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意料,去年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
 
    在一周两次的“幸福课”上,本-沙哈尔没有大讲特讲怎么成功,而是深入浅出地教他的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
 
    本-沙哈尔自称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积极心理学课时,只有8个学生报名,其中,还有2人中途退课。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学生。到了第三次,当学生数目达到850人时,上课更多的是让我感到紧张和不安。特别是当学生的家长、爷爷奶奶和那些媒体的朋友们,开始出现在我课堂上的时侯。”
 
    本-沙哈尔成了“哈佛红人”。校刊和《波士顿环球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积极心理学课在哈佛火爆的情景。
 
    “幸福课”为何会在哈佛大受欢迎?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
 
    “我曾不快乐了30年。”本-沙哈尔这样说自己。
 
    他也是哈佛的毕业生,从本科读到博士。在哈佛,作为三名优秀生之一,他曾被派往剑桥进行交换学习。他还是个一流的运动员,在社团活动方面也很活跃。但这些并没有让他感到持久的幸福。他坦言,自己的内心并不快乐。
 
    “最初,引起我对积极心理学兴趣的是我的经历。我开始意识到,内在的东西比外在的东西,对幸福感更重要。通过研究这门学科,我受益匪浅。我想把我所学的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于是,我决定做一名教师。”
 
    在本-沙哈尔第二次开设“幸福课”的2004年,哈佛校报上有一篇报道:《学校面临心理健康危机》,标题下的导语说:在过去的一年,绝大多数学生感到过沮丧和消沉。文章引述了一位学校舍区辅导员写给舍区主管的信。
 
    “我快覆没了。”这位辅导员写道。在他分管的舍区内,有20个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一个学生因为严重焦虑而无法完成学期作业;另一个学生因为精神崩溃而错过三门考试……舍区主管把这封信转给了哈佛校长,并强调该舍区的问题并不是特例。
 
    一位曾患严重焦虑和情绪紊乱的哈佛毕业生说:大多数哈佛学生还没意识到,即使那些表面看来很积极、很棒的学生,也很有可能正在被心理疾病折磨着,即使你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也未必意识到他有心理问题。
 
    “在内心深处,我经常觉得自己会窒息或者死去。”这名学生说。她时常不明原由地哭泣,总要把自己关起来才能睡觉。她看过几个心理医生,试过6种药物,休学两个月,来应付自己的心理问题。“我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哈佛精神病患者。”她这样描述自己。
 
    有个名叫玛丽亚的哈佛女生,在宿舍内自杀,年仅19岁。她的室友回忆说:就在自杀前一晚,玛丽亚和班里同学谈论天气时,还表现得十分开心的样子。“她看起来很好。她在听音乐,调子好像还很欢快。”
 
    哈佛一项持续6个月的调查发现,学生正面临普遍的心理健康危机。调查称:过去的一年中,有80%的哈佛学生,至少有过一次感到非常沮丧、消沉。47%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因为太沮丧而无法正常做事,10%的学生称他们曾经考虑过自杀……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这是令许多美国人深感困惑的问题。据统计,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上世纪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而许多国家,也正在步美国后尘。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2005年,只剩下36%。但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的平均收入却提高了3倍。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本-沙哈尔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人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标准是钱。用钱去评估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所有与钱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金钱是最高的财富。但是我认为,人生与商业一样,也有盈利和亏损。
 
    “具体地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
 
    长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情感破产’。整个社会,也有可能面临这种问题,如果个体的问题不断增长,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就正在走向幸福的‘大萧条’。”
 
    一项有关“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3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而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活得更快乐、更充实。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本-沙哈尔说:“我知道它是可行的,因为,它已深深地帮助了我。”
 
    我们的很多课,都在教学生如何更好地思考、更好地阅读、更好地写作,可是为什么就不该有人教学生更好地生活呢?把艰深的积极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教学生懂得自我帮助,这是本-沙哈尔开设“幸福课”的初衷。
 
    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让本-沙哈尔对幸福的理解,发生根本转变的起因,是他早年的一次重要经历。
 
    16岁那年,在以色列长大的本-沙哈尔,获得了全国壁球赛的冠军。在长达5年的训练中,空虚感如影相伴,他一直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什么。虽为此闷闷不乐,但他仍坚信:无论身体或心理都要坚强,才能最终取胜;而胜利,一定会带来充实感,也能让自己最终幸福。
 
