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3日,地理学家吴传钧院士,离开了养育他的祖国远行了。吴先生1918年生人,享年91岁。他的去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遗憾和惋惜,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追忆这位大师…… 

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当时,学校各种条件都很简陋,刚刚建立的研究生院地学部,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许多许多的教学奇迹。在时任主任的张文佑先生及副主任叶笃正与吴传钧两位先生的领导与组织下,当时的地学部(现地球科学学院)从重要工作抓起,首先第一时间以最快的方式,于1978~1979学年,为地学口78级130位研究生开出了7门课。其中,吴传钧先生亲自组织,并与其他老师一起,开设了研究生院地理学科中的第一门课“地理学概论”。

自此之后,吴先生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战略考虑,亲力而为,先后在研究生院讲述“地理学概论”、“经济地理学专题”与“人文地理与经济地理专题”三门课程;并且,他还领导组织了地理学科近20门课程的开设。

直到1993年,他以75岁高龄,仍然站在研究生院的讲台讲课。他既当领导,又当教员,掌握研究生教育的第一手资料。作为院士、作为一名老者,他一生始终践行着自己对于教育的光荣责任。

吴先生对于研究生教育,一直坚持精益求精,不以既有成绩为满足,他多次和当时地学教研室(现地球科学学院)的领导一起讨论,并让我们地学教研室的年青教员,向研究生征求意见,依据他们地理学的基础背景知识不同,把学生分成综合大学、师范院校、工科院校类别,分别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同时让各研究所教育处的老师们,征求那些已经回所作科研工作一年后的研究生们的反馈意见,达到进一步改进教学的目的。

吴先生常说,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程设置的如何,老师讲的内容怎样,学生听课的效果等一系列均影响教学质量。吴先生上课时多次强调,旧中国我们几乎没有设立培养研究生的学校,许多人因而海外留学,寻求进一步深造。他自己就是在上世纪40年代,乘船去英国的利物浦大学学习,并于1948年获得博士学位的。当时艰难险阻自不必说。今天我们国家自己办研究生院,我们要办得更好,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服务于社会。

不仅如此,吴先生还倾注了大量心血,通过指导地理爱好者及身边助手,包括指导硕士与博士研究生等方式,自1961年以来,先后为国家培养了与国土整治、经济与人文地理等相关专业的一大批后起俊才。如今,看到这些人已经快速地成长起来,并成为我国地理学相关科学研究与教育中坚骨干力量,先生当是感到无比的欣慰。

倾注了一生的心血与汗水,吴先生是我国地理学研究生教育的一位实践先行者和领导者。

吴先生离我们而去了,愿他一路走好。
 

3月5日,成都山地所开展了2009年春季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人教处组织在所学习的五十多名研究生赴位于四川绵阳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参观学习和512汶川地震重灾区北川县实地考察。

在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科学技术馆里,研究生们认真听取了讲解,他们被“两弹”精神深深震撼和感动,纷纷表示要以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学习他们为了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和民族强盛而无私奉献,努力拼搏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中,认真求实,奉献拼搏。

在512汶川地震重灾区北川县,同学们实地参观了北川中学和老县城的遗址以及新建成的中科院援建的北川希望小学,他们为大地震造成的山河破碎的惨烈景象所震撼,为北川人民遭受的巨大苦难所悲痛,为北川人民在大灾面前表现的勇敢、团结和不屈的精神所感动。曾经在灾后多次进入北川进行科学考察的博士生杨成林同学为同学们担任讲解,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了地震以及次生灾害对北川造成的破坏情况。通过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对地质灾害的现象和本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许多同学还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当地的灾后重建工作提出了建议。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研究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和革命传统教育,使研究生对我国科技发展历史和国情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激发他们投身科研和科技救灾工作的热情,进一步树立奉献祖国回报社会的意识。

【新闻网讯 记者周露玙报道】3月7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生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生物物理研究所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联合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生会承办,中科院、清华、北大等院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原创性成果的多位研究生登台亮相,讲述他们的研究过程和心得。
 
出席该论坛的多位教授都在本领域颇有建树,他们在讲话中纷纷提出了各自对在座学生的殷切希望。
 
杨福愉院士在讲话中以自己年轻时候的研究经历,勉励在座的莘莘学子,要在工作中向各方面的专家学习,要注意学科的交叉,除了化学、物理和生物这样大学科尺度下的交叉,一些小学科领域内的交叉也是值得注意的。杨院士已是八十多高龄,但他仍然天天会去实验室关心领域的研究进展,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
 
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康乐教授指出现在研究的一个趋势是整合同领域的资源,加强各个生命科学院所从事相近工作研究员之间的交流,实现大型仪器的互借共享,避免重复投资、重复研究。同时打造精品课程,加强博士生的教育,使学生能够跟进国际领域的研究进度,注重各种组学、生物信息学以及新兴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并且提出研究生应该要具备敢想、敢做、会写以及会讲的素质,增强自身在国际大环境下的竞争力,想前人所不敢想,敢于质疑,能够通过正面证明反面证伪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能够将自己的工作写成论文付梓刊登在学术界传播,能够将自己的工作条理清晰流畅地陈述给他人,不论是一小时、半小时、十分钟的演讲,还是一句话,都能准确地概括出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应付从各个方面提出的问题。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在同学们的盛情邀请下做了简短的讲话,与大家分享自己读研究生时候的经历,勉励同学们要在年轻的时候做更多的事情,不要想等以后再说,并且坦诚地指出学生阶段是约束最少的时候,提醒同学们要珍惜现在的研究环境和条件,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确保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更新速度能跟得上潮流,新知识的出现往往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线索。
 
