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6岁的李金庭在9月1日开学后,就是北京蒲公英中学初三年级的学生了。

就在开学的前一天,教育部网站刊载了来自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通知对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批准同意。在这份意见中,相关部门建议,要坚持有利于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受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因地制宜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具体政策。

看到希望

李金庭的老家在四川汶川。地震后,在北京刚落脚半年的父母担心老家的姐弟俩,就把他们接到了北京。现在,他的父亲在一家私企做木工,每天早晨5点钟出门,晚上11点回家,母亲则在家照顾李金庭和他正在读高二的姐姐。

李金庭自己从网络上得知了这条关乎他未来的消息。他的第一反应是“太难了”。“我们学校600多人能出现四五个满足条件的都难。”他就读的蒲公英中学就是一所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创立的中学,李金庭的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父母全都是进城务工人员。

从发布的《意见》来看,新的政策制定要考虑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是否有合法稳定职业、收入和住所、是否符合政府对各行业的选择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贡献。

“以前就住在学校附近,但是房东突然说要装修,就把房子收回去了,我们就搬到离爸爸工作比较近的地方。”两个月之前,李金庭家才换了住处,原本不住校的李金庭也开始了他的寄宿生活,每周回家一次。而他的同学桂敬静更是自幼就跟随在北京打工的父母东奔西走,曾经换过5个小学。

从小漂泊的他们明白“合法稳定”对于他们和他们的父母来说,太难。蒲公英中学行政处的王妍老师认为,新出台的政策看似放开了,实际上要求还是很苛刻。这样的规定会将很多农民工子女关在新大门之外。

王妍说,大多数农民工从事餐饮、建筑、种地等职业,更换频繁、变动较大,这决定了他们没有固定的收入。“农民工进城一般都是租赁房屋,有些甚至自搭小棚,根本算不上房屋。”

虽然对将出台的政策存在疑虑和担忧,李金庭和他的同学们还是看到了希望。根据教育部之前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学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这就意味着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必须回到原籍才能参加升学考试。

落地生根

12岁的桂敬静出生在北京,长这么大,她只回过一次四川老家。她的哥哥桂星今年夏天刚从北京的一所公办初中毕业,因为户口问题,他被迫回老家参加中考。因为在北京学习的初中课程与老家的考试题型不完全接轨,桂星落榜了。再次回到北京时,17岁的他已经成为打工大军中的一员。

相比于桂星,李金庭的姐姐目前在剑桥中学读高二,幸运地继续着学业。四年前,她和弟弟来到北京,本来该升初二的她由于基础不扎实,只考取了蒲公英中学的初一。毕业之后,她考上了剑桥中学。根据两所学校的协议,剑桥中学每年从蒲公英中学招收40名左右的学生继续读高中。

剑桥高中提供给农民工子女在北京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但是高中毕业,学生们依然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出路吧,”王妍老师说,这让她感到沮丧,“当时我们给剑桥送了38个学生,现在只剩下6个,其余的都回了老家或者出去工作了。”

为了尽早适应当地教育,更好地应对高考,在蒲公英中学,不少家长选择毕业后送子女回老家。学生在初二或者初三就开始陆续流失。据统计,2012年从蒲公英中学毕业的158名初三学生中,超过百分之四十的学生选择回老家读高中。

然而回老家读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由于课程安排和考试要求的不同,回到家乡的学生们几乎都会面临学习内容上的脱节。除了转校繁冗的手续,全国各地的学校对于这样辗转回家的学生收取的费用不尽相同,择校费多则可能几万块,对于有些家庭来说,这是过于沉重的负担。

最关键的还在于父母和孩子的分离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多数家长不会离开城市,而是让孩子自己回老家读书,让年迈的爷爷奶奶或者亲戚帮忙照顾。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叛逆期,没有父母的陪伴和照顾很容易产生问题。”蒲公英中学的祝祥艳老师说。在汶川老家,李金庭在三年级之前跟随着爷爷生活,之后又跟随着外婆。

桂敬静想上北大或者清华,但是新政策出台前,她的高中学业都难以保证。“最后这一年我会拼命用功,争取考上剑桥中学,”她说,“我不想重走哥哥的老路。”桂敬静盼望着国务院办公厅和教育部酝酿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尽快出台,让她有机会在北京读高中并以北京考生的身份参加高考。

由于李金庭的姐姐已经在读高二,他们的父母觉得赶上新政策的实施希望不大,打算按原计划让她回到老家高考。不过对于李金庭,他们还是希望他能有机会等到新政的实施,能在北京参加高考。“我对考上剑桥有百分之八十的信心,”李金庭成绩优秀,乐观懂事,“不过如果父母执意要我回去,我也只能回去。但从心底出发,我还是希望我们这些人能在北京享受同样的待遇。”

在李金庭老家的村子里,到现在为止,只出过一个大学生。“小时候都想当科学家嘛,现在觉得这个太遥远了,家庭条件不允许,还是上完大学先出去工作,”李金庭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由于咱们身份的关系,我觉得这个目标不是很容易达到,现在也只能等。”这个学期,李金庭不再担当学生会主席,专心投入学习,“如果有这个机会,我还得努力”。

根据人口计生委8月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3亿,达到历史新高,流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7%,相当于每6个中国人就有一个在流动。报告显示,超过三成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生活时间超过5年,从事目前工作的平均时间接近4年。其中青少年流动人口和老年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而住房条件和子女教育正在成为影响流动人口在城镇稳定生活的重要因素。

“我们学校之所以叫做蒲公英是希望我们能像蒲公英一样在哪儿落地就在哪儿生根。”李金庭说。在蒲公英中学学生宿舍的墙上,学生们动手绘制了两幅蒲公英的画,一幅是一颗百花围绕的蒲公英种子,另一幅则是蒲公英成熟后飞散到各个角落。然而,就像等待微风的蒲公英一样,蒲公英中学的学生们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而等待他们的,是他们并不确定的未来。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