    终于,本-沙哈尔如愿以偿,夺冠后的他欣喜若狂,和家人、朋友举行了隆重的庆贺。那时,他对自己的理念更加深信不疑:成功可以带来快乐,过去所受的种种苦痛,都是值得的。
 
    “可就在那天晚上,睡前我坐在床上,试着再回味一下无限的快感。可是突然间,那种胜利的感觉,那种梦想成真的喜悦,所有的快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的内心,忽然又变得很空虚,只有迷惘和恐惧。泪水涌出,不再是喜极而泣,而是伤心难过。在如此顺意的情况下,尚不能感到幸福的话,那我将到何处,去寻找我人生的幸福?”
 
    他极力让自己镇定,并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神经过敏。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仍没有找回快乐;相反,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重。慢慢地他发现:胜利,并没为他带来任何幸福,他所依赖的逻辑彻底被打破。“从那时起,我开始对一个问题非常着迷: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本-沙哈尔注意观察周围的人,谁看起来幸福,他就向谁请教。他读有关幸福的书,从亚里士多德到孔子,从古代哲学到现代心理学,从学术研究到自助书籍等等。最后他决定去大学主修哲学和心理学。
 
    他的幸福观,逐渐清晰起来: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本-沙哈尔竟然从汉堡里,总结出了4种人生模式。
 
    当年,为了准备重要赛事,除了苦练外,他须严格节制饮食。开赛前一个月,只能吃最瘦的肉类,全麦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他曾暗中发誓,一旦赛事完了,一定要大吃两天“垃圾食品”。比赛一结束,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爱的汉堡店,一口气买下4只汉堡。当他急不可待地撕开纸包,把汉堡放在嘴边的刹那,却停住了。因为他意识到,上个月,因为健康的饮食,自己体能充沛。如果享受了眼前汉堡的美味,很可能会后悔,并影响自己的健康。望着眼前的汉堡,他突然发现,它们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可以说,代表着4种不同的人生模式。
 
    第一种汉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只,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即“享乐主义型”;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边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会吃得很痛苦。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他称之为“忙碌奔波型”;第三种汉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还会影响日后的健康。与此相似的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种“幸福型”汉堡。一个幸福的人,是即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
 
    不幸的是,据本-沙哈尔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属于“忙碌奔波型”。
 
    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
 
    本-沙哈尔经常讲“蒂姆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晃动着许多人熟悉的影子。
 
    蒂姆小时候,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但自打上小学那天起,他忙碌奔波的人生就开始了。父母和老师总告诫他,上学的目的,就是取得好成绩,这样长大后,才能找到好工作。没人告诉他,学校,可以是个获得快乐的地方,学习,可以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因为害怕考试考不好,担心作文写错字,蒂姆背负着焦虑和压力。他天天盼望的,就是下课和放学。他的精神寄托就是每年的假期。
 
    渐渐地,蒂姆接受了大人的价值观。虽然他不喜欢学校,但还是努力学习。成绩好时,父母和老师都夸他,同学们也羡慕他。到高中时,蒂姆已对此深信不疑:牺牲现在,是为了换取未来的幸福;没有痛苦,就不会有收获。当压力大到无法承受时,他安慰自己:一旦上了大学,一切就会变好。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蒂姆激动得落泪。他长长舒了一口气:现在,可以开心地生活了。但没过几天,那熟悉的焦虑又卷土重来。他担心在和大学同学的竞争中,自己不能取胜。如果不能打败他们,自己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
 
    大学4年,蒂姆依旧奔忙着,极力为自己的履历表增光添彩。他成立学生社团、做义工,参加多种运动项目,小心翼翼地选修课程,但这一切完全不是出于兴趣,而是这些科目,可以保证他获得好成绩。
 
    大四那年,蒂姆被一家著名的公司录用了。他又一次兴奋地告诉自己,这回终于可以享受生活了。可他很快就感觉到,这份每周需要工作84小时的高薪工作,充满压力。他又说服自己:没关系,这样干,今后的职位才会更稳固,才能更快地升职。当然,他也有开心的时刻,在加薪、拿到奖金或升职时。但这些满足感,很快就消退了。
 
