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10周年总结大会”上传来的消息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设立1.5亿元专项资金资助5000名西部受援高校教师到支援高校进修学习。
 
2001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目前,支援高校已由2001年的13所扩展到94所,受援高校由2001年的13所扩展到67所,覆盖了1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为提升受援高校中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将实施“对口支援高校申请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计划”。此外,支援高校要继续选派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到受援高校支教,要帮助受援高校进一步深化教师聘任、考核与评价制度改革;受援高校要加强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创造条件,引进或聘请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
 
据悉,“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实施10年来,支援高校共选派了1440余名教师到受援高校支教,369名干部到受援高校挂职任职;受援高校共选派了5000多名教师到支援高校进修学习,730多人次干部到支援高校挂职和锻炼学习。受援高校教师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数由1391人增长到5393人,增长近4倍。受援高校教师队伍中拥有硕士学位的人数由6201人增长到14275人,增长2.3倍。
 
 
 
 
 
 
 
 
 

 
本月初,北京市体育局和北京市教委在京发布了《2010年北京市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公报》和《北京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报》。数据显示,与2005年的上一次监测时相比,北京成年人的力量耐力和反应能力、老年人的柔韧性均持续增长,但各类人群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却呈回升趋势。
 
无独有偶,在今年9月2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共同发布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体质连续20多年的下滑趋势首次得到遏制,但大学生的体质下滑仍然持续——19至22岁年龄段的大学生群体,爆发力、力量、耐力等体质指标,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究竟是什么导致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体质持续下降呢?
 
原因一健身意识淡薄
 
12个篮球场上只看见十多个人在跳动,显得有些空旷;足球场上稍微热闹些,一帮热爱足球的男孩正在奋力疾驰,但稀疏的人影依然与偌大的体育场形成鲜明对比……这是记者本周在中央民族大学操场上看到的一幕。
 
记者来到篮球场边,一位正站在场边喝水的男同学引起我们的注意。据他介绍,自己是中央民族大学大二的学生,“我很喜欢打篮球,平时一有时间就会到球场上打球。”“同学都和你一样喜欢体育运动吗?”记者问道。“好多同学更愿意把时间花在上网玩游戏上,特别是在冬天。”这位同学打开了“话匣子”:“其实我每次来打球之前都会担心,球场上会不会有人在?我身边的同学,喜欢看体育比赛和体育明星的很多,自己亲身参加运动的很少。”
 
随后,记者又随机走访了几名大学生,当问到“你们课余时间都会怎么度过”时,大多数人都表示:“上网呗!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任何事情都可以用网络解决……”
 
对此,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体卫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健博士非常忧虑:“很多大学生长期迷恋于网络,从网络世界寻求快乐。这种快乐感被强化之后,就会减少他们寻求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参加体育运动等方式获取快乐的欲望。”
 
由此可见,体育意识特别是运动锻炼观念的淡薄,是导致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滑的重要因素。
 
原因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除了健身意识的淡薄,目前国内不少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上的不尽合理,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大学生群体身体素质的下滑。
 
“因为高中阶段课业压力大,很多大一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的一年多时间里几乎没有上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更是无从参与,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刚进大学时的体质状况非常差。”北京体育大学田径教师闫俊涛表示,“现在大学生营养过剩,精神与体力、学习与休息严重不协调,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学生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比如我现在带大一学生的体育课,学生体质普遍偏弱,跑步都跟不上步伐。像男学生的1000米跑,以前的学生3分钟不到就能跑完,现在的学生4分钟还不一定能跑下来……”
 
学校体育领域专家、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周登嵩教授说:“如果在大学体育课程设置上不能进一步完善,单靠大学生自身习惯参与体育锻炼难度太大。”
 
据他介绍,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通常只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大一学生经过一年的锻炼,学生们的体质在大二时期基本能达到整个大学阶段的最高峰。
 
