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主打雷人“菜刀体” 今年又喊“非诚勿报” 

    以创作《兽兽不是野兽》歌词一炮走红的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蔡尚伟近日又有新动作:为招英才加入“蔡门”,蔡尚伟悬赏10万元招博士。

    蔡尚伟不缺生源,相反他颇受学生欢迎。那悬赏10万元招生又是为何?

    蔡尚伟昨日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由于中国学术氛围和多年来培训方向出现偏差,真正有创新能力、能解决问题的博士生少之又少,他才想要悬赏招生。

    微博悬赏   “欢迎天下英才加盟‘蔡门’”

    “欢迎天下英才加盟‘蔡门’!研究能力强的博士最多可补贴十万。”

    随着当下国内博士招生高峰期来临,蔡尚伟于近日早晨在微博上悬赏招生。

    随后蔡还注明其招生潜规则是“非建设学派不招,非诚勿报!”

    此微博一出,引来网友关注。有兴趣者询问如何加盟,不屑者嗤之以鼻称之为“叫兽”。

    何谓“建设学派”?蔡尚伟将其解释为:能够将理论跟实践紧密结合,理论来源于实践更能服务于实践;在研究中要有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方案意识、标准意识;在功能上强调其建设性;善意改良人生,改良社会的学派。

    “网友说,现在的大学教授只有三件事可做:写论文、发牢骚、骂领导。所以我希望我和我的学生做学问不要仅仅停留于批判,而是能够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蔡尚伟说,他希望自己的博士能认同这个基本理念,报考他博士的学生最好具有多学科的学术背景和实践工作经验,共同支撑学术发展,为国家、人类的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缘何悬赏?  全因创新性人才缺乏
    
    “蔡尚伟十万补贴招生,难道是因为生源不够?”据记者了解,目前在大学里面一般只有工科和医科才会适当给予学生补贴,而且金额不高;社会学科的学生几乎没有任何补贴。但这一疑问被四川大学学生否认。

    蔡尚伟的学生江小姐说,蔡尚伟颇受学生欢迎,他讲课很灵活,上课不点名,不搞PPT演示,鼓励讨论与思考。这套“放养式”的教学,目前看来效果甚佳: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每年招收8个校外学生,蔡尚伟带的本科生通常占掉3到5个名额。二来,该学院能带博士的导师人数有限。

    蔡尚伟也说自己不缺生源,报名和录取的比例目前为10:1。“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由于学术氛围和长期以来培训方向的偏差,学生从基础教育开始,知识性教育多,创新性教育匮乏。等他们成为博士,仍旧是创新能力不足,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不足。”蔡尚伟说,这也是他作为一个博导的无奈。

    去年全国又一次扩编博士点,但结果是论文数量快速增长,但真正有影响力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能为人类文明殿堂添砖加瓦的东西还是不够。

    赏金何来?战略合作机构给10万

    十万元奖金是否是空头支票?蔡尚伟说,这笔奖金不会从天而降,也不是他自己掏钱,而是来源于长期合作的机构。

    “我非常注重学术价值上的建设性取向,强调能帮人解决问题。因此跟各级政府和相关文化机构都有很多合作。这笔奖金将来自于有战略合作关系的机构。我们帮助解决问题,机构负责提供奖金。”

    蔡尚伟还在微博中提到,要“诚交天下同道之友,未入大学彀中之英雄,亦望能多多交流!”对此,他昨日解释说,现在招生制度有很多问题,很多专业高手往往考不进大学里面来读博士。比如英文标准过高。

    “我做中国文化产业和传播研究,按照规定报考我的专业英文要65分,而报考工科和医科只需要40分。我有两个学生,考了6年都没有考上,就是因为英文不过关。”

    蔡尚伟认为,这就是不合理的规则之一。往往能成为博士的,并非专业功底最强,而是英文功底够好。因此,他希望能多结识专业性人才,在体制外互为师生。

 

 

 

 

2011届本科毕业生计划读研分析

“腾讯-麦可思2011届大学毕业生流向月度跟踪调查”以2011届硕士、本科及高职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从2010年9月开始,通过跟踪调查实时了解其求职与进一步发展计划。本报告使用的调查数据从9月26日开始,12月24日结束。收回独立IP地址的2011届本科毕业生有效答卷共37933份。调查方式是挂网调查,无抽样及检验,调查结果仅代表被调查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人群的状态。数据收集由腾讯教育频道完成,问卷设计、数据分析与解读由麦可思完成。

基本发现

1. 腾讯-麦可思调查显示,从2010年9月26日到12月24日,6.5%的被调查的2011届本科毕业生计划在国内就读研究生(论坛) 。从专业大类来看,农学有9.8%的2011届本科毕业生计划国内读研,在调查覆盖的本科专业大类中比例最高;其次是医学,有9.1%的本科毕业生有国内读研计划。