    经过多年的打拼,蒂姆成了公司合伙人。他曾多么渴望这一天。可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他却没觉得多快乐。蒂姆拥有了豪宅、名牌跑车。他的存款一辈子都用不完。
 
    他被身边的人认定为成功的典型。朋友拿他当偶像,来教育自己的小孩。可是蒂姆呢,由于无法在盲目的追求中找到幸福,他干脆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眼下,用酗酒、吸毒来麻醉自己。他尽可能延长假期,在阳光下的海滩一呆就是几个钟头,享受着毫无目的的人生,再也不去担心明天的事。起初,他快活极了,但很快,他又感到了厌倦。
 
    做“忙碌奔波型”并不快乐,做“享乐主义型”也不开心,因为找不到出路,蒂姆决定向命运投降,听天由命。但他的孩子们怎么办呢?他该引导他们过怎样的一种人生呢?蒂姆为此深感痛苦。
 
    为什么当今社会有那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本-沙哈尔这样解释:因为人们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是这样的:假如孩子成绩全优,家长就会给奖励;如果员工工作出色,老板就会发给奖金。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
 
    然而一旦目标达成后,人们常把放松的心情,解释为幸福。好像事情越难做,成功后的幸福感就越强。不可否认,这种解脱,让我们感到真实的快乐,但它绝不等同于“幸福”。它只是“幸福的假象”。
 
    这就好比一个人头痛好了之后,他会为头不痛而高兴,这是由于这种喜悦,来自于痛苦的前因。“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就是幸福,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就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在本-沙哈尔看来,寻找真正能让自己快乐而有意义的目标,才是获得幸福的关键。
 
    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
 
    在课堂上,本-沙哈尔不断地向听讲者发问:
 
    我们可以不停地追问“为什么”,来反思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可以是大房子、升职或任何其他的目标。看看要问多少个“为什么”,才能落到“幸福”的追求上?问问自己,我做的事情,对我有意义吗?它们给我带来了乐趣吗?我的内心,是否鼓励我去做不同的尝试?是不是在提醒我,需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生活?
 
    本-沙哈尔的哲学老师在他毕业时,给了他一点忠告:“生命很短暂,在选择道路前,先确定自己能做的事。其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后再细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后,对于那些真正、真正想做的事,付诸行动。”
 
    本-沙哈尔也这样教他的学生,如何寻找能发挥自己优势和热情的工作。
 
    用以下3个关键问题,先来问问自己:一,什么带给我意义?二,什么带给我快乐?三,我的优势是什么?并且要注意顺序。然后看一下答案,找出这其中的交集点,那个工作,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工作了。
 
    10多年前,本-沙哈尔遇到过一个年轻人。他是一名律师,在纽约一家知名公司上班,并即将成为合伙人。坐在他的高级公寓里,中央公园的美景一览无余。年轻人非常努力地工作,一周至少干60个小时。早上,他挣扎着起床,把自己拖到办公室,与客户和同事的会议、法律报告与合约事项,占据了他的每一天。当本-沙哈尔问他,在一个理想世界里还想做什么时,这名律师说,最想去一家画廊工作。
 
    “难道说,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画廊的工作吗?”年轻人说不是的。但如果在画廊工作,收入会少许多,生活水平也会下降。他虽对律师楼很反感,但觉得没其他选择。
 
    因为被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所捆绑,所以他每天并不开心。在美国,有50%的人对自己的工作不甚满意。但本-沙哈尔认为,这些人之所以不开心,并不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而是他们的决定,让他们不开心。因为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
 
    “金钱和幸福,都是生存的必需品,并非互相排斥。”他说。
 
    他进一步说,通常在越感兴趣的事情里,人就越能发挥自己的天赋,越能做得持久。人一旦有了热情,不但动机坚定,连做事效率也会提高。举例讲,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享受创造的愉悦,而这快乐的成果,还可以帮他取得好成绩,助其获得未来的幸福。在亲密关系中也一样,两个人共享着爱情的美好,并促进彼此的成长和发展。
 
    许多研究表明,一个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都会很成功,包括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以及健康。幸福与成功,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无论是工作上还是感情上的成功,可以带来幸福;而幸福本身,也能带来更多的成功。
 