但到了大三、大四,学生的体质状况又会出现下滑……”
 
原因三体育设施严重不足
 
近年来,国内高校持续扩招。造成大学体育场地和器材的严重缺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体质的改善。据悉,1998年,全国大学在校学生有500万人,现在已达到3000万人。对此,周登嵩认为:“现在很多大学的学生人数增加了一两倍,但体育场地却没有增加。这就造成一部分大学生即使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想法,也很难实现。”
 
体育意识的淡薄,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体育场地的缺乏,使得本该生机勃勃的大学生体育变得有些门前冷落。对此,西安外事学院羽毛球协会负责人张倩深有感触:“每逢新生入学时,体育社团招新台前总是一片冷清。学生前来咨询,当听到一个礼拜需要拿出时间训练时,很快便扭头离开了……”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如果没有一个好体质,大学生在毕业后怎么去胜任工作和社会竞争?我们的大学生们,应该警觉起来了!”吴健博士表示。
 
 
 
 
 
 
 
 
 

受访人

  安 心(西北师范大学高教所所长、教授)

  王振洪(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研究员)

  乔锦忠(北京师范大学高教所副教授)

  防止高等教育沦为“精神退化的制器工厂”

  记者:就业率是在上个世纪末大学扩招后,大量毕业生走向社会,引发激烈的就业竞争后,备受关注的一个话题,渐渐也成为考量大学办学水平的一项指标。但在人文精神日渐得到重视,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新教育理念确立的今天,该如何看待拿“就业率”作为高校办学质量的衡量标准?

  安心:此次教育部推出的依靠就业率为参照的“专业淘汰制”,不分层次、学科门类、专业类别,以及不考虑行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对其遏制高校乱设专业以及解决专业膨胀问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有不同意见。

  我们知道高等教育效果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专业设置联系着社会行业结构的稳定,对市场稳定、人才结构调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一书中谈到:“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高等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也要对受教育者个体进行关注。这两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的完美融合,才能真正形成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离开了培养人的活动,高等教育的一切工具目的也将会变得没有意义。重视高等教育的价值理性,可以防止高等教育沦为“精神退化的制器工厂”。我们常说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灯塔、航标和良心,高等教育已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轴心,是社会发展的“加油站”、“智力库”,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的基础性支撑和保障。将中国高等教育引向何方去?这不仅仅是实践问题,更是重大而深远的理论问题。

  记者:有人认为,教育部此次出台的专业设置与就业率挂钩的政策,尽管设计者的初衷是力图通过这种挂钩方式提升我国大学的办学水平,可惜未能找准突破口。

  安心:质量才是衡量和评价大学办学水平的试金石。与其将就业率与专业设置挂钩,不如以教育质量衡量其发展和建设的水平更为准确和妥帖。不可否认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强化了所谓“职业培训所”的功能,但培养健全人格、相互合作等团队精神仍是不可或缺的。

  所谓的“热门”、“冷门”是有阶段性的

  记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确实存在。这些年,伴随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变,学校数以百万计的生源扩张之后,经过数年教育,这些学生的数量开始每年以庞大的数量向就业市场释放着。而就业市场有限的空间,加之社会分工精细化,造成了一些专业学习忽冷忽热,市场需求也随着经济杠杆的调控,起伏不定。特别是扩招人数的剧增客观造成的教育过度和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使得大学生就业遇到很大的困难和障碍。有没有具体的建议?

