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22时,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截止,有研究机构预计2012年研究生网上报名人数将超160万。而对于硕考大军的战士而言,较量在上考场之前就已经开始,只不过这种博弈是在自己与自己之间展开——报考专业型硕士还是学术型硕士,这是个问题。 
 
       哈尔滨商业大学四年级学生陈某说,今年,她报考了本校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型硕士,明年1月份就要踏入考场。她说,她仔细打听过,初试时学术型硕士要考数学、政治、外语和专业课,但专业型硕士只考外语和专业课,对她来说,数学是弱项,政治也需要大量复习,报考专业型硕士,复习时间相对充分,考上的把握也比较大。同时她也有就业考虑,学术型硕士学制三年,专业型硕士学制两年,可以尽早走上工作岗位。

       和陈某想法不同,报考我省某高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小张说,很多同学觉得他报考专硕是一种投机取巧行为。他说,就保送硕士研究生来说,原则上是学生根据自己意愿选择专硕还是学硕,但90%以上的学生都选择学硕,特别是成绩好的学生认为学术型硕士根红苗正,说出去也好听,而像他这样的报考专业型硕士的,说出来还是觉得比别人矮一截。

       今年是我国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专业型硕士的第三年,2012年,专业型硕士将占硕士研究生总数的30%。采访中,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导师认为目前本科毕业生报考专业型硕士的数量越来越多。报考方向的选择上很多考生有这样的选择倾向,即想要继续深造的一般都报考学术型硕士,而倾向于毕业后马上就业的逐渐开始青睐专业型硕士。
  
现实表现 专业型pk学术型
  
       培养之辩 差别授课 让人又喜又忧
  
       对于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而言,普遍意义上的理解是,学术型硕士学位培养的大方向是偏重学术理论研究,专业型学位则更注重实践能力。然而在具体的培养计划中,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这种区别是否有的放矢?这是考生关注的焦点。
  
       我省某高校一位硕士研究生导师在采访时对记者说,去年一名专业硕士生入学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居然是老师,我们专业的和学术的一起上课吧,可别分别对待啊,这样我们更竞争不过学术的了。该教授说,这就是学生攻读专业型硕士学位的普遍心态,学生的这种心态让他们很无奈。他解释说,现在大部分专业型硕士要比学术型硕士早毕业一年,学制不同,培养方向不同,必须差别对待,但现实是,在很多高校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差别培养。
  
       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部团委副书记孙涛介绍,在专业型硕士培养上,学校采取分班教学方式,设立适合专业型硕士培养课程。在加强教学条件建设的同时,重视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与不少行业、部门有着密切联系,目前共建创新实践基地10个,拟建基地35个,初步形成了培养单位和行业部门良性互动的培养模式,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今年,民办院校也首次加入招收研究生的行列。黑龙江东方学院副院长吕其诚介绍,黑龙江东方学院作为招收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设立了乳品工程与质量安全专业硕士学位。2012年,东方学院将确保该专业12人的招生计划,全部为全日制脱产学习。首批被录取的研究生将全部为公费研究生,并参考公办院校硕士研究生助学金发放标准给予发放助学金。毕业时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俗称双证”)。在教学过程中,依托乳品企业,明确分工教学,学校投入经费,配备相应的校内实验基地。他说,这是国家首次批准民办高校具有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资格,打破了以往由公办院校和科研机构垄断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局面。

       就业之别 订单培养 让单位更亲近
  
       今年,第一批攻读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已经毕业,很多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对他们而言,求职过程是否顺利?专业硕士学位在他们的求职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东北农业大学李某是农业推广硕士,今年7月份毕业,是首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他说,他毕业前已经找到了工作,他们班级有20多名学生,都是今年毕业,找的工作都比较理想。李某说,农业推广硕士就业前景不错,因为学制是两年,和同届的学术型硕士比,早一年拿证,就业比较有优势,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虽然简历中他也说明了自己是两年制的专业硕士,但用人单位并没有太注重这一点,只是聊了几句,毕竟用人单位更注重个人能力。
  