中国科学院基因组所所长吴仲义教授也在茶歇的时候对在座的学生做了讲话,以实际数据展示给同学们我们国家在基因组学方面的强大科研实力,第三代测序技术能够实现在一小时内对人类基因组测序20次,提醒大家要注重利用这个巨大的资源,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也是中国与国际同行处在同一高度起点的领域。我们身处在测序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机遇,很多问题可以通过测序解决。
 
这些专家学者的讲话给予我们学生莫大的启示,提示我们在今后研究道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对我们如何走好学术道路,乃至人生道路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爱国、唯实、创新’,这是中科院最根本的文化。”3月13日下午,在中科院研究生院、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中科院原党组副书记郭传杰畅谈中科院的独特文化。他说,今年是中科院的六十大寿,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在题为《文化视角下的中国科学院》的演讲中,郭传杰用6个故事勾勒了中科院的6种文化。
 
郭传杰第一个故事的题目是《抗生素、飞蝗与原子弹、CPU》。这些都是中科院根据国家当时的紧急需要而开展起来的研究项目,又都获得了非常好的成果。郭传杰说,这体现了中科院爱国、强国的精神文化传统,即从事高精尖科学研究的同时,还能急国家之所急。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科学家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中科院的科学家有以自己的知识、才智服务于国家振兴的宏愿和传统,这也是中科院得以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郭传杰的第二个故事描述了中科院里一些“挺有意思”的现象,有的事情超前半拍,有的事情则挪后半拍。超前的是很多重大的科技成果诞生在中科院,很多重大的战略性科技建议率先由中科院提出来。而“磨蹭一点,走得后一点”的则包括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文化大革命”,中科院总比别的单位“挪后半拍”。郭传杰说:在科技领域,具有前瞻意识、超前行为,这是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应有的使命感。半个多世纪以来,中科院成功地实践了这一使命。同时,在某些非科技领域表现的迟滞,也体现了中科院在那个时代特有的政治智慧。
 
郭传杰的第三个故事谈的是人才。他认为,人才是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要素。谁有了人才,谁就掌握了竞争的制高点,这是中科院历来的价值理念和上上下下的共识。因此,重才、爱才、惜才并培养优秀人才,是中科院的一贯传统。
 
郭传杰的第四个故事是《为麻雀翻案》。当年,麻雀曾经被毛主席列为四害之一,人人喊打。正是因为中科院认真研究,并大胆向毛主席建言,这个错误才得以被修正。郭传杰说,这件事情反映了中科院文化中一个最基本的、核心灵魂性的东西——求真务实。他认为,如果科学家不能讲真话,或者说一个环境不能让科学家讲真话,不让科学家畅所欲言,那么我们的生命力是不够的。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和人员,必须求真唯实,没有第二选择。郭传杰也谈到,在中科院的文化里面,由于受社会的影响,这些方面还要下大力气去做,“在论文里面,甚至在某些评奖的时候造假,这种情况虽然我们比其他单位要少,但不是没有,这个是远远背离科学家基本精神的”。
 
郭传杰的第五个故事题为《对不起,我们不设主席台》。他说,在中科院,要想创新,就必须强调一种民主的、没有等级的、大家平起平坐的气氛。他举例说,香山科学会议之所以有生命力,就是因为实行圆桌制度,不搞排位子。他认为,等级、权威、官本位与创新是相互排斥的;宽容、宽松以及民主、平等是催生创新嫩芽、维持创新激情的必需环境。
 
郭传杰讲的第六个故事是《谁先走出院门、国门》。他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初,中科院率先组织了一个10人的代表团,访问美国和英国等4个国家;而现在已经很普遍的自费留学,当年也是从中科院研究生院开始的。郭传杰说:“科学,是没有疆界的前沿;开放,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因此,开放也是中科院的天然禀赋。”
 
(作者:肖洁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3-16)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给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扩展,导致经济危机,正从经济层面向社会领域蔓延,转化为全球性的就业危机。我国受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的就业形势为近年来最严峻的一年。
 
为认真做好2009年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上海教育基地2月12日召开了2009年度第一次研究生就业工作会议。3月9日,特邀上海市教委学生处处长汪歙萍同志作“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采取切实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专题报告。会议由上海分院教育处处长唐铮主持。上海分院各所主管就业工作的管理干部及学生代表近20人参加了会议。
 
汪歙萍处长首先分析了2009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形势。2009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15.8万人,比去年增加近1万人。除金融、保险、外贸、房地产等行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用人需求出现缩减外,制造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交通运输及IT行业等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用人需求缩减。上海市各级政府积极研究制定应对非常形势的有效举措,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促进就业的工作合力。汪处长详细介绍了2009年上海市为缓解就业压力出台的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她指出:要抓好落实,建立长效机制,努力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取得实效;要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要求,加紧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舆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和扶持学生自主创业。汪处长还对研究所如何进一步做好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会上,大家就优秀毕业研究生评选时间、人才居住证与户籍、自主创业扶持基金等问题与汪歙萍处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会同志认为,通过这次会议,对当前就业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对上海市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就业政策和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做好2009年上海分院的毕业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起到进一步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