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英国经济萎靡不振,财政赤字高企。政府在节省开支方面大伤脑筋。高等教育经费遭到大幅削减,教育费用持续攀升
 
本土学生上不起学
 
“如果学费再这样涨下去,我恐怕就不读研究生了。”电话那边的林赛,听起来很沮丧。
 
林赛,今年21岁,来自英格兰小城赫尔,是笔者留英时的室友,今年本科毕业。英国不断增长的学费对她来说真的已经是天文数字了。据林赛说,现在研究生学费已经涨到了六千多英镑,而两年前,才不到三千镑。据英国大学与学院入学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英国大学学费上涨,截至2012年1月15日,英国大学与学院共收到了462507份来自本国高中毕业生的入学通知书,与去年相比下降了8.7%。
 
根据英国宣布“高等教育涨学费计划”,从2011年起,英国政府在未来四年削减高校40%的教育经费,这意味着高校来自政府的投入将减少40亿英镑,还宣布从2012年起,英国高等教育的学费上限将上涨,目标对象是英国本地、欧盟学生。之前,英国对本土学生一贯采取“低学费”政策。两年前英国大学对这群学生每年学费设定的上限是3290英镑。
 
学生教师游行抗议
 
由英格兰20所顶尖大学组成的“罗素集团”2010年1月12日在《卫报》上发表文章警告说:“政府削减高教经费将使英国目前在世界上的一流高等教育质量沦为三流,甚至更差。”同时,大学生和高教雇员为发泄强烈的不满,全英学联(NUS)和英国大学与学院工会号召大学生和大学讲师发动大游行,抗议政府的涨价提案。
 
首轮大规模抗议游行发生在2010年11月10日。当天,多达5万名示威者在伦敦市中心游行集会,抗议大学学费上涨。一些情绪激动的示威者还围攻了保守党位于伦敦市中心的总部大楼。他们砸毁玻璃、焚烧标语和横幅,并向警察扔投掷物。导致包括几名警察在内的10多人受伤,被送往医院治疗。
 
两周后,英国各地数万名大学生展开第二波示威游行,继续抗议政府上涨学费。示威学生采取占领教学楼、静坐抗议和上街游行等不同方式表达他们对政府政策的不满。
 
2010年11月30日和12月1日,英国各大学城的学生冒着大雪再次走上街头举行抗议,不少中学生也加入了示威行列。在伦敦市中心,示威者占据了特拉法加广场,还围攻了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和妻子卡米拉乘坐的轿车。
 
2010年12月14日,英国议会上院通过大学学费上涨议案。英国大学生当天再次掀起抗议浪潮,示威游行时与警方发生激烈冲突。
 
压力转嫁海外学生
 
张同学是于今年1月毕业于英国某高校的研究生,现已回国寻找工作。她无奈地对记者说,虽然汇率比几年前下降不少,但学费涨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汇率。面对萧条的经济,曾经给留学生提供毕业后工作(Post-Study-Work,PSW)的签证的英国已经无法再容纳更多的外国人来分享更多资源。小张2010年入学,学费11000英镑,而笔者2007年入学,同一所学校,学费只有8100英镑。据该校2012年入学通知显示,海外学生的学费已经涨到13000英镑。
 
官方声称国际学生的学费不会跟着上涨,如果要涨,也是紧跟经济发展的自然增长,主要为通货膨胀水平。但显然这样的上涨率早已超过了通货膨胀水平。
 
2012年是英国实施学费上涨政策的第一年,由于英国学费上涨政策的实施,据调查数据显示,英国将有近一半的高中生选择不再进入大学就读。为此,英国各大学计划将在2012年增加招收国际留学生数量,以弥补该国和欧盟学生数量减少所带来的财政损失。近日,英国剑桥大学宣布,2012-2013学年英国剑桥留学生学费上涨10%。按照新的学费标准,2012年入学的艺术和人文类专业的留学生的学费至少为每年1.3万英镑,一些自然学科专业的学费则达到每年2万英镑。
 
尽管学费涨价,英国还是许多非欧盟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留学生的热门选项。数据显示,申请英国大学的此类学生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3.7%。
 
中国国内多家留学中介以此为契机,加之英镑汇率较前几年有大幅下跌,积极建议有出国打算的学生选择英国。国内某留学中介负责人表示:英国政府削减教育经费并不意味着本土学生会因为学费上涨而放弃高等教育,他们可能会采用贷款、借钱等方式支付学费,对国际学生的学费和招生并没有什么影响。同时,海外学生学费每年都会涨一些,考虑到汇率因素,2011年和2010年的学费总额差不多,甚至更少一些。况且有计划出国的学生也不会单纯因此而改变来英国留学的计划。
 
学费涨价终将埋单
 
面对不断增长的学费,本土学生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不再上大学或者选择工作几年再学习深造。海外留学生的态度则不很明了,虽然学费有所增长,但对于仰慕英国高超教育质量的学生来说,区区几千镑似乎并不能打消他们的学习热情。这也正是英国高校敢于扩招留学生名额的原因。但事实上,随着毕业后工作签证的取消,移民法规的收紧,在英国寻找工作的机会已经越来越渺茫,如果学费进一步上涨,恐怕英国政府就该为自己透支教育的行为埋单。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就《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推进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建立国家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中心,建设各类公益性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库。