       东北林业大学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黄刚说,明年即将毕业,半个月前在一场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上,他因同等看待很受伤。本想他是学术型的能占些优势,在投简历时他发现,用人单位根本不看是专业型硕士还是学术型硕士,待遇都一样。黄刚说,早知道就业时都一样,还不如选个早毕业的专业型硕士呢。 

       我省某高校研究生辅导员杨某对记者说,由于专业型硕士这两年才开始招生,设立时间比较短,才有第一批毕业生,而且数量并不多,社会认可度现在还不能完全看得出来。从他收到的学生反馈看,大多数都说,用人单位还没有注意到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区别。但也由于专业型硕士的专业针对性更强,培养方向定位清晰,实践项目和履历也很丰富,一旦与对口的用人单位接洽上更像订单式培养,常常一拍即合
  
       专业型硕士成长履历
  ■2009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首次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
  ■2010年,新增19个专业型硕士学位
  ■2011年,第一批专业学位型硕士学位毕业生产生
  ■2012年,专业型硕士将占硕士研究生总数的三成
  ■2015年目标,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各占一半

       背景链接
       我们国家目前实行的学位教育主要是学术型学位(学术理论研究)或专业型学位(注重操作实际能力)两种教育并轨。但一直以来,偏重学术型学位教育,而少注重专业型学位教育,所以很多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只能大谈阔论,能理论能研究,但操作能力差。为了与世界上学位教育接轨,因此增加专业型研究生教育。

       专业型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

未来之探

       专业型硕士 成长空间巨大

       三年来,专业型硕士生逐年递增,但大部分考生在报考时还是很犹豫,因为主流声音仍然认为能考上学术型硕士还是尽量考学术型硕士,对两者差别对待。他们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专业型硕士在招生和培养等环节还存在着很多待完善的地方。

       很多同学反映,专业型硕士学费一般都很贵,还有的不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补贴也很少,从这点看他们感觉专业型硕士仍受冷遇。而在报考时,传统意义上,成绩好的学生几乎都报学术型研究生,这种心理上的泾渭让很多人对专业型硕士的含金量质疑。为此有专家指出,考研一族应该多关注专业型硕士,它并不是二等研究生,和学术型硕士教育一样都是一流教育。如果旨在提高自己社会实践技能和专业方向,又想获取更高的文凭,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每一个考生的首选。

       一位美国留学生介绍说,在美国,专业型硕士发展很成熟,甚至比学术型硕士的人数还多,一般报考学术型硕士的都是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相当于国内的硕博连读。他还介绍说,在国外专业型硕士的奖学金也比较少。有资料显示,在英国每年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占在校研究生总数的84%左右。哈佛大学2001~2002年度授予学位总数为6791个,其中专业型学位4353个,占64%
    
       教育专家呼吁,当前需借鉴国际先进做法,创新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立一系列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和教学体系,让这种有的放矢的硕士培养真正绽放其巨大的专业魅力和吸引力。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规划刚刚在国家留学网上公布。

    登录国家留学网可以看到2012年的部分公派留学生选派计划,明年的选派人数和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公派留学生的人数将从今年的13000人扩的到16000人,在选派机制上将会出现创新,原来只是面向60所院校的公派研究生项目,明年将会面临全国的高校以及各个行业进行选拔。

    另外在选派范围上也会进一步的扩大,之前公派留学生只是包括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从明年开始部分试点学校的本科生也将加入到出国交流的项目中来,这对于想出国留学的本科生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另外,针对专家学者的访问学者项目,在明年的计划当中,访问学者的范围和人数将会进一步增加,不过留学资格的有效期将由两年缩短为一年,更多的选派项目和选拔简章大家可以登录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官方网站国家留学网进行查询。

 

 

 

“我得诺奖最大的作用,就是改变了长久以来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  

  “在合适的情形之下,一个脑筋清楚、做事果断而有远见的、不那么民主的政治,把科技推上去的本领更大,因为它有效率。”  

