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纽约12月19日电 (记者 孙宇挺)纽约市长彭博、康奈尔大学校长斯考顿、以色列理工技术学院校长拉维19日共同宣布,两校将联合在纽约罗斯福岛上建起一所占地200万平方英尺(约合18万平方米)的科技大学校园。
上周五,斯坦福大学宣布退出有关这场在纽约建分校的竞争,这周一,纽约市长彭博做出决定,宣布另一个有力竞争者康奈尔及其合作院校以色列理工技术学院将联合在纽约市曼哈顿一侧的小岛上建立一所以创新科技专业为核心的大学新校园。这也意味着,纽约市除了哥伦比亚大学之外,将拥有第二座常春藤盟校。
康奈尔大学宣称为了这个新校园已经募集到一笔3.5亿美元的捐款,这也直接导致斯坦福大学宣布退出。
纽约市除了免费提供地皮之外,还将提供一亿美元的政府经费。校园将坐落在罗斯福岛南端,工程明年全面启动,招生工作也将同时展开,以媒体、医疗和环保为三大核心领域,设立计算机、电子工程、生物医学等20多个专业,计划培养每届约2500名硕士和博士生。在校园正式完工前,这些学生将在纽约市内的临时校园上课。
长久以来,作为经济、金融、文化中心的纽约一直为缺少一所真正意义上的顶级理工科高校而遗憾。这所校园将填补这一空白。“等到这所学校完全建成,整个纽约七成理工科研究生将来自于这所学校。”彭博说,“这所大学将为纽约市带来巨大的经济动力,这所校园将为20000建筑工人创造工作机会,并将提供8000个永久性的工作岗位。”
不过这所新校园完全完工预计要在2043年,第一阶段校园将在2017年之前完工。
这一校园招募计划是市长彭博在第三届任期内出台的最受关注的政策之一。这一总投资接近20亿美元的项目,在未来30年内,有望为纽约市创造价值230亿美元的经济活动和14亿美元的税收。
但是一些媒体对这一项目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担心这一庞大的项目有可能因资金不足等问题而搁浅。
人力资源服务商近日发布的最新雇佣前景调查结果显示,20%的中国雇主预期在2012年第一季度增加其员工数,同时,3%的企业计划减少其劳动力。北京呈现9个城市和区域中最强的雇佣前景,也就是说北京的求职机会最多。
专家分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不确定性,给全球劳动力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欧洲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中国出口增长放缓,受此影响,企业雇主预期自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最弱的招募计划,中国大陆地区的净雇佣前景指数经过了连续5个季度的回落。雇主的招募信心也许将取决于欧元区重建的稳定性。尽管招聘意向持续回落,但中国市场人才短缺情况依然严峻,对于拥有企业所需技能的求职者,仍然可以找到大量工作机会。
参与调查的六大行业的净雇佣前景较上一季度以及去年同期均有所回落,但依然保持积极。制造业的求职者将获得较多的工作机会,该行业的雇主预期积极的雇佣前景,净雇佣前景为+18%。值得注意的是,受春节长假、元宵节、情人节等假日经济的影响,批发及零售业的雇主预期积极的招聘步伐,净雇佣前景为+17%。而受到欧洲金融债券市场的影响,金融、保险及房地产业和矿业及建筑业雇佣前景稍显谨慎,两者的净雇佣前景指数分别为+14%和+9%,其中矿业及建筑业净雇佣前景指数连续两个季度位居六大行业末端。
参与调查的9个城市和区域均在明年第一季度呈现积极的雇佣前景。年度间相比,5个城市雇佣前景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季度间相比,北京的净雇佣前景指数增加了2个百分点,为+23%,呈现9个城市和区域中最强的招募预期。
(中新网济南12月20日电)“您好,送您一杯热红茶,祝您自习愉快!”看过曲燕妮出示的学生证后,值班经理热情地为其送上一杯“自习”红茶后离开。这是20日发生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西门附近一家西式快餐店的一幕。
随着高校考试季的到来,济南一些高校周边的洋快餐店摇身一变成了校外自习室。期末考试或考研压力下,很多在学校教室“占座”失败的大学生纷纷转向这些距离不远又24小时开放的“不打烊”自习室。
就读于山东大学数学系的曲燕妮告诉记者,圣诞一过就要进入“魔鬼”考试周了,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在突击复习,平时就很紧张的校内自习室现在更是一座难求,很多人“为了占个座都得五六点钟起床,起晚了就只能来这儿了”。
记者来到位于山大南路和山大路口的一家麦当劳店看到,20多名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分散在角落处的座位上看书或记笔记,桌面上摆的更多的是书本、笔记本电脑等学习用品,店内所售的食物或饮料却很少。虽然正值“饭点”,但店内就餐的人明显少于自习的学生。
“和校内的一些自习室比,这里的环境更好,更暖和,虽然干扰会多些,但至少不用早起,而且是24小时开门。”正准备明年年初考研的孟佳佳告诉记者,他更喜欢在这些校外自习室学习,“不用起太早占座,而且晚上10点以后顾客就很少了”,很多研友都是在这里认识的。
与此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态度不同,目前一些洋快餐店甚至以此为噱头,不失时机地推出“今夜自习不打烊”等贴心活动,吸引学生前来。
“这都成一个传统了,考试越近人越多。”一位肯德基山大路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正常营业影响不大,与其不礼貌地请他们离开,倒不如把他们留下来,多一些消费。”
在这场争论中,微博认证为“中国教育在线考研频道主编”的网友旗帜鲜明地支持取消四六级考试。他给出了如下理由: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题形式单一、机械、枯燥,考题缺乏趣味、内容枯燥、令人厌烦;学生掌握一定的套路即可应付;有些问题连老外也感到恼火。请问:这样的考题到底能不能测出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特别是英语能力呢?第二:现在的大学生大学四年中许多时间都放在了英语上,以致许多学生的专业课学业平平,甚至一塌糊涂!
支持这一意见的网友不在少数。网友“zxm669786”就表示:“英语有多大价值?仅作为一种语言而已嘛,至多有趣者可学,何必如此拔高它的地位?又挤占了学生多少本可用于学习钻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时间?挤占了多少学生可自由活动以调节神经的时间?有多少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上有专长有培养价值的人才,因英语不佳被埋没?”
反对取消的声音也不少。网友“抑扬州”认为,目前四六级考试的方式和内容可以改进,但取消考试实在不可取。“虽然我们这些年培养的很多大学生是英语聋哑人,只能看,只能写蹩脚的英语,但是仍不可否认至少能读得懂英语,看得懂英文书籍,对我们日常工作来说依然是有很大帮助的。另外,不要上升到爱国主义的高度,英语之所以要考,并非因为它是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母语,而是因为它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交流工具。”
“股民小许”的观点相对理性。他认为四六级考试本身没问题,“问题是大学盲目提高英语四六级的重要性,作为强制必须通过,这就不对了。就算四六级考试取消了,学校的思路不转变,还是会有其他考试站出来代替它们的位置,只是换了个名称而已。最应该思考的是,我们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清华大学教授孙复初便旗帜鲜明地反对英语标准化考试。他担任过清华外语系副主任,教过一万多名清华大学生,编过几本英语大词典。在他看来,标准化考试从根本上违背了语言的学习规律,“完全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对于取消标准化考试,会打开腐败的后门,有损公平公正的说法。孙复初的回答则是:“现在,标准化考试是一杆‘假秤’,无法‘称’出学生真实的才能和能力,这才是最大的不公平不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