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 周英峰)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20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开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亲切看望了报告团成员和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向教书育人楷模致以崇高敬意,向获奖大学生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师生致以诚挚问候。他强调,要深入宣传教书育人楷模和大学生先进人物的事迹,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鲜明导向,在全社会大力营造爱岗敬业、尊师重教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李长春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这一根本任务,狠抓薄弱环节,创新方式方法,完善体制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广大师生思想政治状况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信心信念进一步增强。近年来,教育系统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教书育人楷模和大学生年度人物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李长春强调,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国家“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实现“十二五”时期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要广泛开展学习教书育人楷模和大学生年度人物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向教书育人楷模学习,学习他们忠诚使命、修身立德、无私奉献、教书育人的高尚品德,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向大学生年度人物学习,学习他们志存高远、勤奋学习、开拓创新、服务社会的先进事迹,把个人成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由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人民日报社共同指导,人民网、大学生杂志社联合主办,通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的方式,评选出“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10名、提名奖20名、特别奖1名。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报告团宣讲活动由教育部、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报告会上,报告团成员深情讲述了他们牢记神圣使命、潜心教书育人的工作经历和真切感受,深深感动了全场听众。首都高校7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报告会。首场报告会后,报告团还将分赴一些城市作巡回报告。

教育部今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2012年2号留学预警,提醒广大赴新加坡留学人员注意新加坡政府就学、就业政策等相关情况变化。

教育部提醒,近年来,随着大量外国移民的涌入,新加坡政府为保护本国公民在就学、就业等方面的权益,正在实施逐步削减公立学校招收国际学生名额、大幅提高国际学生学费标准等政策。同时,受新移民政策收紧的影响,赴新留学人员毕业后在新谋求工作机会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就业前景日趋严峻。

教育部还指出,国内有部分留学中介机构在宣传赴新留学时存在虚假宣传的现象,严重误导留学人员及其家长。

针对上述情况,教育部提醒广大赴新留学人员注意以下几点:

认真核实留学中介机构的宣传信息。目前国内有一些留学中介机构以赴新留学“学费低廉”、“就业前景好”、“移民容易”等夸大宣传,鼓动留学人员及其家长选择赴新留学;也有些中介机构在留学人员赴新后无法兑现其宣传承诺、拒绝退还相关费用,给留学人员及其家长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因此,建议留学人员及其家长应尽量通过新加坡驻华使馆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等正规渠道,进一步了解或咨询新加坡学校办学资质情况及其它相关留学信息,避免选择那些办学稳定性差、质量也难保证的学校。

申请就读新公立高等院校的难度显著增加。因近年来新公立高等院校趋向减少招收国际学生,并大幅提高了对国际学生的入学成绩要求和学费标准,致使国际学生申请就读新公立高等院校难度加大。因此,建议我赴新留学人员要理性客观地制定留学规划、谨慎地选择院校,并尽量做多手准备以免延误自己的学业。

进入新公立中小学就读的可能性降低。近期,新教育部宣布调整公立中小学的入学政策,国际学生入学就读的机会减少。因此,建议计划送子女赴新就读当地公立中小学的家长,务必要仔细了解新加坡政府最新入学政策,以免耽误了子女的前程并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留学人员毕业后在新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受新移民政策调整影响,新政府正逐步削减外籍人员在新就业的配额指标,并严格限制工作准证的签发,导致国际学生毕业后在新就业困难重重。因此,建议我赴新留学人员应提早规划好毕业后的去留问题。

 

中国科技界需要怎样的创新文化?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创新文化不是孤立于某一个群体的,至少应该包括国家、群体(科技界、教育界、企业界、政界)、个人三个层次”。
 
创新取决于文化活力
 
在刘经南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不良“基因”制约了我们的创新,比如,重综合定性而轻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重继承而轻批判的学术传统、重经验和实践而轻理性思辨和科学假设的研究方式等等。
 
更令他感到忧虑的是,扼杀创新的应试教育还在一代代传承。“即使你成为一位出色的科学家,也会受到应试教育过程潜移默化的影响。”刘经南说,对于这一点,他感到很庆幸,“我不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
 
上世纪50年代,刘经南在湖南长沙上小学、中学。虽然当时也不算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但整体环境比较宽松,“可以自由地学”。从小喜欢看书的刘经南,曾在小升初时因为偏科而落榜。“作文经常成为范文,但是数学不怎么好。”他说。
 
由于没有考上理想的中学,刘经南在家自学一年。这一年,他不仅在父亲学校的图书馆过足了书瘾,学会了基本的图书管理和分类,而且通过数学参考书的自学,实现了数学成绩的大飞跃。刘经南说,他当时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博览群书,这段经历培养了自己对信息获取、分类的能力以及快速猎取知识的能力。第二年,他如愿考上长沙明德中学。
 
明德中学非常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的同学喜欢下棋,常常研究棋谱,“小小年纪就连文化宫的长者都下不过他们”。还有一些同学擅长吟诗作对,刘经南心生艳羡,便找书自学写诗,渐渐也加入到“诗人”俱乐部。
 
兴趣广泛的他还参加了生物兴趣小组,曾自制显微镜,放大倍数达到100倍。他还从废弃工厂找来材料自制古筝、收音机。“我就爱自己动手制作。”回想起来,刘经南至今仍很自得。
 
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理念
 
刘经南认为,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对兴趣的执著追求,对创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刘经南的高中时代,科学家发现了DNA双螺旋体结构,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些事件都对刘经南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立志要当科学家。慢慢地,刘经南的兴趣集中在天文和生物。“天体和生命都很神秘,很有挑战性,我很喜欢。”他说。
 
高中三年,成绩一直稳居年级前三的刘经南,高考志愿第一表填写的第一志愿是北大生物系。但由于某些原因,他的档案被盖上“该生不宜录取第一志愿表”字样。1962年,刘经南被录取到第二表的第一志愿: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专业。
 
进入大学后,刘经南大胆质疑,不唯师,不唯书。他后来经常用自己的求学经历来鼓励学生:要超越自我,超越前人,超越时代!
 