    本-沙哈尔总结出这样3种工作境界:赚钱谋生、事业、使命感。
 
    如果只把工作当成任务和赚钱的手段,就没有任何的个人实现。这样每天去上班,只是必须而不是想去,他所期盼的,除了薪水,就是节假日了;把工作当事业的人,除了注重财富的积累外,还会关注事业的发展,如权力和声望等。他们会关心下一个升职的机会,期望从副教授到终身教授、从教师到校长、从职员到主管、从编辑到总编辑;假如,把工作当成使命,那工作本身就是目标了。薪水、职位固然重要,但他们工作,是因为他们想要做这份工作,动力源自内心。工作是一种恩典,而不是为人打工。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中自我实现,获得充实感。他们的目标,正是自我和谐的目标。
 
    有一项研究,是针对医院清洁工的。一组人觉得自己的清洁工作很无聊,没啥意义;但另一组人,觉得很有意义,做得很投入。他们与护士、病人以及家属交谈,想办法让医院员工、病人舒适。他们看待工作的角度更高,并在其中找到了意义:我不仅仅是个倒垃圾和洗衣服的人,正是我的工作,让医院正常运转,帮助病人更快地康复。
 
    就像第二组人,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找到了使命感,因而从中也得到了更多的意义和快乐,他们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金钱关系。有时候,人们并没有换工作,或改变工作环境,他们所做的,只是赋予了工作本身更多的意义,从中发现乐趣,因而也提升了幸福感。
 
    可以想像,一个因为家长的压力而学法律的人,是无法在其中找到长久快乐的;相反,如果是基于对法律的热爱而成为律师的话,那他在维护公义的同时,也会觉得很幸福。
 
    “一个在工作中找到意义与快乐的投资家,一个出于正确动机的商人,绝对要比一个心不在焉的和尚,高尚和有意义得多。”本-沙哈尔笃定地说。
 
    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事里找到意义。如创业、当义工、抚养子女、行医、甚至是打家具。重要的是,选择目标时,必须确定它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爱好,符合自己内心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待。“真我的呼唤”,就是使命感。
 
    “那真是神奇的时刻。”本-沙哈尔用一段话,描述这种美妙的体验:我甚至形成了一种迷信,世上确实有看不见的力量在帮我。只要你追随自己的天赋和内心,你就会发现,生命的轨迹原已存在,正期待你的光临,你所经历的,正是你应拥有的生活。当你能够感觉到自己正行走在命运的轨道上,你会发现,周围的人,开始源源不断地带给你新的机会。
 
    “在追求有意义而又快乐的目标时,我们不再是消磨光阴,而是在让时间,闪闪发光。”
 
    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刻,因为我们是人
 
    一天,在哈佛的食堂,有个学生走到本-沙哈尔面前,问他:你就是那个教人如何快活的老师吧。学生接着又说:你要小心,我的室友选了你的课,如果哪天我发现你并不快乐,我就要告诉他,别再上你的课。本-沙哈尔看着这个学生,笑着道:没关系,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刻,因为我们是人。
 
    “总有人问我,你能帮我消除痛苦吗?可是为什么要用这种态度来对待痛苦。痛苦,是我们的人生经验,会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人生的成长和飞跃,经常发生在你觉得非常痛苦的时刻。”
 
    漫漫人生,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悲伤的时刻,比如经历失败或失去,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实上,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并最终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
 
    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整体上,能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经常被积极的情绪推动着,如欢乐和爱;很少被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快乐是常态,而痛苦都是小插曲。
 
    刚开始讲“幸福课”时,本-沙哈尔很想扮演一个无所不知、幽默的人,一个完美的导师,为此,他特地跑到喜剧演员培训班学习。但他不是那种能开激烈的玩笑,做夸张表演的人。无论怎么学,他也达不到想要的戏剧效果。
 
    想让自己当一个完美的老师,他发现这样即害了自己,也害了学生。“每次都很紧张,怕被发现面具下真实的样子,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这样不仅害了我自己,也伤害了学生,等于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完人’典型,告诉学生走一条永远走不通、错误的路。打开自己,袒露真实的人性,会唤起学生真实的人性。在学生面前做一个自然的人,反而会更受尊重。”
 