和外来人口的子女相比,拥有北京户籍能在北京升学的孩子们尽管没有他们这样的担心,却有着自己的困扰和压力。如果说打工子弟的困扰在于没有学可上,那么这些孩子面临的则是上什么样的学校。从1998年起,北京市取消了“小升初”的统一入学考试,采用“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不过实际上,学生们还能通过其他的途径进入理想的中学,比如在某一些科目上表现突出或者文体方面拥有特长,而其中“奥数”的成绩和奖项又被默认为最被看中的要素。为了升入自己理想中的中学,从“小升初”开始,孩子们就卯足了劲儿参加各种培训班,拿各种证书奖项,以求在激烈的阶段性升学竞争中获得席位。

八月底,在北京各大中小学开学前夕,北京市教委接连发布治理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的政策,明确提出严禁将奥数与小升初挂钩,叫停与升学挂钩的奥数竞赛培训,包括一零一中学、人大附中在内的城区30所学校也做出了“不奥数”的承诺。

这不是类似政策的第一次发布,相似的政策在2005年曾经出台,甚至还叫停过奥数竞赛之一的“迎春杯”。2010年,教育部调整保送政策,奥赛不与升学直接相关。然而在各大城市,“奥数热”却一直没有降温。此前有媒体报道,在7月21日北京暴雨之夜,一个奥数培训班的二十几名孩子们全都准时到达,无一人迟到,让人不禁感叹暴雨难熄“奥数热”。“以前也出台过禁令,但是奥数班不可能消失,只要有择校需求的存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说。

记者走访发现,新政出台后,各大培训机构反应迅速,只“数”不“奥”。一家培训机构的咨询师说,教委的新政策出台之后,他们在机构外墙的大幅广告、散发的广告单、课程表以及学生的作业练习册等都要全部撤下重新安排,重印的材料中将不再出现“奥数”这样的字眼。现在机构开设的是“数学兴趣班”,兴趣班会上奥数内容,但是与升学无关,只与兴趣有关。另一家培训机构强调自己一直开设的是“数学思维训练”,新政策出台前报名的学生依然正常开课。

“奥数”不再与“小升初”挂钩本来是件好事,但是标准的真空引发了家长新的忧虑,到底要不要让孩子上奥数班成了家长的困难抉择。“虽然我的孩子课外学奥数很辛苦,但是奥数还是相对公平透明的,”一位家长说。在她看来,没有奥数这个评判指标,她的孩子在筛选中似乎更容易被淘汰,“对于一直在学奥数的孩子来说,这是进入名校的希望。”虽然有30所学校作出了“不奥数”的承诺,但是家长们还是有自己的担心,相比于动辄几万的择校费和其他因素,他们觉得奥数既是通向名校的相对公平的捷径,又是帮助和提高孩子学习的重要利器。

一位家长表示对禁令能否有效,仍持观望态度。“以前也禁过,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教育资源不公平,就还是有这样的扭曲竞争,也就会有奥数班存在的市场。”

叫停奥数的新政策虽然出台了,但是学生们的升学并没有因此变得简单明朗起来。进入好的学校上学,对于他们来说,仍然是需要他们付出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去实现的梦想。帮助他们实现梦想的或许不是“奥数”,但一定有别的评判标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付出,等待他们的,或许是另一场并不轻松的竞赛。

在各大中小学开学之前,相关教育部门接连出台新政,让“升学”的问题备受瞩目。记者走访了蒲公英中学,这是一所创立于2005年的打工子弟中学。记者也对奥数培训机构、面临升学的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走访。采访中,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对未来担忧、培训机构的“换汤不换药”、家长的担心等不免让我觉得对于孩子们来说,“升学”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想,其背后最深刻的根源还在于教育资源的缺乏和不均。

庆幸的是,相关部门为改变目前的现状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虽然条件苛刻,酝酿出台异地高考政策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北京教委也在重点推进“小升初”入学办法改革,孩子们的“升学梦”因此有了新的曙光。希望新的政策可以透明、公正、规范,也希望孩子们不要为升学而困扰。

白露时节,秋渐凉。学期伊始,意甚暖。

2012年秋季,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更名国科大之后的第一次开学典礼上,有318名三好学生标兵,1014名优秀学生干部,以及357名优秀毕业生受到表彰。

成功之人必有过人之处。为此,记者专访了14名优秀学生代表,他们的优秀令人欣羡,他们的故事,或传奇、或励志、或感人,他们的声音,是我们最贴心的正能量。

 

李娜   “一切都已经归零”

“一路走来,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知识、能力、心态和了解自己的重要性,挑战过各种第一次,我一直没有停止去尝试、去突破……”自动化研究所的三好学生标兵李娜,在开学典礼上如是说。

我的标签: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三好学生标兵。

我的座右铭: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

我的经历:曾带领团队获得过研究所机器视觉创意大赛最高奖,申请专利7项,授权1项,EI检索国际会议论文两篇(均为第一作者),申请科技创新项目1项。参加过第四届科学院青年创业大赛,并成功晋级决赛。

我的学习态度:比较端正,更乐于专注于自己认可和渴望做的事情中。曾经参与了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分析,虽然很多朋友认为这件事占用了我很多的时间,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件事的整个过程中我收获很多,也很享受这个过程,可谓是沉浸在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中。

我喜欢的:最近爱上了Katy Perry的一首歌《Firework》,感觉里面的一句歌词很有深意,“Maybe you’re reason why all the doors are closed; So you could open one that leads you to the perfect road.”

