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家挨着火车站。那时的火车以蒸汽机为动力,昂首的神秘火车头,一阵汽笛响后,便冒着一团团白色巨大的蒸汽缓缓启动,列车轮子越转越快,与铁轨摩擦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响。从那以后,火车在铁轨接头处产生的渐行渐远的声音便留在我的记忆中,而那铮亮的铁轨,在岁月的过往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天边。

那时候,还没有开通动车,因此铁轨也没有被铁栅栏封锁起来。我时常独自走在那笔直的轨道上远望,它来自远方,又伸向远方。好像远至世界每一个角落,没有尽头。看着呼啸而过的列车,我便想象着外面的世界,是不是有别样的精彩,这时候便有渴望流浪的冲动。其实,在我上学的时候,爸妈常年在外。所以,看着飞奔而去的列车,总觉得有些落寞。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就独自一人坐上列车,去很远的地方。在与火车相关的记忆里,那连着无限触动的画面总在某个时刻出现在脑海,清晰依旧。

记不清是哪一次,我乘坐火车离开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被车厢里的冷气冻醒。睡意朦胧,我却能感知火车停在一个寂寥的小站,暗白的灯罩下是昏黄的光亮。这时候,也能隐约听到站台传来的播音和哨声。冷清的月台上,零散的一些陌生人即将离去,长长的影子跟在身后,如同一场无声的诉说。如此,在夜晚的时候,我总会偶尔从梦中醒来,然后会发现火车依旧寂寞地行使着,抬起头,能看见窗外墨蓝夜空皎洁的月亮和闪耀的星。而在白昼的时候,我会沿路看窗外风景,或者跟身边的人交谈着;也会在某个时刻突然停止热烈的交谈,塞上耳机保持沉默,让心底很安静。

有时候,天空会突然地下起小雨,在车窗外敲打着。列车路过的是一个陌生的小城,那安静的新生楼群,在雨里呈现出异常安详的姿态。如同这样的小城市,即使和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也许因为自己在这个地方的片刻驻足而变得莫名的留恋。或者,因为偶然发现的一点美而去找一个牵强附会的理由,便有了情感上的牵扯。

当列车在武汉的城市里缓慢穿梭时,铁轨两旁的住房,恍若一个个小格子从车窗往后退去,而整个列车,则像一只毛毛虫在一片草地上蠕动。那时已经是夜幕降临,很多人家开着灯,交织着车窗内乳白的灯光,伴着轻快的音乐,很惬意的感觉。也就在那时候,我是如此地强烈地感受到家的温馨。

当列车在华北平原行进时,那一望无边的麦田,绿油油地在风中摇晃着。我把脸靠着窗户的玻璃,感觉外面的世界是如此亲近。天地间的一片旷野,高大的电杆连同农田在夕阳里疾速后退。列车便在神州大地上狂奔,如此急速,如此坚定不移,好像没有什么能阻挡,一直向前冲着。

当列车行进在贵州的山区时,火车穿过隧道,原本明亮的车厢在瞬间变得黑暗,仿佛进入了黑洞,整个世界一下消失了,只留下火车这一条长龙在隧道发出惊天吼叫的巨响。而当列车驶出隧道时,整个世界便明亮起来,透过车窗能看见的只是一位老人牵着一头水牛在远处荒凉的山脚边缓缓移动。在空荡荡的山里,这该是多么寂寞的时光。

除了这些美好的场景,镌刻在记忆深处的还有与之相关的事物,比如方便面。从小时候开始坐长途列车,我就熟悉了列车上方便面那种扑鼻的味道。其实,对那时的我来说,这还算一种美食。小孩子也许最爱吃有味道的东西,所以,看着窗外的新奇景色,吃着方便面,哪怕是硬座,我依旧很满意。我总是满怀喜悦地同身旁的陌生人交谈,漫漫征程,留下一路的回忆,一路的感叹,故乡遥远兮,想念伴,远方无尽兮,思绪扬。