2. 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计划国内读研的2011届本科毕业生中,排名第一的读研理由是为了“就业前景好”(36%);其次为“想去更好的大学”(25%);“职业发展需要”这一理由排名第三(19%)。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选择继续在国内读研的理由与就业期待相关就业期待成为读研的主要原动力

3. 腾讯-麦可思调查显示,从2010年9月26日到12月24日,1.1%的被调查的2011届本科毕业生计划毕业后出国留学。在调查覆盖的专业大类中,有留学计划的本科毕业生中比例最高的为经济学(2.0%),其次为文学(1.5%)和法学(1.5%)。

图表如下:

一、 2011届本科毕业生计划国内读研的比例

每月一号请关注

被调查2011届各专业大类本科生计划国内读研比例

注:哲学、历史学专业大类由于样本不足,数据暂缺。

数据来源:腾讯-麦可思2011届大学毕业生流向跟踪调查(2010年10月~2010年12月数据)

每月一号请关注

被调查2011届本科生计划国内读研比例较高的10个专业类

注:个别专业类由于样本不足,数据暂缺。

数据来源:腾讯-麦可思2011届大学毕业生流向跟踪调查(2010年10月~2010年12月数据)

二、 2011届本科毕业生计划国内读研理由分析

每月一号请关注

被调查2011届本科生计划国内读研的理由

数据来源:腾讯-麦可思2011届大学毕业生流向跟踪调查(2010年10月~2010年12月数据)

三、 2011届本科毕业生计划留学的比例

每月一号请关注

被调查2011届各专业大类男女本科生计划留学比例

注:哲学、历史学专业大类由于样本不足,数据暂缺。

数据来源:腾讯-麦可思2011届大学毕业生流向跟踪调查(2010年10月~2010年12月数据)

每月一号请关注

被调查2011届本科生计划留学比例较高的10个专业类

注:个别专业类由于样本不足,数据暂缺。

数据来源:腾讯-麦可思2011届大学毕业生流向跟踪调查(2010年10月~2010年12月数据)

 

 

 

台北消息:台湾“教育部”4日表示,《大陆地区人民来台就读专科以上学校办法》(下简称《办法》)已经行政主管部门核定,首批大陆学生9月将来台就学,其子法则进一步规定“来台陆生需提出10万人民币的财力证明”。而台湾对于大陆学历采认定为“不溯既往”。 

    “中央社”4日报道指出,该《办法》规定大专校院招收陆生名额及方式、陆生入出境程序、在台辅导措施等,各院校将以此为依据办理陆生来台就学等相关业务,公立大学日间学制硕、博士班,及私立大学日间学制学、硕、博士班,都可以申请招收大陆学生。

    “教育部”表示,将依学校教学资源条件、招生名额及优势、学生辅导机制、国际两岸交流,审查学校提送的招生计划,择优核定系所招生名额,以确保学校能在不影响本地学生权益的前提下,吸引陆生来台就学。

    获准招生的学校将组成联合招生委员会,编印招生简章并进行招生宣传;预计今年2月上旬核定各校招生系所及名额,3月发售硕博士班招生简章,3到5月办理硕博士班招生作业;学士班方面,4月发售招生简章,4到7月办理招生作业。陆生的学杂费由学校依教学成本订定,但不应低于岛内同级私立学校收费。

    “教育部”强调,招收陆生总额以全台湾招生总名额1%为限,名额采外加方式办理,不会影响岛内升学机会,台湾当局也不会编列预算作为陆生奖助学金;陆生就学期间不得从事专职或兼职工作,毕业后须于一定时间内离台,不会有在台就业问题。

    同时,对大陆学历的采认也于4日正式启动,采认2010年9月3日《办法》修正后当学期或以后学期入学学生的学历,但不采认医事人员相关学历。而在1992年9月18日至2010年9月3日期间,不论是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所取得的大陆学历,都需要申请参加学历甄试;通过后才能获得“教育部”核发相当学历证明。

    《联合晚报》的报道称,首批陆生确定于今年9月来台,来台陆生需提出10万人民币的财力证明,陆生来台后可以转系或转学,但不得“降转”,即大二要转系或转学时,不能转到他系或他校一年级就读。如果台湾院校系所有一个教授接受台湾当局委托涉及“安全机密”的项目计划,该系所就不得招收陆生。   

 

 

 

 

本报讯(记者 张瑜琨 实习生 涂希冀 魏玮)“我写这个帖子希望能够唤醒大学里沉睡的那部分人,让他们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昨日,记者经多方寻找,终于以邮件方式联系上《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反思》的帖主小吴。这位08届大学毕业生在回复中表示,他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撰写帖子是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对教育的关注和反思,“因为这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

现实的教育是自欺欺人

长江商报:什么原因,让你觉得中国缺乏真正的教育?

