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化所研究生培养规模已趋于稳定,下一步重点是提高培养质量,发挥中科院研究生‘两段式’培养优势,特别是发挥地化所的技术平台优势和高水平导师指导优势,让我们研究所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具备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

  11月1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白春礼视察广州地化所时做上述表示。当日,在中科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何岩,中科院资环局局长范蔚茗,广州分院党组书记郭俊、常务副院长黄宁生、党组副书记、纪检组长许魁文等陪同下,白春礼考察了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现场听取了实验室在科研进展、平台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汇报,参观了研究所园区,并查看了正在建设中的标本大楼工地。随后,与所领导班子成员、部分实验室和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

  徐义刚所长代表所领导班子向白春礼一行汇报了创新三期以来研究所的各项工作进展和实施“创新2020”及“十二五”规划要点。白春礼对广州地化所近年取得的各项工作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经过知识创新工程三期的发展,广州地化所在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人数、SCI论文发表量和篇均引用率等方面均列中科院资环口研究所的前列,承担科技任务的能力大幅度提升。尽管研究所在原始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梳理并凝练科技目标,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着力点,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转变经济方式的重要支撑,争取未来5到10年取得一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在我国资源和环境研究领域起到引领作用。广州地化所具备有机地球化学和固体地球科学两大领域知识基础,希望能发挥好这两部分的交叉集成优势,转变以PI制为主的研究组织方式,发挥团队集成优势。

  白春礼强调,建设广东科技新高地,也是建设人才高地。要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的理念,增强机遇意识与忧患意识,把握好国家制定各类人才引进计划的机遇,大力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要把培养青年人才放在重要位置,更新思想观念,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化举措,做好合理安排,使科学事业后继有人,持续发展。

  徐义刚所长表示,研究所要认真学习领会白春礼的建议和期望,将其落实到“创新2020”方案和“十二五”规划中,争取研究所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座谈结束后,白春礼又考察参观了广州地化所职工、研究生食堂,并在食堂与参加座谈会的所领导班子成员及部分实验室、管理部门负责人共进工作午餐。

 

 

 
【新闻网讯  记者陈丽莎】2010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数学家、杰出教育家华罗庚先生诞辰100周年。两天后的11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主办,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委员会和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协办的纪念华罗庚诞辰100周年对话活动在国家科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王元院士、颜基义先生、金雅芬女士、张淑端女士和赵静芳女士等五位华罗庚先生的学生以及华罗庚先生之子华光先生应邀前来,与广大学子共同缅怀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著名主持人贺超担任活动主持。
 
对话活动在上午9点30分准时举行。主持人的一道 “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这个数最小是多少”的数学题让现场气氛活跃起来。大家都争着回答“23。”但当主持人问道“谁来给我们解释一下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时,现场又安静下来。王元院士给现场给大家普及了一些数学知识,他告诉听众们,这是一道取自我国古代《孙子算经》一书的题目。运用我国的剩余定理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主持人以华罗庚先生的人生轨迹为主线,带领着听众开始缅怀华罗庚先生的人生历程。
 
 严师出高徒
 
华老有“三严”:严肃、严格、严厉。与华罗庚先生有着十分相似的面容的华老之子华光告诉听众,华老对学生要求特别严格,他要求学生们在排队买饭时,等汽车时,坐火车时,脑子里面随时准备几个问题,没有事的时候拿出来思考。他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要求学生也这样做。“刚才主持人说我非常像我父亲,我记得有一次龚升教授跟我一块出门,他坐在旁边,他说您跟您父亲长得非常像,我看见您父亲真是有点怕,就是因为父亲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华光说。
 
当被问到华老对子女的教育是否也像对学生那样要求严格时,华光说,华老平时忙于工作,回家后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平时与子女的交流不会太多。在对待子女学习上,他十分希望子女们都学数学,但不会对子女自己的选择横加干涉。“我们家只有一个大妹妹华苏学了数学,其他都没有学。”华光说,“我父亲有一个特点,他做工作的时候绝对不允许别人把他打断,思路打断了,他会很生气、很着急。我们有时候也害怕他,所以他工作的时候我们会离开。”
 
