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吴楠】 为隆重庆祝建国五十六周年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贯彻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纲要》,促进中科院新疆分院文体活动的开展和“三个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全院科研工作者的综合素质,2005年10月17日下午,在理化所门前广场举办了新疆分院系统职工健身操比赛活动。生地所31名研究生组成的参赛队伍在本次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健身操比赛由新疆分院副院长、工会主席吾满江.艾力同志主持,共有分院机关、新疆生地所、新疆理化所、分院子校、分院离退办和分院幼儿园六支代表队参赛,近300名分院科研工作者们也争先恐后地观看了健身操比赛。参赛单位的领导们及工会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并共同担任比赛的评委。 新疆分院院长周俊林同志在致词中,鼓励各单位的工会要举办各种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各族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保持科研工作者们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从而在科研、管理、教书育人、支撑服务等不同岗位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希望全院科研工作者在繁忙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注重身心健康、永葆青春活力! 比赛中各参赛队伍在参赛阵容、配乐、服装、动作、队形等方面煞费苦心、各施绝技。分院离退办的老人们一点不服老,选择了脍炙人口的维吾尔族乐曲参赛,将健美操与传统的维吾尔族舞蹈融为一体,颇具特色;幼儿园的老师们展现了专业水准,动作流畅自如、配乐动感十足、队形变换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分院子校出动了近50名老师参赛,庞大的参赛阵容并没有影响他们动作的整齐性……生地所31名研究生为了在本次比赛中展示研究生们的精神风貌和青春活力,从9月初就开始了艰苦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的汗水换来了本次比赛中的圆满表演,整齐划一的动作、富有活力的舞姿引来了阵阵掌声。尽管最后仍然不敌实力雄厚的冠军幼儿园队,但想想幼师们可都是科班出身,顿感虽败犹荣,二等奖的好成绩也让大家露出了胜利的微笑。分院领导亲自为获奖代表队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品。

