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日前推出“学术休假”等一系列旨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制度消息公布后,使得这座地处中国东北地区的大学再一次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日前正式启动的《吉林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2011~2020)》提出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学术名家自由探索计划和中青年教师海外研修计划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推动该校哲学科学研究走向世界,该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师将有望成为这些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据介绍,根据规定,吉林大学享受学术休假的教师在具有教授职务的教师中产生,学校每年遴选20位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进行全薪学术休假,休假期一年。在学术休假期内,不参与学校学术评价。
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说,学校将探索建设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学术休假”制度,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教师的学术创造力,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资料显示,“学术休假”是美国高校对教师科研的平衡制度。学术休假项目于1880年由哈佛大学首创,是指高校教师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享受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带薪休假。目前学术休假制度在西方国家高校普遍实行。
实践证明,该制度可以保证高校教师在一段比较集中的时间内静下心来,在学术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学习和提高,潜下心来专门从事学术访问、交流、培训或著书立说等纯粹的学术活动,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的有效措施。
吉林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68132人,有教师6540人,其中教授1638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186人,是中国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
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关于学术休假和科研评价改革已经不是新话题,中国《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实施学术休假制度,但在高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
中国教育部今年4月印发实施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支持教师获得校外工作或研究经历,建立教授、副教授学术休假制度。
除了学术休假制度外,吉林大学还采取了其他措施激发该校教师科研活力和积极性。
李元元说,学校还将实施“学术名家自由探索计划”,每年遴选5名知名学者,给予重点资助和支持,鼓励他们经过若干年的自由探索和潜心研究,产出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在资助期内,可不参加校内的学术评价。
此外,吉林大学还将通过制定实施“中青年教师海外研修计划”,鼓励教师到国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进修或开展合作研究,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
李元元指出,吉林大学将进行评价体系改革,构建分类指导、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严格遵循评价的质量标准,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探索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同时,将充分尊重学术委员会在学术评价中的独立地位。
“年薪10万的技术工人难找,月薪2500的大学毕业生遍地都是。”众多专家今日表示,要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关键在于观念转变。
在北京理工大学践行北京精神研讨会上,众多中关村高科技企业领导者、政府官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破解就业难题、实现自身梦想关键在于努力提升自我价值,转变观念。
国家发改委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会秘书长林华说,中国每年有五六百万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投出几百上千份简历,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却招不到适合自己的人才。
林华认为,要破解这一结构性难题,关键在观念的转变。不仅大学生要俯下身段,企业也要转变观念,把大学生锻炼成可造之材。他举例说,美国的大学和政府是不管学生就业的,学生毕业了爱去哪里都可以;日本的大学生毕业后都从基层做起,甚至连酒店的门童、洗衣工都是大学毕业生。这些都给我们带来观念的冲击,从基层做起才能更了解企业产业链流程和企业文化,才能脚踏实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有经过基层的锤炼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爱国者数码科技董事长冯军也勉励学生把“能否创造新的价值”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坐标,而不是仅仅在意是在国企、外企还是民营企业这样的外部环境。他认为,中国制造已经世界第一,中国创造才刚刚起步,企业搭建的只是平台,真正把中国创造变成全球华人共同的骄傲,还是要靠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学生应当抓住国际化机会,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北京超图软件副总裁龚亚杰告诉学生,“坚持”是在实现人生目标中最重要的因素。启明星辰人力资源部长谢奇志告诉学生,“擦亮你自己的眼睛,寻找你周围的贵人”。北京纽曼腾飞总裁程静与学生分享了企业的创业故事,当初两个怀揣借来的4万块钱的北邮学生靠梦想和创新才一路走到今天,这过程中需要90%的机遇加10%的努力。而学生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提高自己,发现机遇,成就梦想。
首届清华创业年会28日在京举行,清华创业平台正式启动。本次年会有50多个学生创办的企业参与创业项目展示,创业者和投资人在这一平台上直接交流咨询。
据清华经管学院院长助理、清华中国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高建介绍,清华创业平台依托清华MBA项目,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激励和指导在校学生和校友创业,并引入地方政府资源,借助各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对创业企业的优惠政策,将较为成熟的创业项目推向各地,帮助创业项目落地的同时,为推动各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据悉,清华创业平台拟建立专项天使投资基金,预计总额将超过亿元。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认为,本次创业年会有助于建立大学范围内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平台。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有机会聚在一起讨论问题,使得个人的创业项目会得到投资人的进一步关注。这些参展项目会后将继续得到辅导,学生创业过程的快乐成分不断增加,成功率也会得到提高。
清华大学新百年基金副理事长宋军表示,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支持和推动学生的创业创新教育和学生的自主创业。校友毕业以后,经过社会实践洗礼,经过成功和失败的锤炼,他们回到清华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经验。清华不失时机地推出校友导师计划,希望在校学生与校友通过交流互动共享创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