    本-沙哈尔希望他的学生,学会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性;要摆脱“完美主义”,要“学会失败”。
 
    为了更好地记住“幸福课”的要点,本-沙哈尔还为学生简化出10条小贴士:
 
    1.遵从你内心的热情。选择对你有意义并且能让你快乐的课,不要只是为了轻松地拿一个A而选课,或选你朋友上的课,或是别人认为你应该上的课。
 
    2.多和朋友们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
 
    3.学会失败。成功没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4.接受自己全然为人。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5.简化生活。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你选了太多的课吗?参加了太多的活动吗?应求精而不在多。
 
    6.有规律地锻炼。体育运动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钟,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睡眠。虽然有时“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这样,在醒着的时候,你会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更开心。
 
    8.慷慨。现在,你的钱包里可能没有太多钱,你也没有太多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助人。“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
 
    9.勇敢。勇气并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仍依然向前。
 
    10.表达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请你把它们记下来。
 
    “上这门课,真是一种享受。它非常有趣,而且值得学生学习。”一位读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在发给我们的邮件中写道。她还说:事实上,这门课并不会帮我拿攻读学位的学分。但比起其它课程,我更喜欢做这门课的作业。
 
    在哈佛的校报上,也留下学生们的反馈意见:
 
    “他教心理学,同其他心理学老师有很大的不同。他试图让你把这些理念,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我从记‘感恩簿’中收获最大,在那里,我每天写下我充满感激的事情。”“上这门课之前,听到‘冥想’这个词,我会不以为然。但是现在,我惊奇地发现,它真的让我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放松了。”“我认识的每个上过这门课的人都说,这是他们在哈佛上过的最好的课。一位和我要好的女生说,它改变了她的生命,给了她一种看问题的不同视角,对幸福的理解,也改变了。”
 
    甚至助教们也说,自打跟本-沙哈尔教授“幸福课”以来,一年中,身体出奇得好,心情也爽多了。“我改善了我的饮食、睡眠、人际关系,还有人生的方向感。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东西。”另一位助教称,这门课的出勤率,平均在95%以上。“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当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样的步子。”
 
    2006年2月,哈佛出了件大事,校长萨默斯为自己的惊人之语“女人先天不如男”,付出了“下课”的代价。即将去职的萨默斯闷闷不乐,他的好友找到本-沙哈尔,讨要如何让校长快乐起来的秘笈,本-沙哈尔慷慨支招。
 
    首先,他现在可能很烦乱、失落、难过,这些都属正常,因为他也是人。去大胆地经历他现在正经历着的任何事,并且自然地接受下来。
 
    第二,建议萨默斯本人,阅读一下哈佛积极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波特的书,书中说:人类有非凡的克服令情绪失落事件的能力。事情并没有像他最初看起来的那么糟,即使是被逐出世界顶级大学的校长之位。
 
    第三,他可以仔细反省一下作为哈佛校长的经历,回忆自己任期内的巅峰时刻,并用他所学到的东西,去寻找新的机会和用武之地。
 
    假如上述办法仍不奏效的话,本-沙哈尔支了最后一招:我可以在我的课堂上,留下一个座位,校长先生可以旁听这门课并做相应的论文。
 
    (本文采写过程中,得到了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汪冰博士、清华大学李昆仑同学的帮助,在此致谢。)
  

 
 
  2007年5月14日,我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钟厅向师生们作了一个即席演讲,其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
 
  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
 
  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
 
  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
 
  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
 
  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来源:2007年09月04日 人民日报)

各位老师,同志们:
 
大家好!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有机会同各位全国优秀教师代表见面,并听取大家的意见,我感到十分高兴。刚才,听了5位老师的发言,很受启发,很受教育。大家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作出了突出成绩,我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长期以来,全国广大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全国优秀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的杰出代表。在你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民教师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你们为全社会树立了光辉榜样,党和政府感谢你们,人民感谢你们!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要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认真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围绕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目标,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入体制,改进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证。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合法权益。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完善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要特别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千方百计帮助农村教师排忧解难。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环境。
 