迅速成为中坚力量 如果说我国博士后制度实行的前三年,中科院在站博士后中归国留学人员比例近半,他们出站后成为我国科研队伍的将才、帅才、具有国际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为20世纪末我国科技队伍的代际转移奠定了基础。那么1992年以来,中科院“培养与使用结合”的人才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渐成形。随着我国科研事业发展迅猛,科研环境极大改善,自己培养的博士生,毕业后首要选择已不是出国,而是留在国内做博士后,进而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英才。 中科院最近10年的博士后工作者,正依靠自己的能力、素养和成就,迅速掌管国家科研队伍的重要位置。他们迅速成为研究员、教授、研究导师,担任各类科研院所、课题组的领导,承担“973”、“863”等重要科技项目,发表原创性、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在国际、国内重要科技组织中担任职务,成为各类科技期刊的主要编审人员,为相关部门的重大决策提供科技咨询,解决国家需要、人民关心的重要科技问题,在科技、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科院动物所孙青原研究员的成长历程,在中科院近十年出站的几千博士后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他1964年出生于山东省招远县,1985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获兽医学农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东北农业大学获得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硕士学位,分配到山东农业大学任教3年,1994年在东北农业大学获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博士后出站后,留在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并被晋升为副研究员。1996~2001年,先后在美国、日本、以色列有关机构进行博士后培训或合作研究。1998年破格晋升研究员,2000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现任中科院动物所生殖发育与衰老研究中心主任、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兼任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动物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秘书长,Journal of Re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动物学报》、《动物学杂志》和《生殖医学》等杂志编委。 当年博士后出站时,孙青原做出的科研成果,已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3篇论文。随后他立足国内,率领课题组聚焦受精生物学科学前沿,在哺乳动物卵子减数分裂和受精的信号转导研究方面做出出色成绩,在国际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与陈大元的课题组密切配合,与企业合作开展家畜繁殖生物技术的研究,首次成功获得体细胞克隆牛群体,并连续三年重复成功,引领我国克隆牛技术走到世界前沿。截至目前,总共发表SCI论文102篇,90%以上在国内完成或与国外合作完成。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一系列奖励和荣誉。 说起自己的博士后工作经历,孙青原表示:“当时对我影响最深的,是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良好的科研气氛,尤其是我的合作导师陈大元兢兢业业、忘我工作的精神。老一辈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促使我勤奋工作,树立了献身科学的信念,并培养了我对受精生物学的研究兴趣。” 潜心打造创新成果 中科院的优秀博士后们,通过自己提出的学术理论、开拓的研究领域,在树立起自己的学术地位的同时,为我国的科技事业赢得国际声誉。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1996年7月由该院系统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的李洪波研究员,于2001年主创共形几何代数,建立起经典几何统一的代数框架,实现了用几何语言脱离坐标直接进行几何计算,给出了几何对象的稳定、快速、高效的算法,为高新技术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数学工具。自2001年问世以来,成为国际几何代数研究的主流,国外专家评价它是几何代数领域的“突破”,是一项“先驱性的工作”,“迄今为止从几何代数中产生的最强大的新技术,目前依然在朝气蓬勃地发展,每个月都有新的工具从中被发现”。目前,美、英、德、意、加、日等国学者将其应用于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视觉、动画等高技术领域,以及数学、宇宙学等基础研究领域。该项成果获得2004年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突出成果奖”,李洪波等于2000年6月基于该项成果申请的美国新发明专利,也已获得通过。 同样于1996年7月由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留所的王斌研究员,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协调耗散算子理论,率先构造了“显式平方守恒差分格式”等一系列适用于大气海洋数值模拟的新算法;带领课题组用这些新理论、新方法设计出国际上第一个能严格保持有效能量守恒、不需任何平滑和滤波就能稳定运行的可调分辨率全球大气模式动力框架,建立起既具国际先进水平又有中国特色的新一代26层高分辨率大气环流模式;应用变分同化方法进行台风的初始化和站点降水资料的处理,大大改善了台风强度和路径的模拟,提高了暴雨预报的准确率。目前,研究的台风初始化方案已在上海台风所得到应用,建立的大气模式被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采纳,将用于厄尔尼诺预测系统。最近带领课题组提出“三维变分映射资料同化”方法,为业务数值天气预报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初始化工具,得到国际同领域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 中科院一直鼓励有重大应用意义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方面的重要工作也大都留下博士后们忙碌的身影。以当代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课题——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对土壤环境的复合污染研究为例,1999年10月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农业资源利用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留所、近年来一直从事土壤环境化学与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的周东美研究员为例,不但深入研究了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交互作用过程及其反应机理,土壤复合污染的环境效应,以及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土壤表面电荷和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取得一系列基础研究成果,而且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电动修复研究,建立了优化处理红壤中重金属的电动处理方法,红壤重金属的去除率达80%以上。 现代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往往不能单靠个人的力量,迅速成长为项目、课题组负责人的青年博士后们,在研究生培养等方面也都有不俗的表现。例如1996年从中科院软件所博士后出站到中科院计算所工作的诸葛海研究员,不但与国外同行共同创立知识网格领域,提出知识网格的方法学、核心科学问题,并开展了持续、系统的创新,提出一套在互联环境下规范组织和语义互联的理论和模型,在文物领域获得了应用;并且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所指导的研究生获得中科院院长特别奖、优秀奖,微软学者奖等多项奖励。因培养人才所取得的突出成绩,获得中科院研究生培养最高奖——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研究紧盯世界前沿 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最大的挑战来自各学科前沿领域,也只有在学术前沿顽强拼搏的科技人员,才能取得最重要的研究突破。中科院最年轻的一批博士后们,正在这样的前沿阵地奋勇冲锋。 在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博士毕业后于2001年8月~2003年8月在中国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在同时担任德国海德堡大学欧盟玛丽·居里(Marie Curie)学者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的赵志,是中科院出站博士后中最为年轻的科技人员之一;而他研究的方向,也正是位处现代科技前沿的“量子信息与量子通信”。 博士后工作期间,赵志在合作导师潘建伟教授的指导下,与其他同事一道,刻苦努力、踏实工作,建立了一套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脉冲参量下转换实验装置,获得了目前在世界上仍然处于最高亮度的三光子纠缠源、四光子纠缠源,并首次成功实现五光子纠缠——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成功实现的五粒子纠缠。以此为基础,在多光子量子纠缠操纵、线性光学量子信息处理及量子密码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两年的博士后研究,赵志个人的原始创新性工作就包括: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与终端开放的量子隐形传态;首次实验上实现量子中级器和高保真度的纠缠浓缩;首次完成四光子量子非定域实验检验;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两个独立光子之间的“非破坏性控制非”操作,并利用该逻辑门实现量子隐形传态实验中四个“贝尔态”的区分;首次实现最优非对称量子克隆与远程量子克隆;首次实现三人量子密钥共享和三人量子密码术。到目前为止,他已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上发表1篇文章,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4篇文章,并另有2篇合作论文即将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同时,受邀担任《物理评论快报》特约审稿人。 由于工作本身的重要性,赵志等取得的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国内学术界普遍重视和好评,本人也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以他为第一作者发表的研究成果——五光子纠缠与终端开放的量子隐形传态,先后被美国物理学会、欧洲物理学会、《美国科学》副刊、麻省理工技术新闻网站、《科学美国人》等媒体报道。2004年底,该成果被美国物理学会选入“2004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欧洲物理学会将该工作列入“2004年度物理学十大进展”,同时还入选“200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2004年度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此前,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量子中继器”研究,也同时入选“200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200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赵志认为,除了研究成果上的丰收,博士后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较成功地转变为一名成熟的科研工作者,同时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他两年间除了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自己也成为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负责人。赵志表示,自己成功的基础,一是博士生阶段奠定的良好的实验和理论基础,二是博士后阶段与合作导师在研究兴趣方面的结合,同时也离不开家人的大力支持。他说:“通过这样一个阶段,我进一步增强了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信心去定义重要的研究目标、克服实验研究中的技术挑战。”这实际上也是青年博士后们共同的心声。 (来源:科学时报 2005-10-21 记者 刘英楠)