后来,我乘坐列车去过很多地方,也一个人住过小旅馆。关于火车,我想它是承载我曾经渴望流浪,向往外面世界的情怀。那是一种远离家乡,跋山涉水,穿梭于天地之间的凄冷而又温馨,失落却又满足的感觉。除此之外,它也应该是人类文明的酵母之一。正是它的承载,物资才得以迁徙,技术才得以交流,信念才得以传播,自由才得以体现。现在,当我再次乘坐火车时虽难有以往的兴奋感,取而代之的却是萦绕在心头的一种淡然。尽管我觉得列车的速度太慢,远不及飞机节约时间;尽管我觉得坐硬座很难受、很挤,方便面、粉丝、豆干等食物很难下咽;尽管我觉得如果没有发现身边美的能力,也许不必非要周游世界。但要知道,多少次出发时的期盼寄托于站台,多少次离别时的叮嘱堆积于站台,多少次欢聚时的欣喜洋溢于站台,在火车的踏板与站台间的那一点距离,人生太多的光景就在这点距离的来去之间。

所以,在某一天我或许还会乘着列车去一个遥远的地方,安静如初,沉淀在一路的是无形的感悟,若有似无之间,看着人们的来来往往,等待的也就不再仅仅只是终点。

9月12日,在国科大召开的学习李克强副总理给中国科大研究生支教团第十三届支教队回信精神座谈会上,国科大2012级新生吴欣讲述了自己作为师范生参与“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的两个月特殊支教经历,深深触动了在座师生。

初见吴欣,她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外表娇弱,内心却无比强大的女孩子。她告诉记者:经历了支教生活,以后无论生活中遇到任何的困难,都不会被吓倒,都会勇敢面对。

考研与支教

“国培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一项举措,内容是部分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开展教育实习,也就是代课顶岗,以把当地老师换到大学接受培训,从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吴欣的母校是湖北大学。大四暑假,当她了解到“国培计划”时,吴欣着实做了不少思想斗争。因为早在大四上学期,在武汉酷暑时节里,她已经把基本方向、导师、资料都收集了一下,做足了考研的前期“武装”准备。

然而,支教计划进行的时间正值考研的黄金时期,9月中旬到12月份,因此,是否去支教,让她心里很纠结,更何况她可是要跨学科考研,压力不言而喻。

做选择的时候,吴欣并不随大流,她有自己的想法。大一分班,她放弃了大家看好的试点班,而选择认为能学到更多东西的师范班。因为她相信人还是多学,各方面全面发展比较好。师范班有基础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制度方面的课程,都是以后可能用到的。她笑言,当时自己就想以后当不了老师,教育自己的孩子也行啊,做一个好的家长。

考研的时候她也义无反顾地选了跨学科考的路子。“同样的时间,与其重复学过的东西,不如多学一些新知识。”吴欣说。

学习以外,吴欣在大学期间也随青年志愿者协会去养老院、社区,还去过学校支教。“那时候的支教是几个同学去一个班带一次课,简单容易。主要的感触是出了学校,接触社会,会有一种不同的感觉,每一类型的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吴欣表示。

加入“国培计划”以后,抱着尝试一种生活经历的心态,吴欣从容选择了湖北省红安县二程镇,在离武汉市区较远的大别山区支教。红安是全国有名的将军县,吴欣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去感受它的文化底蕴。即使支教生活很艰苦,她也没有放弃考研。

“不忍心丢下孩子们”

吴欣的同学中,有45名参加了“国培计划”,一个人负责一个学校。就这样,吴欣单枪匹马去了红安镇。学校的教学条件跟城里是天壤之别。吴欣说,自己就是地地道道的乡下走出来的姑娘,支教学校的黑板、讲桌、老师的办公桌跟她上小学时的课桌差不多,但至少她那时桌子还是平的,而支教学校的办公桌却是坑坑洼洼的。好在政府补贴,学生的桌子板凳还可以。学校没有跑道,甚至连一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

这还不算条件最差的学校,有的甚至整个学校只有一间厕所;老师的办公室都不是砖瓦房,而是泥土房;老师跟学生一样,每天的伙食是一碗咸菜,加水煮白菜或者土豆。

教学任务远远不止带一门简单的课。吴欣带了初一年级两个班、初二年级三个班的生物课,新学期的新课程,每个星期每班两节课,还有额外半小时的自习课,排下来一点也不轻松。她印象最深的是周三的四节课,上完课嗓子特别受不了,回到宿舍坐在床上半小时,什么事也不想做,要慢慢恢复体力。更为夸张的是,除了生物,她还要兼上音乐、美术、政治,甚至语文、化学。

纵然辛苦,吴欣和她的同学们没有一个中途退出,虽然有的在一开始也产生过放弃的念头。“能坚持下去,最关键的一点是那些孩子特别喜欢我们。学生很喜欢你,你怎么能忍心丢下他们。就算支教生活再差,精神上也是富足的。”吴欣微笑着说。

