板。当我无意中跟她提起现在中国科学院正在大力实施知识创新工程时,她更加激动了,感叹现在国内终于也开始重视创新了,早知道她就不用这么辛苦地飘洋过海了。末了她又详细地给我分析了现在生物领域的发展趋势,并尖锐地指出再想像以前那样照抄照搬是行不通的了,工作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点才能得到别人的承认。

    我终于承认自己错了。是啊,创新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只是模仿,那就意味着永远的慢人一步和受制于人;国家需要的是创新性的人才,而不是拿着大笔的资金去重复别人结果的“检验员”。

    收拾起以前的经验和习惯,我也开始向哲一直坚持的方向前进了。可是走惯了平坦道路的我,刚走上创新这条路的时候真是百般的不习惯。不能再踩着别人的足迹前进,我竟然连往哪儿下脚都不知道了。

    幸运的是我有一位重视创新的导师和一群已经开始了科研创新探索的师兄师姐们,所以,虽然眼前没有既定的道路,有的只是许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仍然能够手拉着手一步一步地前进。当然,也要感谢哲给予的帮助。从前浪费了太多时间的我,现在要加快脚步去追赶那些在创新之路上已经走在了前面的人们!

    明天,就是再次给导师提交开题报告的日子了。这次的报告远没有上次的“完美”,因为里面有很多的我还不清楚、不确定的东西;但是,导师一定会更加欣赏我的这份报告,因为里面融入了创新的精神!

    (作者:肖媛,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就把握不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所以说,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长期以来,党的领导集体始终强调坚持自主创新,并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从建国初期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到现在把自主创新明确作为国家战略,这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经验的积累,也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党中央提出着力自主创新的方针,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质要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像发展初期那种依靠引进技术和跟踪研究的方式已经成为发展的制约,只有坚持不断地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保持生机与活力,才能使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观念一变天地宽,在沉重的“人口大国”背后,人们看到的是“人才强国”的希望;在巨大的“人口压力”面前,人们关注的是前所未有的“人才优势”。积极投资人力资源开发,培养大批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财富,使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大国,充分发挥全国人民的无穷创造力和生产力,这需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坚持科学发展观,找到更好的培养人才的方法,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人才基础,打开一个更加美好的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中科院研究生院是为国家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基地,必须努力培育全院的创新精神,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自己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民族的进步统一起来,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 充分发挥课堂集中教学的作用和潜力,探索合理有效的各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表达自己的见解,改变课堂的沉闷状况,转换学生的被动受教状态,将课堂变成思想交流和创新的前沿阵地,以思想交流促进思想创新,以思想创新指导实践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作者: 董少峰,中科院研究生院生物系05级硕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政策的春风吹拂下,结合本人所学课程《科学技术创新管理》,从案例的启示、历史的沉思和现实的需要三个方面阐述了进行创新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文化创新。并对如何建设创新文化简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想让列车时速再快10公里,只需要加一加马力;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必须要更换铁轨了。资产重组可以一时提高公司的生产力,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就无法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
                             ——GE CEO韦尔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月9日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念,并指出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事业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必须贯穿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我们怎样做才能顺利进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呢?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先生在其《大力构建创新文化环境》一文中指出:“观念的创新、科技的创新、体制的创新,无不回归于文化的创新,这不仅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实现体制和科技上的创新,必须把建立创新文化当作一个重要的前提。”现在我们之所以要关注“创新文化”,就是要为技术创新、体制创新、观念创新创造一个营养丰富而又易于“操作”的环境,从而真正提高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铺平道路。