     “现在不仅发达国家,国内的高水平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招收PI(研究小组负责人)时,曾经做过博士后也已成为基本要求,在生物学领域尤其是这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裴钢院士介绍,上海生科院招收的PI,全部拥有博士后工作经历。他认为,现在博士后研究经验已成为科学家的“必由之路”。

    虽然目前已成为中科院上下管理、科研人员的共识,但这一认识的逐渐成形继而根深蒂固,不仅缘于20年来博士后工作本身卓有成效,为国家造就和输送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而且和有关领导长期以来的密切关注、全体博士后管理人员常抓不懈的辛勤工作密切相关。

    在中科院院部及有关各研究所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科院的博士后们以其骄人成就,成为全国博士后事业中的一大亮点。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博士后主管陈冬长期从事博士后管理工作,她认为,中科院博士后工作之所以出色,首先应归功于一批全国乃至世界顶尖、悉心指导博士后科研的大科学家,以及民主、活跃、积极进取的学术氛围,其实也是博士后管理工作长期积累的结果。

    1985年,中科院在全国率先试行博士后制度,一年后在全国全面展开。试行伊始,中科院领导就十分重视博士后工作。1986年5月,为使袁亚湘博士回国工作,当时的中科院院长周光召院士亲自写信,邀请他到科学院做博士后,从师于著名数学家冯康院士。在大量博士后流动站的具体运转中,又得到了所在研究所历届领导持续不断的重视和支持。在安排住房、配偶工作、子女上学、入托等一系列问题上,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努力排除博士后人员的后顾之忧。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的博士后管理人员,还从多年前开始汇编并定期更新博士后工作指南,方便自身管理的同时,更为申报人员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为打破旧有观念,改变人才难于流动、学科不能交叉、“近亲繁殖”等体制,国家出台了许多突破性的政策,中科院更是一直走在这场人事变革的前列。全国第一家接收博士后的单位——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年来高度重视博士后工作,在其培养和使用上进行规范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里为博士后设立专项培养基金,每年举办博士后学术交流研讨会,积极开展博士后联谊活动,以增进对交叉学科的了解和渗透,以此提高博士后的科研水平、创新和学术交流能力,吸引了大批博士后。一些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的博士后,不愿放弃在高能所的研究工作,仍选择做第二站博士后。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首批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于1987年6月迎来第一位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美国博士王德峥。1995年初,该所经中科院批准成立“设岗招聘优秀人才专家委员会”,并分别成立了以所长为组长、副所长和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引进优秀人才和博士后领导小组”,以及以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组长、部分研究员为组员的“博士后专家组”,制定和完善了“博士后管理的有关规定”,形成了科技、人事、行政后勤等部门一条龙的管理服务系统。