“不管你以前你是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到了那种环境下,你真的不忍心放手不管。”吴欣坦言,虽然自己年龄还小,但已然把学生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有些个子稍大的学生,就把小个头的吴欣当姐姐。让吴欣感动的是:有一天停电,正当她在宿舍想着哪里能取水的时候,一个学生敲了门,提了好大一桶水,她当时的心情是:真的好感动。有的学生在给她的信里写道,希望一个星期什么都不上,只上生物课。这些话让她特别开心和欣慰。

孩子们需要关爱

吴欣带了五个班的课,每个班五十多名学生,加起来200多人。她反对一些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特别青睐的做法。她说,老师应该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才不会在他们的心里留下阴影,有些孩子也确实调皮,但吴欣用行动感化着他们。与孩子们告别时,吴欣不敢告诉孩子们,她害怕看到他们的目光。但是孩子们还是知道了,200多人送行的队伍,浩浩荡荡,好多学生都哭了。在车快要开的那一瞬间,有个孩子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流着泪塞到她手上。从二程到武汉的三个小时车程里,一路上,止不住哭泣的她引来同车人的侧目。

从小学升到初中的孩子,特别敏感。吴欣离开支教学校之前的一个晚上,她去看望住校生。一进门,学生们就很轰动、很开心。其实聊的话题并不沉重,还蛮开心,都是生活学习方面的,但是很多学生不知为什么却哭了起来。吴欣当时不理解。后来有位同学给她写了一封信:“看见你走进我们寝室的那一刻,我就想哭了,因为我们这些住校生没有人关心。我们家离学校很远,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感觉没有爱。”吴欣强调,特别是成绩不好的孩子,就会感觉自己完全到了一个囚笼里。所以她的出现,给了他们一种依靠。吴欣说,自己比较遗憾的是没有在一开始就去住校生的寝室看一看。他们其实特别缺乏安全感,特别缺乏爱。因此,作为老师一定要关爱孩子,如果我们给他们的影响是正面的,他们获得的能量就是正能量。

“我不想愧对学生”

考研是人生中一个比较关键的时期,当时家里人对吴欣支教并不是特别赞同。她坚持要考研,她认为,支教和考研其实不矛盾。有了支教这段经历,反而给了她无穷无尽的动力。

“做一件事情就要做好,既然选择了支教,当时就完全没有复习。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不想愧对学生。”在吴欣的心里,当时就觉得自己一个人的事是小事,不能害了那么多学生。

支教生活结束之后,吴欣就参加了考研。“考研、支教,一路走来,我觉得特别轻松。”考完研究生之后,吴欣觉得英语考砸了,于是,就积极找工作,参加了一场招聘会,一场面试以后,与中石化下属的教育集团签约。签完以后,她却意外接到了国科大的录取通知书。当时爸妈都不舍得她放弃那份工作,因为可以不用实习直接入编,待遇还比普通教师编制要高。但吴欣却坚持要读研究生。

决定考研时,吴欣的想法是: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放弃工作,选择读研她觉得自己的人生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个下半辈子,直到60多岁,这么长一段时间都要工作,她不想这么快把人生定位到那个过程。她的想法是:年轻多学点、多长点见识,以后工作肯定会有用的。她自信地表示,现在有能力签这个工作,读完研究生要签一份这样的工作,应该问题不大。

吴欣这样总结这两个多月的支教生活:很开心,很充实,很精彩。如果再选择一次,她也会同样去支教。

奶奶是吴欣最尊敬的人,她一个人拉扯五个子女,经历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最苦最难的时期,很不容易。吴欣受奶奶的影响,生活中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会看淡一些,都不会被吓倒,觉得总会挺过来的,都会过去的。吴欣的独立和自信,在她瘦小的身体里充满了能量;她用智慧和勇气,将这些正能量恰如其分地释放;她的爱心、坚强、果敢和执着,是支教志愿者的队伍里一脉相承的元素。

时下,在这个国度有太多的话题。而对于国庆这样特殊的节日,以及近日来的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国家的概念开始矗立眼前。我一直觉得国家是一个很大的范畴,而我只是一个小人物,我需要从一个很大的角度来阐述“热爱”。