 从崭露头角到剑桥进修
 
1930年,年轻的华罗庚在《科学》杂志第15卷第二期上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一文,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之一。清华大学熊庆来教授看到这篇文章后,提出把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工作。于是年轻的华罗庚先生来到了清华大学,担任助理员工作。王元院士告诉大家,刚到清华大学工作的时候,熊庆来教授低估了华老的水平,于是建议他可以先去听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课程,等打好基础后再到算分班旁听。其实当时华老已经掌握解析几何和微积分了,对算学分析也有一定了解,但他也不好拒绝熊教授的建议。结果不到一个月,熊庆来教授发现华罗庚先生的过人才能,于是马上改变了自己的做法,让华老学习算学分析,“而且在工作中出现一些难题时,常常会让华罗庚先生来帮忙解决。”王院士说道。
 
在1931年,华老进入清华大学工作,五年后的1936年,他到当时的数论中心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剑桥进修两年后,中国的抗战开始了,华罗庚结束了在英国的学习,毅然回到祖国。在西南联大工作,回来(马上就)被聘任正教授。在西南联大,他完成了专著《堆垒素数论》的写作。”王院士说。
 
金雅芬给大家讲了这部专著发表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华老把呕心沥血写成的《堆垒素数论》稿件寄给了当时的中央研究院。但很不幸的是稿件被丢失了。这件事对华老打击很大,他大病了一场。所幸的是,华老完成了中文稿件的同时把其译为英文,并把英文原稿寄往苏联,这部著作首先在苏联出版,解放之后才被译成中文出版的。
 
 拳拳赤子之心 浓浓爱国情
 
1946年,华罗庚先生应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1949年,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毅然决定回国。当时,他任职的大学校长建议他可以先独自回国,把家属留在美国,如果将来认为国内情况不好的时候可以回美继续任教。华老谢绝了校长的好意,带着全家于1950年回到了建设中的新中国。回国途中,他发表了著名的《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他在信中写道:“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并约定“朋友们!今年在我们首都北京见面吧!”随后,颜基义先生为大家深情朗诵了这封信中的一些段落。
 
早在20世纪40年代,华老已经构建了一个中国数学发展蓝图,分为三部分:纯粹数学、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在1952年,他在数学研究所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研究计算机的科研小组。中国计算机的历史从这一年开始了。1956年,他被任命为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组组长,直接领导发展计算数学和计算技术。可以说,华老是我国计算机事业重要的开创者与奠基人。
 
华老一生都非常重视数学的应用。他领导了统筹法和优选法的推广工作,对我国的发展与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什么是优选法呢?王元院士告诉大家,“以炼钢时加碳为例,加多少碳才能够得到最好的钢,运用优选法,就可以用最少的试验次数得出最佳的结果。”“统筹法就比如说泡茶,与先洗茶具,放好茶叶再煮水相比,当然是先把水煮上,然后再准备茶具和茶叶耗费的时间更少,这就是统筹法。”华光补充说。
 
统筹法和优选法在成昆铁路建设和工厂的最优合成工艺的选择等等生产应用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育家华罗庚
 
华罗庚先生回国后就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时,他开始考虑人才培养的问题。他说过:“‘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始终是我肩上的第一乐事。”当年是中国科技大学应用数学与电子计算机系58级学生的张淑端女士告诉听众们,在一次《人民画报》记者来到华老课堂上为他们拍照,课后班上同学都反映课没有上好,华老于是决定把该课堂上的内容重新讲授一次。 “一个大数学家能够给我们上课,而且他在我们没有听好是自愿为我们重新讲一次。这让我们特别感动。那时候华老给我们上课是每周四次,每次两节,另外还有习题课。平时,王元老师还经常辅导我们做习题。王元老师是华老手下的大助教。”张淑端女士说。“我们在暗地里都称王元老师为‘玩’老师。这是一种校园文化。”颜基义先生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求学的年代,笑着补充了一句。
 