    为提升博士生、博士后、访问学者以及聘任制研究员等流动科研队伍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科研队伍的动态更新,中科院正努力调整流动科研队伍的人才结构,建立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与国际接轨的博士后模式,以逐渐使项目聘用的博士后成为流动科研队伍的主体。自1993年以来,中科院以项目聘用的博士后逐年增多,到2002年人数已达国家下达计划指标的近三倍。至2003年,高能所、大化所等接收的博士后全部为项目聘用,研究所的运行模式已逐步过渡到以项目聘用的博士后模式。

    裴钢院士1991年获美国North Carolina 大学博士学位后,在Duke大学做博士后至1995年;到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后,自己又先后招收了十几名博士后,培养情况很好,有的博士后出站后出国从事科研,有的重新回到国内,在相关机构担任重要科研工作。他介绍,生科院的博士后工作开展得早,也进行得比较成功。在生科院管理和科研人员的心目中,从全国各地广泛招收医学、药学等专业博士来所做博士后,已成为科研骨干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根据实际需求量,生科院很早就开始突破国家计划,现在每年自主招收的博士后数量几乎达到国家下拔名额的十倍。

    为使博士后流动站真正成为吸引人才的窗口、培养人才的基地,大连化物所根据招收博士后实验室的实际工作发展,并结合博士后科研人员的业务特点,由研究所和实验室筹集部分科研基金,允许博士后科研人员自选科研课题,承担一些探索性课题,使其能够施展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并能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不仅丰富了个人的科研业务积累,又为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和业务建设起到了先行一步的探索性作用。和其它研究所一样,努力争取优秀出站博士后留所工作,以将其拓展为科研队伍更新的主要来源。

    科研应为经济发展、国家需要服务。基于这一认知,中科院有关研究所利用学科实力强、科研成果多、人才联络广的优势,积极为产业部门的发展服务。例如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先后与胜利油田博士后工作站、中原油田博士后工作站、大庆油田、辽河油田、中石化研究院、中石油勘探院、核工业地质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开展博士后的招收培养工作,不断加强与产业部门的联系,提升其科研实力,受到企业的欢迎。同时还为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震局、军队科研单位等部门培养了博士后科研人员。

    努力做好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同时,中科院博士后管理人员一直在思考并努力完善我国的博士后制度。裴钢院士提出,鉴于博士后工作对我国科技事业的重大意义,应对其进行进一步改革,以促进其进一步提高。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为了国家自主创新的需要,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需要,应建立类似于现在研究生招生体系的稳定招收渠道;针对博士后的生活问题,制定具体的支持;在招收名额、在站年限等方面,也最好取消对所有单位的统一规定。

    1985年至今,中科院下属87个单位共设立120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约占全国流动站总数的十分之一。2004年,中科院接收博士后约600人,迄今招收博士后总数达5405人,其中自筹经费招收2846人,目前在站1450余人。现在,早年招收的博士后纷纷成长为我国科研将才、帅才、具有国际水平的学术带头人;近年培养的博士后,也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英才。

    共同的历史背景下,青年科技英才们往往也在同样的机遇、环境下,依靠彼此类似的努力共同成长起来。事实正是这样,现在我国科技界有这样一批崭露头角、不断取得突出成果、开始担任重要学术职务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拥有一段共同的珍贵经历——他们都在国家博士后制度的支持下,从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的各个博士后流动站迅速成长起来。

    20年来,我国博士后制度培养起几代科技精英,为中科院乃至全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日前,记者就成长环境、科研成绩、后续发展等问题,采访了几位来自中科院不同博士后流动站的优秀博士后。他们一致认为,正是博士后工作期间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拓宽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视野;名师大家的指导熏陶,丰富了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科研经历。他们通过这个过程大幅提高研究水平,最终使自己学术生涯真正进入成熟期。