刘经南说,无论求学还是治学,他都以兴趣为引导,“只有从自己的探索欲出发,才能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
 
在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期间,他感触颇深,无论学生还是教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都很深,“就连人本身的探索性、创造性都被抹杀掉了”。
 
文化基因的改造任务艰巨
 
刘经南认为,目前家庭、社会乃至政府的衡量标准都是听话、温顺才是“好孩子”,反对个性、注重循规蹈矩的文化基因根深蒂固。而偏哄唬、喜训斥、少引导、轻承诺的教育方式又导致诚信文化的缺失,致使国人理性、自信、淡定的基因不足,易走极端,易跟风。因此,“要对文化基因进行彻底改造,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刘经南说,中华文化有灿烂辉煌的一面,但也有不足的一面,“无论从群体、个人还是国家层面,都要深刻认识这个问题”。
 
他认为,科学家、教育工作者、政府官员对这方面的认识和觉醒还不够。目前只有零星的声音,没有形成社会的共识。
 
“文化自觉是提升国民素质、改造国家发展模式最重要的一点。现在要敢于批判我们文化的弱点,需要一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新的思想解放。只有发扬文化优势,摒弃文化劣势,唤醒创新的文化自觉,我们才能从根基上使创新向前迈进。”刘经南这样说。
 
 
 
 
 
 

我们的创新链“断”在哪儿?

  ——两院院士大会后的热议

  为什么我们的创新总是“跟着别人跑”?为什么我们的科研力量“拧不成一股绳”?……这是两院院士大会召开后,来自高校的两院院士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同时,展开的热议。

  16日上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邀请18位来自高校的两院院士代表,举行教育系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座谈会。

     “‘2011计划’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很好实践样本。”来自中南大学的钟掘院士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构成完整的创新链,‘2011计划’的实质,就是把几个创新链整合起来,实现协同创新。”

  所谓“2011计划”,是指自今年启动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以高校为实施主体,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参与,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

  然而,目前我国的创新链条尚未完整形成。在北京工业大学左铁镛院士看来,我们高校这么强大的力量,要研究如何形成合力,如何形成一个共同承认的平台。学校不要都奔研究型,不要都搞从专科到本科、本科到研究生这样一个路径。

  “要加强顶层设计,认真梳理、研究,最后形成一个符合中国高等教育特点的,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计划。”左铁镛建议说。

  “如果做基础研究的只管跟踪、写文章,而搞技术的只在他熟悉的框架内作修补、改进,这样怎么能够引发出根本的原创性技术呢?”来自南开大学的葛墨林院士提出的问题使人深思。

  他指出,我国高校基础研究还处于小农经济、个体操作阶段,很少关心成果的潜在应用。这与目前的评价体系有关。目前我们的评价体系几乎全部以文章为导向,文章决定职称的提升、头衔和工资待遇。作为从事基础研究的人,至少应当有一部分要关注技术应用。

  “与美国相比,我国基础成果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鸿沟。基础研究者要搜索国际最新发展,向技术界普及,这样才能保证我国不断有创新技术的出现。”葛墨林说。

  如何使科研活动过程更符合科学发展规律,怎样使年轻学者在宽松的自由思考的环境中进行创造……这是每个院士都在思考的问题。

  “面临国家重大需求或重大任务时,大多是临时从高校内部在编人员中组织团队,其项目申请下来后,又各干各的,大成果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人问题,机制不灵活,用人效能不高。”郑州大学申长雨院士说:“我们应借鉴欧美一些国家成功的经验,建立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相结合、长期聘用与短期聘用相结合的弹性用人机制,对提高我们的科技水平很重要。”

  要抓住一些要点,创造一些体制机制上有发展的平台;要教育学生树立和养成良好的学风,也要教会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术争鸣;不能让人才为了申报项目、应付检查疲于奔命,要让专家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

  院士们的话题不断延伸,主题始终围绕科技创新与高等教育的结合。

  “大家的一些体会,对教育系统有重要启发。”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教育部和各有关高校都要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努力为两院院士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在实施“2011计划”过程中,我们要面向国家需求,增强科技服务能力;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坚持开放办学,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培育创新人才,增强创新驱动动力。营造更有利于院士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氛围。同时,希望各位院士以自己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带出一批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为推进教育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记者从召开的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暨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工作启动仪式上获悉,北京将投入1.5亿元高校青年教师成长发展专项资金,实施“青年英才资助计划”。
 
会议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北京市将支持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资助高水平研究成果出版,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进行国内访学和境外研修。同时支持青年教师学习考察、挂职锻炼、调查研究等。
 
会上同时下发了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组织北京高校青年教师开展社会实践的实施意见》。5年内,北京市将建设200个社区、企业、农村社会实践基地,每年组织约500名高校青年教师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