小吴:当我第一次在高我一级的学长寝室楼里看到凌乱的宿舍,蓬松的脑袋和迷离的眼神,我的灵魂被震撼了!我的心中真的不敢相信,这就是名校的学生?!这些人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新一代?

在学校里,很多博士生导师会派自己的研究生(论坛) 替代自己给本科生上课,自己忙项目,追逐金钱和权力地位,这与“官场”和“商场”又有什么不同?真正的不同,就是这里更虚伪,贴了一张“教育”的皮,所以更害人。

我们“被教育”了十几年,到头来,空洞的眼神昭示着灵魂的无知和内心的空虚,只能说,我们所谓现实的教育都是在自欺欺人而已。

长江商报:你觉得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小吴:德国200年前的教育宣言曾经这样说道: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

大学生活也有缺憾

长江商报:你在大学生活中最大的缺憾是什么?

小吴:做了一些后来发现是没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竞选学生会和团委。也许一般人看来很风光,但是深思之后得出的结论却并不乐观。

长江商报:你是否后悔上了大学?

小吴:说不后悔是假的,不过我也利用这段时间思考了很多事情。也正是因为大学有所经历,我才能看清很多事情的本质。

长江商报:你写这篇帖子时,是带着一种“抨击中国大学教育”的心态吗?

小吴:在写出文章之后,有些朋友留言说我是在“抨击”目前的大学教育,其实我曾经确实有过这样的心态。在大二时逐步发现大学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后非常失落,变成了一个“愤青”,但是后来我并没有继续“愤”下去。

现在我不但不抨击它,而且我感谢它,因为这就是一个现实,无所谓好与坏,正是这样的环境让我更快地学会了思考。

发帖是希望引起反思

长江商报:什么原因促使你发这个帖子?

小吴:我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希望能够唤醒大学里沉睡的一部分人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非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自助者天助之。第二,我希望能引起更多的人对于教育的关注和反思,因为这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

我们不能因为老师、大学和社会对我们不负责任就放任自流,相反正因为学校和社会没有为我们负责,我们更要加倍地为自己负责,更要认真地思考和选择自己的人生。

长江商报:你觉得采取的一些处理方式是不是偏激了?

小吴:对于我的做法,我不想多做辩解。只能说仁者见仁。

武汉学生热议《我们的大学怎么了》

“大学生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本报讯(记者 张瑜琨 实习生 涂希冀 魏玮)本报昨日报道《我们的大学怎么了》,引起了武汉高校大学生的热议,他们对报道中所提到的一些问题“深有同感”,同时,也认为大学生应当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书香氛围很重要

湖北大学的小沙在看完报道后,想起了自己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的大学版《不差钱》:“眼睛一闭一睁,一堂课过去了;眼睛一闭一睁,一上午就过去了。”小沙说,“这里面说的,的确是一些同学大学生活的真实写照。”

“其实我对我们专业的书香氛围,还是很满意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小炜则认为,对于他们这种基础学科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很难进行真正的学习。从老师到学生,大家都很好地维护并保持这种氛围。“我不是很认同帖主说的‘精神缺乏、游戏成风,每天混吃混喝’的情形。”

“大学真能改变命运吗”

武汉工程大学的小华来自农村,家里人省吃俭用供她读大学,但现在大三的她,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不那么自信。“大学上了快三年,现在回头看看,没觉得自己学到了什么特别实用的东西。”她表示,自己的一个表弟高中没毕业就到外地打工,现在平均每月可以拿到2000多块钱。而看看自己的一些学长学姐,有的毕业快一年还没找到工作。“真不知道这四年,是不是像帖主说的那样,算是浪费了。”

道路是自己选择的

小阳是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他表示,大学校园杂乱无序的活动过多,学术氛围不浓,的确很容易形成一种浮躁的氛围。但他也认为:“很多时候,学习态度是由自己掌握的。”

他认为,大学给予了一个广阔自由的平台,就应该积极地展现自己。将来想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就把学业弄精,想干一番事业的,就应该多参加些业余活动。“只要适当兼顾,不偏废其一,就没什么关系,毕竟所有的路都是自己选择的,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应当对自己负责。”

 

 

 

在宽口径培养理念被高教界认同的当下,不少用人单位却希望学校进一步针对岗位设置培养人才。在理念与市场之间,一些高校遇到了一道两难选择题—— 
  
    【缘起】
  
    这几天,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卢思锋有些纠结,纠结源自不久前该校邀请100多家用人单位举办的一场以“合作·发展·就业”为主题的校企合作论坛。论坛上,多家用人单位希望学校改变宽口径人才培养的思路,压缩不必要的课程,针对企业实际培养企业岗位设置所需的相关人才。而此前,厚基础、宽口径培养人才是大多数高校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被高教界普遍认同的一条人才培养“铁律”。
  
    当人才培养规律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错位时,作为人才提供方的高校将何去何从?其人才培养究竟是要宽口径还是适应市场需求的专口径? 