    (来源:科学时报 2005-10-21 10:23:05 记者 刘英楠)

                   
                   中科院常务副院长、中科院研究生院院长 白春礼


     中科院博士后工作20年历史回顾

    1984年5月21日是中国博士后制度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邓小平同志会见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教授。会见中,李政道向邓小平介绍了他在京期间,与中国科学院及有关部门讨论赴美物理研究生(CUSPEA)回国后的安排等问题的情况,并专门就在中国实行博士后制度进行了详尽的阐述。邓小平对这件事非常感兴趣,询问了很多细节,最后明确表示给予支持,“这个方法很好,我赞成。培养和使用相结合,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和使用中发现更高级的人才。除物理专业,其他专业,也要采取同样的办法”。

    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关怀和支持下,博士后试点工作仅在中科院试行了一年,就在全国全面展开。中科院打破陈旧的传统观念和僵化的人事制度,改变人才难于流动、学科不能交叉、“近亲繁殖”等旧体制,创新管理机制,排除制约和阻碍吸引人才的因素,凝聚了一批海外学成归来的博士和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缓解了“文革”给科技界造成的人才断层,为20世纪末实现我国科技队伍的代际转移奠定了基础。中科院通过20年来的发展,许多当年的博士后现已成为我国科研队伍的学术带头人和重要的学术骨干。

    审时度势率先凝聚一批英才

    1984年5月,“博士后”这一新生事物在国家最高决策层得到了认同。经批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理论物理研究所在全国率先试行博士后制度。现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的陈和生,刚好在美国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这年11月,陈和生博士放弃在国外寻找职位,恰逢其时地回到祖国,作为中国的第一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到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工作。从此,拉开了我国开展博士后制度的帷幕。

    博士后制度建立之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批出国留学人员获得博士学位、“文革”结束后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学成之际,中科院紧紧抓住这个时代机遇,积极支持博士后制度在研究所的试点和实施,冲破传统观念,激励博士后开展自主创新研究,并吸引了一批海内外优秀博士到中科院工作。

    现任中科院数学研究院副院长的袁亚湘,1986年5月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时只有26岁,为吸引袁博士回国工作,时任中科院院长的周光召亲自写信,邀请他到中科院做博士后,师从著名数学家冯康院士。由于他还要继续在英国的研究工作,需要部分时间留英,人事部配合中科院,在政策上给予了支持。1988年袁亚湘回国工作,曾荣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打破传统思维定势使人才脱颖而出

    以最先试点博士后制度之一的理论物理研究所为例,该所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和计划体制僵硬的管理模式,允许博士后自主使用国家下达的资助经费,同时为博士后独立开展科研活动和参加学术会议提供条件和经费。现任理论物理所所长的欧阳钟灿,于1985年到该所做博士后,得益于理论物理所积极支持他开展创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使他在生物膜液晶模型及液晶理论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欧阳钟灿多年后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正是中科院“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文化和精神,感染和凝聚了一大批优秀博士后,使他们把根深深地扎在祖国。

    创造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模式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科研环境和条件有了极大改善,靠自己培养的研究生层出不穷,毕业就出国,已经不再是博士生的首选。许多博士毕业生,甚至是已经就业的博士,选择到中科院做博士后,目的主要在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以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师从名师获取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科研经历。同时,经历了博士后研究,也大大提升了学术素养和研究水平,使他们的学术生涯真正进入了成熟期。

    2000年,国家人事部支持中科院的科技创新战略,及时调整博士后的管理模式,在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基础上,又推出了项目博士后。这是以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招收博士后的模式。这一政策的推出,为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具备博士后研究条件的单位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知识创新工程的不断推进,现在,以项目聘用的博士后已成为中科院博士后的主体,是国家下达计划指标的近三倍。

    加大投入使得博士后规模发展

    让博士后参与科技前沿课题和大科学工程,重要的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从1985年开始,中科院每年拨出100万元的博士后专项经费,支持博士后的发展。1996年增加到每年200万元,2000年增加到每年300万元。从1985年开始至2002年,中科院共投入博士后专项经费2700万元。“九五”期间,中科院投资3000万元,加上研究所的匹配资金等,共建设博士后公寓500套。