虽然我不会再有机会去感受祖国的真实过去,但多少可以从我父辈那里感受到一些有关家庭、社会发展变迁的缩影。我来自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村家庭,我也知道在今天国科大的校园里,有着很多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非常幸运地相聚在此享受科学的盛宴。而在这些幸运的背后,又是一个个普通的家庭,他们辛勤地哺育着自己的儿女,默默寄于微小的希望。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曾有幸见证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把其个人的生涯与历史的嬗变、时代的进步融汇到一起;见证有无数平平常常的人,怀揣着一颗质朴的中国梦,奔走于祖国的大江南北。

从2001年中国的“全球化元年”开始,我也逐渐开始以比较正常的方式认识周遭的世界。在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然,我们更记得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举国上下,我们也一起经历过一场空前的狂欢。

接下来就是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崛起与电子商务的繁荣,我们知道李彦宏所创立的百度,在当下成为几乎每个国人耳熟能详的名词,已渗透进我们血液。同时,我们也知道马云,他成功收购雅虎中国,其创立的阿里巴巴开创中国电子商务模式的先河,时下也正改变着我们的日常购物习惯,也让更多的人有了发展自己事业的平台。我们知道,在中国的企业家中,还有柳传志以及他整合联想和IBM的神话,有李书福及他的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传奇,有李东生,他的TCL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的艰难与曲折,还有王传福,钟情于科技的平民领袖……

在一个英雄辈出和英雄崇拜的年代里,我们愿意见证他们的光亮,并且愿意在光亮的指引下往前走。

我们还知道,在今天祖国的版图上,深圳已经不再是一个小渔村,它已俨然成为现代中国的创业之都,在这里先后诞生过一大批新型的企业,它们在世界科技的浪潮里崭露头角;我们也知道,西部大开发不再只是停留在政治标语里的口号,它变成了广袤土地上阡陌纵横的铁路系统和各个民族间融合的桥梁。

同时我们也不会忘记,农村农业税的废除,让“先富帮后富”不再是空洞的奢谈,而是具体到每一个辛勤劳作的人,都可以享受到祖国繁荣发展所带来的实惠。义务教育的推行,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去享受本该属于他们的健全童年;我们也会说到与自身休戚相关的研究生教育,虽然在国内一直饱受争议,而且至今仍在公平与效益的旋涡中挣扎徘徊,但总是可以很庆幸自己能够在国科大的校园里丰富人生的阅历与学识。

我们无法忘记,当时中国正在筹备奥运会,资本市场被一场空前绝后的繁荣景象所笼罩,我们还没有遭遇冰冻和地震,人们对未来寄于着无限的希望;一切对未来的憧憬,都没有受到任何伤害;我们更不会忘记,在地震救援过程中,我们开始深深懂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在金融海啸的洗礼中,我们开始思索这个时代所赋予人的价值,尽管我们也不都总是那么坚强、那么优秀……但是,我们在成长中学会了如何去爱。

这不是我和苏孟迪师姐的初次相逢,但却是我们第一次以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关系会面。“采访过那么多的人,今天我终于也接受采访了!”苏孟迪笑靥如花。在做过多年校园记者工作之后,她这次从一个询问者和聆听者的角色中跳出来,面对着我这个尚且青涩的“新晋”记者,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

现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与新闻传播专业的苏孟迪,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大学期间就把北大电视台“体育地带”栏目办得风生水起。她曾担任2011级国科大记者团团长,在新华社、《三联生活周刊》等多家知名媒体均有过实习经历。尽管如此优秀,当你看到这个外表优雅温婉、谈吐轻快幽默的北京女孩儿时,还是很难把她和“女强人”这个词联系在一起。

9岁开始决定写新闻

“你长大想当什么呀?”相信每个人孩提时都曾被这么问过。对此,当时仅有9岁的苏孟迪的答案是“当记者”。“班里大多数小孩儿都想当科学家、国家领导人什么的,我觉得我应该有个与众不同的回答。”苏师姐笑着解释道。也不知是仅仅为了标新立异,还是在心目中认为记者这个职业很光鲜,又或者只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总之,还在读小学的苏孟迪,从此与记者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苏孟迪从小便展现出过人的写作天分。小学二年级时便在“春蕾杯”全国青少年作文大赛中获奖,自此一发不可收,在各种作文竞赛中频有斩获。三年级时,她报名参加了少年宫里的一个 “小记者班”。虽然培训班主要侧重于写作能力的培养,她还是从一些参观和采访活动中对“记者”这一职业有了一点初步的认识。当时,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小记者班”的老师为每一个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学生颁发一张“小记者证”。小孟迪得知后,就开始很“虔诚”地为之努力。她一丝不苟地写了一篇长长的有关小发明的文章,投稿给当时在小学校园里非常流行的《星星火炬报》之后便开始满怀热望地等待自己的“大作”变成铅字。文章最终被发表了,只不过篇幅大幅缩水,可怜巴巴地挤在报纸的中缝里。“连豆腐块都算不上,顶多是豆腐丝。”这篇“豆腐丝”带给小孟迪的,不只有15元稿费和一张被含蓄地形容为质朴的小记者证,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荣耀感:“这是我人生的第一笔稿费,虽然只有15块,但是跟妈妈去邮局领取稿费时,真的觉得特别光荣。那张记者证,我那些年总是保存着,一直没弄丢过。”