赵静芳为大家朗诵了华老在1956年发表的《写给向科学堡垒进攻的青年们》一文。文中,华老写道:“就在你们这一代,我国的科学将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并且在你们之中一定会出现不少在世界科学舞台上突出的大科学家,会给祖国带来很多很高的荣誉。”他把自己称为“你们前进中的伙伴”,这一席话激励着无数热血青年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过程中不断奋勇进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不少数学和计算机人才,都是华老的学生。
 
 人民的数学家
 
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讲学时,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倒在了学术报告的讲台上。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谢谢大家!”早在1980年,华老就已立下了遗嘱。遗嘱中,他提到“我国底子薄,基础差,要提倡多干实事,有益的事,少说空话大话。发展数学,花钱不多,收益很大,应该多加扶持。死后,所收藏的图书及期刊,赠送给数学所图书馆。”一位人民数学家的形象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在对话的过程中,华光的话不多,其中,他反复提到了华老的一重要为人准则——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数学不老实你做不来。”当主持人向五位嘉宾问道,如果有机会对华老说一句话,那你们会说什么的时候,华光教授给出了这样的深情回答:“爸爸,我了解您太晚了!”全场听众都被他那真挚的感情所感染,会场一片宁静,仿佛都沉浸在对华罗庚先生的无限怀念中。
 
访谈活动结束后,开始了提问环节,来自北京第三十五中学的学生问道华老是如何在进行数学研究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王元院士告诉学子们,华老的国文基础本来就很好,因此在进行数学研究工作的同时,闲暇时间也会写写诗来抒发情感。
 
随后,来自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同学们为听众们带来一部自编自演自导的散文剧《永远的华罗庚》,把华老所写,所说,所做串成了一个小短剧,再现了华老的生活工作的片段。
 
活动在听众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有不少中学自发组织学生前来参加这次活动,也有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加。学生们表示,参加这次活动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华罗庚先生的人生经历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榜样作用。
 
 
 

11910日中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生会在研究生公寓楼门口进行“情暖玉树——为玉树灾区捐衣物、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此次活动由“两校一所”(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组建“青海联盟”共同组织爱心募捐,并联合青岛市红十字会配送物件,为玉树灾区送去保暖衣物,帮助他们安全度过寒冬。

海洋所团委和研究生部高度重视此次捐赠活动,活动前通过所内网络、横幅、展板、倡议书等多途径进行了广泛宣传。9日中午活动伊始,海洋所学子和教职工就络绎不绝地提着大包小包的衣物前来捐赠。一些即将毕业的研究生表示由于即将毕业,多余的衣物一直无法处理,这次的募捐不但解决了毕业生的不便,也帮助了需要的灾民,让衣物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也有教职工家属表示家里的衣物存放不便,一直不知如何处理,现在将不用的和用旧完好的衣物捐献给灾区人民,真是一举两得,希望以后能够经常举行这样的活动。还有一些好心人,在捐献时间之外,将衣物给安放在捐赠点,研究生会博士实践团的成员们利用晚间休息时间,将它们细心分类整理。由于部分师生个人衣物整理较晚,时间仓促,组织者还临时决定延长了捐赠时间。

玉树灾区位于海拔4000多米高寒地区,全年暖季仅有4个月,灾民的安危冷暖牵动着无数人的心;灾难无情,爱心犹存,每一个捐衣物献爱心的场面都令人感动和振奋;经过短短的两天时间,截止发稿,海洋所博士实践团已收到衣物五百余件。此次“青海联盟”捐赠的衣物将集中整理于1114号由青岛红十字会负责配送至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灾民手中。衣物虽少,帮助虽小,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全国群众万众一心,玉树一定能重新站立,灾民一定能安度寒冬。

 

 