  清华大学科学馆,走廊尽头这个近30平米的房间因为没有丰富的物品陈设而显得有些空旷,然而这个房间里却有一个用来思考整个物质世界运动规律的大脑。  


  物理学家杨振宁端坐在办公桌前,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始终用一种缺少变化的语气与我们交谈。他神情温和,那是一种让人感到难以改变的温和,甚至连时间对他的改变都显得那么艰难——这位89岁的东方男人看起来非常健康,言谈举止间保持着足够清晰、敏捷的状态。一个小时的谈话刚一结束,他就起身拎起黑色文件包步出办公室,结束了他日常的半天上班时间。
  
  杨振宁把自己的健康长寿归结于“幸运”,他说他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都选择了正确的道路,所以“这一辈子简直可以说是没法子更幸运了”。被他称为幸运的,还有上帝给他的“最后的礼物”——比他年轻54岁的妻子翁帆。杨振宁用自己的晚年生活来诠释的这段“不对称”之美,似乎比让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宇称不守恒”定律更让世人惊奇。  

  即使抛开“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这个光环,杨振宁的人生依然有诸多的戏剧性:他生于民国时代,父亲是清华大学数学教授,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西南联大完成大学教育,长期在美国投身于科学事业,最终回到祖国。  

  科学馆西侧的近春园是杨振宁“小时候到处游玩”的地方,从这里走到他在清华园的寓所“归根居”只有一段20分钟的路程,却浓缩了他89年的人生。在这位科学家身上,我们不仅看不到不同文化冲突造成的印迹,也找不到科学天才惯有的孤僻和怪诞。难怪杨振宁的一位老友称他为“最正常的天才”。  

  就在杨振宁的两本传记相继在中国大陆出版之际,《中国新闻周刊》对他进行了专访。  

  中国新闻周刊:上个月,三联书店刚刚出版了《杨振宁传》。台湾作家江才健于2002年写就的《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最近也在大陆公开出版。你对这两本传记评价如何?它们可以看做是对你人生经历的全面总结吗?  

  杨振宁:我想再三地讲,中国对于人物传记的写作,历史很长,但现在像西方写人物传记那样去做的,却是很少的。西方人写传记,最大的特点是求真实。而中国当代的很多传记,比如关于华罗庚的、陈景润的,都不忍卒读,是“传记文学”,与文学相关,就有空想的成分在里头。而这两本,比较像西方的写法。 这两本书相当不一样,《杨振宁传》的作者杨建邺是物理学教授,他的物理知识很多,又读了大量的文献,对我的工作有很多详细的、半通俗的描写。江才健的好处是,他在美国访问了很多人,可能有100多人,都是我人生不同时代的朋友,所以也有他的特色。  

  一个人的一生是很复杂的事情。如果把这两本书加起来的话,我人生经历过的,有80%都在里头了。因为我还有很多很熟的朋友,其中有些人已经不在了。两位作者没有机会跟这些人长谈,所以不能那么全面。  

  江才健的书是2002年在台湾出版的,当时他也跟大陆的出版社联系了要出版,后来无疾而终。这可能是因为书中涉及到李政道和我的事情。中国政府尽可能地不要牵扯到这件事里面去,因此他们认为,如果江才健的书在大陆出版,似乎会代表政府的一个立场。可是后来李政道的传记在大陆出版了,于是江才健又重新联系了这边的出版社,因而这本书最近刚刚获得出版。  

  中国新闻周刊:说起你和李政道的关系,我们知道你表示过不再公开讨论此事。但我们还是想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世事变迁,你现在对于当年和李政道的矛盾是不是会有一些新的看法呢? 
 
  杨振宁:(沉吟许久)我跟李政道的关系是很长、很复杂的一个关系,这里头有学术的关系,也有感情的关系。不过大体上是怎么回事,这两本书里面都已经有了。这是一个很不幸的事情,不过我不觉得我做了任何真正错误的事。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的诺贝尔奖刚刚颁布,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其中的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表示,自己最高兴的事,是他因为获奖,而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赠了一个免费的停车位。我们听说,你在纽约大学石溪分校,也有这样一个停车位,而这个停车位还时常被别人所占据。获得诺贝尔奖,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杨振宁:多半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获奖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他们都是在科学前沿非常专注地做研究,获奖之后,也还是继续做下去。有没有少数人的注意力转移了呢?是有的,但也是少数的。我以为,我得诺奖最大的作用,就是改变了长久以来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 