 ——必须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注重吸引优秀人才当教师,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到边远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建功立业。要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和培训,加大对师范教育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要改革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必须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教师是神圣的职业,应该受到全党全社会的尊敬。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全社会尊重教师,广大教师更应该自尊自励,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这里,我想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几点希望。
 
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满怀对受教育者的真心关爱,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广大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做爱岗敬业的模范。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要成为合格教育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
 
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广大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四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兰大校长周绪红:人文教育缺失应引起全社会重视 
2007年08月22日 09:22 来源:中国青年报
 
--------------------------------------------------------------------------------
 
  受访者小传
 
  周绪红,1977级大学生,现任兰州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生于洞庭湖边,求学岳麓山下。1973年高中毕业的周绪红,第一步跨进的是家乡的农场大门。5年后,突然得知要恢复高考的消息,他悄悄地捧起了书本。在那个气候寒冷但内心温暖的冬日,他走进了神圣的考场。
 
  心目中惟湖南大学是天底下最好的大学的周绪红,在登门老师的指点下,报考了该校最牛的土木工程系。“当时只要有学上,学什么专业都觉得好”,周绪红一头扎进书本如饥似渴地学习,甚至爱惜地留下了每一个作业本。
 
  从1978年至2002年,中间除两年半短暂的企业工作经历外,周绪红在湖南大学,从本科读到硕士,再读到博士。留校任教后,又从讲师、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一直干到学校副校长的位子。
 
  2002年夏初的一天,周绪红来北京开会的时候突然接到教育部的通知,决定让他马上去长安大学任校长,并建议他先去西安上任,然后再回湖南大学交接工作。毫无思想准备的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去,居然在近3个月以后才回到自己在长沙的家。整整4年,长安大学的整体实力得到了迅速提升,2006年6月,中央又一纸文件将他调到兰州大学为新一任校长。于是,周绪红再度西行。
 
  从长沙到西安,又从西安到兰州,周绪红只身一路西进。别人眼中,他的身上有些许悲壮的色彩,可周绪红并不那么认为。
 
 
 
  暑假中的兰州大学,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宁静。
 
  校园内,到处堆着沙石,到处是建设的工地,旧的围墙在拆除,新的道路在铺就。据说,周绪红校长对兰大的校园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就应当像大学的样子,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怎么能让人感到这所大学是有生气的呢?”
 
  行政大楼的人员也在忙碌,性子急的周校长时不时地要检查工作:新的校园规划和校园整治情况;招生录取情况;大四学生从榆中新校区转回本部学习的宿舍落实情况……
 
  而周绪红校长自己也一直奔走在路上。我们见到他的这天,他刚从西安“中国—耶鲁大学领导暑期研讨班”上回来。
 
  离开特色 大学就没有生命力
 
  记者:听说,直到宣布你为兰州大学校长的那一天,你是第一次到兰州、第一次跨进兰大的校门。到任以后,这所盛名在外、我国最靠西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带给你的却是一系列的意外,是这样吗?
 
  周绪红:是的。没来兰州大学前,常听老校长讲,“兰州大学就像一匹骆驼在沙漠中艰难跋涉”,我心里在想,有那么困难吗?来了以后才发现,这里真是困难!最大的问题之一便是人才大量流失。孔雀东南飞,很多人才被挖走,就像釜底抽薪,严重影响了学科发展、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影响现有人才的信心。个别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因为学科带头人流失,一度被摘牌。好在我来之后,还没有像样的人才流失,也许是大家对我还寄予一点希望吧!
 
  记者:短短一年多时间,兰大取得的成绩还是令人瞩目的:10多年不曾获全国大奖的兰州大学,一年通过了两项全国大奖的专家评审;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兰大也榜上有名;同时还涌现了“973”首席科学家和全国教学名师。靠的什么高招?
 
  周绪红:高招谈不上,只能说我发了三支“冷枪”。所谓冷枪,就是兰大的特色,成绩都出在兰大的特色学科上——草业生态、敦煌学、西部资源环境。
 
  记者:跳出兰州,放眼世界,你认为办一所好的大学应该具备哪些要素,或者说,你希望办一所怎样的大学?
 