我的梦想:儿时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梦想,现在大多都没有触及过。儿时对于心理学的兴趣,导致很喜欢看心理学方面的书,例如,《发展心理学》。

我的心声:对于刚开始研究生生活的新生来说,应该能够明确的是我们只不过是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一切都已经归零。研究生学习的特别之处在于要专注于你该做的及你自己想做的。能够真正的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并坚持,下多少工夫都不为过。

 

白博   “不要在意得失”

我的标签: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优秀学生干部,自动化所研究生会主席,自动化所篮球协会主席。

我是学生干部:从小学开始就从事学生会工作,觉得学生工作已经是自己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了。其实这些工作挺平凡的,但是每当看到同学们,有的甚至还不熟悉对方,却能为了学生工作,通宵奋战、群策群力、不计得失,只为了把工作做好,就觉得心里面暖暖的。

我的兴趣:田径、篮球、排球(这个比较专业、以主力二传身份参加过省级比赛,还获得了比较不错的成绩)。

我的梦想: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所建树;希望有机会去世界各地走一走,转一转。

我的心声:自己还年轻,不要在意得失。现在正是付出的年纪,只有不过多地考虑得失,付出努力,才有可能在将来收获一份成功。

 

刘西    “向身边人学习可以少走弯路”

我的标签: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优秀毕业生,现任自动化所助理研究员。

家人眼中的中科院:在外人看来,中科院是一个很高级的研究机构。以至于每次回家,老爸老妈都很自豪地跟别人介绍说:“我儿子在中科院读博士。”直到看见他们脸上放光,我才体会到:哦,原来在中科院读博士是一件这么光荣的事情啊!

我的经验:学习、做事应该积极主动,这是我最大的体会。能进入中科院的学生,智力水平不会有天壤之别,但研究生阶段却会过得天差地别。有人延期,有人提前毕业;有的人读得很辛苦,甚至“少白头”或者“绝顶”,有人却轻松惬意、事半功倍地完成学业。我认为,不仅要从书本上学,更要从师兄、师姐、导师身上学,这样能帮助我们在研究中少走很多弯路。

我的心声:五年的硕博经历,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一大帮志同道合的同学及朋友,还有实验室良好的科研氛围和融洽的师兄弟关系;最大的感触就是在科研的道路上走了不少弯路,回过头来想,还是当初的自己不够主动,错过了很多学习的机会;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谈个女朋友,这五年稍显枯燥。

 

谢红辉    “一定要规划好自己的目标”

我的标签:自动化研究所硕士,优秀毕业生,自控设计员。

未来规划:成为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

最大的收获:认识了一大批优秀的人。

最大的感触:收获多少在于自己努力了多少,做研究更是如此!

我的心声:一定要有个职业规划,是否硕博连读,读博与读硕的发展规划等。做这个选择时一定要遵循内心的想法,结合自己的性格、家庭背景以及兴趣爱好等。做出决定后,就要踏实地干下去,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另外,多参加一些活动,凡事积极主动,发展自己各方面的兴趣,让自己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总之,要有自己的规划、自己的目标,研究生生活是否精彩掌握在自己手中!

 

凡石磊    “把握好当下”

我的标签: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三好学生标兵,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获得者。

我的经验:在自己效率最高的时候看书,多与其他人交流讨论问题(学数学的,交流讨论很重要)。在效率低下的时候,打球调节状态。另外,就是一定要主动,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懂就要主动向别人请教、交流。

我的感触:看到一些数学家,不管什么时候都会随身带着笔和纸,随时记录着自己新的想法以及和别人交流的心得。这个方法特别可取。

我的心声:把握好当下,考虑好眼前的问题,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往前走。

 

于垚    “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的标签: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硕士,优秀学生干部,数学所负责人。

我的感触:竞聘的初衷是希望能在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上锻炼自己。最触动我的事是2011年年底和十名同学一起排练手语舞,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在数学院元旦晚会登台表演。

我的爱好:足球,网球,科幻小说,推理小说。

工作感言: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只要用心、细心、耐心、下苦心,就没有不成功的。

人生信条: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终将知道。

我的心声: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遗憾的是感觉自己在专业领域进步较为缓慢。

 

刘亚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的标签: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生,优秀毕业生,留所工作。

我的未来规划:踏踏实实、快快乐乐地做科研。

最大的收获:“你不能和别人比,而是要和自己比,这就比如一个迭代的最优化算法,只要下一个迭代点比当前点好,我们就应该接受这个点。”这是我的导师戴彧虹研究员的一句影响我的话。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心态上的改变。刚入学的时候感觉压力特别大,自己心态也不好,总觉得别人都做得比我好,急于求成,结果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后来在课题组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慢慢调整和改善。

我眼中的国科大:这里是助我成长的地方,是一个让人快乐、充实并有所收获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完善人格,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研究水平,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的感触:有三点特别重要: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以及浓厚的兴趣。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个不用多说。在科研工作中,心态起到关键作用,这点我深有体会。因为科研的过程是相对比较枯燥的,往往有的问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就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急于求成,静心很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热爱所从事的工作,那么这就是一种乐趣,乐在其中,奇妙无穷。

 

叶昌青    “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的标签: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优秀学生干部,生物物理所足球协会会长,爱好足球、健身和吹牛。

我是学生干部:因为来所实习比较早,帮老师和同学做了点小事,觉得很开心,另外也想锻炼下自己,就竞选了班长。2011年,某天中午得知我们班级的一个同学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具体就不说了)。我号召全班同学以及足球协会的队员们迅速地在全所展开宣传,为他捐款。当天下午,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募捐到了5万多元,2天总共募捐了10万余元。整个过程让我很感动,觉得每个同学都是那么的可爱!

