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谈一下软件产业发展的趋势,特别是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机遇。”在中国软件业尚面临诸多不如意的时候,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的这个开场白可能给中国同行带来更多鼓舞。 11月1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张亚勤表示,中国软件业发展面临很多挑战,但更多的是新的机遇。 现任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总裁的张亚勤从2000年7月就开始担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全面负责微软在中国的科研及产品开发的整体布局,同时指导和推进微软在中国的研发战略。 软件业未来发展三大趋势 尽管软件产业已有将近30年的历史,但在张亚勤的眼中,这只是刚刚开始。“更多的潜力、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将来的30年。” 张亚勤表示,软件业未来发展有三个趋势:首先是网络化,随着带宽的不断增长和新一代互联网的产生以及压缩、流媒体等技术的完善,未来汽车、电视、电脑都可以上网,“有电的地方就可以计算,有计算的地方就可以上网连接”;第二是服务化,通过互联网和新的渠道,不仅可以实现打包式的服务,更大的发展是将软件做一个服务,把软件与新的功能通过网络的方式更无缝地推入到市场服务用户;第三是国际化,原来“金字塔式”的软件架构开发和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转变为分布的“矩阵式”,“未来软件市场会越来越本地化,服务越来越个性化,微软在中国建立这么大一个研发机构也是这个原因”。 对中国软件产业,张亚勤认为充足的人才、巨大的内需市场以及良好的行业氛围都是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和优势。他说:“经常有人说印度的软件业多么强,有很多人才,但中国每年毕业超过30万和IT有关的人才,是印度的两倍,而且很多优秀人才都会选择IT作为他们职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中国很独特的优势就是有特别大的内需市场,这是我们软件产业可以领先印度的后劲所在。”张亚勤解释道:“软件业本身不是孤立的,而是融入工业和其他产业中的,中国有很大的内需市场,对软件发展有一个很强的反推动作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仅仅是口号,的确是很有意义的。”张亚勤同时表示,我国政府和企业把创新作为一个国策,纵观中国IT的创新发展,不管是在专利还是投入方面的受重视程度,以及政策和氛围,对软件产业本身都是一个很好的弥合。 中国面临两个挑战 “我们缺少大型的、大规模的软件架构公司。”尽管机遇很好,但张亚勤还是看到了中国软件业目前面临的一些挑战,尽管他认为挑战比起机遇来说少很多。 他强调:“中国现在数得上的有1万多家软件公司,可只有10家公司的规模超过1亿美元。在以后的3到5年,软件产业将有很大的整合和并购。” 中国软件产业的年轻是张亚勤看到的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有想象力、好奇心的人才,”张亚勤说,“我们缺少架构师、项目管理人才和独当一面的CTO。大家可能知道怎么做,但不知道做什么,这和产业发展阶段有关,学校培养的人才很难马上能做CTO。” 面对台下聆听报告的几百名来自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学生,张亚勤向他们讲解了微软的用人理念,告诫他们如何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成为一个受欢迎、被器重的人才。 印度是不是榜样? 来自邻国印度的压力,是中国软件业现阶段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张亚勤就中国是否应该学习印度搞外包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外包很重要,但它只是一个辅助的模式、辅助的产业,主流产业应该是为我们本土市场打造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我们的产业本身需要软件”。 他认为:“做外包有好处也有坏处,如果一直做外包,时间长了就会不知道怎样定义产品,不知道怎样进行整体开发,也就是'IP’会越来越少。印度尽管有很多很大的公司,但这些公司目前都面临一个问题——软件大部分都是别人定义好的,自身的软件框架没有很好的体系。中国做软件应该从内到外,在软件发展多元研究方面,后劲肯定比印度强。” 面对众多差异,张亚勤更看好中国的创新机遇。他的理由是:通过各类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的IT、PC、硬件、软件、通讯业均走在世界前端。而在未来,尤其在包括移动设备和数字终端等在内的嵌入式系统、新的竞争模式下的互联网服务以及行业应用和软件咨询服务等方面,中国软件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大。今年早些时候,张亚勤就表示:“进入'3G’之后,移动通信将融入互联网、PC中,计算、通信和控制这'3C’的融合将让沟通变得统一,世界将变得简单,而其中的市场是惊人的。” (来源:科学时报 2006-11-22 18:55:24本报记者 任霄鹏 王莉萍)

【新闻网讯 记者黄蕾】2006年11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举办的第51场“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博士由微软中国研究院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入手,就我国IT领域的科研氛围及人才发展现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张亚勤美国或英国的同事们曾因中国有着大批高质量且愿意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的学生而非常羡慕他。张亚勤自己也认为:微软中国研究院在人才方面有着比国外较明显的优势。 这种优势表现在:首先是中国教育的大环境,国内有很多优秀的学生来选择工程、计算机来作为他们职业生涯的追求;其次,微软研究院在国内建立的比较早,所以,很多聪明的学生有这样一个机会并且愿意到微软中国研究院去实习、去工作。一方面他们学习了很多,同时也贡献了很多。例如:英国300人的实验室,每年可能有三四十个实习生,美国稍微多一点。而我们这里学生的数目是研究人员的三到四倍。因此有很大的一个优势,比如说在美国,想到了一个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你可能只能去实现一个或两个;但是在这边,可能有十几个想法,都可以去试,加快了研究的速度。因为有时候根本不清楚,哪一个可以真正有效,这就靠中国学生的智慧和数量才能够最终找到最佳方案。 但是,这并不代表,国内的研究氛围比美国整体要好。国内整体的研究水准正在改善,且在局部,已经有一些突破了。学生更有激情。从整个的研究经费、研究水平、成熟程度方面看,我们比过去进步了很多,整体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比起美国目前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为了缩小这种差距,我们必须要靠创新,只靠制造不能完全实现如此迅猛的发展。 不过我们正在以较快的加速度追赶上去,主要有二个积极因素:第一,创新从国家的角度是一项国策,已经作为国家策略战略一个特别重要的部分。研发经费也在不断的增长,其中包括国家的投入的经费,包括中国自己企业的研发投入,也包括外企的整体投入。这由专利的数目可以看出,过去的五年中国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长,全世界增长速度是最快的。第二是人才。每年中国毕业20~30万与IT有关的毕业生,具有很丰富的资源。而且一些实际的举措也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从华为、中兴这些民族企业迅速崛起就可窥见一斑。 张亚勤表示说,过去的四五十年中主要创新来自于欧洲,美国更多一点,现在亚洲正在变成另外一个创新的源泉。以后世界会出现三个大的创新中心。中国也将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创新源,进一步完善国内IT产业,向世界一流迈进。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6日召开的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了75万人,总量达到413万。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今年高校毕业生约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