  周绪红:我觉得一所好的大学,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特色,离开特色,大学就没有生命力,只能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必定是特色鲜明的大学。好的大学就是要独树一帜!一个学校如果没有独特的一面,很难参与今天高等教育激烈的竞争。
 
  兰州大学的下一步发展还是要靠打特色牌。兰州大学地处西北,自然条件恶劣,这是兰大的劣势,但又是兰大学科研究的优势,地域特色所派生出来的学科特色就是我们有别于其他大学的长处所在。植根西部,必将成就兰州大学在沙漠、戈壁、高原、冰川、冻土、地球物理、大气科学、高寒干旱生态、集水农业、草业科技、西部资源环境、西北风沙治理、石油化工、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生物药材以及敦煌学、西北史地、西北少数民族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优势和特色。不少方面,兰大的研究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曾经有一个说法,“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我听了很不舒服,我们就是要大力支持这样的特色学科发展。再说草地农业生态。西部广袤的土地上,很多是不长草的,谁解决了西部长草的问题,谁就将会获得和袁隆平先生一样的大奖。
 
  一个好的大学校长首先要有强烈的使命感
 
  记者:做个好人,可以是对所有人的一般道德要求,但衡量一个大学校长是否称职,仅拿好人作为评价标准显然是不够的。有人说,有怎样的大学校长,就有怎样的大学。那么怎样才算是一个优秀的大学校长呢?
 
  周绪红:我觉得当好一个大学校长,首先要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要有敏锐的战略眼光,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家的需求,从中找到学校发展的机会并努力去实现。
 
  其次,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能跟风。记得我刚来时,有人在网上欢呼,说“兰大的工科有希望了”,可我要说,不能因为校长是工科出身,就丢掉我们的理科优势盲目地发展工科。如果校长只从自己的专业爱好出发去考虑整个学校的发展,那就太狭隘了。我认为,兰州大学一定要保持、强化和巩固自身特色和优势,靠特色出奇制胜。那些以基础研究见长的学者,不能因为来了一个学工科的校长而受到冷落。相反,他们会得到更多尊重和支持。
 
  还有,就是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激情。今年3月,我在全校科级以上干部大会上作了一个有关进取的报告,勉励教职员工不要以“西部条件恶劣”为由而不思进取,要有戈壁沙漠中胡杨树的那种“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的精神。
 
  同时,还应该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建设。最近我在翻阅兰大的历史,并尝试着总结兰大的精神,我提炼出八个字:自强不息,独树一帜。这个“独树一帜”,可以说,是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既是历史的,又是地域的,还包括今天我们所追求的。
 
  人文教育的缺失要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
 
  记者:你在大学校园工作20多年,你如何评说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周绪红:这30年,应该说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国家投入不断增加,高等教育的布局逐步优化……但确实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现在社会普遍对我们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满意。我总的认为,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在提升的,而且会越来越好。问题不在专业培养上,主要是在人文教育的缺失上,这不只是学校的问题,社会尤其是家庭更应该重视。现在有个别学生,不大懂得感恩,你为他颁奖,他领了奖就走,不会给你一个笑脸,也不会说一声谢谢。有的学生不热爱自己的家乡,也不热爱自己的母校,在情感方面表现得很冷漠。这是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的。
 
  记者:帮助学生弥补人文方面的缺失,你有什么良方吗?
 
  周绪红:总而言之,还是要带着一种爱心来关心他们,让他们能体会到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东西。
 
  看到有些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或者进了大学后因经济困难生活得十分艰辛,我都会感到难受。将心比心,把这些贫困学生和自己的孩子相比,他们之间的生活差距太大了一点。作为一校之长,应该带着感情去尽力改变他们的生活。现在我去企业一般就谈两件事,一是寻求合作项目,另一个就是化缘,争取更多的资金来改善贫困学生的生活。我相信,当他们的生活状况改变了,精神层面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在就业问题上也要多替学生着想,为他们切实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最近我提出一个建议,千方百计腾出宿舍,让榆中校区的大四学生全部回本部上课,一方面让他们感受母校的人文氛围,感受城市文明,另一方面也便于他们与外界联系求职找工作。把学生放在穷乡僻壤的封闭环境里圈起来,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最近我们还新增投入200万元,用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实践,目的是增加大学生多与社会交流的机会。同时还创造条件加强国际交流,我们想通过多种手段,把兰州大学的学生培养成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情怀的一流人才。(谢湘 狄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