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7日从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获悉,重庆将通过支持重点产业和中小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引导大学生面向城乡基层就业,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基金支持创业等多项举措,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重庆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大,2011年应届毕业生达到14.3万人,由于就业渠道不够宽阔,供需结构性矛盾较突出,就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仍面临一些难题。为此,重庆市政府日前决定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大中专学生就业:一是支持以信息产业为主的10大重点产业集群每年吸纳1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各类企业新招用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二是鼓励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凡中小企业招用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20人以上并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按规定享受重点企业贷款贴息政策。企业新招收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在6个月之内开展岗前培训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规定给予企业职业培训补贴;三是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就业,从2012年起区县级以下(包括区县级)机关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公务员,主要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

    同时,重庆市政府要求,各高校应设立大学生创业工作指导站,开展创业培训、职业能力技能鉴定、企业实训等活动,对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参加创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到2015年,全市建立以吸纳高校毕业生为主的创业孵化基地100个,吸纳5000名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每年计划新增高校毕业生创办微型企业1000户,吸纳4000名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扶持,在小额担保贷款基金中设立1亿元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基金,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上限提高到15万元,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并吸纳就业人员达到一定数量的,可申请不超过200万的小额担保贷款。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高教评鉴中心”最近公布2011世界大学科研论文排名结果,台大仍为两岸三地第一,但从去年的114名退步到120名,大陆北京清华大学123名、北京大学127名,紧追台大之后。
 
全球排名第一仍由美国哈佛大学蝉联,亚太地区日本东京大学居冠,排16名;华人四地中,新加坡国立大学从84名进步到72名,遥遥领先台大。
 
台湾今年6校进500大,去年退出榜外的阳明再次进榜,但多数在榜内的大学都退步,台大退步6名,成大、清大退步18名,交大从479名进到411名,一口气进步68名。
 
大陆大学进入500大增为18校,厦门和兰州大学两校新进榜,除北京清华及北大稍稍退步,多数学校都进步,且幅度很大,例如山东大学从400名进步到338名,进步62名;香港、新加坡不少大学名次也持续进步。
 
这项科研论文质量评比由高教评鉴中心2007年首度研发推出,针对世界大学产出的科学研究论文(不含人文与艺术领域)进行质量表现评比,质量占80%,包括近11年论文被引次数、平均被引次数等,数量则占20%。
 
台湾不少大学在这项排名连续几年都退步,包括台大等,负责这项排名的台大图资系教授黄慕萱指出,其实台湾的大学很努力,在科研论文的量和质都持续进步,只是其它大学进步更多。
 
黄慕萱说,除了大陆大学一次进步30到60名,有的非英语系国家进步幅度也很大,如法国格勒诺博第一大学一口气进步52名,进步到185 名,德国卡斯陆工学院也攀升76名,让今年排名进步到199名。
 
台大研发长陈基旺说,台大不论论文的量和质都进步,除了研究,教学方面也有大幅进步,没有看到这项排名的内容无法评论,但如果排名一直往下掉,台大会研究。
 
由于不少大学反弹,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明年不再补助评鉴中心做科研论文排名,不过,研发这项排名的黄慕萱指出,停掉很可惜,她会找人支持,继续公布。
 
 
 

近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传出消息,该校今年新增加78名硕士生导师,其中30名为新近毕业任教的博士讲师。该校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陈小君表示,讲师任硕导并非常态,学校鼓励青年学者脱颖而出,不拘一格培养选拔青年人才。
 
陈小君介绍,传统上,硕士研究生导师必须是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老师担任,但学校近年来从海内外名校引进了一大批高水平博士,其中不乏出类拔萃者。因名额所限,一时难以晋升为副教授,出现一定程度的“人才积压”现象。学校出台这一措施,有利于调动青年学者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在科研、教书育人等方面保持优秀。
 
该校哲学学院刘明周博士是此次新增硕导之一。他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师从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教授,在权威杂志上发表多篇较高水平的论文,并有专著出版。他认为,能够当硕导带研究生既是对自己学术水平的肯定,也给自己带来更大压力,“毕竟有了自己的‘弟子’就意味着要对他们的专业水平承担更大责任。”
 
据介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讲师要当硕导,必须有博士学位,必须发表足够数量和分量的学术论文,必须是所在学科急需。
 
陈小君说,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当硕导在5年前就已有先例。当时的法学院教师俞耀军在读博士期间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引起所在学科导师组的注意,博士一毕业即破格给了他硕导资格。
 
 
 

要求“三代无大学生”引热议

人大规定,进入“圆梦计划”推荐序列的考生,原则上要求平时成绩排名在所在中学的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该条款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这对于三代之内有人考上大学、但生活依然贫困的学生家庭不公平。

本报讯 (记者黄茜)面向县及县以下地区学校就读、学习成绩优秀或具有某方面培养潜能的应届农村生源高中毕业生,且要求其家庭中三代无大学生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宣布在2012年的自主招生选拔考试中推出“圆梦计划”,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11月正是各高校出台来年自主招生政策的时候,记者发现,除了人大之外,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或推出专门针对“老少边穷地区”学生的选拔计划,或明确表示对这部分学生给予政策优惠。

人大、清华、北大的政策倾斜尝试受到赞许,但也有教育专家忧虑:操作过程能否保证真实和公平?这些优惠政策会不会又让人钻了空子?