为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展示出当代青年应有的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为之不断奋斗,生命学院分团委组织开展的“爱生活以求生存之道 会生存方知生命之美”主题团日系列活动今日拉开帷幕。11月12日晚上七点,系列活动的第一场主题讲座在教学楼阶一6教室举行,由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教授做题为“感性的人与能动的实践——有关‘人生观’的思索”报告,生命学院党总支书记范虹老师、学生主管刘占良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首先,马院长从“人为什么活着”谈起,与同学们探讨了人活着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他强调,不同人,在不同场合、不同心情下对生死的认识都有不同的答案,而什么样的心态决定了过什么样的生活。因此,选择一个正确的认识,建立正确的态度是问题的关键。

    随后,马院长从历史到现在、从哲学到人生、从理论到实践,列举大量实例探究“为什么人而活”这个问题,引发了在座同学对人生观的思考。他提出,人是为别人而活的,“为你的父母活着,爱养育你的人,爱养育过你的土地,做他们高兴的事情”。他解释,被误读为“垮掉的一代”80后,是需要引导关怀,需要理解与信任的,因为他们终究要走向历史的前台,担起社会的重任。一句“理论联系自己,学会为他人活着”作为结束,留给大家无限的思索。

    讲座共进行了两个多小时,马院长风趣幽默的语言和发人深思的内容,使现场的气氛时而活跃时而凝重。在互动环节,很多同学对于“人生观”等问题踊跃提问,马院长耐心地一一解答。

    对于本场报告,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许多同学也曾经困惑于“人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而今天马院长的报告让他们对于此有所感悟。当在人生中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想想我们为什么活着;当面对挫折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辛勤养育我们的父母,想想苦心栽培我们的老师,想想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而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好好的生活。

    今晚的讲座不仅仅是一场报告,更是一场具有深刻意义的人生必修课。在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常怀感恩之心,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坚守着,战斗着——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我们没有气馁、没有埋怨、没有畏缩,凭着一种执着的精神,化解了一道又一道的难题。在克服困难的背后,可以说每一个队员都有着用辛酸和泪水浸泡过的故事:子女就业问题无暇顾及、爱人临产不能陪护、为赶工期推迟婚期、父母亲人离世不能见上最后一面,等等。这一个个故事的背后,承载的是一种意志、一份责任、一股精神和对灾区同胞的一份质朴的感情!

——张银桥:《援建日记》

 

【新闻网讯 记者杨雯】“每天面对余震不断、飞沙走石、泥石流等带来的威胁,有的时候甚至是生命威胁。完全凭着一种执着精神和对灾区群众的感情支撑着整个队伍的建设。”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无情人有情,几十万重建大军从全国奔赴四川地震灾区,开始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地震灾后重建。

  灾后重建进展如何?对口支援起到了什么效果?从自然灾害和随后的灾后重建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在灾难中凝聚了什么意志和精神?这种意志和精神如何强化、延续?对每个青年学生而言,能从灾害和援建中得到什么启示?

11月9日,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对口援建四川理县地震灾区工作队队长张银桥做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就两年多来湖南援建队的工作和启示做了题为“让我们的心灵更清澈、更宽阔”的报告,对上述问题作了全面解答。

启示一: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对口援建之路

自2008年6月中央部署湖南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以来,湖南省派出援建工作队,在当地干部群众的配合下,圆满完成了总投资20.1亿元的99个建设项目,动人的“湘理深情”镌刻下浓墨重彩的印迹。谈到理县援建项目三年目标两年完成的原因,张银桥讲到:“加班加点抢时间,制定完善详细的计划,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时间,对灾民及时妥善安置,在恢复的过程中实现超越式发展。”

  湖南省第一个启动农村安全饮水灌溉工程,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放在第一位。如今,惠及理县13个乡、81个村的“三湘情农村安全饮水与农田灌溉工程”,彻底解决了当地13个乡镇、81个行政村、3.5万名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近3万亩农田的灌溉难成为历史。谈到把饮水工程作为第一个规划援建项目的原因时,张银桥说:“小的时候看《智取威虎山》,里面讲到了夹皮沟,之前都不理解,直到我到了理县。深山峡谷地带,两边是高山,中间一条狭窄道路,好像随时会有石头从两边山上落下。老百姓用水都是很困难的,祖祖辈辈用水桶翻山越岭背水。我们了解到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解决用水的问题。”