在她9岁那年的学雷锋纪念日,苏孟迪居住的社区里来了一群人民解放军为居民维修家电。小孟迪敏感地抓住了“新闻点”,自觉地跑去部队里采访。在场的军官热情地接待了这个可爱认真的小姑娘。“现在我还能想起当时紧张的样子,都不知道自己当时的胆量是从哪儿来的。”苏孟迪说。现在回想起来,这仍不失为童年一个趣味盎然的小插曲。

“我自豪的不是做了多少事,而是把想做的事都坚持了下来。”

儿时一句无心的“想当记者”,竟真的成了苏孟迪奋斗的方向。高考填报志愿时,她填报的每一所学校,第一志愿专业都是新闻系。

然而,一心想进新闻系的她,却意外被北京大学韩语系录取。在这样的境遇下,很多人都会选择“既来之则安之”,但苏孟迪在韩语系学习了一段时间后,还是认为应当遵从自己最初的理想。大一时,她积极地旁听了很多新闻系的课程,并在第一学年末参加并通过了转系考试。虽然以她的成绩完全可以直接从大二念起,但是认真严谨的苏孟迪最终选择了降级转系,从大一开始,从头攻读新闻系的课程。

离开北大,苏孟迪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读研,读的依然是她最爱的新闻传播专业。“可能我太笨了吧,认准了一条路就一直走下去,头也不知道转一下。”

与那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霸不同,苏孟迪的业余生活被各种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装点得丰富多彩。在北大电视台,从小部员做起,一步步成了独当一面的“体育地带”栏目制片人;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后,她又当选为国科大记者团团长。此外,她还参加过多种实习,走访了许多地方,结识到各色人物。

“我自豪的不是做了多少事,而是把想做的事都坚持了下来,”苏孟迪说道,“我见过很多学生,他们什么事都做过一点,但是没有一件事情能做到有始有终。”而对苏孟迪来说,小到硬笔书法这样的业余爱好,大到“记者梦”这样的终身理想,她都一直在执着地坚守着。

2011年7月,苏孟迪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毕业典礼上,北大校友、也是苏孟迪最喜欢的记者之一的张泉灵为毕业生致辞。张泉灵的一段话,让苏孟迪深受触动,在记者团竞选大会上,苏孟迪还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竞选格言:“如果,你考大学时选的专业不是你喜欢的,而是你父母喜欢的;你的选修课不是你喜欢的,而是拿证多、学分好得的;你求职不是挑你喜欢的,而是待遇好的,请问,你选择时从未拿喜欢当事,凭什么你会从事喜欢的职业呢,并且成为终生的事业呢?凭什么呢?成功不等于名和利的相加,成功是你内心的一个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你会无怨无悔,并且无比快乐。”选择自己喜欢的,并执着坚持,这也是她个人经历的真实写照。

现在研二的苏孟迪兼任着国科大思想政治讲座的助教。有一次,苏孟迪刚从河北老家返校,车马劳顿更兼身体微恙,低烧不退,腹痛难止,却还坚持着完成了当天的助教工作。“那是因为那天上课的孟建伟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之一。”苏孟迪解释道,“我欣赏孟老师,不仅因为他能把原本枯燥的哲学课讲得妙趣横生,也不只因为他是很可爱的老师,更因为他是我所佩服的那种有理想就坚持走下去的人。”我从苏孟迪的讲述中了解到,孟建伟老师原是数学系出身,但因为热爱哲学,不仅“由理转文”,还放弃了一些令很多人羡慕的职位,成为了一名哲学教授。“如果是我,我可不敢保证一定能经受住待遇好、地位高的诱惑。”苏孟迪这么自嘲道。尽管如此,我还是从她的经历和她对孟老师的敬佩中,看到了这个年轻姑娘文弱外表下内心的强大和坚定。