    征求意见稿强调,应研究制定国家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规范和标准,创新开发机制和共享机制。推动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有针对性地建设10000门课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通过多种模式和机制向公众开放。建设100个综合性、区域性、行业性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示范中心和100个资源开发示范基地。采取政策引导、项目推动、成果展示、供需洽谈、定期发布资源建设目录等措施,推动建立各类学校、行业企业、社区教育体系之间继续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全社会各类学习者提供优质数字化资源。

    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立健全高等学校开展网络教育的制度,创新网络教育教学模式,开发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发展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的网络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集成优势,加快推进开放大学建设,积极发展远程开放教育。大力加强继续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以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卫星通信等为主要载体的覆盖全国城乡、开放便捷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及体系。建设农村、城市社区、行业企业等不同类型的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

    征求意见稿要求,加强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成立全国继续教育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统筹制订发展规划、标准以及相应的技术规范,组织推动继续教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各地要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建设继续教育资源服务机制、专家团队和技术支持体系,加强继续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培训。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提升各类继续教育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力推进继续教育考试与评价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2011年11月,由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首批2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正式上线,免费向公众开放,其中,有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六大名著导读》、《王阳明心学》、《千古名月》,也有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解读科技热点问题的课程,如《古希腊文明的兴衰》、《航空航天概论》等。
 
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副秘书长李德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与欧美知名高校的网络公开课相比,我们的课程过分注重系统的学科知识,与时代、社会和技术、科技理念发展的衔接还很不够,而国外名校则更注重学术前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是中国教育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
 
“可以说,中国的网络公开课和欧美发达国家的网络公开课目前基本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最后能不能殊途同归,还要取决于下一步的发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严冰说。
 
他指出,国外的网络公开课恰恰是大学创新精神理念的核心体现,也反映了西方社会已经构建起来的知识共享的先进理念。国外的网络公开课由大学自觉开发并推出,旨在巩固并提升大学的品牌,而我国大学公开课的推手是政府,更多的是一种行政行为,甚至不排除成为流于形式的面子工程。
 
“中国大学公开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严冰说,“大学应以一种更加负责任的态度探索公开课建设进程,赋予公开课以灵魂,不能仅是赋予其形,更要赋予其神。”
 
在这位专家看来,改革开放初期,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电视为载体开设的公开课曾经创造出全社会集体进行继续学习的热潮。在网络技术、移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共享理念的缺失已经阻碍了大学公开课的发展,现有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也影响着教师潜心教学、关注学生的热情。
 
李德芳说,事实上,欧美国家的实践已证明,网络公开课将对高校教学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有助于形成正向激励的机制。然而,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模式能够照搬照抄,必须循序渐进,积极探索。
 
根据规划,今后5年,中国将建设1000门公开课,同时升级改造已经评出的国家精品课程后建成5000门资源共享课,免费面向全体学习者。
 
 
 
 
 
 
 
 


    美国对华签证手续简化新政从今年2月13日起正式实施,此外,美国还将采取一系列配套举措,为中国公民取得赴美签证大开绿灯,争取将本年度面向中国的签证处理能力提高40%。

    据美国留学专家、瑞景教育咨询机构负责人龙冬天介绍,美国近年来持续放宽签证政策是留美热潮高居不下的主要因素。去年美国驻华使领馆处理的签证申请已超过100万份,比前年上升了34%。宽松的签证环境无疑让美国留学更加火热,赴美深造人数也持续增加,更加有利于促进和加强中美双方的文化与经济交流。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复苏步伐迟缓,伴随美元汇率的持续下跌及人民币的不断升值,美国院校对于国际学生的招生比例大幅上调,赴美留学趋势逐年看涨。

    瑞景留学专家还谈到,留学热潮带给美国经济上的支持,不单单只是缓解了高校财政方面的紧张状况,更拉动了周边经济的增长,在眼下美国高失业率的情况下,也为美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基本的生活消费,到旅游等各方面,都对缓和美国低迷的经济状况提供了不小的助力。

    “近几年来,出国留学的学生家庭,普通工薪阶层占最大比例,但是就高端留学方向而言,更多的客户还是金领阶层。为了能让子女接受更好的精英教育,拓宽未来的事业方向,这些经济实力更为强劲的家庭把目标对准美国的顶级名校。同时,学生家长赴美探望子女时的消费,也同样给美国经济带来不少好处。”

    2011年底国际教育协会和美国国务院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开放门户报告(open doors)表明,2011年中国留美学生总数高达157558人,占国际学生比重的22%。国际学生为美国创造了200多亿美元的利益,仅中国学生一年就为美国经济贡献了46亿多美元。

 

 