  王振洪:应该说,高职教育和现在的地方应用本科学校的价值都在于“经世致用”。客观地讲,就业率的高低就体现了学校的生命力。现在地方本科与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都是以就业为主,但理想的就业率来自我们的办学质量。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与专业建设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看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是否与区域产业结构相符合,能否紧跟区域产业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跑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前;二是看专业建设的能力与水平是否与区域技术发展和进步相匹配,毕业生的知识、技能、态度能否满足产业的现实性需求,同时具备学习提升能力。所以,我们说高校最大的品牌效应和竞争力取决于学校培养的毕业生。

  从这些年的实际和统计报表可以看出,传统的计算机、生物技术、国际贸易等多年来最受高考考生青睐的专业,都出现了毕业生“滞销”现象。而农业类专业、化工类专业等普遍被认为是冷门专业的,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我认为,所谓的热门、冷门是具有阶段性的,与国家宏观政策特别是一个区域的产业调整、就业市场变化密切相关。

  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是一对互为促进、互为作用的社会要素,高职院校只有坚持开门办学,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加深校企合作层次,才能保持相互匹配。一般本科院校也是如此。

  理性客观看待大学生就业问题

  记者:《中国高等教育》杂志总编辑陈浩在他的一本新著《微言大义评高教》指出,现实中,许多高校,特别是新建地方高校,仍以学科专业是否齐全为重要追求目标,以新增加了多少个学科或专业为夸耀业绩。结果导致教育同质化、办学低水平的重复。现在毕业生就业难,也反映出高等教育质量的某些问题。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优化结构是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前提。他提出,让大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学可自强、学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发展的潜力。他呼吁我们的大学不能成为麻木不仁的“橡皮人”。

  乔锦忠:我认为,此次教育部推出的以就业率论“英雄”的举措显然过于简单。它首先忽略了高校的层次性和专业的多样性,对所有高校全部专业同等对待。

  就业率不能作为决定专业是否存续的唯一标准。即使是职业技术学院也离不开丰厚的人文、艺术等专业知识的积淀。

  根据预测,“十二五”期间,城镇平均每年需安排的就业劳动力约为2500万人,而平均每年能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仅约为1200万个,每年的岗位缺口大约为1300万个。按照高、中、低人才1:3:6的结构进行推算,适合大学毕业生的高级和中级的岗位每年只能有480万个。而2012年毕业的普通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的数量约为680万人。

  就业难的原因一是结构失衡,热门专业的报考人数过多,导致就业形势恶化;二是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用人单位的条件苛刻、人才高消费等导致应届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所以,我认为,高校就业率的高低不单是教育培养的问题。如果单纯把板子打在学校身上,并不妥当。

 

 

中新网广州12月9日电 (廖丽丽)“在与台湾中医药高等教育合作交流方面,我们有许多可以互补的领域,包括教学领域、教育资源共享、教学管理的理念和经验以及科研领域等。”在此间举行的“2011年第七届穗台校长论坛”上,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许能贵9日表示。

许能贵说,两岸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一向是较为活跃的领域,尽管长期以来在学历学位互认方面未获得通过,但是民间、学术团体和大学之间的交流一直在发展。“台湾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方兴未艾,中医药学术和教育的交流,大力促进了两岸中医药的繁荣和建设。”

据了解,目前来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以学习中医者来得最早、人数众多,也成为台湾学生到大陆就读的最热门专业学科。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从大陆毕业的台湾学生(不含短期培训类)已经逾2万人,其中研读中医专业的超过8000余人。

“两岸中医药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合作,首先要解决学历、学位和学分互认问题。此外,要注意两岸高校在教育制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差异及互补。”许能贵认为,台湾高校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以及教材、教学方法、考试考核等方面与大陆中医药院校是有差异的,应当寻找互补的领域。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台湾中医药发展离不开大陆提供支持。“中华民族历来有兴学重教的传统,中医药根在大陆,大陆已经形成中医院校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体系。而台湾中医教育改革独具特色,注重在职教育训练等。”许能贵指出,如能实现两岸中医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必将促进两岸中医学术发展,实现合作双赢。

 

 

 

 
“任期内不申请新的科研项目,不招收新的研究生。”上任才两个多月的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此言一出,引来社会如此关注。
 
他说,这一选择主要是结合自己和湖南大学的实际情况做出的。“对于国内其他高校来说,每所大学的情况不同,每个学者的情况也不同,不可同一而论,每位校长只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的选择。”
 