我的工作感言:尽量做到尽职尽责,为大家考虑好,清楚同学们的实际需求和想法。然后就等着收获惊喜吧。再就是要平衡好工作和科研的时间,毕竟科研是首位的。

我的人生信条:人生只有一次,并且短暂,专注于梦想,才能活得精彩。等要“挂掉”的时候,尽量地少留遗憾。

我的梦想:研究生顺利毕业;趁年轻骑车去拉萨;爬一次珠穆朗玛峰;去南极和北极;出一张唱片;拍一部电影;写一本小说;挣很多钱。如果能力允许的话,我还想建一所私立的大学。呵呵,这些有点虚,不过确实是我内心的想法。

我的收获:成长了很多,最重要的是知道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还有很多好朋友以及美好的回忆;认识了科研、了解了北京、开阔了眼界。遗憾就是没有遗憾。

 

周强军   “提升自己,研一非常重要”

我的标签: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优秀毕业生,美国斯坦福大学Axel T. Brunger实验室准博士后。

我的目标:努力进入工业界,投身药物研发,尤其是癌症药物研发,实现自我价值。

最大的感触:在生物物理所,几位老院士让我由衷敬佩。有一次在日本同步辐射KEK光子工厂熬夜收集晶体衍射数据,正好遇见梁栋材先生带着他们实验室的人员也来收集数据,而梁先生已经将近80岁高龄!更让我感动的是,梁先生的“夜宵”竟然是从国内带过去的面包和牛奶……郭爱克院士也同样在我们都觉得很难吃的食堂吃饭;陈润生院士经常坐公交车往返于生物物理所与计算所……老一辈科学家是我们的榜样!

最遗憾的事:我父亲于2010年底被查出患有肝癌,已到晚期,而我却无能为力。最可笑的是,当时我的课题正是研究一个非常有潜力的特异肿瘤治疗靶标的结构和功能。同时由于课题非常紧张,我也很少有时间陪我的父母。现在我的课题已经做成功,正在准备投稿,但我父亲的病情却更加恶化。

我的经验:最重要的是自我定位和自我规划。新生入学后应该将自己定位为一名“研究者或科学家”,以这样的身份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去研究。另外,导师在研究生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千万不可完全依赖导师,而需要有自己的规划。我个人认为研究生第一年非常重要,如果想提升自我价值,这一年是很好的机会。

 

刘武    “做人做事要讲‘三气’”

我的标签: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三好学生标兵,计算所研究生会副主席,学生党总支文体委员,计算所篮球协会会长,微软驻中科院校园大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党员。

对自己的总结:没少折腾,一直在努力。

我眼中的中科院:这是一个很大很高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只要你肯努力,你所获得的就能超出你的想象。

我的座右铭:做人做事要讲“三气”——正气、骨气、大气!这是入学之初,我的导师李锦涛研究员教导我的。从那时起,这“三气”就成了我学习生活的态度和座右铭。

我的作息和爱好: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泡在实验室。幸好我一直坚持每天运动,给大家推荐一个比较好的运动方式——跳绳。不受场地和人数限制,很方便,很健康,每天跳20分钟,不耽误时间,锻炼效果却非常好。

我的成长感言:小时候既没有苹果砸过我,也没注意过水壶烧开水。我觉得重在总结。最好每天能都对自己做一个总结并写下来,然后一周一小结,一月再一总结,半年再一总结,一年再一总结,这样做至少能让自己一直抓着时间的尾巴,不至于一眨眼就让时间溜走很多。特别是研究生时期,生活学习节奏特别高,每天接触的信息量也特别大。如果不及时总结,一段时间过去再往前回顾,后悔的就只有自己了。

我喜欢的书:《听南怀瑾讲经》,这本书主要是南怀瑾大师对儒、道、佛经典的解读,并在解读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延伸,讲的是在中国做人做事的大道理。

我的学习经验:研究生学习主要是靠自己,除了做项目,其他没有任何人要求你去做。不过在中科院这个大家都很刻苦的环境里,想不努力也是很不容易的。

其次,要时刻关注前沿。首先要知道自己领域最“牛”的会议期刊,并且关注有影响力的文章。学术讲座最好去听听,实验室的课题讨论也最好能参加。领域“牛人”的博客也要一直关注。要知道,一个好的研究方向能让你事半功倍!

 

邱强    “很想重过一遍研一的生活”

我的标签: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优秀学生干部,研一体育部部长,研二学生会副主席,现任博士班班长,减肥、学英语。

我的经历:大学就做过很多学生会工作,投入精力多,研究生本打算专心做科研。但在一位校友师兄的鼓励下,又走上了学生干部之路,受益不少。研一在创业商学院青年发展中心,发现自己对学生工作还是很有新鲜感,认识新朋友,大家晚上开会,都不亦乐乎。但这些跟本科时候的工作很不一样,因为大家时间精力有限。也正由于这样,大家会把事情想得全面,办事效率高了不少。以前一个比赛可能需要20个人组织,现在三四个就可以。

我的感触:大学在外联部,接触的都是企业人士。研究生的时候任体育部部长,就发现“公平、公正”其实特别难做到。工作中,难免受到别人的质疑,而处理好这个心态,就特别重要。国科大学术气氛特别好,来这儿是对的,这边的同学也更优秀。遗憾的就是很想重过一遍研一的生活。

我的人生信条: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我的心声:过去我们常讲,做学生工作要有激情,有热情。现在渐渐地感觉,做工作更需要有耐心,有责任感。我们因为热爱而从事这份工作,在热爱中,学到了技能,学到了经验,在成长过后,我们更需要有一颗知恩图报的心,继续踏踏实实地把工作做好。

 

王岳    “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我的标签: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硕士,优秀毕业生。

我的收获:积累了大规模模拟电路设计经验,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成长很快。目前是一名电路工程师。未来准备了解更多集成电路市场知识,结合电路设计能力,向集成电路方向产品经理发展,争取制定优秀的产品定义和策略。

最遗憾的事:考虑过一些专利申请问题,但没实行;没能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过论文。