  2009年8月湖南省援建队伍在理县第一个实现了全县16所学校项目整体交付使用,湖南省的援建第一个让灾区的学生在灾后第一年能够进入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告别异地寄读的历史,告别网上教室。

  在援建中,湖南省第一个启动精神家园建设项目,建立了“湘川情”社会工作工作服务队,对当地的干部群众进行精神疏导和抚慰,被老百姓称为“最大的民心工程”。此外,湖南娄底残疾人服务队坚持地自费赶到灾区,“五名残疾人只有两条腿”,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事例鼓励灾区人民走出阴影,重新面对生活,并获得了国际莫尼卡人道主义服务奖。

  同时,湖南省援建工作队在援建中是第一个将整合思想运用到部门设置和人员分配上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民生建设。此外,援建队伍也积极开展农村通村公路建设,保证灾区民众的安居乐业。 在建设中,湖南省援建工作队也非常注重低碳环保,张银桥提出要坚持“对口援建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与科技相结合”,修路的时候尽量保护原有植被树木,打造绿色园区。并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在理县中学试点开展“生活污水处理资源化”项目,为边远山区和不适合建造污水处理厂的地区提供思路。张银桥和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投资约2000万元,而且还不包括配套管网费用及运行费用等,而运用的了新的技术之后,整个理县县城的污水处理设施总投资不到2000万元,这样既节省了配套管道费用,同时还可以为农业提供生态有机肥料。”在公路修建中,也积极运用科技成果和手段,配套使用早强剂,缩短混凝土凝固时间,使混凝土凝固的时间从平常的七天缩短到了三天。很多新修建的公共基础设施都是很现代化的,当地的老百姓高兴地说:“援建队帮助我们建设新家园,生活水平至少向前推进了五十年。”

在援建工作队向湖南省政府提交的报告中写道,“我们不仅顺利完成了20.10亿元的实物工作量,实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还在18个援建省市中创造了如下第一:第一个启动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暨农田灌溉工程;第一个把资源整合理念贯穿于整个援建工作之中;第一个实现全县学校项目在2009年8月整体交付使用;第一个启动实施精神家园重建项目;农村通村公路硬化里程第一。两年多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对口援建大局,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对口援建之路——突出民生,确保灾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整合资源,着力提高援建资金使用效益;着眼长远,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保护历史,传承发展理县藏羌民族文化;注重环保,树立低碳节能和科技创新新理念;双管齐下,同步推进精神家园重建。”

启示二:倒下去的是四川的房子 挺起来的是中国的脊梁

在8月28日湖南省援建大军即将开赴理县的前一天,张银桥肾结石发作,本应赶紧住院治疗,他思前想后,觉得援建大军即将开拔,自己身为前线总指挥怎能不去,决定忍痛坚持奔赴灾区。从成都到理县绕道行进600多公里,路上颠簸加剧了病痛的折磨,他一直默默承受。张银桥坚持在灾区办公考察,五天后才赶到外地的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在援建过程中还有很多像这样的感人故事,张银桥队长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次我们去访问一户受灾群众,主人很热情地留下大家吃饭,我们了解到那家的大叔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在外地工作,小儿子在地震中失踪,至今下落不明,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反而是那位老人家先打破了沉默,他说:‘我失去了一位亲人,但是你们的到来让我拥有了更多的亲人’。”张银桥很受感动,回到驻地写了一篇文章纪念这件事,文章题为《阿古,我们都是你的亲人》,阿古是在藏语中是大叔的意思。