    【症结】 
  
    一专多能不等于浅尝辄止的“全才”
  
    新浪网原人事主管、红孩子公司副总经理段东说,每年10月以后,用人单位都会前往高校抢人,原因在于现在高校培养的很多学生与企业需求无法对接,许多岗位找不到合适人才。
  
    “这些年,我在高校招聘时,几乎所有学生都会问到两个问题:应聘的岗位是干什么的,在这个岗位上将来有什么样的发展。从学生普遍询问这两个问题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将来自己要干什么,因此他们不可能在知识和能力积累上有充分的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大学人才培养上的缺失。”段东说,企业实际需要的不是适合所有岗位的“全才”,而是能胜任某个岗位、一专多能的人才。
  
    “企业在用人上讲求的是实用、好用原则,需要员工有比较强的职业素养。”上海华腾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兆俊举例说,目前,公司每年派往各外资银行服务的工程师至少有800人。这些工程师除了要熟练掌握软件工程技术外,还必须会说流利的英语,这些都需要在校期间通过学习获得。
  
    【释疑】
 
    人才培养宽口径与专业深度并不矛盾
  
    企事业单位的这种“实用、好用”的用人观并不少见。在每年各地举办的人才招聘会上,绝大多数企业招聘职位都要求应聘者具有与招聘岗位相应的工作经验。他们给出的理由很简单:一是企业没有精力去培养人才,二是培养成本太高。
  
    “实际上,高校人才培养的宽口径理念与用人单位在岗位需求上追求的专业深度之间并不矛盾。”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范先佐教授分析说,高校最活跃的因素本来是学生,但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形成了一种狭隘的专业对口观念,大学教育过分专门化,导致学生专业面狭窄、知识面不宽。毕业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偏弱,适应力、创造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学校教育长期没能将学生与社会密切联系起来。多数大学生朝气蓬勃、充满幻想地走入大学,一入校却被禁锢在一个系、一个专业内,好奇的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不但得不到满足,反而滋生了消极的求知观。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有条件的高校在宽口径培养人才的理念倡导下,正在加速学科交叉渗透,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逐步打破了以院系为单位培养学生的体制束缚,推行学分制,缩减必修课,增加综合知识类选修课,拓宽专业口径,加大专业深度,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史耀疆教授认为,围绕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潜力,许多高校纷纷调整专业设置,在横向上把相关学科、新兴学科、传统文化和艺术素养纳入教育体系,以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在纵向上由过去以专业理论和知识积累为中心,转向既注重积累又注重专业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训练,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因与企业的深度校企合作较少,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际的社会需求间出现了断层,或者在就业上表现出能力与岗位的不匹配。
  
    【支招】
  
    人才培养应无限接近真实的市场环境
  
    “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都要输送到社会的各个岗位上,因此,高校除了培养学生的基础专业能力外,还应当加强沟通、自我管理、协调等方面能力的职业素养教育。”张兆俊说。
  
    针对高校人才培养上的“短板”效应,中国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张庶平认为,一方面,高校的应用型专业要根据市场和经济结构调整趋势灵活设置、超前设置;另一方面,高校要淘汰大量低价值课程,尽早让学生接触企业,了解企业岗位对能力、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培养和知识积累。
  
    在一些高校,相关试验已相继展开。近年来,北京工商大学将食品学科和商科两个传统优势学科作为学校专业发展的“主心骨”,不断培育相关领域的特色学科、特色专业,使不同专业学生在实现宽口径培养的同时,具有一定的专业深度,能适应岗位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该校与一大批企业建立了互利双赢的深度合作关系:企业不仅常年接收学生实习,弥补学校实践教育的不足,还吸纳大批毕业生就业;学校则组织校内学者、专家不断从智力上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对企业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将企业的车间、工厂岗位作为学校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主要资源。卢思锋透露,未来5年,学校计划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建立一个庞大的企业资源库:国内外100家与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核心企业、1000家与学生就业相关的龙头企业、1万家与学校有联系的用人单位。学校还将积极探索“4+1”培养模式,即4年本科教育+1年或半年企业岗位实习;“1+3”模式,即学生大一进入企业实习,后3年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