最大的感触:科研与工程项目在时间分配上并不冲突,建立在实际工作基础上的科研更有价值;自身工程能力、研究能力和探索精神之间呈现螺旋式增长。

我眼中的中科院:最大的特点是严谨求实,团结奋进。无论导师、项目负责人、青年员工,还是学生都很注意科研与实践的结合,重视科研工作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团队的科研氛围都十分融洽,大家可以平等地讨论学术,相互学习科研方法和工程经验。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尤其新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快速成长。

我想告诉新生:研究生第一年是打下坚实科研基础,同时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的好时机。如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项目研究,实战经验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是同等重要的。

 

王璐   “阅读文献是重中之重”

我的标签: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博士,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

我的时间安排:周一至周六基本是实验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周日会出去放松一下。

我的学习态度:努力扎实地掌握好基础知识,才能提高整体的水平。

我的座右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感动我的故事:高中的一次班会上,老师讲述了他的一个学生的奋斗过程:这个学生不是什么名人,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虽然天资并不聪颖,但是一直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喜欢的电影:最喜欢的是大学时候看的《美丽心灵》。主人公纳什目标很简单,但在病魔的重压之下,实现这些目标却是非常困难的。他虽然患有精神分裂症,却通过意志的力量坚持进行数学理论的研究,并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而纳什也成为一个不仅拥有美好情感,并具有美丽心灵的人。

我的学习经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我觉得阅读文献是重中之重,也是与以前大学阶段学习的不同之处。只有经常阅读专业相关的文献,才能不断有新的想法,才能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务。还有就是经常和导师交流,才能更好地学习如何做科研。

 

杨妮    “过好每一天”

我的标签: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硕士,优秀学生干部,动物所的研究生会主席,第一期动物所研究生专刊的主编。

我是学生干部:一直以来最深刻的感受是,除了比别人多一份忙碌,更是多了许多收获。学生会工作让我受益终生,它给了我许多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机智,这期间养成的良好性格是我最宝贵的财富,同学们对我的真心回馈也让我收获了一生的朋友。

我的爱好:我是理科生中的文科生,常规的学习时间之外,很喜欢阅读欧美文学,也喜欢自己写写随笔文章。闲时拿着相机出去拍拍四季也是一种享受,偶尔约着朋友一起唱歌也很开心。

我的生活感言:在学习和生活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一天的事情,那么惊喜都会在意料之中;如果踏实地做事情,就会慢慢走向成功,这与行业和兴趣无关,重要的是积累。每当决定一件事情之前,我都会问自己,会不会后悔?于是跟着自己的心走,因此感觉经历过的每一天都没有遗憾。

9月10日下午,丹麦首相赫勒·托宁-施密特女士访问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出席首次中丹学院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

据了解,2010年4月1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丹麦科技创新部、丹麦八所公立高校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共建“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中丹科教中心)”协议。2011年9月,中丹学院成立,承担中丹科教中心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和管理职能。

近日,记者就中丹学院的办学理念、特点、生源、发展方向等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助理、中丹科研教育中心(Sino-danish Center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简称中丹中心)中方主任朱相彬。

突破困难     创建中丹学院

采访在一个不大的会议室进行。朱相彬刚开完会,可能是这一段时间工作的劳累加之天气转变引发的感冒,他声音嘶哑,看上去很疲惫,但他依旧热情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朱相彬首先介绍了今年国科大留学生的招生情况,“我们今年共招收了124名留学生,其中有74名留学生来自中丹学院,占留学生的绝大多数。中丹学院今年首次招收了140名学生,其中中方硕士生56名,丹方硕士生49名,中方博士生10名,丹方博士生25名。”中丹学院留学生数量和中国学生数量基本对半。

“中丹学院的成立,这将成为留学生培养的重要平台。”朱相彬表示。

中丹项目始于2008年,中科院研究生院成立了中丹科研教育中心。中丹中心是一个“教育、科研及产出的平台”,也是国科大与研究所融合的载体,而中丹学院的建立是“实现培养人才,输出人才”的重要举措。朱相彬坦言,由于两国在文化背景、法律法规、教育规则、办学理念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中丹项目在四年的运作过程中,遇到了许多以前不曾遇到的困难。这个项目一直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由于我们不断地克服困难,才保证了此教育项目的顺利进行。

朱相彬接着谈到:“中丹学院与丹麦8所公立大学(包括哥本哈根大学、奥胡斯大学、哥本哈根商学院等)开展了科教合作,这将博彩中丹两国科教优势资源。”他还饶有兴趣地向记者全面介绍了中丹学院的办学特色,“首先,中丹学院实行中丹双导师制度,采用英文授课,授课教师50%来自于丹麦各大学;第二,中外学生在同一个课堂学习,让多种文化在同一间教室碰撞;第三,中丹学院的毕业生将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丹麦合作大学的双学位。这一切举措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端科技和管理人才。”

中丹学院第一批学生主要就读于生命科学、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可再生能源、水域环境和社会科学五个领域。在国科大9月6日的开学典礼上来自丹麦的学生Christensen说,她之所以选择中丹学院的神经科学和神经影像学专业,是因为中国在这方面和美国有很多交流,在这一学科比较领先。她很想在中国学习,并今后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而来自德国的Christoph则选择了行政管理专业,他说自己对中国非常感兴趣,也希望将来能到中德大使馆工作。可见,中丹学院吸引外国留学生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在于中丹学院各个学科的教育科研优势。朱相彬充满信心地表示,“未来我们还会建设更多的学科项目,比如拟在2013年增加纳米科学与技术、生物能源硕士研究生双学位项目,以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为基础,采取国内外最先进的教学方式,做好学院培养人才的工作。”