中国新闻周刊:你一直关心中国科技的发展,请评价一下目前国内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杨振宁: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开始大举引进西方的观念和方法。现在几十年间,我个人认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得非常之快。这是我跟很多人不一样的看法。 

  科技的发展,决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不仅需要科学家的努力,也要有大众的支持,是整个社会的事情。西方几百年的发展,中国要在几十年内赶上来,是很难的。中国在经济情形这么差的时候,都能使卫星上天,当然是非常成功,而不是非常失败。 

  但你如果要问我,物理学的前沿,中国发展得怎么样?那当然还落后于很多发达国家。不过,我认为整个发展的势头很快,我可以预言,在以后十年、二十年,在中国本土上,做出最重要工作的可能性非常大。 


  美国的拉斯克奖是生物医学界的一个大奖,其中今年的临床医学奖,给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这件事情证明,在中国的土壤上,事实上曾做过很多重要的工作。可由于一些原因,没有被认可。屠呦呦之前没有被国际认可,原因是她的成果没有用英文发表,而且当时又是集体制,弄不清是谁做的。 如果单讲物理学的话,国内也有很好的工作,比如高温超导,在国际上也被公认是一流。 

  中国新闻周刊:但目前中国的科技界,也有很多不好的风气和弊端。因此有人持悲观态度,认为即使再过很多年,中国依然没有人能够拿到诺贝尔奖。请问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杨振宁:中国科技界的问题,我归纳起来有两点:第一点是,社会上风气不好,作假很多。这个风气已经从商业领域蔓延到学校、科研机构。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是很复杂的问题,但这是不是就会阻止中国科技的发展?我不相信。但如果能改正,是不是有好处,我认为肯定是有。
 
  第二点是关于资金的分配。国家现在有些钱了,在资金分配的问题上,吵得很凶。这方面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不过,我们要看到,中国发展的模式、速度,都是史无前例的。中国现在忽然有了很多钱,想要合理地分配出去,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个难题。可是因为有这个问题,就要将中国科技发展置之死地,是不对的。 

  中国新闻周刊:前一段时间,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院士评选中落选,由此引发了人们关于院士制度的讨论。请问你对此事有什么观察? 

  杨振宁:你要说任何一个国家选院士,过程是不是都有问题?回答是,“是的”。所以这个问题不是唯一在中国才有的。美国有2000多个院士,每年选一次,过程是很复杂的。在美国竞选院士,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学术成就,二是做人的态度、人事关系。在美国,要想成功竞选,是70%靠研究成绩,30%靠关系和做人的态度。但在中国是倒过来的。这是我们现在讨论得很厉害的,而这种讨论是有好处的。今后,我们在这方面应该往美国那个方向走。 

  至于饶毅,虽然我和他不是同一个领域的,我想他的工作是没问题的,不过他的作风可能很多人不喜欢,所以他们不投他的票。在美国也有这样的情形,这并不稀奇。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6月,在邵逸夫奖颁奖仪式上你曾表示,不民主的政治对科学的推动可能要比民主的政治作用更大。你能否对这个看法做一些解释? 

  杨振宁:当时有人问我,一个民主的政治和一个不民主的政治,对于科技的发展,哪个来得快?我想,在合适的情形之下,一个脑筋清楚、做事果断而有远见的、不那么民主的政治,把科技推上去的本领更大,因为它有效率。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能研制出原子弹来,虽然中国(实行的)不是美式的民主,但有远见,有决心,有能力。 

  另外我还想多讲一些,最终的问题是,什么叫民主?一般人的印象,以为竞选就是民主,但这只是民主的“一个”解释。我认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是以整个人民的生活状态跟前途为第一要义的,这才能叫民主。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现在很民主。你不知道1920年代我出生的时候,中国是个什么样子!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不管这里面发生了多少事情,但你算一下总账,今天13亿人的生活情形,以及对前途的看法,跟我小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这符合我刚才所说的民主。
 
  中国新闻周刊:在新中国成立后,你的父亲杨武之先生曾希望你能回国。但当时你认为中国的情况不利于你个人学术的发展。而如果继续在美国做研究,将来对中国的作用和增进中美科学界的关系恐怕会更有效。在文革期间,你是第一位回国访问的科学家。那么,如今你为什么回到中国、回到清华?回来这几年,你在清华高等研究院的工作进展如何? 