“任期内不申请新的科研项目,不招收新的研究生。”上任才两个多月的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因为“两不”承诺成为当下热点人物。
 
众多网友对此给予积极评价,称此为高校管理专业化之举,有利于校长集中精力做好学校管理工作。但也有人质疑这只是一时之言,难有示范推广的意义。
 
面对我国重点高校校长大多“双肩挑”的现实,赵跃宇为何作出如此承诺?他对校长角色又有着怎样的认识?带着这些问题,《科学时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再也不会犹豫了
 
赵跃宇从1997年开始担任一些管理工作,“当时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之间还能兼顾。但后来做了副校长,特别是前年开始分管人事工作以后,就开始觉得时间不够,有点力不从心”。
 
2010年,赵跃宇主导了湖南大学重要的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据他介绍,教职员工改“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聘任方案已经开始实施,今年年底前将基本实现全体教师和非教学岗位竞聘上岗。全校正处级机构从50多个精简为42个。这两项深化改革举措,触及了学校管理深层次问题,耗去了他大量精力。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观念开始在赵跃宇心里形成。“做学术要求越来越深、越来越专,做校务管理则要求面越来越宽、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更多考虑群体的、面上的问题,而不是点的问题。尤其随着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就很难保持在教学、科研与管理之间的来回摆动。”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要求和工作模式。
 
就任湖南大学校长伊始,他就开始思考“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问题。上任后,随着人事和机构改革步伐加快,加上本科教学改革等一系列动作的相继出台,这个想法也越来越强烈。
 
赵跃宇坦言:“我感觉时间根本不够用。如果还要继续认真从事项目研究、指导学生的话,在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上就根本无暇顾及。作为校长,就目前学校对我的要求和我的能力来看,我必须作一个选择。”
 
赵跃宇认为,大学校长应该是个以管理为主的岗位。虽然必需的学术基础是做好这个岗位的前提,但一旦承担了这个岗位责任,其主要精力就应放在其根本职责上——确定学校发展战略、设计发展目标、制订发展措施,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克服一系列困难。
 
经过反复权衡,赵跃宇在“为”与“不为”间作出了选择:放弃在任期内从事新的科研和指导新研究生,并向教育部汇报了想法,得到了充分支持。
 
他说:“如果不说出这个话,可能还会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只有公开说出来,自己再也不会犹豫了。”
 
既然已经选择 就会尽力做好
 
对于在专业与学术上的发展问题,他表示,从开始担任校领导职务后,他的专业视野更宽了,学到的不同专业知识更多了。如果今后不再从事管理工作,他自信能继续做好教学与科研。
 
在湖南大学10月份召开的全校中层干部例会上,赵跃宇表示,希望干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校管理工作上来,并率先作出表态,愿意先从自己开始,实行“两不”。此后不久,在全校3000多名学生参加的全校学生大会上,他再次将这一承诺公开。
 
此言一出,引来社会如此关注,赵跃宇并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他说这一选择主要是结合自己和湖南大学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对于国内其他高校来说,每所大学的情况不同,每个学者的情况也不同,不可同一而论,每位校长只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作出自己的选择。”
 
赵跃宇很欣赏岳麓书院讲堂的一副对联:“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他也用这句话自勉:“既然已经选择了,我就会按照这样的选择,认真地做下去、尽力做好。”
 
赵跃宇 湖南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力学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兼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学报》、《工程力学》、《力学进展》编委、《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副主编兼执行主编。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历任湖南大学工程力学系副主任、科技处副处长、科技处处长、研究生部主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院长;2001年8月起任湖南大学副校长;2011年9月起任湖南大学校长。
 
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力学的变分原理、力学系统的对称性与不变量、大跨度桥梁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机械工业部优秀青年教师奖、机械工业部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奖、湖南省学术带头人奖、教育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