博丹麦教育之长   为我所用

对于中国高校对外交流,英美国家绝对是首选的交流对象。那么,国科大为何选择了丹麦大学?对此,朱相彬解释到:“丹麦是传统的北欧发达国家,政治经济长期稳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经济实力支撑起了丹麦高校的科教水平。”说毕,他端起了茶杯,润了润沙哑的嗓子,又接着聊起来,“丹麦很多学科领域都位居世界领先地位,比如,以丹麦物理学家波尔为旗帜的哥本哈根派曾为现代科学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而此次与国科大合作的八所高校也是出类拔萃的,在一些领域很有建树,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例如,哥本哈根大学是丹麦及北欧最古老,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立大学,从1479年建校以来,哥本哈根大学总共诞生了9位诺贝尔奖得主。”谈到丹麦大学的优势,朱相彬可谓如数家珍,深谙每所高校的优势,“再如,丹麦技术大学建于1829年,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技学校之一,第一任校长便是以发现电与磁之间的相互关系而闻名遐迩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丹麦排列第二位的综合性大学奥胡斯大学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她培养出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廷斯·克里斯蒂安·斯科、C++编程语言发明人比雅尼·斯特劳斯特鲁普以及我国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等世界知名人士。在工商学科方面,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的哥本哈根商学院是北欧最大的三所商学院之一,在全球商学院中也名列前茅。”

国科大一直重视人才培养,注重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优势教育资源的引进。选择丹麦,这对“博其所长,为我所用,促进‘以人为本’和‘育人优先’教育理念的实现”一定大有裨益。

朱相彬认为,中丹学院是院所融合模式下国际化教育的创新实践,它的存在和发展意义已经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大学二级学院,超越了中国传统的研究生培养理念和范畴。国内大学与国外大学的联合办学,通常合作的模式是一对一,而国科大与丹麦共建的中丹学院是我们同时面对丹麦一个国家的8所公立高校,这是中外合作办学实践的创新发展,这一定能丰富我国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形式和内容,推动国科大国际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培养高层次留学生”

在谈到目前国科大留学生状况时,朱相彬说:“目前,在籍留学生数量超过历年,已达到240人,其中博士生占三分之二。”同时他接着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留学生,确保留学生的培养质量。”

据了解,国科大依托110多个研究所,自2002年开始招收国外来华留学生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来华留学生招生和管理制度日趋成熟,留学生教育事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套别具特色的留学生招生、管理、培养和学位授予体制。国科大的留学生具有“层次高、能力强、性格成熟”等特点。

朱相彬还简要介绍了国科大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历史,“国科大招收留学生初期,留学生主要来自第三世界国家,以来自周边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居多。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国科大的品牌效应逐渐凸显,来我校求学的留学生国别日益丰富。现在,我校留学生来自近50个国家,不乏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留学生专业分布上,朱相彬介绍说:“目前,我校留学生涉及专业共90余个,与现阶段国科大学科建设发展水平是基本一致的。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来华留学生的专业领域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的人文社科专业以及中国传统的中医药专业。吸引更多留学生来华攻读理工类硕士、博士学位是我国高等学府对外交流需要努力的目标之一。”朱相彬还表示,“国科大一定会继续扩大生源国别,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留学生。”

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引进来”——吸引国外优秀师生来国科大,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走出去”——旨在让更多国科大的师生走出去,参与到国际学术交流的环境中。朱相彬说,国科大一直在努力创造师生“走出去”的条件,始终把为师生出国创造条件以及提供良好周到的服务作为外事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他接着说道:“目前,国科大创建了一系列国际交流项目,其中包括‘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欧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中-荷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中德国际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博士生国际论坛’、‘中日研究生论坛’等,种类丰富。”国科大一系列对外交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举措,都旨在培养高水平、高层次的学生,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人才。他强调,“中丹学院的建立也会进一步促进国科大对外的交流,更好地引进国外优势资源。我们要把中丹学院作为新的发展契机,进一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事业。”

送给新生的“数字魔方”

访谈期间,朱相彬拿出了手头一份报刊的初稿,报刊名为《SDC时报》,SDC既是中丹中心的简称,也是中丹学院的简称。“《时报》是白春礼校长题写的,是中丹学院自己的报刊。内容主要是展现中丹学院的教育科研动态、学生生活等。这是第一期,我们准备以后不定期出刊,争取一年刊发6到8期,发给学生以及学校的相关单位。”朱相彬边说还边给记者展示报纸的草稿版,这是一份全英文的彩色报纸,绿色的基调让人心情爽朗。大概有六七页纸张的样子,上面圈圈点点的是他为报刊内容做出的修改。

采访结束时,当记者请朱相彬给新来的同学提一些在国科大学习的建议时,他妙语连珠地抛出了这块“数字魔方”:

一曰,精通一门外语;二、三则为,有两三个好朋友、好老师,发表两三篇学术论文;四、五是,读四五本好书,包括非学术的;六、七意在,出席六七个学术会议;八、九表示,每年精读八九篇好的学术文章;十说,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工作、平平淡淡生活、潇潇洒洒一生!

2012夏季学期结束后,中科院电子所李强、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何海波、中科院空间中心康海龙、中科院电子所邓斌四位硕士生赴宁波参加2012硕博(宁波)服务团,在那里进行了为期一个月左右的见习活动。

据了解,2012硕博(宁波)服务团是由50多名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国科大硕士、博士生组成的,在宁波见习期间,服务团围绕海洋经济、园区经济、旅游经济、生态环保、社会管理创新、企业转型升级等宁波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宁波海洋经济建设服务,为宁波海洋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

 

李强                  写作能力非常重要 

一个月前,我怀着万分好奇的心情踏上了去宁波美康生物公司见习的旅途。在北京前往宁波的火车上时我心中充满疑惑,见习的公司会是什么模样?我能在公司做什么呢?经过一个月的见习,不仅我心中的疑惑一一解开,而且我感到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物医疗领域的高科技公司。我见习的部门是公司的仪器部,见习职位是电子工程师。仪器部刚成立不久,大约有一年多的时间,主要产品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糖尿病分析仪。人力资源部的同事带领我到仪器部后,仪器部领导热情地接待了我。在向我介绍了仪器部的大致情况后,仪器部的总工程师为我安排了工作任务:1、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设计嵌入式软件;2、为仪器上某电路板上一块已停产的芯片寻找替代芯片;3、为已投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电路系统设计一个升级更新的方案。