    科学文化搭建博士后交流的平台

    长期以来,尊重包括博士后在内的青年人特有的科研敏感和创造精神,为青年科学家营造良好宽松的科研环境,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中科院多年支持博士后联谊会举办的每年一度的博士后交叉学科论坛,吸引了全国的博士后,在社会有着非常好的反响。许多科学家、院士非常关注,并有兴趣参与博士后举办的活动。一些科学家放弃参加其它会议,来参加博士后的学术交流活动。著名大气物理学家曾庆存院士,经常拒绝各类社会活动,但博士后举办的活动,一定会接受邀请。

    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制将博士后工作推向新阶段

    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三期,中科院博士后工作的发展必须服务于创新工程的总体目标,博士后要成为中科院科技人才的蓄水池,使之成为科技队伍结构的必须构成部分,成为固定高级科研人员的得力助手,成为创新队伍更新的主要来源,成为人员动态流动的重要渠道。建设一支包括博士后在内的高素质的科研流动队伍是全院上下一致共识。

    借鉴发达国家模式,发展中科院博士后队伍

    根据基本统计数据,在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机构中,科研人员与流动科研人员的比例约为1:3,博士后约占流动人员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故此,我们希望通过未来3~5年的努力,使中科院博士后人员的在站规模达到3000~4000名左右,其中有一定比例的外籍博士后。并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中科院所有创新研究单位都能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科院之所以制定这样一个队伍人数目标,是因为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三期,拟定的创新研究员为3000余人,按1名研究员配备1名以上博士后作为其助手,博士后队伍规模应该为3000至4000人,这既和发达国家科研机构中的博士后人员配置比例大体相当,也符合我们未来知识创新工程发展人才队伍结构的需求。

    建立新型管理模式,为博士后潜心研究创造条件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社会保险制度,是科研人员流动起来的机制保证。中科院要引入社会化的管理理念,建立博士后流动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情况,尽可能提高博士后的待遇,使博士后的住房、家属安置问题通过社会服务得到解决,以提高博士后的工作效率。接收博士后的单位要努力协助博士后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安心工作创造条件。同时,在管理机制与体制上,博士后也必须实现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建立全新的人才资源管理模式,使那些有创新潜能的科技人员在中科院享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不断优化学术环境,提高博士后自主创新能力

    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鼓励博士后开展创新性、探索性的研究,快出成果、多出成果。进一步营造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中科院要在更高层面上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如举办青年学者讨论会、报告会、交流论坛等,为博士后展示才华,交流学术提供广阔的舞台。根据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博士后的特点,有些博士后的工作还可以纳入院地合作的渠道。

    中科院要为博士后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使他们经过博士后的研究经历,能够提升学术研究素质,培养出研究方向的选择能力和创造精神。

    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

    1998年,我国香港王宽城基金会为促进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在中科院设立了王宽城博士后基金,8年中共资助350名在中科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博士后,共计700万元人民币。要发展中科院的博士后事业,必须在投入机制上做重大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模式,加大对博士后的资金投入是博士后工作发展的保障。根据目前中科院接收博士后的情况,每年支持一位博士后的经费,至少应保证在6万至8万元。只有实现国家、中科院、研究单位、合作导师的共同经费支持,才能保障博士后有足够的条件开展创新性、探索性的风险研究。同时中科院要积极吸纳社会和企业的资源予以支持。

    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设

    “项目聘用”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中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一大亮点;中科院研究生院的成立,使得中科院接收交叉学科博士后在体制上的障碍已不复存在。中科院作为国家研究机构,更适合于博士后的研究工作能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开展定向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以及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艺性创新。中科院要充分发挥科研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的政策支持,在中科院所属研究所自主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使得所接收的博士后可以专心致志,开展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科学研究。

    “环视宇内多豪杰,龙驭乌云虎啸风。”博士后人员风华正茂,科学思维活跃并富有创新能力,是中国科技界的希望和未来。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新兴交叉学科能够在中科院博士后的研究灵感中产生,期待着在中科院博士后群体中能够产生出更多具有战略思考的学术带头人!