    一、案例的启示:硅谷与128号公路技术走廊

    有人说,“文艺复兴之后的全部事件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硅谷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硅谷对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影响。当今世界上,有美国纽约的硅街、弗州的硅地、俄勒冈的硅林、波士顿的128号公路;英格兰的硅沼;以色列的硅溪;苏格兰、马来西亚的多媒体走廊;印度班加罗尔的硅谷;中国北京的中关村、台湾的新竹……,说明这种模式对全世界影响很大。但是否可简单地认为,好的园区基础设施+大学+资金=成功?事实不完全是这样。位于波士顿旁的128号公路区,附近有MIT 、Harvard等知名大学,其创新力量丝毫不逊于斯坦福等大学,美国政府早期对128号公路区的支持在某种程度上比西部硅谷还要大,且128号公路区更靠近世界著名的NY金融中心。但128号公路处于老的工业基地,新英格兰的老传统如等级观念,多层管理,重技术、轻市场,物流、信息流在企业内运行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使128号公路区与硅谷今天的发展趋势和繁荣程度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园区基础设施、大学、资金三要素是创新基地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还缺少充分条件:风气,即定义模糊、无法量化的文化因素。

    硅谷的文化特点是:

    (1)民主、平等、和谐、随意的人际关系:从CEO 到普通员工大家平等,“找不到丁点儿官僚气味”。
    (2)开放、流通的企业网络结构:“交流、沟通无处无时不在”。
    (3)充满激情、永争一流的进取精神:那里的创业家有一句名言:“吃掉自己的幼崽”——逼迫自己始终位于技术的前沿。
    (4)宽松的舆论、法律环境:“失败了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硅谷是一个由创新者、创意、金钱等要素无限组合、急剧变化的特殊“星团”,是适于创新创业、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创业公司的“栖息地”。

    因此,创新基地能否繁荣发展,不仅仅在于人才多少,新技术多少,资金多少,关键还要看制度安排和文化氛围。即人力资本潜能的充分发挥高于技术成果和物质资本的数量、质量。

    二、历史的沉思:近代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历程与启迪

    日本人汤浅光朝有过研究,近代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历程是14世纪末-16世纪末的意大利、17世纪初-18世纪的英国、18世纪-19世纪初的法国、19世纪中-19世纪末的德国、20世纪初到现在的美国。

    从近代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历程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科技中心转移的取向是向着有解放的思想,宽松的环境,有吸聚人才、技术、资金的吸引力的地方转移。为什么近现代的科技革命绕过了曾经有过辉煌科技巅峰时期的近现代的中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道路和速度与其文化传统、思想体系密不可分。

    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有许多优秀的东西,但也有许多对创新有阻碍作用的弊端,如“天不变,道亦不变(有变即灾,如彗星);中庸之道,贬斥竞争;扬士抑商,重道轻器……。

    杨振宁曾说过:“儒家文化的保守性是中国三个世纪抗拒西方科学思想的最大原因,缺乏创新文化的底蕴是我们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发展上很难有大作为的缘由”,这话是比较中肯的。

    三、现实的需要

    我们强调创新文化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够。在现实的文化环境里,是建不起理想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的。部门利益高于整体利益,相互沟通作用少,人才流动难,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特别在创新主体之间不能有效流动,科研中“重文章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转化、少产业化,多模仿跟踪,少自主创新”,团队精神弱化……。

    创新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的深刻改变。它是制度创新的前提和保证,是科技创新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支持;文化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

    四、如何建设创新文化

    一要用正确的思想指导。创新文化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唯物辩证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基础,以科技创新、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把塑建正确的价值理念作为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

    二要遵循文化演进的客观规律。创新文化建设中,要深刻认识文化传统对创新的利弊和影响,正视现实中的负面文化,研究世界科学文化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把创新文化建设视作一项科学实践,而不是当成运动。

    三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文化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创新文化建设必须以观念更新、体制改革为思想政治基础,竞争激励机制、开放流动机制是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

    四要树立人才为本的理念。人才是创新活动的第一战略资源。人是文化的根本载体,文化是人群组织的灵魂。创新文化的核心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才资本的价值。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克服“见物不见人”的误区,科技创新要真正转移到以人才为中心的工作模式上来。

    五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社会环境。文化的发生、发展要有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建设创新文化,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使不同的学术、技术观点平等讨论,对创新失败要能够理解和宽容。创新文化建设应坚持服从、服务于科技创新、经济建设的中心;理性研究与建设实践密切结合,知行统一、并重;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创新文化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共性与个性、依法与以德、形式与内容、创新文化建设与科研管理工作的关系。

    五、结束语

    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支持,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工作。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养创新精神。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为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一路走好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 宇,中科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