仪器部的研发团队以电子工程师和机械工程师为主,同事们大多十分年轻,显得朝气蓬勃。与他们一起工作,每天都过得充实而欢乐。公司里的工作气氛非常轻松,大家经常会相互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有不懂的地方,也常会向周围的同事请教,他们总是非常耐心地为我解答。以前就听说在工作中交流沟通能力是非常关键的能力之一,实践中才真正体会到沟通的重要性。很多问题自己去想,可能走到死胡同,但是经别人指点,便有可能很快柳暗花明。而且,当公司做一件产品时,需要团队中的众多成员相互协作,如果团队中的一个人没有和其他人配合好就有可能影响整个团队的进度,所以团队协作极其重要。

在一个月的见习过程中,我收获很多。首先是写作能力非常重要。即使是学理工科的学生,写作能力依然十分重要。我发现在公司中大大小小的电路设计图、机械设计图都要配有完备的技术文档,而且产品设计的每一次修改都有详细记录。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完善的文档,当有新的工程师接手现有的项目时,肯定会是一头雾水。而且完善的文档对于日后修改产品设计很有帮助,可以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在与同事们一起工作的过程中,我逐渐养成了写文档的习惯,我想这对于我今后的科研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其次是要多沟通交流。我在公司里平均一周要参加三次会议,与领导和各个部门的同事们一起讨论项目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感觉这样的会议是很好的团队交流平台,在会议上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另外,我每完成一项工作都要向总工程师以及其他同事做报告,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我的公众演讲能力,还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美康生物见习的一个月里,我过得充实而多彩。我了解了一个公司是如何运作,各个部门是如何配合完成一项产品的研发。我想这些经历不仅对我日后的科研工作有所帮助,还会对我将来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有所帮助。

 

何海波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亲躬 

在科苑夏季学期结束时,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加了中国科学院2012硕博(宁波)服务团,非常荣幸地来到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见习活动。岁月如梭,回首整个见习过程,付出与收获同在,我也在紧张而快乐的工作中找到属于自身的舞台。

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生物科技新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其独立研发的医学体外诊断试剂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美康生物见习期间,我被分在研发部门,参与公司体外诊断试剂的开发。体外诊断试剂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我所在的研发部门主要工作是研制试剂盒中发挥重要催化作用的工业酶,具体到自己的工作,便是酮胺氧化酶高产工程菌的构建及融合蛋白分离纯化。

糖化血清蛋白作为评价糖尿病近期内控制的一个灵敏可靠指标,能够被酮胺氧化酶等试剂快速检测。市面上所售的酮胺氧化酶价格较贵,但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我们采用构建酮胺氧化酶高产工程菌来进行生产。在这个过程中,目标基因与构建质粒均外包给相关企业,而公司研发部只需要将重组质粒转化后筛选,先进行小范围的摇床实验,确定酶的活力后,再进行发酵罐生产并分离纯化。酶的研发需要较高的实验技能。从无菌操作到配置培养基,从发酵液离心到用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细致的态度与踏实的工作。发酵罐,管式离心机,实验用高剪切乳化机等仪器的操作,需要在对其原理及其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熟悉后才可进行。在研发实验室,我们都必须身着特定的实验服装,按照生产规范进行作业,哪怕只是简单的无菌操作,都不能有半点马虎。

我所在研发部门的同事都很年轻,朝气蓬勃。在实验室的工作中能看到他们的勤勤恳恳,在工作之余能感受到团队融洽的欢乐氛围。他们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术过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记得我初到公司时,对实验室的设备及试剂都很陌生,无从下手,但是这里的老员工热情、耐心地指导我如何操作并解答我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他们也将丰富的生活阅历讲给我听,让我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快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亲躬。”在这一个月的见习活动中,让我受益匪浅。由于我的专业是应用微生物,所以这一次的见习活动可谓是专业对口。通过研发试验,强化了我的动手能力,开阔了视野。同时,我也学到了一些重要的操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自己的实践技能。由于参与其中,我更能切身地了解工业微生物从实验室研发到实际扩大生产的工艺流程,切身地明白在成品生产过程中要学会用控制成本,从而获得更多收益。

除了与专业相关的收获外,这次见习也让我懂得很多人生道理。人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夯实基础,日后才能尽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只有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才能把工作做好。对人做事要有一种谦逊的态度,要时刻牢记着集体精神、集体荣誉。

 

康海龙                 要虚心学习

在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见习时,我所在的部门是仪器开发部,主要任务是负责射频卡的开发。产品的开发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软件等知识,一个产品的研发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在这里,我感受到大家的勤奋以及对待工作的认真、负责。由于研发任务繁忙,我也跟着同事们一起加班,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很多。

第一,要虚心学习。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肯定会碰到很多的问题,有很多是我们所不懂的,不懂的东西我们就要自主学习,虚心向同事请教,当别人指出我们的问题时,我们也应该虚心接受。在公司里,我遇见了几个非常和善的老员工,只要是技术上的问题,他们都会一一作答,这使我了解到,原来理论跟实际是有很大差距的。

第二,要确立明确的目标,有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平时,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就像自己到公司工作以后,要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关键是看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对了,即使自己以前没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地掌握。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多看别人怎样做,多听别人怎样说,多想自己应该怎样做,然后自己亲自动手做。

第三,要有快速学习的能力。由于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企业中实际生产时可能会用不到,不过这不要紧,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对任何新的东西不排斥,拥有快速学习的能力,同时基础知识一定要扎实,端正态度。无论在哪里,都要有个平常心,虚心学习请教,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第四,加强实践。“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显人的意志。