人大: “三代无大学生”才有资格

中国人民大学在2012年的自主招生中推出“圆梦计划”。该计划并非直接面向考生,而是由人大先选定中学,再由中学推荐学生。有意向的中学可通过人大招生网自愿提出申请,由学校进行审核确定该中学是否具有直荐考生资格。审核时拟对与人民大学签有省校、市校共建协议的省、市所属中学和中西部及欠发达地区的中学适当倾斜。“圆梦计划”每年拟选定50所县及县以下生源好、信誉好的中学。

人大规定,进入“圆梦计划”推荐序列的考生,原则上要求平时成绩排名为所在中学的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

人大的“圆梦计划”推出后,“三代无大学生”条款引发热议。有人认为,这样的标准没有公平对待贫困生。有网友认为,这对于三代之内有人考上大学、但生活依然贫困的学生家庭不公平。中国人民大学招办主任李向前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规定“三代无大学生”主要是考虑到积极引导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贫困生、农村生源、偏远地区学生等群体,也是为了平衡人民大学的生源比例。

李向前在采访中说:“这个条件主要是想让最贫困、最有上学需要又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圆梦。”

清华:“自强计划”考生单独划线

前不久,清华大学宣布,2012年该校自主选拔“新百年计划”分为“领军计划”、“拔尖计划”和“自强计划”三个部分。其中,“自强计划”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高中毕业生。

“自强计划”主要面向国家级贫困县的县级及以下中学选才。该计划采用中学推荐的方式报名,每个符合推荐条件的中学至多可推荐1名学生。中学应在校园显著位置公示选拔通知、报名办法、选拔标准和遴选程序,做到信息公开和程序透明。

清华大学称,将组织工作组前往面试通过者的学校、家庭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确定最终认定名单。在材料审核和实地考察过程中,如发现中学或学生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将取消相关学生报名资格及相应中学参与清华大学其他各类招生的推荐资格。

专家:操作可能出现问题

教育界的资深人士和学者对这一现象也自有看法。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吴颖民表示,认同清华大学的“自强计划”。“我很赞赏人大和清华这两个方案的用意和初衷。但我个人认为,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弄得不好,又会被一些人钻空子!”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敏强说。他提出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是“照顾”、“优惠”的适用人群:“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要照顾,那么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要不要照顾?城市贫困家庭的子女是否需要照顾?第二是考试和评分方式。“‘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是否单独考试,考完后是否单独排名?如果是,难保有些城市人会‘移民’去做农村人,难保有权势、有关系的人钻空子。”

清华大学称“将组织工作组前往学生的学校、家庭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确认最终名单,张敏强认为,这种做法成本太高,也无法保证效果。“如果当地人真的要骗、要瞒,清华的老师就一定能明察秋毫?”

 

 

近日,针对北大清华等高校专家在内的15名人士联名建议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的规定,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回应中表示,相关工作组目前正在进行研讨论证。这位负责人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单列一章进行专门部署,明确要求“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高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十分重要,因为它一方面事关高校能否招到优秀学生,另一方面又事关考生能否平等地享受高等教育权利。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也十分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其中最明显的一个障碍,就是一直延续至今的户籍制度,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国家重点大学招生指标分配,大量倾斜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发达地区。因而,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规定,就成为高考改革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快、公众平等观念的提升和高考分省命题的全面实行,随父母流动的高中学生的高考权益保障问题日益突显。但目前的高考和高校招生仍按照考生户籍所在地报考和招生的政策,导致随父母迁入城市就学的学生无法在学籍所在地报名,也就剥夺了他们平等参加高考并获得录取的机会。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立即废止关于高考户籍限制的规定,将高考报名条件改为考生的学籍所在地”,和“促使部属高校不断降低本省市考生的录取指标比例,最终完全取消大学招生的地域歧视”等改革建议,也在情理之中。
 
分析高考各方的利益博弈,户籍总是绕不开的话题。不取消户籍限制,就无法保障流动考生的平等权利,直接取消,又会带来大城市人口膨胀和教育资源紧张。对此,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对这两大关键问题各方意见交锋的聚焦点,其实正是39所国家“985工程”重点大学的招生名额。近年来,这些国家重点大学招生指标的本地化已经广为诟病,一些学校打着地方共建的旗号,盲目扩大本地招生比例,限制甚至剥夺了其他省份学生接受国家重点大学教育的平等机会。
 
因此,笔者建议,高考招生体制改革应该再次强调人人平等的原则。在这个大原则下,在操作上,可将39所国家重点大学各自的招生指标,按照当年各省高考报考总人数占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的比例来分配。在总体实现平等的基础上,各高校再通过自主招生向西部、少数民族等考生倾斜,实现有意识的调节。如此,高考考生不再挤着去北京、上海录取率高的地方借读,加重教育资源紧张;同时,也有利于各省之间的高中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