    (来源:科学时报 2005-10-21)


  史占彪博士,是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社创始人之一,心理咨询社原社长,中国心理学会研究生工作委员会理事,曾从医五年,
从事心理学研究与应用近十年。目前就职于心理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和心理咨询中心的临床心理门诊。

    10月10日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心理咨询师论坛”在中关村园区拉开帷幕。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中心的史占彪博士主讲了题为“临床心理百年发展 ——大师眼中的健康人格”的第一场讲座。

    讲座中,史占彪博士为同学们讲述了临床心理学的百年历史变迁;解释了怎样去理解人格健康的概念,以及当代青年学生如何促进培养自身的健康人格。会场座无虚席,整场讲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史老师的渊博学识和幽默谈吐不时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与笑声。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场讲座引发了大家很多感悟,使大家对心理学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对把握好自己的情绪、以更好的状态去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有了更大的信心。

    讲座结束了,但大家还意犹未尽,期待着能有更多机会去聆听专家深层次的讲解。记者通过心理协会的同学联系到史占彪老师,表达了想对其进行深度采访的愿望。史老师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百忙之中答应抽出时间来接受我们的采访。采访在10月17日下午通过电话进行,在电话中,史老师针对研究生具体的心理状况,详细解答了我们所提出的问题。以下是对采访记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格教育在研究生的教育中是基础

    问:您这次讲座的题目是“大师眼中的健康人格”。这种健康人格的教育,和专业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答:首先来讲,各个方面的教育目标是共同的,就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但出发点、侧重点不同,方式方法各有差别。专业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技术能力的培养,传递已有的知识,侧重的是培养学生“做事”方面的能力。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人格教育更相似一些,倾向于教导学生如何“做人”。更具体一点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外在的和谐统一,而人格、心理教育是在强调内在的和谐统一。

  问:我们知道,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专业性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那么您认为,健全人格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呢?

    答:人格的教育在研究生的教育中是基础,是前提,也是核心。我们通常所说的德艺双馨,“德”还是放在前面的。所谓“德”,其中就包括了健康的人格和完善的品质,没有这个基础,再多的才干也发挥不了作用,也不能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总之,人格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内心和谐统一,是健全人格的基础

  问:那么在您看来,具备哪些方面才可以算得上是拥有健康人格?

    答:在心理学上有很多模型来定义健康人格。比如阿尔波特所提出的心理成熟者人格特征模型、马斯洛所提出的自我实现者人格特征模型等等。概括的讲,健康人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内在心理素质的和谐统一:要做到认知健全,心理品质完善,能把事情看的清楚明白。这也是评价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最核心、最基础的一个方面。其次要保持情感的相对稳定:不要大喜大悲,情绪起伏不定。再有就是要具备有效而成功的社会效率,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较好的完成自己的角色扮演。以上主要说的是个人层面。从人际互动层面来讲,还应该具备营造和睦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很好的和别人打交道,让别人接受自己,而不是孤芳自赏,只是自己觉得自己好是远远不够的。

    问:网上提供得数据显示,硕士生的心理压力要高于本科生,而博士生得心理压力又要高于硕士,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为什么学历越高反倒越不能很好的调控自己的心理状况?

    答:首先网上数据仅供参考,心理测量数据不一定完全确切,但也说明了一些问题。首先,一个人的学历越高,社会对他的要求也就越高。同时,个人的责任感、使命感、期望值也越高,这就造成了压力增大。对于高学历这个群体,由于面对的事情较之其它群体更复杂,任务更繁重,压力更大,就更需要提高自身修养素质。学历与心理健康是不成正比的,高技术人才更需要关注心理健康。同时,社会也要给其以关注,不要过分对其加压。

  这个时代需要主动

    问:“女博士是第三类人”是一个已有多年的说法。这一说法,其实所隐含的是高学历人群的婚恋及情感问题,那么在您看来,研究生们如何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感情状态呢?

