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校研考科目7成以上分数线上调

记者发现,已公布复试线的各高校各科分数线中,大多数高校有7成以上科目分数线均比去年有所上调,其中,经济类学科涨幅明显。

今年南开大学各科分数线较去年均呈上涨趋势,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热门专业分数都提高了10分以上。总分要求最高的前五名专业分别为经济学380、管理学370、艺术学365、文学360和外国语言文学355,与往年基本相同。相较于去年,这些专业的分数线均有大幅提升,最热门的经济学专业上涨了35分之多。英语(论坛)单科分数线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许多专业的英语分数都有了5—10分的增长。中山大学研招复试线“领跑”科目也是经济学,为360分,比去年高出了10分。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研考各科目中,文学最高,为350分,较去年上涨5分;其他科目中多半分数上调。山东大学研考划线分数最高的是管理学、会计硕士,为360分,其中管理学比去年高出30分。西安交通大学研考各科目分数线也是一片“涨声”,其中,学术型经济学最高,为375分,比去年猛增35分;专业学位划线分数最高的为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和国际商务硕士,为355分。天津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划线分数最高的是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物流管理、管理学、经济学,均为360分,其中经济学较去年上涨20分。与去年相比,今年天津大学研考科目普遍上调。

同时公布2011年研考复试分数线的中国农大、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研考科目中,除了大部分科目分数线比去年普遍上涨外,经济类专业分数线涨幅最为明显,对比这些高校去年经济类专业的复试分数线,今年公布的分数线平均比去年上涨了20分。

高校分数线普涨或将助推国家线提高

据统计,2011年共有151万人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该数据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就达到26.4万人,为近6年来最高。另据统计,今年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有30.5万人,比2010年有较大幅度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学位开始受到考生们的青睐。因此有专家预测,因报考人数增多,再加上各高校研考科目复试线普遍上调,今年的国家录取线可能也会有相应提高。

按照惯例,随着各高校研考复试线的公布,各高校调剂信息也开始陆续发布。对于成绩不够理想的考生,应及时了解初试成绩在报考院校专业中的排名,如进入复试的可能性不大,就要及早联系其他院校争取调剂机会,以免失去读研机会。

另据了解,为不影响全国复试分数线的确定,各部属高校及所有科研单位已于3月15日前按照下发计划数安排分专业计划。国家线预计将于3月底确定,到4月底全国的大部分高校将完成复试。

 

 

 

在3·8妇女节前夕,由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和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FESCO)共同主办的“美丽绽放——高科技领域女性领导力论坛”3月3日在北京闪亮登场,为京城高科技女性人才搭建了畅通的交流平台。全国妇联执委、中国妇女活动中心主任、党委书记郭象表示,女性人才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目前,中国女性科技人员的总人数已居世界第一,所占比例已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不论是政界、经济界还是科技界,都活跃着越来越多的女性成功人士,不断为社会创造奇迹。女性企业家层出不穷,女性高层领导者更是比比皆是,甚至高强度的高科技女性员工比例也在逐渐增加。高科技领域的企业正为女性员工打造更好的发展平台。
  
    “微软进入中国20年,聘用了数千名才华横溢的员工并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多元化与包容性是微软企业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使女性员工得以充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我们希望微软优秀的平台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更多女性人才开拓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和成长空间。”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念对此信心十足。
  
    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一谔回顾了FESCO的发展后认为,目前服务的8000多家中外企业客户的50余万员工中,女性员工已近50%。其中,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女性人才、女性高管、女性企业家脱颖而出,她们以积极的心态直面各种困难和挑战,以睿智和豁达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用智慧和努力在各个领域创造着传奇,成为推动企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在论坛上,中国妇女研究专家和国际知名企业女性领导就新经济形势下女性职业发展、女性领导力做了主题演讲;来自高科技产业的女性精英分享了如何在竞争激烈的高科技领域定位自己的职业发展,及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关系。高科技女性人才积极探讨如何用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如何突破“职业天花板”,以及如何发现自我,实现梦想等。该论坛为高科技领域女性提供了零距离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成为2011年3·8妇女节期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眼看着义务教育均衡没有什么动静,老百姓有点着急,尤其是面临入小学、或者小升初的家长们,心里直犯嘀咕:孩子要上个“好学校”——现如今叫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吧,眼末前儿还真没别的咒儿念:还得择校、还得缴择校费、或者叫“缴捐资助学款”、而且还得找人托关系写条子——提溜着猪头还得找得着庙门不是?

  上个月“上边”说了,今年小学入学、小升初还跟去年和头几年一样——人家管这叫“保持稳定”,咱有啥辙?省市两会开完了、全国两会闭幕了,这么细枝末节的事儿压根儿没提着,咱该干嘛还得干嘛不是?