满载回忆和感动的国科大记者团

苏孟迪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就读科学与新闻传播专业,因而刚一开学就被默认为国科大记者团的成员,并被委派了一项硬性采访任务。新手受命,谁不想出师告捷?就在大家都跃跃欲试想要采访到某位大领导的时候,苏孟迪却选择从“小人物”入手,观察并走访了新生、门卫、清洁工等人群。一次,她偶然看到一位长者正在给开学典礼上获奖的优秀生讲解奖章的设计内涵,猜想这位长辈应当是奖章设计者,便上前采访。采访结束后,当她问及长者的职务头衔时,才惊讶地得知这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副校长马石庄教授,误打误撞却采访到了重要的校领导,苏孟迪圆满地完成了她在记者团的第一次任务。

在这次经历鼓舞下,苏孟迪满怀热情地参加了记者团的竞选,并以近乎全票通过的绝对优势当选2011级记者团团长。中国科学院以浓厚的学术氛围著称,学生能投入到社团活动中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苏孟迪起先也担心过,认为要把记者团成员有效地组织起来可能会很难。但令她感动的是,每当有任务有困难时,总会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今年国科大举办暑期学校时,2011级记者团的工作期已接近尾声了,很多成员也已经离开校园,回到了各自的研究所。在这样的形势下,还是有十多名记者团成员自愿为暑期学校做全程报道。这次活动被证明非常成功,一批数量多、质量优的稿件成就了该届记者团的华丽谢幕。

讲到这里,苏师姐给我看了一条她珍藏在手机里的短信。这是中秋节的时候,记者团成员张道勤发给她的:“我喜欢记者团,喜欢团长你。永远的团长,节日快乐。”苏孟迪说,“在记者团这一年,收获最大的不是得到了多么宝贵的采访机会,而是认识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年的同舟共济,协力奋斗,苏孟迪在国科大记者团不仅得到了锻炼、成长,更收获了宝贵的友谊。

每一个人都是值得抒写的个体

在新闻写作的诸多题材里,苏孟迪最偏爱的莫过于人物专访。担任记者团团长的这一年,她采访过国务院新闻办前主任赵启正,也采访过家喻户晓的农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更采访过送奶工、保安、路边摊老板等无数小人物。“我喜欢写人,因为他们告诉我不曾听过的故事,让我见识到我无法经历的人生。”

大学毕业后,她曾有为母校北京大学写一系列“人物志”的构想。在她的构思里,“人物志”的覆盖范围应当是上至北大校长,下至煎饼摊阿姨,兼容并包。虽然“人物志”尚未出炉,但这一设想体现出苏孟迪作为一名记者,对个体“人”的关注和关怀。

“每一个人都是值得抒写的个体”,这句话是本次采访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也是苏孟迪一直珍藏于心的职业信念。采访路上故事很多,最令人挂怀感动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厚谊。

大学期间,苏孟迪曾经有一次随团去湖北英山的农村进行调查采访,无意中认识了一对老夫妻,他们的子女背井离乡,不在身边,老俩口靠吃低保维持生计。老爷爷长期卧病在床,老奶奶既要照顾丈夫,又得靠收破烂补贴家用。调查团来到他们家中时,这些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第一次知道了“家徒四壁”的真正含义。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老爷爷始终躺在床上,一次也没有起来过。这一幕深深触动了这些学生,他们主动捐款募资,最后为两位老人筹集到了五百多元钱。这笔听起来并不丰厚的钱对老俩口来说却是已经接近一年的生活费了。“我们离开那里的时候,老奶奶坚持追到路上来送我们,一直送出了好几里路……”时隔数年,苏孟迪谈起这段经历时,语气神情里依然饱含感情。

在苏孟迪的QQ好友评价中,我注意到这样一条:“天生传奇”。聆听苏孟迪的故事,我终于理解了这句评价的含义。苏孟迪说:“这些所谓的传奇,其实都是人生中的点滴经历,我相信每个生命都是一段传奇。我珍惜自己的这些经历,因为有了它们,我的人生才完整;我也愿意记录别人的经历,所以我爱记者这个职业。”

 