  杨振宁:我回到清华来,是因为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副校长梁尤能在1990年代就来找我,他们要打造出第一流的大学,希望我来帮忙。一方面清华有这个需要,另一方面,我觉得我可以帮清华做一些事 。我不认为这对我是一个压力,或是一个负担,这是我愿意做、值得做的一件事。至于怎么个说法,没关系,这很自然。所以我最终在2003年搬了回来。 

  今天看来,我这个决定是对的。我是帮清华做了一些事情,也在渐渐地发生一些作用,这将在5年、10年后看得更清楚。我有意识地不要把高等研究中心搞得很大,不要量,而是要质的发展。 

  我们训练出来的本科生,出国以后,都在国外崭露头角。特别是在凝聚态物理方面,今天在美国,这个领域最著名的20个年轻科学家中,几乎有一半都是清华出去的。我认为这是我们的一个成绩。而现在,在美国经济困难的背景下,这些人预备回来的越来越多。 

  中国新闻周刊:你投身于理论物理的研究,尤其是受父亲的影响,将物理与数学结合得很好。但这些学科在外人看来不仅非常难以理解,而且是很枯燥的。对于你从中体会到的美妙之处,和获得的乐趣,能够给我们描述出来,让我们也能够感受得到吗? 

  杨振宁:我曾经专门撰写过一篇文章,叫《美与物理学》。物理学是非常美的,这是因为,整个世界的基本结构是非常美的。研究物理你就会感到,在世界复杂的表象之下,有非常简洁的秩序和规律可循。 

  举个例子,现在的网络通讯、X光、伽马射线,所有这些非常复杂的技术和现象,都是基于几个非常简单的方程式的。当年,麦克斯韦用了四行方程式,就定下来无线电、网络通讯的基础。学物理的人了解了这些像诗一样的方程式的意义以后,对它们的美的感受是既直接而又十分复杂的。我在文章中说过,那是一种庄严感、神圣感,一种初窥宇宙奥秘的畏惧感。物理学家从中体会到的美,我想正是筹建哥特式教堂的建筑师们所要歌颂的崇高美、灵魂美、最终极的美。 

  中国新闻周刊:1999年5月,在你的荣休学术研讨会上,你的好友、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弗里曼·戴森称你是“保守的革命者”,你对他这个说法怎么看? 

  杨振宁:他说得非常对!当年发现了“宇称不守恒”,这不是物理学的局部问题,而是改变了整个物理学的前沿的,因此是“革命性的”。同时,我又是比较保守的。比如,清末民初,钱玄同和傅斯年发表文章说,中国落后的原因是汉字导致的,因此他们主张废除中文,要用拼音文字,对于这样的一些过于激进的做法,我是完全不同意的。所以总的来说,我的确是一个“保守的革命者”。

 

 

 

十年前,甚至是五年前,博士很抢手。大学扩招后,博士的珍稀性,也被猛增的生源“冲淡”了。1995年,仅有4151名博士毕业生,2008年,就猛增到41460人。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9.4% 。但博士就业状况还是明显要比大学生和硕士生好许多,高端人才依然受欢迎,但是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受宠”了,企业或者是事业单位对博士的需求变得更加理性,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博士就业不成问题,但是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是比较困难。  


  博士光环逐渐褪去  
  五六年前,博士很抢手,很多单位为了引进一个博士,不惜开出优厚的条件,提供一套住房,解决配偶的工作,甚至会配车,有的单位甚至不需要博士,但是为了追求高端人才在单位中的比例,还是会高薪聘请博士。不过这十年来,随着大学扩招,大学生逐年增多,硕士和博士也随之增加,有统计显示,博士从1995年的4151名毕业生,到2009年的4.87万人,年平均增长达到19.4% 。博士头上的光环逐渐褪去,事业和企业单位也不盲目追求高学历了,逐渐变得理性,开出的条件和以前相比,缩水不少,在房价高升的这些年,用人单位也不再随便以房子吸引人才。  