  援建队伍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张银桥谈到,“理县每年有四个月的冻土期是不能施工的,也就是说施工时间从26个月降至了18个月。由于理县本地没有运输材料,要绕道很远的地方才可以把建筑材料运进理县。运气好的话,从成都到理县的203公里路程五、六个小时就可以赶到,运气不好的时候可能就要在隧道里睡一晚了。”“每天都要面对余震不断、飞沙走私、泥石流带来的威胁,有的时候甚至是生命威胁。一名年轻的司机王龙,去年7月16号,在执行任务的途中,一块51公斤的巨石从山上落下,驾驶员王龙为了副驾驶座上的乘客安全,紧急刹车,自己受了重伤,至今还卧病在床。但是大家都毫不畏惧,迎难而上,主动请战,完全凭着一种执着的精神和对灾区群众的感情支撑着整个队伍的建设。”

启示三:应向往“社会大同”的目标,加强自己的内心修炼和积淀

结合在灾区两年多的工作体会,张银桥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很多思考。“在灾害发生以后,人对待社会、自然、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态度?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天下为公,社会大同’的观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之奋斗。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社会应该将‘社会大同’作为精神目标,形成民族意志。我呼吁全社会共同向往这种目标,加强自己的内心修炼和积淀。”

  “一栋栋崭新的建筑在废墟中拔地而起,灾区兄弟姐妹们的脸上也开始露出了微笑。然而,不能忘却的是,灾难留给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的思考是沉重的,留给我们每个人的感悟和启示是丰富的、厚重的。在灾区的所见所闻,一点点,一幕幕像过电影一样,时时在我脑海里不断涌现……”张银桥说,“青年一代要多接触社会实践,多思考,接触民族的传统文化,内心会更加清澈澄明,我们的社会才能够更加和谐。灾区的援建所带给人们的并不仅仅是建设本身,更多的是一种思考,增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始终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一个历久弥新的永恒命题。目前,人们普遍担忧的信仰、道德和规范的缺失,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在灾难中凝聚的意志和精神,为什么没有在以后的岁月里被强化、扩充、延伸,而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精神,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和价值坐标?为什么我们只有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才能焕发这种意志和精神?这是我们应该共同思考并为之探索的一个课题。

他认为,这种意志和精神的延续,不仅依赖于每个国人的努力,更依赖于制度规范的保障。“信仰和道德都是精神层面的,信仰决定道德,道德从属于信仰,但都不带强制性,依靠人的自觉行为。而规范对于信仰和道德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提倡、一种保障,带有一定的约束性。对于规范,信仰和道德则是一种维护和提升。信仰,道德和规范的合力,共同推动社会和谐。”

  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很多内在的关系需要协调,比如思想与行动,精神追求与物质欲望,等等。协调好了,你就是一个和谐的人。”张银桥建议,当代青年人应特别注意下列三个方面:第一,强化生命个体在面对压力、挫折、甚至是灾难时的承受能力,增加我们心灵的韧性和强度,这是灾难在带给我们创伤的同时所给予我们代价高昂的精神启示。第二,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勇于担当,自觉担当,我们的内心因此而提升到新的高度。这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要求,也是在各种灾难面前得到再现和强化的天下情怀。第三,培养感恩心,常怀感恩心,我们的内心将变得温柔而宽容,我们的生命将因此而不断增添新的活力。感恩的最高形式应该是一种认同,一种悲天悯人的普世情怀。对人,对事,对自然以及自然界的一切,都怀有一种感恩和认同。

“正直不偏激;善良不软弱;执着不古板;严谨不拘束;精明不刁钻; 豁达不逾矩 ”,这是张银桥博客首页个性介绍的一段文字,他说,“这是我对自己为人处世的思考、总结和要求,这是“内化”的结果,它是具体的,是我的一种个人处世形式。”

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苗建明,宣传部部长张学成出席报告会。报告会由资源与环境学院主办,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胡正义主持报告会。

“不是书本知识的灌输,不是抽象理论的传授,今晚的报告,更多是来自实践一线的思考,来自大灾大难的启悟,”听取报告的一位同学说,“这次报告,是一次很有效的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