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学分子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其独特的结构和易改性、易加工的特点,使得高分子材料具有其他材料不可比拟、不可取代的优异性能,从而广泛地被用于科学技术、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并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不可缺少的材料。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则向高分子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推动了高分子材料向高性能化、功能化和生物化方向发展,以制造出更多性能优异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阿克隆大学高分子科学和工程学院院长程正迪教授认为高分子材料研究的出路和希望在于打破界限、淡化学科划分,进行跨学科的发展和研究。
 
“中国的高分子材料科研近年来突飞猛进发展很快,但也遇到了瓶颈出现了问题,这里面有各种复杂的原因。但是越过瓶颈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拒绝浮躁,静下心来多读书、多积累、多做实验。”程正迪面对《中国科学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说出了自己对中国高分子学科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高分子材料新方向:跨学科发展
 
程正迪介绍说,近年来国内外高分子材料领域都比较沉闷,学者们都有找不到新的切入点的感觉。大家都在思索,高分子作为一个学科,究竟还有没有生命力?一般来说,一个学科要发展,必须要有它的前瞻性、包容性和应用性。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高分子做为一个科学分支,究竟有没有新的激动人心的科学和发现;在于高分子做为一类材料,究竟有没有在新一代的技术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在他看来,高分子学科和材料的新出路,就是坚持跨学科发展和交叉学科的研究
 
“今天的大多数科研成果都是多学科合作的结果。所以现在应该是淡化学科划分,鼓励交叉学科发展的时候了。学科的诞生和成长和人的生命是一样的。每一个学科有它的诞生、成长、成熟,也不可避免地要被其他新的学科取代。这些新的学科在本质上一定是旧学科的交叉,所以新的学科一定有更强的生命力,更有效地指导新科学和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程正迪说。他认为,高分子作为一个学科是有生命力的,这是因为这个学科的跨学科性。这表现为在高分子领域中的化学方法的多样性,物理概念的互补性,和工程加工的多尺度性。
 
三个“静下心”做好科研工作
 
中国的高分子科研在半个世纪以前是和世界隔绝的,经过这四五十年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在已经和世界接轨。总体来讲,中国高分子学和和材料领域突飞猛进发展很快,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程正迪认为学者们跟随别人方向的多,开创自己方向的少。这样只能让中国变成一个高分子材料的大国,而不能变成一个强国。
 
“很少有高分子的重大课题是中国人自己提出来的,我们这些年从低水平的重复变成了高水平的重复。但重复是没有革命性意义的,在科学上不认‘老二’只认‘老大’。”程正迪说。
 
程正迪认为,要真正在高分子领域从一个跟随者变成一个领路者,走自己的路,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这个转变是要有条件的。我们必须要做到三个“静下心”。一是必须要作跨领域跨学科的科研。传统的科学未来发展的余地将越来越小,更多的是跨学科的领域。只有静下心来多读书,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而达到学科交叉;二是对跨学科的研究课题要有非常强的敏感性,要抓住学术问题上瞬间的灵感和火花。只有静下心来多积累,才能使自己的知识不断升华而融会贯通;三是定下课题之后,要保证课题是能够做下去并且做成功的,在实践上和理论上经得起考验。只有静下心来多做实验多思考,才能使自己保持对科学的直觉和解决难题的能力。
 
“现在中国有些教授才三十多岁就两个手插在裤兜里不做实验了,不做实验会对科学失去自己的感觉。我今年已经六十岁了,自己有时还做实验,因为实验使我对科学更加接近,更加有接触,才会有灵感。”程正迪认为只有静下心来做到了这三件事,才是一个真正的教授,才能搞好中国的高分子材料科研。
 
科研“海归”要适应中国的土壤
 
近年来,大量海外科研人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回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但是很多原本踌躇满志的“海归”却发现自己“水土不服”:接受了多年国外教育、学术体制的灌输,回国后对体制和文化差异感到不适应,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
 
程正迪建议“海归”们要从中国的体制内部慢慢摸索。首先要坚持一心一意做学问的精神,其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学会融入大家,慢慢让大家接受自己的方式和看法。不要一味的心急和看不惯,抱怨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要学会想办法和大家一起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程正迪坦言目前中国教育和学术体制问题还很多。“对教授水平的全面评价,对教学、科研资源的合理分配,对年轻学者的积极扶持,对新科研方向的热情鼓励,都还有许多事情要做。特别是不要挫伤青年人的积极性,这会影响到下一代人学术和科研的进步。在国内,由于大环境的影响,一些人有单纯追求金钱和地位的坏习惯。这在教学和科研中是万万要不得的。铜臭味太重,只能对教学和科研起腐蚀作用。”他说,“从长远上看我对中国的发展很乐观,但从近阶段讲,我觉得我们要有危机感。特别是在教育体制上、科研和学术方向上一定要有危机感。尽管很多问题都急待解决,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在高分子学科和材料领域新旧交替的迷茫期,程正迪提醒中国的学者们要提高科研的创新能力,坚持跨学科发展,寻找新的思路和方向,实现中国高分子材料学科研究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