  “从我个人来看,2007年,也就是4年前,博士基本上还是供不应求的,但是2007年之后就不那么抢手了,”中国研究生人才网创始人郭金来先生说,“硕士博士的不断增加也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相适应,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企业不断扩张,对高端人才也就有需求,现在基本上处于一个供需平衡的状态。”  

  待遇不如以前了  
  “要说比较,博士现在的待遇是不如以前了,一是博士逐年增多,另一个是用人单位对博士的聘用逐渐理性,不再盲目追求博士,”智联招聘网站高级职业顾问郝建说,“不过如果与本科生和硕士相比的话,还是存在很大优势,毕竟博士是高端人才,还是占少,对于博士来说,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  

  根据智联招聘网提供的实时在线数据,在2011年10月28日下午4点左右,网站上的简历一共是3000多万份,博士生的简历是5000多份,所占比例 0.17% ,而各类用人单位的在线职位是180万个,对博士的需求是2000个,大约是0.11% 。“从简历所占的比例看,博士生还是非常少的,所以工作不难找,但是从用人单位提供给博士的岗位看,博士有时供大于求,当然这只是从网站的数据上来分析,一些国家事业单位,或者是公务员职位一般不在招聘网站上发布的。”郝建说。“从2009年的某一时刻的数据看,博士的简历比例是0.8%,现在是0.17% ,所以这些年博士增加了不少。” 

    就业方向多为科研单位 
  记者了解到,博士的就业方向多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研发中心。有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从1995年~2008年博士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看,有43.9%的博士毕业生选择进入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加上科研院所10.8% 和博士后2.9% ,总共125633人,近60%的博士生在毕业之后继续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构成了我国科研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研究生人才网上,用人单位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为主,许多二类高校为了扩大学校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往往会聘用刚刚毕业的博士生到本校任教,从一些高校给出的招聘信息看,对不同的院校以及不同经历的博士毕业生有不同的待遇,这体现在安家费,生活补贴以及科研经费上,分房子变成了安家费,从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不过有一些偏远的普通高校还是会以提供住房为条件来吸引人才。 

  “我的一个同学,去了徐州师范大学任教,这个大学就给他分了一套房子,”今年从山大刚毕业的博士生古小月(化名)说,“因为一些高校比较偏远,名气不大,所以就开出比较优厚的条件来招博士去教学,如果说为了尽快稳定,或者是家乡就在附近,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理科类博士生受宠 
  古小月博士期间攻读发酵专业,毕业之后到青岛某企业研发中心工作。“科研院所就比较多了,有的是国家事业单位下属的,有的是高校的,高校的基本工资不会很高,但是如果做课题的话,会有科研经费,像我供职的这家企业就是,我现在是实习阶段,还没有去研发中心,明年过去之后会做相关的研发工作,到时候单位会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课题的质量来进行考核。” 

  “生物,化工和医药这些理科类专业博士生就业会容易一些,这些专业的科研院所和企业需求比较多,文科类的相对较少,一般是去高校任教的比较多。”高级职业顾问郝建说。如果供需明确,用人单位与高校的博士点达成常年的用人协议,博士临毕业时就不用为工作发愁了。“我们学校涉海类专业在全国的大专院校是相对出色的,比如海洋生物,海洋科学等,所以这类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就业方向比较确定,一般是去各地的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李老师说,“我们与几个海洋所也有合作,每年到了就业的时候,这些海洋所都会到学校来招聘,涉海类专业是我们学校的特色。” 

  男博士就业相对容易 
  与大学生就业和硕士生就业一样,博士生就业也存在着性别上的差异,很多用人单位还是倾向于男博士。“有的单位甚至在招聘信息上直接发布只要男性,但是也有可能是工作的需要,”明年即将毕业的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博士张进(化名)说,“大多数单位在招聘信息上并不表明性别要求,但是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会注意这个 ,如果一个女博士和一个男博士竞争一个岗位 ,很可能被刷下来的是女博士。” 