 

邓斌                收获的喜悦永不消去 

这次宁波见习得从师兄的一封邮件说起。来研究生院已经一年,收获了许多知识和友谊。六月底,师兄的一封关于宁波美康医药公司见习邀请的邮件吸引了我。浏览邮件之后,怀着期待的心情,我把自己的简历发给了见习相关负责人。七月初,我便前往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见习。

在宁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见习期间,我被分配到了仪器研发部。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公司良好的工作氛围。坐在我身旁的工程师们,不仅专业技术过硬,而且为人幽默风趣。同时,我在工程上遇到的相关问题,大多都是向他们请教的。他们总是非常耐心细致地给我讲解,帮助我克服了许多疑难问题。和团队合作一样,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重要。正是每一位工程师都能够独立地解决自己的任务,整个工程项目才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来到研发部,除了融洽的工作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外,作为一个年轻团队,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也让我吃惊。研发部不仅有优秀的电子和软件工程师,还有非常出类拔萃的机械工程师。整个研发部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在二十七岁左右,这也说明美康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企业,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企业。由于整个项目涉及到光学领域,机械组的工程师在工作之外还自学光学知识。并且,在周五晚上,大家根据自己所学章节,与同事进行交流,研发部总工程师杨先生做相应的指导和点评。

就这样,我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这个企业,从起初的陌生,到后来的相知相熟。我们基本上每天晚上自愿加班,有的时候,伴随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坐在计算机前面,在工程学习中逍遥自在。或许一天下来,难免疲倦,但是收获的喜悦永不消去。

国科大2012硕博(宁波)服务团的四名同学在宁波这块充满热情和朝气的土地上,勤奋踏实地学习实践,用行动展示着国科大学子的智慧,用心感受着宁波的发展和腾飞。从科学的殿堂到生产实践,2012的夏天,他们既有对过去的总结,对理论知识的回顾,更有对未来的展望。他们在提高能力、丰富经验的同时,增加自己的阅历,也为以后走上社会开辟一条更宽广、更长远的道路,这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最近,CCTV在热播《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的节目,看了之后,感受颇深,节目讲述了一个个活跃在中国广大农村的乡村小学教师,讲述他们最平凡的故事。

最让我触动的是湖南省凤凰县乡村女教师欧正金的故事。

 

欧正金老师执教于她所在的少数民族的村子,身为少数民族的她,穿着一身民族服装,显出她的巾帼本色。那一张圆圆的带着些许沧桑的脸,那一口浓浓的湘西口音的普通话,和那些孩子充满渴望、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这些画面不断地在我脑海里交织着。

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家离学校都比较远,学校又没有广播,有时候遇上雷雨天,或者紧急事情没办法上课时,很难将通知传达到每一个学生。对此欧老师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那就是每天把一面残旧的红旗挂到用竹竿做成的旗杆上,孩子们看到红旗在杆上,他们就知道要上课。

旗子是孩子们心中的启明星,而旗杆却是欧老师内心的坚守。

 

这样一位平凡的女子,只有高中学历的她,在一个只有30见方的瓦房子里,用她带着浓浓湘西口音的普通话,向一群懵懂的小孩子阐述着这个美丽的世界。

她是一位留守妇女,带领着二三十个留守的孩子,既当老师又当妈,一个教室隔开成三个年级,哭声与读书声相交织,她坚守着这个狭小却充满爱与温馨的教室,呵护这群让人心疼的孩子。

这广袤而神圣的土地,有着千千万万像欧老师一样的乡村教师,站在三尺讲台,挥着两袖清风。

然而,他们追求的是什么?他们内心坚守的是什么?

记忆不自觉地回到了十几年前,笔者出生在一个小村庄,十三岁以前一直在农村生活,放牛、割草、插秧、割稻、上学、摸鱼,……耳边总是那些零零散散的读书声,那些老师唠叨的嘱咐,那回荡在宁静村子上空的铃声;眼前是那弯弯的小河,那金黄的稻田,那清翠的群山。

在这些美丽的回忆中,总有这样一群人,穿梭在那些最美丽的日子里,是他们让我们小时候的日子变得充实,变得幸福。

在这个俗世里,权与利成为许多人追逐的目标。人们的价值观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势利化,城市里丰富的物质诱惑吸引了大批的毕业生,只有寥寥可数的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去,执教于破旧的讲台。难得的是,还有这么一些人,也许他们曾有过一个伟大的梦,曾梦想过光鲜亮丽的生活,而如今,他们选择了这些偏远的地方,选择了群山环绕的村庄,选择了残旧的讲台,只为了追逐对这份教师职业的热爱,他们从容地执教,从容地生活。这些乡村教师的梦想与坚守,给予了生长在大山里的孩子们希望与憧憬,给予了孩子们成长中的呵护与照顾。

他们是平凡的,平凡的他们做着平凡的事,在山间的瓦房里,嘹亮的歌声在回荡;在羊肠的小道上,师生情在艰难的步伐中传递着;在昏暗的灯光下,笔尖划过备课本的声音在沙沙作响……

是他们对孩子的大爱,对大山的热爱,让他们如此的坚守与执着,把他们的青春撒播在最美的土地上,在孩子的心灵里埋下一颗又一颗幸福的种子,呵护孩子们的成长。

笔者最近十多天一直都在赣南地区搞野外调查,路途中总会遇到很多美丽的乡村景观,以及那些残破的小学,有时候看着他们总会想起很多,曾经历城市的繁华,如今看到那些一边守护着自己的土地,一边守护着学校瓦房的乡村小学教师,心里总会感到阵阵酸楚。他们因播种光明而美丽,因播种希望而伟大。他们是教育事业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在此,笔者向所有的奋战在教育一线的老师道一声: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