11月10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中国地质学家张宏仁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主题报告会上指出,地质学是关于整个地球的历史科学。地球的历史是非常复杂的,是关于物理学的、化学的、生物学的演化历史。只有了解地球的历史,才能够正确的认识地球的现实和未来。地质学要发展,必须吸收所有科学发展中的新成就,需要把各个方面的知识综合起来解释地球。 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大,对地球本身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地质学的任务不能够停留在过去的范围之内,停留在找矿等方面,而应该扩大到整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 张宏仁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研究为例,说明地质学的作用越来越广,科学家从南极打钻取冰心,取出来不同年龄段的雪,把雪层中的空气抽出来用于研究不同时期空气的成分。科学家对金星进行观测,发现金星上有非常浓密的大气层,把金星包裹住了。金星陆地表面大气压力相当于现在地球的90倍,金星表面温度高达 174度。为什么金星离我们这么近,和地球环境差别却这么大,美国科学家研究指出,主要就是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太多,使得太阳辐射进入金星以后就出不来了,这样热量不断积累散发不出去,就达到174度高温。 张宏仁介绍说,科学家研究表明在地球历史的早期,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环境恶劣,一定程度上类似金星,不适合人类居住。但是,最原始的生物藻类,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把大量的二氧化碳,集合到石灰岩、白云岩等矿物质中,这些二氧化碳都被封存在岩石里面,就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渐降低,氧气的含量逐渐增加。如今,全球每年排放 230亿吨二氧化碳,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威胁着人类。有没有办法处理呢?张宏仁认为二氧化碳的地质封存(Geological Sequestration) 是一条重要出路。即从大型排放源收集二氧化碳,将其压缩灌注到地下含水层。挪威在这方面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范例。从1996年开始,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的 Sleipner West气田每天将2800吨二氧化碳注入Utsira 沙岩储层。该储层厚度 250 米,可存入 6000 亿吨二氧化碳,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地下有足够的空间储存二氧化碳,根据现有的天然气存储的实践表明二氧化碳的封存机制是有效的。 张宏仁最后强调,地质学的发展得益于各个学科的发展,同时地质学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挥重要的作用! (来源:学习时报2006年11月21日11:01 陶春)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今天召开的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了75万人,总量达到413万。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今年高校毕业生约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11月17日《中国青年报》) 有上百万大学生无法实现“当期就业”,并不只是一个简单而枯燥的数字,而是以十分鲜活的方式,反映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近年来大学生“零工资”就业、薪水预期低于农民工等报道,以及不时见诸报端的大学生到街头擦皮鞋、卖糖葫芦、卖肉等消息,在坊间不断诠释着“当期就业”这个对公众还略显陌生的词汇。 一些专家指出,从大学生占人口比例看,中国的大学生不但没有过剩,比例还十分低。中国目前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而美国是35%,日本是23%。一方面是超低的大学生人口比例,一方面却是每年上百万大学生无法实现“当期就业”,形成一个令人惋惜的资源浪费。况且,这还是发生在当前我国经济每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相当强劲的情况下,这实在是一个悖论。在一个正常的条件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我们曾经不断思索、追问过,也可以列举出很多条原因,比如连年的扩招致使大学生数量的增多,比如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钩,比如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比如需要熟人等各种潜规则盛行等等。社会各界对于这个问题的反思以及给出的可选择路径,也很有不少。但是随着每年无法实现“当期就业”人数的不断攀升,上述悖论愈发令人迷惑。   英国学者贝弗里奇爵士说过,“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做出及时的反应,把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独立而优先目标,就可以使得这一目标的保障是充分全面的,不仅依靠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适宜的技术选择战略得以实现”。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公共管理部门除了通过完善微观的制度,比如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完善用人制度以及落实《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之外,还应该伸出政府干预就业的宏观之手,在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就业问题日益凸现的情况下,保证最大程度的就业,应该成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优先目标。 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是一个严峻的信号,更蕴涵着极大的社会风险。所以,笔者认为,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必要时甚至提高到“宏观调控”的高度上,作为一个独立而优先目标,力争最大程度地化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悖论,从而实现充分就业。   (来源 : 长江商报 www.changjiangtimes.com 2006-11-18 8:30:00作者: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