  “这个是肯定存在的,大部分用人单位都会倾向于男博士,博士的年龄已经相对比较大了,男博士还好一些,女博士一毕业就会面临着结婚生子的问题,所以用人单位会考虑这些额外因素。”郭金来博士说。 

  用人单位不再分房子 
  博士的整体待遇较之前是降低了,但是并没有低到让人难以接受的地步,“五年前,用人单位给博士分房子的情况还挺常见,我是2006年博士毕业,那一年我认识的一个博士去了山东科技大学,学校给分房子,现在很少见了,除非稍微偏远的二类学校,但是一般博士不愿意去偏远城市,北京、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的沿海城市对博士比较有吸引力,”在担任中国研究生人才网CEO的同时,郭金来还在武汉大学的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当教授,负责一些教学工作,“从2010年的一个博士求职意向调查的数据来看,一般博士生对将来的月工资期望在六千左右,当然各个地区的工资水平不一样,如果去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大城市,月工资要求在八千到一万。” 

  不过也存在高薪情况,一些名牌大学比如北大清华或者是人大的博士毕业生还是很受欢迎的。“我知道的一个学长,去年毕业去了中国人保财险,年薪是20万元,这只是基本工资,还不包括奖金福利,”人大会计学博士张进说,“现在正处于找工作的阶段,前两天还有用人单位来我们学校招聘,我和同学主要在网上申请 ,自己想进金融保险类的单位,这样专业相关,毕竟找到一份合适喜欢的工作不容易 。”而在青岛某企业工作的古小月现在的月工资四千多,不过只是第一年的实习工资,明年去了研发中心,就可以通过做课题来提高待遇了。

 

 

 

年轻教授越来越多且大多是“海归”
 
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高校年轻的教授越来越多了。南京大学最年轻教授是1979年出生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年轻教授出生于1982年;南京农业大学有3个1977年出生的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最年轻教授也是出生于1979年。记者从苏州大学了解到,从2007年该校启动人才强校战略起,至今已引进各类人才500多人,其中特聘教授96位,80后就有7位。河海大学人事处处长蒋来娣告诉记者,今年,和赵兰浩一样,破格晋级为青年教授的一共有8个人,其中有两个是80后,其余6个是70年代末出生的。
 
年轻教授还有个共同特点,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有“海归”背景。“这一批年轻的教授,多数在国外求学或者工作时就已经在各自研究的学术领域有比较突出的成果,而且在团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书记陈双林说。过去几年中,生命科学学院接二连三从国外引进了年轻的“高层次人才”,南师大最年轻教授郭志刚正是在该学院任职。从事癌症发生几率研究的郭志刚在南京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到美国做博士后,之后一直在美国希望城国家医疗中心贝克曼研究所工作。“被我们学院的另一位海归教授刘畅‘相中’,并在去年年底成功把他‘挖’回国。”陈双林说。
 
高校教授为何越来越“年轻化”
 
“教授”在向年轻化迈进,这与高校打破常规大胆任用青年才俊有很大关系。据了解,苏大5年来花在引进人才上的经费就已经有5个多亿了。苏大王卓君书记告诉记者,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有高水平师资队伍,一方面是立足于本土人才培养,二就是引进人才,我们计划到2015年共引进200位特聘教授。“我们聘教授不是看年龄与资历,主要是看他的研究领域及工作成果。当然,这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评审过程很严格,我们会邀请7位外校甚至国际上的相关学科专家来对应聘人的学术能力进行评估,5位以上同意才能成功聘任。”为了吸引到拔尖人才加盟,苏大也是动足了脑筋。“待遇问题上,我们政策很灵活,一人一个协议,根据他们承担的工作岗位,所要完成的任务来判断,主要采用年薪制,而且上不封顶,比我工资高多了!”王卓君书记笑着说。
 
苏大人事处姜建明处长介绍说。“人才强校”战略也让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有了显著提升。2010年,苏大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8项、国家社科基金24项,均位居全国地方高校首位,其中国家自然基金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2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