  这是头两天几位家长跟我磨叨的一席话。其实这几位家长压根儿就没敢相信他们的孩子特别幸运——赶上“免试就近”而且“两免一补”能进一所“好学校”、赶上天上掉馅饼正好砸他孩子脑袋上的好事儿。他们的孩子跑“占坑班”、进“奥校”赛“奥数”、掌握几门“特长”的步子一刻也没停过!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2012年实现义务教育的初步均衡,2020年实现义务教育的基本均衡。这个部署是2009年11月发布的。

  从部署至今日,已经过去近15个月。

  2012年算到哪一天呢?姑且算到12月底吧,从现在算起还有一年又9个月——也就是21个月。

  以最关键的一步而言,那些家长说根本没见过哪个区的教师流动了——顶多是几个“名教师”到另一个学校干个三几个月,“支教”完成就打道回府了;这根本解决不了学校均衡的事儿,仍旧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那几位“优质资源”的老师晃了那么一圈儿就颠儿了——冲这个,你就敢把孩子送那个学校去?太天真了点儿吧?

  国家有两个相关法规(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再次承诺“三五年内解决择校乱收费”;北京市三次“冲击波”拟欲教师校长流动(2007年写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8月教育部与北京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大会的讲话动员,2010年1月北京市教委负责人发布实施教师流动的具体措施),不用说还有北京市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等,都说得明明白白。人们在等着期望着“楼梯响、人下来”。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在答中外记者问时都提到“要解决教育、医疗等资源分配的不公”,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强调教育公平。

  两会刚刚结束,北京市教委发布了与教育部签署的“推进县(市、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列出了政府部门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责任,同时列出具体时间表:2015年,北京市16个区县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市教委表示,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后,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要成为标准化学校,消除薄弱校,使教师之间的流动在学校之间、城乡之间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北京市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情况列入各区县人民政府和主要负责人的考核指标,要求各区县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将义务学校建设列为重要基础性设施,优先规划,确保质量。

  2015年,比教育部“基本均衡”的部署提前5年。今年进小学的孩子没赶上,但是当这些孩子上到小学5年级时小升初就不要费那么多劲了。今年小升初的孩子那时上到高中二年级,择校乱收费就终止了;今年小升初的孩子自己没赶上、也许会有点儿生不逢时的遗憾——可是还可以为师弟师妹们高兴啊!

  2012年义务教育初步均衡、被北京市囊括进2015年的基本均衡里了。当然,2012年能有点初步均衡的阶段成果,让今年小升初的孩子们也享受点什么,那就更好啦!

 

 

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人才。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时期,是职业能力建设事业发展速度最快、取得成绩最突出、发挥作用最明显的历史时期。 
  
    5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上下扭紧“民生为本、人才优先”这根主线,及时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十一五”时期,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在政策上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 
  
    在职业培训方面,2010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
  
    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2006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部署;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
  
    “几年来,我们通过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提出了新理念,积累了新经验,开发了新技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
  
    培训制度初步完善
  
    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初步建立,为促进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据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专项资金中用于职业培训的资金规模就接近230亿元,每年享受政府补贴培训的人数有2000余万人。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以技工院校为骨干的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逐步健全,为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提供了重要平台。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技工院校2998所,其中技师学院200多所,高级技工学校530所。技工院校在校生达到421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职业技能资格体系逐步完善,为广大劳动者通过技能成才畅通了渠道。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9803个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累计有1.1亿人次通过鉴定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人才队伍初步建立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不妨来看一组“十一五”时期的数据:全国举办国家级一类、二类竞赛124项,涉及近300个职业(工种),每年都有上千万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和职业院校学生参加竞赛;全国评选表彰了20名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6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900名“全国技术能手”,有789名高技能人才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特别是2010年10月7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标志着我国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正式走向国际舞台。
  
    截至2010年底,全国高技能人才达2880万人。广大高技能人才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晓初表示,职业能力建设已经逐步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的转换器,成为加快产业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教育部:非京籍生就读公办校比例逐年增长

资料图片:孩子们从义务教育法标语前走过

在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与北京市政府签订了一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

昨天(15日,下同),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得了这份备忘录的全文。在备忘录中,北京市不仅承诺到2015年明显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现象,还承诺逐年扩大非京籍学生就读北京公立学校比例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值得注意的是,义务教育均衡指标还首次纳入了北京各区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为推进首都义务教育均衡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教育部支持北京教改

根据备忘录条款,在“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支持北京市开展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在入学制度、学校办学特色等方面开展为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的试验。支持北京市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估制度、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修订完善北京市中小学实验教材。

此外,教育部还将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方面支持北京。

非京籍生入学比例增加

“十二五”期间,北京将为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提供条件,使非京籍学生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逐年增长。确保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在北京非京籍学生集中的朝阳区,记者了解到,部分公立中小学校非京籍学生比例已经超过半数。朝阳区高家园中学王松校长说,在高家园中学非京籍学生比例已经接近80%。

在备忘录中,北京还承诺2015年全市全部区县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十二五”期间,市级财政将增加对经济不发达区(县)教育投入规模。各级财政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需求,特别保障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切实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义务教育纳入政府考核

北京将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列入区(县)人民政府和主要负责人的考核指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将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列为重要基础性设施,优先规划,确保质量。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自从2006年至今,市级财政累计投入10亿元。重点支持经济欠发达区县和义务教育领域,重点支持了农村学校建设、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教育和基础薄弱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