    答:“女博士是第三类人”这个说法现在很普遍,看起来这也是现在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以前我们过分相信缘分,相信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但现在这种观念应该改变。传统意义上人们都说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谈恋爱是一个人的事情。不是非要某个人对自己好,才去跟他交往,应该去让别人对自己好。要主动找对方,让对方认识到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自主空间,而不是单纯等待。这个时代需要主动。要有意识的去创造这样一种氛围,把胆子放大一点,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不要希望撞上流星,而是要想办法把流星拉入自己的轨道。还有,就是思想上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如果到了这个阶段还不去谈恋爱,那就是个问题了。不能自命清高,不去想这些事。在这个阶段,这是一个任务。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生活模式,如果到了大学、研究生阶段还走高中的生活模式就是在推卸责任。所以平时生活中要扩大交往,机会还是很多的。

  尽量远离网络

    问:接下来我想问几个在大家的学习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当学业、科研负担过重,感觉吃力时,如何改善自己的心理状况,以较好的状态投入学习?

    答:这就涉及到具体的策略问题了。首先从生理层面来讲,要学会劳逸结合,不超负荷,在学习之余要懂得放松身心,注意保证休息与均衡饮食。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任。我们讲到科研人员的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就是对社会负责。

    其次从社会层面来讲,要多与周围人交往、沟通,积极融入社会,珍爱亲情、友情与爱情。再次从精神层面来讲,要多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最后要强调的是,现在网络条件都比较好,但是我们应该尽量离网络远一点,离社会近一点,不要沉迷于网络,这对形成健康人格是十分不利的。

  学会换位思考

    问:人际关系在今天是一个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的话题,但是很多同学在这方面存在困惑,那么您认为这方面如何处理得更好?

    答: 要扩大人际交往范围,首先我们还是要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进而才能作出有效的行为。应该充分利用周末、节假日等业余时间,给自己腾出时间去交朋友。在人际关系方面,实际上要扩大并不是一件难事,难一些的是怎样去处理好各种关系,学会交朋友的技巧。要让别人接受自己、对自己感兴趣,首先自己要接受别人、对别人感兴趣。这就体现了一种尊重、接纳、欣赏和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和闪光点,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再者,要想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还应该拓宽自己的思想境界,关注身边的人和事,除了会学习,还要会生活。这样,我们才能再和不同的人交谈中都有话题。中国是一个讲究人情,讲究面子的国家,所以大家还要懂一些人情世故,要懂得尊重长辈,学会给别人面子。最后提到一点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能站在别人角度看问题也很重要。遇事多替对方着想,就能营造出更为和谐的交往环境。

  社会需要和谐之人

    问: 接下来,我们谈谈两种比较特殊的情况:一是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会觉得郁闷、无聊;另外,近年来就业情况也比较严峻,研究生们在这方面也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您能提出更好地建议吗?

    答: 人之所以会觉得郁闷,主要是因为生活太单调,不够充实。这种时候可以多参加一些文艺、体育、郊游等活动。多参加一些朋友的聚会,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空间。平时的生活要保持有节奏、有规律,要注意培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虽然网络现在十分发达,但是和媒体、网络还是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让媒体阻断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对于就业,如今的社会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业者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对于我们大学生、研究生来讲,可以有针对性的参加一些训练,比如拓展训练、演讲训练等等,短期得到一种迅速的提高,以此来弥补常规教育的不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人文素质,扩大就业的选择空间。从意识上讲,我们应该把这种综合素质的训练重视起来,不要不当回事,认为自己有技术、有学历就自命不凡,觉得肯定能找到好的职位。用人单位肯定是要去找一个和谐、协调的人,而不单单是看学历。

  让锻炼成为习惯

    问: 史老师,作为访谈的结束,您能否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对研究生们提出总体的建议?

    答: 首先,来讲我们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到中科院来读研是很不容易的,战胜了很多才有了这个机会。不仅要珍惜自己的智慧、能力,努力将其发挥,还要珍惜时代提供给我们的机会、条件。其次要把握好自己的主攻方向。作为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业是首要任务。同时还要让自己有使命感、有信仰,要让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得起社会,对得起父母。在这样一个多元的时代,同学们还要注意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完善人格,树立自信,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在生活中,要珍爱亲情、友情、爱情,要知道,幸福正是源于如此种种人间真情。最后还要建议大家多多加强锻炼,让锻炼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时尚。祝愿大家都能活得充实、愉快。

    (研究生记者团 张音)

    阅读本专题更多文章请进>>> >>>