记者手记

我是在第一次参加国科大记者团会议时,结识苏孟迪师姐的。那时她的独特气质就让我深受触动:也许真的是足够优秀的女孩,才能这样人淡如菊却又引人注目。当得知自己有机会采访苏孟迪师姐时,我感到非常欣喜,而我们交谈的短短一个多小时,更给了我欣喜之外的许多收获。与其他采访对象不同,苏孟迪师姐于我,既是经验丰富,能传道授业的“前辈”,又是能一起说些女孩儿们“私房话”的朋友。在这里,我想为苏师姐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希望她能在今后的人生中邂逅、经历、创造更多温暖绚丽的传奇。

电视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不久前落下帷幕,创出娱乐选秀节目一个个奇迹,同时也为艺术领域树立了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榜样。笔者认为,这也是中国好声音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元素之一,至少这个舞台让我们看到了更多个性独特、来自草根阶层的音乐人才。当我们评价《中国好声音》的时候,不妨多从“人”的角度来进行解读。

“盲听盲选”,蒙着眼睛选人,无论你是“富二代”还是“官二代”无论你是“高帅富”还是“矮矬穷”,都站在起跑线较为一致的平台,最终回归到实力的较量——拥有好声音。小人物也能有大梦想,小人物也能登上大舞台。区别于传统选秀,评委不再扮演逐个批评选手的“毒舌”,反而变成争相拉拢选手入队的导师,为了抢学员还得争相拉票,时而相互调侃攻击,插科打诨。最后跟谁走,选手说了算。这个舞台满足了中国社会渴望已久的公平比赛的强烈愿望。

在《中国好声音》里,评委和参赛选手“双向选择”,艺术家也好,明星也罢,在我们生活中都是那么的遥不可及,都是那么的高不可攀,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放下身段的评委们有血有肉,真实可感,在不经意间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中国好声音》主打“声音”牌,赋予参赛选手充分的表达空间,不必去追求舞美、华丽的包装,完全放心大胆地展示出自己的声音。通过《中国好声音》这个舞台,一些曾经被忽视的声音,一些过去被遗忘的面孔,终于站在聚光灯下向世人展现出自己的实力。

正是因为这个舞台给了更多人公平、平等的竞争机会,特别是需要有这样的机会去实现理想的有志青年,那种渴望、急切、迫不及待,我们可以想象。

七年前《超级女声》横空出世的盛况还历历在目,掀起一场手机投票的民主娱乐秀,让民众大大过了把投票的瘾,当然追梦、是非、话题以及背后巨大的商业利益链成为了其制胜法宝。相比之下《中国好声音》展现的是另一种公民意识推进的气息。虽然节目形式并非中国人原创(购买的荷兰电视节目《The Voice》的版权)但浙江台对节目进行了本土化改变,表达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生命自强、精神风貌和对音乐回归本真的诉求。

对于吴莫愁没有取得冠军相信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有很多的不解和失望。莫愁的一首《痒》和《天涯歌女》的串烧引发网友争议,从而也一时在网络爆红。莫愁的声音识别度高,嗓音宽厚,舞台表现力强,一个优秀歌手的必备条件她都有了,如遇到名师指点,成功近在眼前。哈林担当得起“名师”二字,作为资深音乐人,他看选手的眼光老道而深邃。台上其他三位老师表示听不懂莫愁在唱什么,放弃对莫愁的选择,网上针对莫愁唱腔的口水战也非常火爆。哈林老师顶住舆论压力相信自己的判断,继续让莫愁留在身边,哈林对于莫愁来说可以说是伯乐。当然在以后的道路上,更多的还是莫愁自己的努力,能坚持特色固然好,但也要考虑在唱腔上做些改变,毕竟使大众接受才是最重要的。一场场PK,不难看出,导师们的确遇到了一个个好声音、好学员,相比于以往选秀的大肆煽情,爱才惜才的导师们都是纠结万分,甚至留下面对艰难抉择痛苦的泪水。而刘欢老师几度犯难,竟以个人名义诚邀几位学员登上他自己的演唱会舞台;那英老师面对几位学员的普通表现更是在镜头前自我检讨,责备自己没有尽到最大努力……一个夏天的选秀而已,我们却从浮华的娱乐圈看到了久违的真情感、纯艺术。

《中国好声音》是成功的,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选秀节目出现在荧屏上,但请各位音乐人能明白电视选秀节目有责任为中国流行音乐正本清源;有责任告诉热爱音乐的年轻人,音乐是有标准的、是需要真功夫的,必须勤学苦练才可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才可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这也是中国音乐能够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